《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240976099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生物为什么要不断获得食物?这生物为什么要不断获得食物?这些物质和能量最初来源于哪里?些物质和能量最初来源于哪里?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传递的?又具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一条食物链一般最多只有5个环节呢?生物为什么要不断获得食物?这些物质和能量最初来源于哪21.1.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2.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推理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的思维能力。1.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3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4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1.水族箱中的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2.水族箱中的各种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何方?这些植物是怎样获得所需的能量的?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中流动?4.各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不是可以全部用于它们的生命活动?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1.水族箱中的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61.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1.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72.2.能量流动的总来源:能量流动的总来源: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绿色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这些能量沿,这些能量沿着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的各个营养级传递。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率为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率为10102020。2.能量流动的总来源:8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1、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进入到生物体的?2、与生产者比较,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3、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4、碳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5、根据碳循环的途径和特点,推测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途径和方式。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1、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进入到生物91 1、通过对碳循环的学习、通过对碳循环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物质循环你能归纳出物质循环的概念吗的概念吗?2 2、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1、通过对碳循环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物质循环的概念吗?1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1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与无机环境无机环境之间的之间的往返循环。往返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2.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1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物链(网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13制作生态瓶制作生态瓶(模拟淡水生态系统)(模拟淡水生态系统)制作生态瓶14议一议1.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生态系统中除了要有非生物物质、生产者、消费者等成分,还有什么因素必须得到保证?2.为什么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存活较长的时间?议一议1.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生态系统中除了要有15 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的生态系统呢?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16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往返循环。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通过17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甲是消费者,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D.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甲丙乙二氧化碳B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是(18 2.如图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2)此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3)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属于第3营养级的生物是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_开始。(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 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6)在该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_。(7)该图只表示出了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成分,未表示出来的成分有_。虎鲸磷虾浮游动物企鹅海豹须鲸浮游植物大鱼小鱼浮游植物4大鱼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虎鲸植物的光分解者和非固定太阳能合作用生物成分2.如图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虎鲸19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及影响因素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如图。(1)在A、B、C中可以看作是密封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2)请你预测C和D装置的稳定性相对保持较长时间的是 。CC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及影响因素时,设20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5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9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10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12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13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16为学须先立志。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17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