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974771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1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知识。2、理解文中孔子所说的、理解文中孔子所说的“学学”与与“好学好学”的基本内涵。的基本内涵。3、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对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视。对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视。学习目标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文中孔子所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33.3.子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如丘者焉,丘者焉,不如丘不如丘之之好学也。好学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一定有像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评析】【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坦率直爽的人,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在只有10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并不是“生而知之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助词,主谓之间取独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44.4.子曰: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对曰:曰:“未也。未也。”“”“居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其蔽也愚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荡;好信不;好信不好学,其蔽也好学,其蔽也贼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也狂。”【注释】【注释】(1 1)居:坐。)居:坐。(2 2)愚:愚蠢。)愚:愚蠢。(3 3)荡:放浪而没有准则。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荡:放浪而没有准则。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 4)贼:害。)贼:害。(5 5)绞:说话尖刻。)绞:说话尖刻。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5【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病吗?”仲由回答:仲由回答:“没有啊。没有啊。”孔子道: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地厚。”【译文】6从一般意义上说,从一般意义上说,“仁仁”“知知”“信信”“直直”“勇勇”“刚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但是如果偏执这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但是如果偏执这些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这种道理不些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这种道理不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些弊端。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道德修养修养。从一般意义上说,“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7 【评析】【评析】其实孔子强调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弥补人的不足。【评析】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愚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东郭先生与狼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农夫与蛇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示示“仁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9好好知知不好学,其蔽也不好学,其蔽也荡荡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没有准则。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即使有“仁仁”“智智”等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美德也会害人害己。杨修之死:鸡肋杨修之死:鸡肋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经典ppt课件11 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孔子说: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孔子说: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好信不好学,其蔽也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12。“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是说一味喜欢,是说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按照孔诚信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言言必信,行必果必信,行必果”。孔子说:。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硁硁然小人哉!”(论语(论语子路)其意思子路)其意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也说: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果,惟义所在。”总之是否坚持信,总之是否坚持信,关键要看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义是否符合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是说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好学,它的弊135.5.子曰:子曰:“恭而无礼则恭而无礼则劳劳,慎而无礼则,慎而无礼则葸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绞。君子。君子笃笃于于亲,则民兴于仁,亲,则民兴于仁,故旧故旧不遗,则民不不遗,则民不偷偷。”【注释】【注释】(1)(1)劳:辛劳,劳苦。劳:辛劳,劳苦。(2)(2)葸:音葸:音,拘谨,畏惧的样子。,拘谨,畏惧的样子。(3)(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4)笃:厚待、真诚。笃:厚待、真诚。(5)(5)故旧:故交,老朋友。故旧:故交,老朋友。(6)(6)偷:淡薄。偷:淡薄。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14【评析【评析】“恭恭”、“慎慎”、“勇勇”、“直直”等德目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礼”作指导,只有在作指导,只有在“礼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则,否则就会出现“劳劳”、“葸葸”、“乱乱”、“绞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会很辛苦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畏首畏尾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15 把第把第4则选文跟第则选文跟第5则选文联系起来,更可以确则选文联系起来,更可以确定定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孔子所。孔子所说的说的“好学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不同。从一般意义上说,。从一般意义上说,“仁仁”“知知”“信信”“直直”“勇勇”“刚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需要注意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意味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道德修养,其基本内容,其基本内容是是学礼、修身学礼、修身。第第5则是对第则是对第4则内容的补充,则内容的补充,指出了指出了“好学好学”的内容在于学礼,有礼则可以去除四种危害,突的内容在于学礼,有礼则可以去除四种危害,突出了学礼的重要性。出了学礼的重要性。把第4则选文跟第5则选文联系起来,更可以确定孔子16 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人做到了人做到了“故旧不遗故旧不遗”?举例(参考):举例(参考):朱元璋当皇帝后费尽周折要找到年轻时和他一朱元璋当皇帝后费尽周折要找到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田兴,和他共享荣华富贵;起种田的田兴,和他共享荣华富贵;汉光武称帝后找到同学严光叙旧;汉光武称帝后找到同学严光叙旧;韩信不忘漂母给他饭吃的旧恩,做了楚王后奉韩信不忘漂母给他饭吃的旧恩,做了楚王后奉黄金千两给漂母。黄金千两给漂母。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人做到了“故旧不遗”?176.6.子夏曰:子夏曰:“贤贤易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事君,能致其身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注释】(1)(1)贤贤:第一个贤贤:第一个“贤贤”字作动词用,尊重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2)(2)易: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易: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色。(3)(3)致其身:致,意为致其身:致,意为“献纳献纳”、“尽力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18【译文】【译文】子夏说: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评析】【评析】1010章有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1010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孝”、“忠忠”、“信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所以,将这一章与1010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译文】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19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又是什么?答: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在我国古代,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视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视之为人生两大要求。古人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之为人生两大要求。古人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伦。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跟现在所说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跟现在所说的学大不相同。的学大不相同。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20 德行和德行和“好学好学”何者为先?根据第三、四、何者为先?根据第三、四、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答:按照孔子的观点答: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好学”的基本点是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好学”两两者谈不上谁先谁后。然而现在所谓者谈不上谁先谁后。然而现在所谓“好学好学”,内,内涵已完全不同。惟其如此,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涵已完全不同。惟其如此,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根据第三、四、六则选文217.7.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就有道而而正正焉,可谓好学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已。”【注释】【注释】(1)(1)就:靠近、看齐。就:靠近、看齐。(2)(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3)正:匡正、端正。正:匡正、端正。【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22【评析】【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这是值得借鉴的。【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23品读: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品读: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明确:明确:尚俭、敏事、慎言、就道、正己尚俭、敏事、慎言、就道、正己。拓展:子曰:拓展: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春秋春秋孔子论语孔子论语卫灵公卫灵公 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不谋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地获得衣食。地获得衣食。道:道:大则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小则安大则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小则安身立命,也可以理解为事业。身立命,也可以理解为事业。馁(馁(nini):):饿。饿。品读: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248.8.哀公问: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不幸,不幸短命死矣短命死矣。今也则。今也则亡亡,未闻好学者也。,未闻好学者也。”【注释】【注释】(1)(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人身上。(2)(2)不贰过:不贰过:“贰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31岁。岁。(4)(4)亡:同亡:同“无无”。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25【评析】【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这两点,也从中可以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有深刻的哲理。【译文】【译文】鲁哀公问道: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自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好学的人了。”【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26反思反思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先成人再成才先成人再成才反思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27古谚说: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就是小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作品中说道: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作品中说道:“儿童不是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掉。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不用借助记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这些无非这些无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是至关重要的。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归有光祖母告诉他,他父亲幼时,之差分开的。归有光祖母告诉他,他父亲幼时,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归父说:但做好事,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归父说:但做好事,莫问前程。莫问前程。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28【译文】孔子说:【译文】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卖弄。”拓展:拓展:子曰: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9.9.子曰: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2910.10.子曰:子曰:“弟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入则孝,出则弟,谨谨而信,而信,泛泛爱众,而亲爱众,而亲仁仁,行有余力行有余力,则以学,则以学文文。”【注释】【注释】(1)(1)弟子:年轻人。弟子:年轻人。(2)(2)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3)(3)广泛的意思。广泛的意思。(4)(4)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5)(5)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6)(6)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识。【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敬重年长的人,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要敬重年长的人,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来学习礼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乐制度和文化知识。”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30【评析】【评析】本篇第二章曾提到本篇第二章曾提到孝悌孝悌的问题,本章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孔子要求弟子们再次提及。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史上的任何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德”排在排在“识识”的前面,这是的前面,这是阶级阶级的需要。他们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评析】本篇第二章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孔子要求弟31研读赏析研读赏析 (一)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哪几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则谈到这个问题?1 1、智力差异、智力差异【原文】【原文】1 12 2、充实自我充实自我【原文】【原文】2 2【原文】【原文】3 3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别的。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智力差异。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研读赏析(一)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32一味的喜好一味的喜好“仁仁”、“智智”、“信信”、“直直”、“勇勇”、“刚刚”,都有各自,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弥补不足。弥补不足。学可去蔽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3 3、学可去蔽、学可去蔽【原文】【原文】4 4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33(二)明确何为(二)明确何为“好学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闻好学者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忧,回不改其乐。”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做到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二)明确何为“好学”?34(三)(三)孔子所说的孔子所说的“学学”的基本内容是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么?跟我们现在所说的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学”内涵有没有内涵有没有不同?不同?1.1.六言:仁、知、信、直、勇、刚六言:仁、知、信、直、勇、刚 (原文(原文4 4)2.2.仁、礼、文仁、礼、文 (原文(原文5.6.105.6.10)3.3.诗、礼诗、礼 (原文(原文1111)基基本本内内容容(三)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35分析分析:从以上四则选段中可以看出,孔老先生:从以上四则选段中可以看出,孔老先生是非常注重培养弟子的是非常注重培养弟子的道德实践道德实践和人格修养的,和人格修养的,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其后。他说的学跟现在所说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其后。他说的学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他的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他的“学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这也正是孔子赋。这也正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的证明。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的证明。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和现代教育相比较,他有不足,也有长处。格,和现代教育相比较,他有不足,也有长处。的确,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确,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良好的道德品格。不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良好的道德品格。不过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过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分析:从以上四则选段中可以看出,孔老先生是非常注重培养弟子的36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1)道德修养(修身)。道德修养(修身)。6、“子夏曰子夏曰:“贤贤易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事君能致其身,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吾必谓之学矣。”末句末句“虽曰未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吾必谓之学矣。”分析:分析:贤贤易色贤贤易色尊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尊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孔子和他(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而克制自己的私欲)小结:由此说明,爱好美德,而克制自己的私欲)小结:由此说明,学习,并学习,并不是读死书,学贵在实行。不是读死书,学贵在实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重才轻色重才轻色完善自身完善自身侍奉父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竭尽全力侍奉君上侍奉君上不惜性命不惜性命对待朋友对待朋友诚实守信诚实守信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37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这这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养养性为根本,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养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化知识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化知识.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还有力量,才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还有力量,才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重要学会做人的重要性性)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38(2)学礼,以礼规范)学礼,以礼规范 5“子曰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任何人情,为政为政,做人做人,都都不以礼节之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亦不可行也.”1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4(六言六蔽)(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学六言,去六蔽)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学六言,去六蔽)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也就是六种德行。,也就是六种德行。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不善于运用,即使即使你有仁你有仁,智智,信信,直直,勇勇,刚这样的美德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害人害己病,害人害己。(2)学礼,以礼规范39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礼是各种执政行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动乱。劳、伤人、懦弱、动乱。换句话说,换句话说,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所以说所以说,“修身修身”和和“学礼学礼”,两者是不可分的。,两者是不可分的。“修身修身”应有应有“礼礼”的规范,而的规范,而“学礼学礼”的最终目的也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是为了更好地“修身修身”。40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于习,在于“修身修身”与与“学礼学礼”。这个跟我。这个跟我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社会发展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于是,我们越来越治国,显然不够合适。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技生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经不受用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品德,孰轻孰重?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41总结:总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怎样寻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怎样寻找我们遗失的道德修养。所谓找我们遗失的道德修养。所谓“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今天读论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像高山一今天读论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拥有崇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拥有崇高道德的孔圣人形象。尽管不能达到孔圣人高道德的孔圣人形象。尽管不能达到孔圣人的品行境界,但是我们内心向往,并以之共的品行境界,但是我们内心向往,并以之共勉,不也就无憾了吗!勉,不也就无憾了吗!总结:42探讨研究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轻轻?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生活?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生活?提示:提示:(先进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之(先进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之间关系就是成才与做人之间的关系。)间关系就是成才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神上的愉悦。)探讨研究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轻?哪一个更能使43几则新闻标题几则新闻标题山西高考山西高考“高科技高科技”作弊案内幕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 消除管理漏洞消除管理漏洞成关键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 黑客盗虚产黑客盗虚产50亿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几则新闻标题4421世纪的学习观世纪的学习观学会做人、学习学习、学会做人、学习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立身之本,学会学习是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成才之要,学会生存是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立足之策。21世纪的学习观学会做人、学习学习、学会生存。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