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顽固性呃逆培训课件_00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71289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顽固性呃逆培训课件_00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枢顽固性呃逆培训课件_00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枢顽固性呃逆培训课件_00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顽固中枢顽固性呃逆性呃逆定义定义 呃呃逆逆(hiccuphiccup)俗称打嗝(burp),是由于膈肌局部、膈神经、迷走神经或3至5颈髓及以上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使空气被间歇性地突然快速吸入呼吸道内,同时伴有吸气期(膈肌收缩约0.25秒后)声门突然关闭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声音。呃逆是一种“古老”的反射动作。An international respiratory research group composed of members from Canada,France and Japan proposed that the hiccup is an evolutionary remnant of earlier amphibian respiration.(Straus C,Vasilakos K,Wilson RJ,Oshima T,Zelter M,Derenne JP,Similowski T,Whitelaw WA(February 2003).A phylogenetic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hiccough.BioEssays 25(2):182188.doi:10.1002/bies.10224.PMID 12539245)These proposals may explain why premature infants spend 2.5%of their time hiccuping,possibly gulping like amphibians,as their lungs are not yet fully formed.(P.Kahrilas and G.Shi(1997).Why do we hiccup?.Gut 41:712713.PMC 1891574)膈肌受膈神经支配,另外还接受星状神经节(第6,7 颈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 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 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这些感觉神经分布在膈肌的胸膜面的前面及中央区与腹腔面的中央区。呃逆刺激或冲动来源多自迷走神经或膈神经感觉神经,其信号由第3、4、5 颈髓背根神经节接收,反射中枢位于第3至5节颈髓,自膈神经的运动神经(第3、4、5对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传出。这一反射动作又受到延髓呼吸中枢(疑核、孤束核等)、脑桥、中脑以及皮层的调节。呃逆发作超过48 h 未停止者称作顽顽固固性性呃呃逆逆(intractable hiccup,IH)(intractable hiccup,IH)。如呃逆的发作经久不愈,可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尤其是既往有心肺疾患的患者的呼吸功能也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导致气体交换异常,引起脑缺氧,导致脑水肿,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分类分类中枢性呃逆反射性呃逆(膈肌及其邻近器官病变)精神性呃逆(癔症病人或吸毒成瘾者吞咽大量空气)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性呃逆(也称代谢性呃逆):如低钙血症时肌肉兴奋性增高,膈肌或其它肌肉可以局部抽搐或颤动。4种呃逆不能从所诱发的病因上严格区分,而是互相影响。例如中枢性病变不但可以引起呃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可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而加重病情及呃逆(代谢性呃逆)的程度。中枢性呃逆中枢性呃逆 C3-5C3-5脊髓及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脊髓及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 1)颈椎以及颅脑外伤)颈椎以及颅脑外伤3至5颈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外伤:高位颈椎骨折、硬脑膜外、硬脑膜外血肿、脑挫裂伤等引起脑组织受压、脑组织水肿、颅高压,甚至脑缺氧等使脑干网状结构、延髓迷走神经核或膈神经核等受到激惹,产生呃逆反射的神经冲动,当激惹的因素持续存在时,导致膈肌的阵发性痉挛,即出现顽固性呃逆。(2 2)肿瘤)肿瘤m 高位颈椎肿瘤、后颅窝肿瘤包括小脑、延髓以及脑室(第四脑室)的肿瘤压迫或颅高压等对呃逆反射中枢的刺激导致顽固性呃逆的发生。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延髓出血等因脑血管出血压迫或脑梗死、脑血管硬化等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颅内高压导致继发顽固性呃逆的形成。(3 3)脑血管病)脑血管病(4 4)感染和其他因素)感染和其他因素 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脱髓鞘病变或因醉酒、全身麻醉(环丙烷、静脉注射巴比妥酸盐等)或过敏反应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呃逆反射弧的中枢部位,从而诱发呃逆的发生。诊断(诊断(病因病因)1 1、典型症状、典型症状2 2、体征、体征3 3、影像学(、影像学(NMOSD-NMOSD-线样征)线样征)4 4、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5 5、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6 6、其它、其它治疗治疗一、一般疗法一、一般疗法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三、三、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四、针灸疗法四、针灸疗法五、神经阻滞疗法五、神经阻滞疗法六、手术治疗六、手术治疗一、一般疗法一、一般疗法(1 1)深深吸吸气气后后屏屏气气法法: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然后缓缓呼气,无效时可重复进行,该方法主要用于进食过快者或因精神性刺激所致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屏气使血液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干扰呃逆的反射活动。按按压压双双眼眼球球法法: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部,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直到呃逆停止,注意不要过度用力或压迫眼球中央,以免引起眼球损伤。其目的也是通过按压眼球反射性地调节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来控制呃逆的。该方法主要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患者,心脏病患者慎用,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禁用。一、一般疗法(一、一般疗法(2 2)按按压压眶眶上上神神经经法法: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眶上神经出眶处,压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min。牵牵舌舌法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张口、伸舌,术者用消毒纱布裹住舌体前1/3-1/2 部分,轻轻向外牵拉,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用力牵拉持续30s,然后松手使舌体复位,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呃逆停止。按压眶上神经与牵舌法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机机制制,可能与分别按压眶上神经和牵拉了下颌神经分支的舌神经反射性地刺激三叉神经而降低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1 1)1 1、纠纠正正电电解解质质异异常常电解质的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等,临床上通过纠正异常的电介质,大约67%的患者的呃逆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明显缓解。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使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激性增高,从而导致顽固性呃逆的发生。低钠血症引起呃逆的机制并不清楚。另外,患者因进食少以及长时间卧床,胃排空减弱和胃液潴留致使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促使了顽固性呃逆的发生。2 2、肌肌松松药药巴氯芬是一种神经冲动传导的抑制剂,是氨基丁酸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氨基丁酸受体,其作用机制一方面,可能通过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膈肌的痉挛;另一方面,它可能对中枢产生镇静作用和对呃逆中枢的抑制,从而有效地使顽固性呃逆中止。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2 2)3 3、抗抗精精神神病病药药氯丙嗪、氟哌啶醇以及氟哌利多等均是边缘系统、下丘脑以及网状结构等中枢的抑制药,正是通过对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抑制,对整个呃逆反射弧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而达到抗呃逆的作用。其抗呃逆作用强度,氟哌利多氟哌啶醇 氯丙嗪。其不良反应,氯丙嗪 氟哌啶醇 氟哌利多,采用氯丙嗪治疗老年患者的呃逆时应注意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Ten Holter,J B M/JB;Hiccups J .Ned Tijdschr Geneeskd,2005,149(48):2659 2 2662)。4 4、抗抗抑抑郁郁药药如多虑平或阿米替林口服,其抗呃逆的可能机制:一方面,通过周围和中枢抗胆碱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枢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使呃逆得以停止。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3 3)m5 5、抗癫痫药抗癫痫药m丙丙戊戊酸酸钠钠是通过抑制中枢的氨基丁酸降解,提高了中枢内氨基丁酸的含量,加强了中枢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呃逆反射冲动的传导,从而发挥控制顽固性呃逆的症状。m托托吡吡酯酯托吡酯可阻断状态依赖的钠通道,稳定细胞膜,有利于降低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还可提高-氨基丁酸(GABA)启动GABA受体的频率,从而加强GABA诱导氯离子内流的能力,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可 拮 抗 红 藻 氨 酸(Kainate)启 动 兴 奋 性 氨 基 酸(谷 氨 酸)的Kainate/AMPA亚型,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4 4)m6 6、麻醉药、麻醉药m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 静脉滴注,1 次P8h,连用7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呃逆反射弧的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控制呃逆的发生。m麻醉性镇痛药磷酸可待因30mg,口服,其机制可能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降低膈神经的兴奋性有关。m异丙酚:异丙酚具有镇静、催眠以及麻醉作用,采用静脉注射使患者处于睡眠或麻醉状态,使呃逆停止。其机制是通过激活中枢氨基丁酸受体2 氯离子通道复合体,使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呃逆反射中枢)受到抑制。但采用异丙酚治疗顽固性呃逆,其复发率较高。m异氟醚:通过吸入具有刺激性的异氟醚,反射性地改变膈肌痉挛性收缩的节律。另外,吸入异氟醚可以激活外周和中枢的氨基丁酸受体,使呃逆反射弧的活动受到抑制以至有效地控制呃逆的发作。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5 5)m7 7、中中枢枢兴兴奋奋药药采用肌肉注射利他林治疗顽固性呃逆,呃逆反复发作可重复给药。其抗呃逆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内脏神经核或膈神经核的抑制。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治疗顽固性呃逆,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通过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以此来改变膈肌运动的节律,缓解膈肌的痉挛而使呃逆中止。m8 8、抗抗胆胆碱碱药药安坦和东莨菪碱胆碱均为抗胆碱药,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主要是通过它们的中枢性抗胆碱作用使呃逆反射中枢受到抑制,从而达到缓解或中止呃逆。m9 9、镇吐药、镇吐药m 恩丹西酮是一种高选择性52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常用于防治化疗所致的呕吐,其对顽固性呃逆也有一定的疗效,其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5-羟色胺的释放,能降低膈神经的兴奋性并对呃逆中枢产生抑制作用。m 胃复安通过阻断延髓呕吐中枢的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6 6)m1010、其其他他如抗肿瘤药华蟾素、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地巴唑、麻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 等对治疗中枢顽固性呃逆也有一定的疗效。m111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三、三、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m 其机制是通过起搏器的电脉冲刺激胸锁乳突肌外缘的膈神经,干扰膈肌异常兴奋来恢复其正常的节律。四、针灸疗法四、针灸疗法mm 取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太冲穴等,采用穴位针灸或穴位注射氯丙嗪、东莨菪碱或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通过针灸穴位刺激或穴位药物注射使患者镇静安神、宽胸理气、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等达到解呃止逆的作用五、五、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疗法m1 1、膈神经阻滞法膈神经阻滞法:如并发双侧喉返神经同时被阻滞如并发双侧喉返神经同时被阻滞,可导致呼吸困难而发生意外可导致呼吸困难而发生意外m2 2、颈颈椎椎横横突突旁旁封封闭闭疗疗法法在第3-5 颈椎横突处注入一定浓度的局麻药,通过药物扩散使构成膈神经的第3-5 颈神经前支达到阻滞,扰乱呃逆反射弧的形成,减弱膈肌运动,并增强该神经反射的自身调节能力,而达到治疗作用。m3 3、星星状状神神经经节节阻阻滞滞法法星状神经节是下颈交感神经节与第一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形如星状称之为星状神经节。有报道,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有利于调节下丘脑的功能,维持自主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功能的稳定。六、六、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采采用用保保守守治治疗疗无无效效时时,可可采采用用左左侧侧或或右右侧侧膈膈神神经经切断术切断术小结小结m1 1、病因繁多;、病因繁多;m2 2、尚无特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效果因人而异;、尚无特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效果因人而异;m3 3、处理呃逆是、处理呃逆是“标标”,解决病因方为,解决病因方为“本本”。32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