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课件

上传人:202****8-1 文档编号:240975153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2.4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1.守恒规律守恒规律:质量守恒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电荷守恒 电子守恒:电子守恒:还原剂失失电子总数电子总数=氧化剂得得电子总数电子总数 即即:升价总数升价总数=降价总数降价总数 应用:应用: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与F2可发生反可发生反应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从而可知在知在RO3n-中中,元素元素R的化合价为(的化合价为()A.+4B.+5C.+6D.+7【例【例1】B1.守恒规律:质量守恒应用: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练习:MnO4-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I-,每,每1molMnO4-能氧化能氧化I-生成生成2.5molI2,则MnO4-转化成(化成()A、MnO42-B、MnO2C、Mn2+D、Mn2O3C练习:MnO4-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I-,每1molMnO4-1 1、标变价:、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 2、列变化:、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C+HNO3NO2+CO2+H2O0+5+4+4升高升高4 4降低降低1 13 3、定总数:、定总数:将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的最小将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的最小公倍数定为电子转移总数。依据电子守恒,确定氧公倍数定为电子转移总数。依据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14化合价升高的化合价升高的C C原子为原子为1 1个个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降低的N N原子为原子为4 4个个4 44 41 11 1例例2、配平步骤:、配平步骤:1、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配平步骤:配平步骤:1 1、标变价、标变价2 2、列变化、列变化 3 3、定总数、定总数4 4、观察平:、观察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C+4HNO3=4NO2+CO2+H2O2S+HNO3H2SO4+NO2+H2O练习:练习:HClO4+P+H2OHCl+H3PO4 5 5、检查、检查配平步骤:1、标变价2、列变化3、定总数4、观察平:用观察法练习、练习、1 1、标变价标变价2 2、列变化、列变化S+HNO3H2SO4+NO2+H2O0+5+6+4升高升高6 6降低降低1 13 3、定总数、定总数16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降低的N N原子为原子为6 6个个化合价升高的化合价升高的S S原原子为子为1 1个个6 61 12 24 4、观察平、观察平1 16 6S+6HNO3=H2SO4+6NO2+2H2O5 5、检查、检查5HClO4+8P+12H2O=5HCl+8H3PO4 练习、1、标变价2、列变化S +HNO3 H2S2.2.价态规律价态规律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记忆方法:高价记忆方法: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应用: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3.3.转化规律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若发生反应,化合价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若发生反应,化合价“只靠拢,只靠拢,不交叉不交叉”(称之为(称之为归中反应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应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后产物。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后产物。2.价态规律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归中规律: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归中反应时,化合价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归中反应时,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只靠拢、不交叉”。对对对对错错错错H2S+H2SO4(浓)=S+SO2 +2H2O KClO3+6HCl=KCl+3Cl2 +3H2OS是氧化产物,是氧化产物,SO2是还原产物。是还原产物。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KCl不是还原产物。不是还原产物。注意:注意: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相邻价态之间之间不不发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SO2+H2SO4(浓)(浓)-NaCl+Cl2-不反应不反应归中规律:对对错错H2S+H2SO4(浓)=S+S【例【例3】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A【例【例4】下列气体不能用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有(硫酸干燥的有()A、H2B、SO2C、H2SD、Cl2C【例3】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KCIOKCIO3 3+6HCI=KCI+3CI+6HCI=KCI+3CI2 2 +3H2O+3H2O这个反应这个反应1mol KClO1mol KClO3 3中的中的Cl,Cl,被还原为被还原为 mol Clmol Cl2 2而而6mol HCl6mol HCl中中,有有 mol HClmol HCl被氧化被氧化 ,生成,生成 了了 molmolCl2Cl2、剩余的、剩余的 mol HClmol HCl没有参与氧化还原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所以化合价没有改变所以化合价没有改变,也就是生成物中的也就是生成物中的 。练习KCIO3+6HCI=KCI+3CI2 +4.4.难易规律难易规律-反应的先后规律反应的先后规律5.5.强弱规律强弱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失去电子。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失去电子。同等条件下,谁强谁先反应。同等条件下,谁强谁先反应。应用: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反应物产物反应物产物以强制弱以强制弱应用:应用:比较性质强弱。比较性质强弱。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生。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生。4.难易规律-反应的先后规律5.强弱规律越易失电子的【例【例6】(双选)】(双选)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生如下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2A2+B2=2A3+2B-;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法错误的是(的是()A、反、反应Z2+2A2+=2A3+2Z-可以可以进行行B、Z元素在元素在反反应中均被中均被还原原C、氧化性由、氧化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的顺序序为XO4-、Z2、B2、A3+D、氧化性由、氧化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的顺序序为XO4-、A3+、B2、Z2【例【例5】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AMg BCu CAg DH2【例6】(双选)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例【例6】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生如下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2A2+B2=2A3+2B-;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法错误的是(的是()A、反、反应Z2+2A2+=2A3+2Z-可以可以进行行B、Z元素在元素在反反应中均被中均被还原原C、氧化性由、氧化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的顺序序为XO4-、Z2、B2、A3+D、氧化性由、氧化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的顺序序为XO4-、A3+、B2、Z2BD【例【例5】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AMg BCu CAg DH2C【例6】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BD【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总结: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1.1.守恒规律守恒规律:质量质量电荷电荷 电子守恒:电子守恒: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应用:应用: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2.2.价态规律价态规律应用: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3.3.转化规律转化规律只靠拢,不交叉”(称之为归中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4.4.难易规律难易规律-反应的先后规律反应的先后规律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5.5.强弱规律强弱规律应用:应用:比较性质强弱。比较性质强弱。判断某些反应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生。能否发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应用: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2H2SNO3.6g3H2S+2HNO3=3S +2NO+4H2O2H2SNO3.6g3H2S+2HNO3=3S +2NO+1、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未配平):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未配平):GQ+NaClQ+H2OX+H2Y+NaOHG+Q+H2OZ+NaOHQ+X+H2O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QGZYXB.GYQZXC.GYZQXD.ZXGYQ2、在反应、在反应CuS+4HNO3=Cu(NO3)2+2NO2+S+2H2O中,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2C.4:1D.2:13、在反应、在反应4NH3+6NO=5N2+6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3C.2:3D.5:6即兴练习即兴练习1、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