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7147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利益博弈 丁仲礼丁仲礼(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丁仲礼1温室气体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源 煤炭煤炭 (排放系数(排放系数2.662.66)石油石油 (排放系数(排放系数2.022.02)天然气天然气 (排放系数(排放系数1.471.47)水泥生产水泥生产 (0.5tCO0.5tCO2 2/t)/t)Flaring(Flaring(能源生产排放)能源生产排放)土地利用土地利用 (COCO2 2、CHCH4 4、N N2 2O O等)等)畜牧业畜牧业 (CH4CH4为主)为主)温室气体排放源 煤炭 (排放系数2.66)2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 工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到20052005:COCO2 2:278ppm278ppm到到379ppm379ppm(1.66W/m1.66W/m2 2)CHCH4 4:715ppb:715ppb到到1774ppb(1774ppb(0.48W/m0.48W/m2 2)N N2 2O:270ppbO:270ppb到到319ppb(319ppb(0.16W/m0.16W/m2 2)Halocarbon(Halocarbon(卤化碳)卤化碳)(0.337W/m0.337W/m2 2)相当增加了相当增加了160ppm160ppm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 工业革命到2005:相当增加了160pp3关于二氧化碳关于二氧化碳1、大气中的微量成分,为主要温室气体、大气中的微量成分,为主要温室气体2、具地球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温室效应、具地球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温室效应3、没二氧化碳,就没光合作用、没二氧化碳,就没光合作用4、地球历史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地球历史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一直 处在变化过程中处在变化过程中5、二氧化碳不是、二氧化碳不是“直接的直接的”污染物污染物关于二氧化碳1、大气中的微量成分,为主要温室气体4关于气候变化问题关于气候变化问题 19701970年代学术界警告新冰期到来年代学术界警告新冰期到来 19801980年代末认识到变暖年代末认识到变暖19901990年开始国际谈判年开始国际谈判19921992年签订年签订“公约公约”19981998年签订年签订“议定书议定书”20092009年给出年给出“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气候变化问题已超出学术讨论范围,气候变化问题已超出学术讨论范围,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大议题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大议题关于气候变化问题 1970年代学术界警告新冰期到来 气候变化5提纲提纲1 1、我国的立场、我国的立场2 2、减排话语下的陷阱、减排话语下的陷阱3 3、国际谈判的焦点、国际谈判的焦点4 4、谈判中我国的形势、谈判中我国的形势提纲1、我国的立场6(1 1)排放权排放权就是发展权,就是发展权,也就是基本人权?也就是基本人权?我国对我国对COCO2 2减排的主张减排的主张 (1)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也就是基本人权?我国对CO7各国1900-20051900-2005年人均累计排放与20052005年人均GDPGDP的关系 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历史时期的累计排放高度相关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历史时期的累计排放高度相关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历史时期的累计排放高度相关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历史时期的累计排放高度相关 各国1900-2005年人均累计排放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历史时86个大国人均累计排放增长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关系6个大国人均累计排放增长9几个发达国家的几个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人均排放变化变化发达国家长期处在高人均排放状态发达国家长期处在高人均排放状态 几个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变化发达国家长期处在高人均排放状态 10中美两国的比较中美两国的比较累计排放总量累计排放总量累计排放总量累计排放总量人均累计排放量人均累计排放量人均累计排放量人均累计排放量中美两国的比较累计排放总量人均累计排放量11世界人口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人口大国19001900190019002005200520052005人均累计排放人均累计排放人均累计排放人均累计排放 中国:中国:19002005:24.14tC世界人口大国19002005人均累计排放 中国:19012(2 2)为什么我国不能减排,)为什么我国不能减排,只能减缓?只能减缓?COCO2 2排放排放 (2)为什么我国不能减排,CO2排放 13我国的承诺我国的承诺 1 1)相对减排)相对减排404045452 2)非碳能源消费:)非碳能源消费:1515 3 3)生态建设固碳)生态建设固碳4 4)长期目标:未定)长期目标:未定我国的承诺 1)相对减排404514(按目前标准)原材料生产单位能耗(按目前标准)原材料生产单位能耗1吨钢铁0.73吨标煤1吨水泥0.127吨标煤1辆汽车大约消耗2吨标煤1吨塑料0.51吨标煤铁路运输5.6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按目前标准)原材料生产单位能耗1吨钢铁0.73吨标煤1吨水15国内外铁路、高速路、住房、汽车等状况比较国内外铁路、高速路、住房、汽车等状况比较 中国现有铁路中国现有铁路中国现有铁路中国现有铁路7.977.977.977.97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0.060.060.060.06米米米米全球平均、G8国家、美国、日本和韩国人均铁路量分别为0.17米、0.56米、0.74米、0.18米和0.07米,分别是中国的2.8倍、9.3倍、12.3倍、8.5倍和1.2倍。中国现有高速公路中国现有高速公路中国现有高速公路中国现有高速公路8 8 8 8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0.060.060.060.06米米米米全球平均、G8国家、美国、日本和韩国人均高速公路量分别为0.05米、0.19米、0.24米、0.06米和0.07米;其中G8为我国的3.2倍,美国为我国的4倍,韩国为我国的1.2倍。中国现有公路(一级公路约中国现有公路(一级公路约中国现有公路(一级公路约中国现有公路(一级公路约5 5 5 5万,县乡村级公路万,县乡村级公路万,县乡村级公路万,县乡村级公路333333333333万)万)万)万)338338338338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万公里,人均2.52.52.52.5米米米米美国647万公里,人均21.6米,是中国的8.6倍;日本120万公里,人均9.2米,是中国的3.7倍。国内外铁路、高速路、住房、汽车等状况比较中国现有铁路7.9716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272727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美国人均60平方米(我国的2.22倍),日本31平方米(我国的1.15倍),德国38平方米(我国的1.41倍)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乘用车(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乘用车(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乘用车(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乘用车(9 9 9 9座以下,取平均)座以下,取平均)座以下,取平均)座以下,取平均)18.318.318.318.3辆辆辆辆全球平均249辆(是我国的13.6倍),G8为471辆(我国的25.7倍),美国461辆(我国的25.2倍),日本441辆(我国的24.1倍),韩国239.8辆(我国的13.1倍)我国钢铁(生铁加钢材)生产总量我国钢铁(生铁加钢材)生产总量我国钢铁(生铁加钢材)生产总量我国钢铁(生铁加钢材)生产总量90909090亿吨,累积(减去进亿吨,累积(减去进亿吨,累积(减去进亿吨,累积(减去进出口净值)总量约出口净值)总量约出口净值)总量约出口净值)总量约86868686亿吨,水泥累积总量亿吨,水泥累积总量亿吨,水泥累积总量亿吨,水泥累积总量150150150150亿吨,人均亿吨,人均亿吨,人均亿吨,人均分别不到分别不到分别不到分别不到6.56.56.56.5吨,吨,吨,吨,11111111吨。吨。吨。吨。美国美国美国美国1900190019001900年以来,钢铁累积总量年以来,钢铁累积总量年以来,钢铁累积总量年以来,钢铁累积总量130130130130亿吨,人均亿吨,人均亿吨,人均亿吨,人均43434343吨(是吨(是吨(是吨(是中国中国中国中国6.66.66.66.6倍),水泥累积总量倍),水泥累积总量倍),水泥累积总量倍),水泥累积总量50505050亿吨,人均亿吨,人均亿吨,人均亿吨,人均16.716.716.716.7吨。吨。吨。吨。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17节能减排实效?节能减排实效?1、我国为污染大国,减排的重点应在、我国为污染大国,减排的重点应在 减少污染物排放,不在二氧化碳减少污染物排放,不在二氧化碳2、减排未必节能,且往往需额外能源、减排未必节能,且往往需额外能源3、已污染环境治理亦耗能、已污染环境治理亦耗能4、如产业结构调整跟不上,节能难、如产业结构调整跟不上,节能难节能减排实效?1、我国为污染大国,减排的重点应在18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水电:投资大、周期长水电:投资大、周期长核电:我国铀矿资源缺核电:我国铀矿资源缺生物质能:争夺口粮生物质能:争夺口粮风能、太阳能:量小价高风能、太阳能:量小价高火电(煤):无奈的选择火电(煤):无奈的选择能源结构调整?水电:投资大、周期长191 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2 2、城市化、城市化3 3、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4 4、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5 5、新能源一段时期内靠不住、新能源一段时期内靠不住6 6、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7 7、处在压缩性发展阶段、处在压缩性发展阶段 中国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OECDOECD国家仅交通排放就达国家仅交通排放就达1tC/1tC/人年人年1、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OECD国家仅交通20提纲提纲1 1、我国的立场、我国的立场2 2、减排话语下的陷阱、减排话语下的陷阱3 3、国际谈判的焦点、国际谈判的焦点4 4、谈判中我国的形势、谈判中我国的形势提纲1、我国的立场2120092009年年8 8月全国人大决议月全国人大决议 “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国际斗争对外:国际斗争对内:绿色发展对内:绿色发展2009年8月全国人大决议 22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 1)温度对温度对COCO2 2浓度的高敏感性(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点逻辑起点)2 2)增温的灾难性影响)增温的灾难性影响3 3)2 2o oC C阈值(阈值(价值判断价值判断)4 4)450ppm 450ppm COCO2 2-e-e目标浓度(目标浓度(逻辑延伸逻辑延伸)5 5)约八千亿吨)约八千亿吨COCO2 2排放空间排放空间6 6)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 无硬性指标(无硬性指标(逻辑归宿逻辑归宿)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15151515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40404040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温度对CO2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23核心问题核心问题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不是有没有,而是有多大不是有没有,而是有多大 温度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温度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核心问题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温度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24敏感性评估方法敏感性评估方法1、数值模拟、数值模拟(1)辐射增温)辐射增温(2)反馈作用)反馈作用(水汽、下垫面等)(水汽、下垫面等)2、记录评估、记录评估敏感性评估方法1、数值模拟25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情景下的增温幅度估计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情景下的增温幅度估计 数值模拟给出的结果数值模拟给出的结果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情景下的增温幅度估计 数值模拟给出的结果26CO2加倍的增温效应加倍的增温效应 CO2加倍的增温效应 27 10年增温速率10年CO2浓度变化19101940 0.17 2.66 ppmv19401970 0.07 6.09 ppmv19802004 0.18 15.50 ppmv 10年增温速率10年CO2浓度变化19101940 0.28百年记录的简单评估百年记录的简单评估 CO2增加:增加:100ppmCH4增加:增加:1000ppbCO2-equivelant增加:增加:160ppm 如全部增温由温室气体引起,则:如全部增温由温室气体引起,则:160:0.74=280:x x=1.295百年记录的简单评估 CO2增加:100ppm如全部增温由29增温曲线与太阳活动曲线的对比增温曲线与太阳活动曲线的对比温度、太阳活动均为波动性变温度、太阳活动均为波动性变化化温室气体则为持续性增加温室气体则为持续性增加增温曲线与太阳活动曲线的对比温度、太阳活动均为波动性变化温室30太阳黑子变化与温度变化太阳黑子变化与温度变化 小冰期对应太阳活动低值期小冰期对应太阳活动低值期百年来温度变化与百年来温度变化与 太阳活动相关太阳活动相关太阳黑子变化与温度变化 小冰期对应太阳活动低值期百年来温度变31FAR of IPCC p60:It is very likely that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Increase caused most of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since the mid-20thCentury.如如70由人为因素造成,则:由人为因素造成,则:160:0.74*0.7=280:x x=0.91FAR of IPCC p60:如70由人为因素造成,则32FAR of IPCC p60:Without the cooling effect of atmospheric aerosols,it is likely that greenhouse gases alone would have caused a greater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rise than that observed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大气气溶胶:人为排放量有多大比例?大气气溶胶:人为排放量有多大比例?大气气溶胶抵消了温室效应?大气气溶胶抵消了温室效应?FAR of IPCC p60:大气气溶胶:人为排放量有多大33100:0.74=170:X100:0.74=170:XX=1.26X=1.26450ppm450ppm如何来?如何来?1 1)606070ppm70ppm的温室效应被气溶胶抵消的温室效应被气溶胶抵消 2 2)百年来的)百年来的“自然增温自然增温”不存在不存在3 3)继续排放会产生更强的正反馈)继续排放会产生更强的正反馈IPCCIPCC用用“增温概率增温概率”来模糊化来模糊化 100:0.74=170:X450ppm如何来?1)6034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课件35大气气溶胶的温度效应大气气溶胶的温度效应致暖效应:如黑炭致暖效应:如黑炭致冷效应:如硅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致冷效应:如硅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在大气中一般存留数天至数周在大气中一般存留数天至数周烟囱是主要源烟囱是主要源自然过程可大量产生自然过程可大量产生中国是气溶胶排放大国中国是气溶胶排放大国大气气溶胶的温度效应致暖效应:如黑炭在大气中一般存留数天至数36对气溶胶效应的简单评估对气溶胶效应的简单评估1、北半球气溶胶高于南半球,本该北半球增温、北半球气溶胶高于南半球,本该北半球增温 幅度较小幅度较小2、冬半年气溶胶浓度高于夏半年,本该冬半年、冬半年气溶胶浓度高于夏半年,本该冬半年 增温幅度较小增温幅度较小事实可能恰好相反事实可能恰好相反“高敏感性高敏感性”观点很不确定观点很不确定对气溶胶效应的简单评估1、北半球气溶胶高于南半球,本该北半球37敏感性不确定的主要原因敏感性不确定的主要原因1、数值模式的可靠性低、数值模式的可靠性低2、气候记录短、气候记录短3、气候系统并没有系统观察资料、气候系统并没有系统观察资料4、许多自然过程的机制不明、许多自然过程的机制不明等等等等自然波动与水汽反馈问题自然波动与水汽反馈问题敏感性不确定的主要原因1、数值模式的可靠性低自然波动与水汽反381999-2008:0.070.071975-20081975-2008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变化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变化1975-2008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变化39过去过去4040万年地表温度和万年地表温度和CO2CO2浓度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过去40万年地表温度和CO2浓度的变化40个人观点IPCCIPCC夸大了温度对夸大了温度对CO2CO2的敏感性的敏感性 不仅仅是不仅仅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问题问题 “气候门气候门”事件事件喜马拉雅冰川喜马拉雅冰川20352035年消融年消融 个人观点IPCC夸大了温度对CO2的敏感性“气候门”事件41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 1)温度对)温度对COCO2 2浓度的高敏感性(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点逻辑起点)2 2)增温的灾难性影响增温的灾难性影响3 3)2 2o oC C阈值(阈值(价值判断价值判断)4 4)450ppm 450ppm COCO2 2-e-e目标浓度(目标浓度(逻辑延伸逻辑延伸)5 5)约八千亿吨)约八千亿吨COCO2 2排放空间排放空间6 6)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 无硬性指标(无硬性指标(逻辑归宿逻辑归宿)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15151515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40404040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温度对CO2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42增温的灾难性影响增温的灾难性影响 1 1、海面上升、海面上升2 2、物种灭绝、物种灭绝3 3、极端天气频发、极端天气频发4 4、传染病增加、传染病增加5 5、粮食大幅减产、粮食大幅减产 等等等等偷换概念:减排偷换概念:减排 环境环境 地球地球 增温的灾难性影响 1、海面上升偷换概念:减排 环境 地球43全球变化影响问题1、利弊皆有2、地质历史上,暖期环境较优 3、最大的弊是海面上升4、过去一百年的启示5、变速比变幅更关键6、气候没有不变的时期7、变暖比变冷好全球变化影响问题1、利弊皆有44“主流观点主流观点”如何形成?如何形成?部分业内科学家部分业内科学家媒体媒体政治家政治家其它人群其它人群对未来集体性担忧对未来集体性担忧气候变化歇斯底里症气候变化歇斯底里症不同的声音被淹没不同的声音被淹没“主流观点”如何形成?部分业内科学家气候变化歇斯底里症不同的45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 1)温度对)温度对COCO2 2浓度的高敏感性(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点逻辑起点)2 2)增温的灾难性影响)增温的灾难性影响3 3)2 2o oC C阈值(阈值(价值判断价值判断)4 4)450ppm 450ppm COCO2 2-e-e目标浓度(目标浓度(逻辑延伸逻辑延伸)5 5)约八千亿吨)约八千亿吨COCO2 2排放空间排放空间6 6)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 无硬性指标(无硬性指标(逻辑归宿逻辑归宿)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15151515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40404040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温度对CO2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46IPCCIPCC减排情景减排情景IPCC减排情景47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 1)温度对)温度对COCO2 2浓度的高敏感性(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点逻辑起点)2 2)增温的灾难性影响)增温的灾难性影响3 3)2 2o oC C阈值(阈值(价值判断价值判断)4 4)450ppm 450ppm COCO2 2-e-e目标浓度(目标浓度(逻辑延伸逻辑延伸)5 5)约八千亿吨约八千亿吨COCO2 2排放空间排放空间6 6)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 无硬性指标(无硬性指标(逻辑归宿逻辑归宿)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15151515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40404040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温度对CO2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482050年年:450ppmv目标下的排放空间目标下的排放空间 浓度增量浓度增量65ppmv2008年为年为385ppmv留在大气量留在大气量137.8GtC652.12人类可排量人类可排量299.57GtC土地利用排放:土地利用排放:1.542化石能源可排量化石能源可排量 236.57GtC2008-20502008-20502008-20502008-2050的排放空间的排放空间的排放空间的排放空间:236.57GtC(236.57GtC(人均人均0.81tC/0.81tC/年,以年,以20052005年人口计)年人口计)2050年:450ppmv目标下的排放空间 浓度增量65p49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 1)温度对)温度对COCO2 2浓度的高敏感性(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点逻辑起点)2 2)增温的灾难性影响)增温的灾难性影响3 3)2 2o oC C阈值(阈值(价值判断价值判断)4 4)450ppm 450ppm COCO2 2-e-e目标浓度(目标浓度(逻辑延伸逻辑延伸)5 5)约八千亿吨)约八千亿吨COCO2 2排放空间排放空间6 6)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减排: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中国家 无硬性指标(无硬性指标(逻辑归宿逻辑归宿)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结果:发达国家(15151515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人口)率先获得40404040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以上排放权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 1)温度对CO2浓度的高敏感性(逻辑起50“G8“G8方案方案”:到:到20502050年,全球减排年,全球减排 5050,其中发达国家减排,其中发达国家减排8080现有国际减排方案现有国际减排方案 “G8方案”:到2050年,全球减排 现有国际减排方案 51中期目标中期目标(2020年)年)长期目标长期目标(2050年)年)基准年基准年控排主体分类控排主体分类IPCC方案方案附件附件1国家减排国家减排2540;非附件;非附件1国国家中拉美、中东、家中拉美、中东、东亚地区及亚洲中东亚地区及亚洲中央计划国家在基线央计划国家在基线水平上大幅度减排水平上大幅度减排附件附件1国家减排国家减排8095;非附件非附件1国国家在基线水平上大家在基线水平上大幅减排幅减排1990年年附件附件1国家国家非附件非附件1国家国家G8国家方案国家方案减排减排50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其他国家UNDP 方案方案到达峰值到达峰值减排减排501990年年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OECD方案方案减排减排3(2030)减排减排412000年年OECD国家国家金砖四国金砖四国其它国家其它国家澳大利亚澳大利亚Garnaut方案方案增加增加29减排减排502001年年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加拿大美国美国日本日本欧盟欧盟25国国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CCCPST方案方案到达峰值到达峰值(9.03 GtC)减排到减排到8.18GtC(2030年)年)2003年年美国美国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国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国家家中国中国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国家国家丹麦丹麦Srensen方案方案486.27 GtC(20002100年累年累计排放)计排放)2000年年美国、中国、西欧等美国、中国、西欧等13类类减排与排放权分配为同一事物之两面减排与排放权分配为同一事物之两面国际上七个影响较大的减排方案国际上七个影响较大的减排方案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基准年控排主体分类IPCC方案附件1国家减5206-50全球排全球排放总量放总量/GtC50年预期年预期浓度浓度/ppmv06-50人均累计排放人均累计排放量量/tC(以以2005年人口计年人口计)06-50人均累计排放人均累计排放量量/tC(以预期人口计以预期人口计)IPCC方案方案255.11450附件附件1国家:国家:63.3180.10非附件非附件1国家:国家:29.3233.36附件附件1国家:国家:61.2377.28非附件非附件1国家:国家:23.1526.22G8国家方国家方案案231.21444.56发达国家:发达国家:88.00其他国家:其他国家:26.45发达国家:发达国家:82.88其他国家:其他国家:21.47UNDP 方案方案321.29464.11发达国家:发达国家:86.59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42.90发达国家:发达国家:81.79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34.75 OECD方案方案268.78452.72OECD国家:国家:102.78金砖四国:金砖四国:30.19其它国家:其它国家:23.57OECD国家:国家:95.07金砖四国:金砖四国:26.35其它国家:其它国家:17.65Ganaut方方案案289.70457.26发达国家:发达国家:81.68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38.14发达国家:发达国家:77.03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30.78CCCPST方方案案222.50(20042030年年)442.67(2030年年)1)美国:美国:120.83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62.06中国:中国:39.85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织:19.80 2)美国:美国:115.34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61.96中国:中国:38.10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17.22Srensen方方案案486.27(20002100年年),517.81(2100年年)3)3)美国:美国:178.74中国:中国:31.76印度:印度:16.79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2.3-6.7 2.3-6.7倍倍未来排放权分配结果未来排放权分配结果 06-50全球排50年预期浓度/ppmv06-50人均累计排53 分别按照分别按照1990、2005基准严格的减排基准严格的减排 在20062050年间排放排放102.46GtC(人均人均90.67tC)。“其它国家其它国家”(53.8亿)的排放空间只有亿)的排放空间只有128.65GtC(人均人均23.91tC).根据发达国家的承诺计算排放根据发达国家的承诺计算排放 2020年年 2050年年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在在1990年基础上减年基础上减30在在1990年基础上减年基础上减80伞形国家伞形国家在在2005年基础上减年基础上减17在在2005年基础上减年基础上减83人均比例一比三点八人均比例一比三点八 24/45=0.53tC(中国2008年1.42tC/人)中国只有十年排放空间!中国只有十年排放空间!根据发达国家的承诺计算排放 2020年 205054发达国家中期减发达国家中期减4040的效果的效果 根据我国提议:它们以根据我国提议:它们以19901990为基数,为基数,到到20202020年减年减4040,20502050年减年减8080那么那么2006200620502050年间:年间:3636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73.55tC73.55tC其它国家人均排放量:其它国家人均排放量:27.48tC27.48tC相差相差 2.7 2.7 倍。倍。27.48*13=35.7GtC(27.48*13=35.7GtC(中国)中国)无非增加四年排放空间!无非增加四年排放空间!发达国家中期减40的效果 根据我国提议:它们以1990为基55提纲提纲1 1、我国的立场、我国的立场2 2、减排话语下的陷阱、减排话语下的陷阱3 3、国际谈判的焦点、国际谈判的焦点4 4、谈判中我国的形势、谈判中我国的形势提纲1、我国的立场56博弈焦点:博弈焦点:1)1)未来未来COCO2 2排放权(排放权(20202020年、年、20502050年)年)2)2)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3 3)减排透明度()减排透明度(“三可三可”)本质上是未来排放权之争本质上是未来排放权之争博弈焦点:本质上是未来排放权之争57提纲提纲1 1、我国的立场、我国的立场2 2、减排话语下的陷阱、减排话语下的陷阱3 3、国际谈判的焦点、国际谈判的焦点4 4、谈判中我国的形势、谈判中我国的形势提纲1、我国的立场58我国我国06065050年排放权问题?年排放权问题?1 1、需要多少?、需要多少?2 2、能获得多少?、能获得多少?3 3、如何获得所需份额?、如何获得所需份额?我国0650年排放权问题?1、需要多少?59.中国中国20062050排放预期排放预期2035203520352035年:年:年:年:2.62tC2.62tC2.62tC2.62tC(日本(日本(日本(日本2005200520052005年)年)年)年)2050205020502050年:年:年:年:1.86tC1.86tC1.86tC1.86tC2006-20502006-20502006-20502006-2050年将总共排放年将总共排放年将总共排放年将总共排放126.97GtC126.97GtC126.97GtC126.97GtC预计年人均排放:预计年人均排放:2.0tC/2.0tC/年年 (法国(法国(法国(法国2005200520052005年)年)年)年).中国20062050排放预期2035年:2.62tC2060国内相对发达省份人均排放国内相对发达省份人均排放20062006年,人均排放年,人均排放上海:上海:2.48tC(9.10tCO2.48tC(9.10tCO2 2)天津:天津:2.35tC(8.60tCO2.35tC(8.60tCO2 2)国内相对发达省份人均排放2006年,人均排放61我国我国06065050年排放权问题年排放权问题 1 1、需要多少?、需要多少?2 2、能获得多少?、能获得多少?3 3、如何获得所需份额?、如何获得所需份额?我国0650年排放权问题 1、需要多少?62 中国2006-2050的预期排放:130GtC 1)如果以20062050全球人均(0.87)计,只有51.65GtC排放空间 2)如果以1990-2050年人均(1.07)计,可排放57.84GtC(我国只有6.19GtC盈余)3)如果以1900-2050年人均计,可排放91.33GtC(19002005我国盈余39.68GtC)450ppm下中国的处境下中国的处境 未来排放空间不足未来排放空间不足 中国2006-2050的预期排放:130GtC45063我国我国06065050年排放权问题年排放权问题 1 1、需要多少?、需要多少?2 2、能获得多少?、能获得多少?3 3、如何获得所需份额?、如何获得所需份额?我国0650年排放权问题 1、需要多少?641)如果照G8国家“减排”议题,中国首当其冲;2)如果照“分配配额”议题,G8国家首当其冲;在450ppmv目标下,G8国家1990-2005年 形成的赤字为87.65GtC,以20US$/tCO2计,排放赤字价值为6.4万亿美元万亿美元。“游戏游戏”的实质:天塌下来谁先顶?的实质:天塌下来谁先顶?转变转变谈判议题谈判议题的重要性的重要性1)如果照G8国家“减排”议题,“游戏”的实质:天塌下来谁先65450ppm目标下国家分类目标下国家分类 1.已形成排放赤字国家(35国):2.伞形国家(美、加、俄、澳)欧盟国家(德、英、法、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奥地利、瑞典、卢森堡、爱沙尼亚、立陶宛、荷兰、芬兰)产油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文莱)前苏联成员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摩尔多瓦、拉脱维亚、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其他国家(南非 挪威)450ppm目标下国家分类 已形成排放赤字国家(35国):66 2.排放总量需降低国家或地区(34个)如日本、意大利、新西兰、韩国、墨西哥 3.排放增速需降低国家(62个)如 中国、尼日利亚、小岛国联盟、印尼 4.可保持目前增速国家(75个)如印度、最不发达联盟、巴西、巴基斯坦450ppm目标下国家分类目标下国家分类 2.排放总量需降低国家或地区(34个)450ppm目67中国在长期目标上,须有承诺,中国在长期目标上,须有承诺,不承诺就会被妖魔化。不承诺就会被妖魔化。中国在长期目标上,须有承诺,68外国针对我国的外国针对我国的“数据说话数据说话”1、这是数学问题:中国排放第一;排放增长率第一;、这是数学问题:中国排放第一;排放增长率第一;人均超过世界平均值;将占据今后增长值之大部人均超过世界平均值;将占据今后增长值之大部2、中国总得有一个长期目标、中国总得有一个长期目标3、中国提高目标,我们随之而提高、中国提高目标,我们随之而提高4、中国不减排,我们减了没效果、中国不减排,我们减了没效果中国的中国的“防守防守”1、历史排放、人均排放、历史排放、人均排放 2、长期目标:坚决不谈、长期目标:坚决不谈外国针对我国的“数据说话”1、这是数学问题:中国排放第一;排69假如我们作出这样的承诺:假如我们作出这样的承诺:中国到中国到2050年,力争把人均累计排放控制年,力争把人均累计排放控制 在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1975年已达到的水平之下;同年已达到的水平之下;同时在时在19902050年期间,力争将人均排放年期间,力争将人均排放控制在发达国家同期排放量的控制在发达国家同期排放量的90以下。以下。假如我们提出:假如我们提出:在人人平均原则下,分配在人人平均原则下,分配1970(1990)2050年间的排放权。年间的排放权。假如我们作出这样的承诺:中国到2050年,力争把人均累计排放70我国我国06065050年排放权问题年排放权问题 1 1、需要多少?、需要多少?2 2、能获得多少?、能获得多少?3 3、如何获得所需份额?、如何获得所需份额?不是够不够的问题,是不是够不够的问题,是谁先不够谁先不够的问题的问题 我国0650年排放权问题 1、需要多少?不是够不够的问题,71欧盟与日本等一直将全球变暖问题的调子定得比欧盟与日本等一直将全球变暖问题的调子定得比科学家要高得多,为何?科学家要高得多,为何?1、国内政治,欧盟各国绿党势力很大国内政治,欧盟各国绿党势力很大2、提高就业率,低碳经济将把高排放行业挤出局,这将提高就业率,低碳经济将把高排放行业挤出局,这将在发达国家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在发达国家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3、国际政治,因为美国是人均第一排放国,中国是总量国际政治,因为美国是人均第一排放国,中国是总量第一排放国,从改变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不承第一排放国,从改变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不承诺硬性减排将失去诺硬性减排将失去“道德制高点道德制高点”)和抑制中国快速崛)和抑制中国快速崛起的角度,减排是一个非常巧妙而有效的手段;起的角度,减排是一个非常巧妙而有效的手段;4、日本、德国等想通过主导减排话语权,将自己塑造成日本、德国等想通过主导减排话语权,将自己塑造成有国际领导能力的大国;有国际领导能力的大国;5、欧洲、日本等国的节能技术远较他国先进,清洁能源欧洲、日本等国的节能技术远较他国先进,清洁能源的比例远较他国高,从而可用以谋取经济利益。的比例远较他国高,从而可用以谋取经济利益。6、欧洲一体化的价值认同。欧洲一体化的价值认同。欧盟与日本等一直将全球变暖问题的调子定得比科学家要高得多,为721、确定了控制、确定了控制2oC增温之共识增温之共识2、美国回来同大家一起、美国回来同大家一起“玩玩”了了3、没有真正的联盟,只有国家利益、没有真正的联盟,只有国家利益4、“气候债气候债”讨债难,还债易讨债难,还债易5、占据道德制高点为首要、占据道德制高点为首要6、长期排放问题成我国、长期排放问题成我国“软肋软肋”7、用、用“数据说话数据说话”需技巧需技巧真正的游戏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游戏还没有开始 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与启示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与启示 1、确定了控制2oC增温之共识真正的游戏还没有开始 哥本哈73谢谢!谢谢!谢谢!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