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方法学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970629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康复方法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传统康复方法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传统康复方法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康复方法学传统康复方法学中药外治法简介方法方药传统康复方法学中药外治法简介方法方药?使用中药,运用非口服的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廉验、易学易用、容易推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的特点?中药外治法的优点?中药外治法的治疗原则第一节 中药外治法简介?使用中药,运用非口服的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中药外治法的优点中药外治法的优点?治法多样,多途给药?直达病所,定位用药?适应症广,禁忌症少中药外治法的优点?治法多样,多途给药?直达病所,定位用药?适中药外治法的优点中药外治法的优点?保持平稳的血液浓度,避免了血液浓度的峰谷现象,能平稳给药,长效治疗。?由于经皮给药,从而避免了胃、肠道及肝脏等器官的副作用。克服了胃、肠道粘液的PH值的破坏与运作时间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药物的活性利用率,达到治疗的预见性。?改善病人对药物适应程度,避免了口服药物对人体胃、肠道及肝脏等器官的副作用?吸收率易控制,释药平稳,持续恒定。?极大的增加了安全性,无副作用,避免了口服或注射治疗的危险性中药外治法的优点?保持平稳的血液浓度,避免了血液浓度的峰谷现治疗原则治疗原则?辨证的原则?三因制宜则?标本缓急的原则?合理选穴的原则治疗原则?辨证的原则?三因制宜则?标本缓急的原则?合理选穴的第二节第二节中药外治的方法中药外治的方法?热敷法?熏蒸法?熏洗法?敷贴疗法?脐疗?膏药法药袋法发泡疗法中药灌肠药摩法药烙法扑粉法中药盥洗吹喉法中药滴鼻雾化吸入涂擦法中药坐浴灸法坐药法舌下含药法蜜煎导法传承久远,种类丰富,构思巧妙,疗效独到第二节中药外治的方法?热敷法?熏蒸法?熏洗法?敷贴疗法?脐疗中药外治方法?清代:赵学敏串雅外篇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120种民间外治方法?清代:吴师机 理瀹骈文理瀹骈文;膏药专著,介绍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及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标志中药外治这一分支学科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中药外治方法?清代:赵学敏串雅外篇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一、热敷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一、热敷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热敷疗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方法。它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一、热敷法热敷疗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治疗原理通过热力与药力联合作用于肌表,内传经络脏腑,达到祛邪扶正,疏畅气机,调理脏腑之目的。?局部及腧穴刺激作用?调节经络系统平衡的作用?药物的自身作用治疗原理通过热力与药力联合作用于肌表,内传经络脏腑,达到祛邪敷法分类?普通敷法:热水袋敷、水湿热敷、沙热敷、铁末热敷、泥热敷、蜡热敷、盐热敷、姜热敷、醋热敷。?药物热敷:药包热敷、药饼热敷、药末热敷、药液热敷、药渣热敷。敷法分类?普通敷法:热水袋敷、水湿热敷、沙热敷、铁末热敷、泥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热熨的温度和熨引手法力量的大小。热熨温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熨剂温度过高易烫伤皮肤,过低则影响药效的渗透?熨引手法有推、揉、擦、按等,力度应恰当,温度高时手法宜轻快;温度稍降,手法可稍重一些。?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熨剂的温度,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呕恶等不适及皮肤烫伤、擦伤、过敏等现象,应及时停止治疗。?皮肤感染、破损处,不得施以本法,以防感染。?由于治疗时要充分暴露患处或治疗部位,寒冷季节应有取暖设备,以免着凉感冒。热熨后宜避风保暖,静卧休息。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热熨的温度和熨引手法力量的大小。热熨温度以二、熏蒸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二、熏蒸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治疗原理及范围?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法、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烘雅(傣)?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 综合疗法?通过热疗、药疗的双重作用而取效?适用于脑卒中患者关节痉挛僵硬、运动系统疾病、慢性风湿性疾病、周围血循环障碍等疾病治疗原理及范围?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法、药透疗法,疗法分类?全身熏蒸法?室内熏蒸法?简易熏蒸法?局部熏蒸法疗法分类?全身熏蒸法?室内熏蒸法?简易熏蒸法?局部熏蒸法注意事项?全身熏蒸者要注意室温,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尤其是在炎热季节,以防汗出过多,室内窒闷而晕厥。可在熏蒸时适当饮水,治疗后应适当休息。?局部熏蒸时,患部与药液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以温热舒适为度,以防烫伤。?严寒季节应用本疗法,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局部熏蒸者,应让患者盖上毛巾或棉毯,防止受冷感冒。?恶性肿瘤、癫病、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肺心病、孕妇等禁用此法。熏蒸器具一般应专人专用,特别是用于皮肤病治疗,更当注意。注意事项?全身熏蒸者要注意室温,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尤其是在炎三、熏洗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三、熏洗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待温度稍低后以药液淋洗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药液的淋洗又能使疮口洁净,祛除毒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待温度稍低后以药液淋治疗作用?解毒消肿,促使成脓?消毒杀菌,祛腐生肌?活血通络,行气止痛治疗作用?解毒消肿,促使成脓?消毒杀菌,祛腐生肌?活血通络,疗法分类?熏洗疗法按其操作方法分为熏洗法、淋洗法、浸渍法。?根据药液熏洗人体的部位不同分为全身熏洗法、头面熏洗法、手足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疗法分类?熏洗疗法按其操作方法分为熏洗法、淋洗法、浸渍法。?注意事项?药物煎煮加水要适量,太多则浓度降低。蒸煮时间据药物性质而定,芳香性药物一般煮沸510分钟,块状和根茎类药物多煮沸30分钟。?药液温度一般以4050为宜,太高易烫伤皮肤或粘膜,太冷易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刺激。?熏洗后要用干毛巾擦干患部,并注意避风和保暖。?妇女经期和妊娠期不宜坐浴和熏洗阴部。?注意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注意事项?药物煎煮加水要适量,太多则浓度降低。蒸煮时间据药物四、敷贴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四、敷贴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敷贴疗法,亦称外敷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药制成丸、散、膏、糊、饼等剂型,施于皮肤,敷贴于患处、孔窍或腧穴等部位的治病方法。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外敷能使药力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局部病证,还能使药力由表及里或通过穴位作用于全身,治疗全身性疾病。敷贴疗法,亦称外敷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药制成丸、治疗原理敷贴疗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其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经络腧穴的刺激与调节作用?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治疗原理敷贴疗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其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经疗法分类?敷贴法?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量的基质,如凡士林、猪油、羊脂、饴糖、酒、醋、松节油、鸡蛋清、蜂蜜、猪胆汁、水或含汁液较多的药物调和成糊外敷?药物组方以疾病状况及中医辨证为依据疗法分类?敷贴法?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量的基质,如凡士林、猪疗法分类?薄贴法-膏药法?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外科疮疡肿毒,某些皮肤病和跌打损伤?发泡法?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碎,敷贴于穴位或患处:大蒜;旱莲草;白芥子;蓖麻仁;毛莨叶;威灵仙;吴茱萸疗法分类?薄贴法-膏药法?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注意事项?贴药部位常规使用75乙醇消毒,换药时洗净残余药物,消毒后再更换敷药。敷药后要覆盖固定,以防脱落或药物流失,敷料纸宜柔软。?穴位贴药时,选穴不宜过多,每穴药量宜少,敷贴面积不宜过大。对敷药有过敏者(如出现皮疹、瘙痒等)应停止使用,严重过敏者可应用抗过敏药治疗。?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敷药时间不可过长;孕妇禁用芳香走窜类药物外敷,以防流产或影响胎儿;年老体虚者不宜过份使用峻猛之品,以防耗伤正气。?发泡疗法要严格消毒,局部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头面部、会阴部、婴幼儿等应慎用,患者饮食应清淡宜消化,忌食生冷辛辣、鱼腥发物。注意事项?贴药部位常规使用75乙醇消毒,换药时洗净残余药物五、脐疗?治疗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五、脐疗?治疗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治疗原理祖国医学认为脐通过经络沟通内外,网罗全身,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强壮保健,却病延年?温通阳气,回阳救逆?健脾和胃,降逆止泻?通调三焦,利水消肿治疗原理祖国医学认为脐通过经络沟通内外,网罗全身,在疾病发生操作方法?仰卧取穴?严格消毒?认真覆盖,束紧固定?间断用药,疗程宜短脐疗的方法1.灸脐法2.熨脐法3.敷脐法4.熏脐法5.贴脐法6.摩脐法7.揉脐法8.涂脐法9.纳脐法10.滴脐法11.填脐法12.罨包法13.掺法14.拔火罐法15.磁疗法16.激光法操作方法?仰卧取穴?严格消毒?认真覆盖,束紧固定?间断用药,注意事项?询问病情,防止毒性反应:本法施药治疗之前,宜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并询问药物过敏史,孕妇及胎产史;避免药物过敏反应,或引起堕胎流产等医疗事故发生。?注意将脐部擦拭干净,如脐部有感染者,禁止使用敷脐法。如出现敷脐部位红肿痛痒或其他不适,应将敷药去掉,停止使用敷脐法。?小儿施药,妥为护理:本法运用于小儿时,应护理好小孩,嘱其不能用手抓挠,或拭擦,以防止敷药脱落。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不宜过久,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为宜。注意事项?询问病情,防止毒性反应:本法施药治疗之前,宜详细了六、膏药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六、膏药疗法?治疗原理?疗法分类?注意事项治疗原理膏的熬制主要用胡麻油和铅丹为原料,二者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也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等。?局部治疗作用?经络调衡作用?药物自身作用治疗原理膏的熬制主要用胡麻油和铅丹为原料,二者在临床上均有一黄丹?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铅?拉丁名:Plumbum Rubrum?别名:真丹、铅华、丹粉、红丹、国丹、铅黄、朱粉、松丹、朱丹、陶丹、章丹、桃丹粉、铅丹、黄丹、广丹、东丹?外用拔毒生肌;内服杀虫,截疟,主要外用于散剂及膏药中,能与植物油化合,为制膏药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调入油膏内,有防腐生肌作用,可治溃疡不敛黄丹?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铅?拉丁黑膏药?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贴敷于皮肤?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外、内治)?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使用前必须预热?黑膏药属硬膏剂,为传统膏剂中的一种?【药物组成】防风1两,荆芥1两,连翘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木鳖子5钱,白芷5钱,杏仁5钱,桃仁5钱,生地5钱,地芫荽2两,黄花菀2两,侧柏叶2两,地薄荷2两,猪(犭母)聍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儿茶1两,大黄1两,当归1两,杉皮炭5钱,枫香5钱,龙骨(煅)5钱,赤石脂(煅)5钱,血竭5钱,樟脑5钱,孩儿骨(煅)2钱半,朱砂2钱半,水银2钱半,麝香5分。黑膏药?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宫粉?又称水粉、胡粉?将卷叠的铅板,插入多孔磁皿中,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锅上,用炭火加热,经较长时间,铅受醋酸蒸气的侵蚀,先成碱式醋酸铅,再导入无水碳酸,渐成碱式碳酸铅,为白色的粉状物,主含碱式碱酸铅2Pbco3Pb(OH)2?为原生质毒,能破坏癌细胞的生活能力?能直接杀灭寄生虫,有制止出血与粘液分泌的作用?内服多量易惹起胃肠炎并诱发全身中毒?长期外用,能被皮肤吸收积蓄体内,导致腹痛、便秘、盆血等慢性中毒表现宫粉?又称水粉、胡粉?将卷叠的铅板,插入多孔磁皿中,置于盛稀白膏药?白及1两,猪脂油6两,芸香4两,樟脑4两,轻粉2钱,乳香2钱,没药2钱,孩儿茶2钱,片脑5分?上药各为末,将油铜锅化开,先下白及,次下芸香、樟脑、儿茶,1-2时取出,离火,方下乳香等药,候冷,又下片脑、轻粉,膏成,将瓷罐内盛之?主治:跌打或刀斧所伤,外伤出血;疮毒,无名肿毒,小儿胎毒,黄水湿疮无皮,红肉现露,日久不愈白膏药?白及1两,猪脂油6两,芸香4两,樟脑4两,轻粉2钱,松香膏药?蛇床子、苦参、白芨、生石膏粉碎成细粉;将艾叶粉碎,去细末,留艾绒?凡士林用中火熬成液态,取松香块、蜂蜡、蜂蜜、芝麻油加入熬成糊状形成油绒;松香块用中火熔化成糊状,将油绒倒入与松香搅匀?再将蛇床子、苦参、生石膏、白芨细粉投入搅匀,待熬成黑色,倒入凉水中,当膏药温度降到40时取出?消炎、镇痛、活血化淤和抗过敏松香膏药?蛇床子、苦参、白芨、生石膏粉碎成细粉;将艾叶粉碎,橡皮膏?采用橡胶或高聚化学材料为基质,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对皮肤粘贴力过大,导致体毛受损,剥离困难,造成患者痛苦,?一次性使用?基质经加药后在0.1毫米左右的厚度,含药量低?黑膏药使用时必须加热,粘带体毛和污染皮肤?传统膏贴汞、铅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带来损害橡皮膏?采用橡胶或高聚化学材料为基质,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对疗法分类?传统硬膏剂(P342)?橡胶硬膏剂?透皮吸收剂疗法分类?传统硬膏剂(P342)?橡胶硬膏剂?透皮吸收剂透皮吸收问题?透皮给药技术(TTS)的基础是透皮贴剂、各种治疗药物?高分子亲水性材料、ph=7中性配方?剥离容易,反复揭贴?传统透皮给药,透皮性、粘贴性差、反复粘贴次数少、不亲水、药物利用率低、人体过敏透皮吸收问题?透皮给药技术(TTS)的基础是透皮贴剂、各种治注意事项1.所贴患部严格消毒,要按时换膏药,每次换药时,要把旧药揩洗干净。其中多数膏药含有铅化物及其它毒物,不得内服。2.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用生姜将患处皮肤擦至发红再贴膏药可增强疗效。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3.贴膏药后,若发生患部皮肤瘙痒,可在膏药外面按摩;或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涂擦瘙痒患处,再将膏药加温贴上。4.患部因贴膏药发生水泡、溃烂,应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消毒,以红汞药水涂擦,纱布包扎,待伤愈合还可再贴膏药。注意事项1.所贴患部严格消毒,要按时换膏药,每次换药时,要把5.贴膏药前,将膏药加温溶化,应注意温度要适当,过热易烫伤皮肤,温度过低则不易贴敷。6.有过敏者忌用,皮肤破溃处忌用,皮肤病病人慎用。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膏药应放在比较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防止潮湿、过热及虫蛀。注意事项5.贴膏药前,将膏药加温溶化,应注意温度要适当,过热易烫伤皮第三节 康复科常用外治方药及适应证?敷贴类?熏洗类?脐疗类?膏药类?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第三节康复科常用外治方药及适应证?敷贴类?熏洗类?脐疗类?膏一、敷贴类?马钱子酒膏?祛风利窍方?腰痛膏一、敷贴类?马钱子酒膏?祛风利窍方?腰痛膏二、熏洗类?抗风湿关节炎诸方?疗伤诸方?疗颈肩疾病诸方?疗腰部疾病诸方?中风后遗症诸方二、熏洗类?抗风湿关节炎诸方?疗伤诸方?疗颈肩疾病诸方?疗腰三、脐疗类?降压散填脐法?千金封脐法?长生延寿丹灸脐法?朱砂纳脐定啼法?肌痉散填脐法三、脐疗类?降压散填脐法?千金封脐法?长生延寿丹灸脐法?朱砂四、膏药类?正骨膏?风湿镇痛膏?舒筋止痛膏?风湿膏四、膏药类?正骨膏?风湿镇痛膏?舒筋止痛膏?风湿膏中药外治的禁忌证(一)严重心、脑、肺病患者或极度衰弱者,如严重心功能不全、脑出血急性期、癌症患者出现恶液质者。(二)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如坏血症、白血病,中药外治疗法易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三)局部有严重皮肤损伤及皮肤病患者,如湿疹、癣、皮疹、脓肿、皮肤冻伤、烫伤等。(四)骨关节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严重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药外治的禁忌证(一)严重心、脑、肺病患者或极度衰弱者,如严中药外治的禁忌证(五)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患者。(六)妊娠3个月以下的孕妇腹腰部,及肩井、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应用时应防止流产。(七)精神疾病不合作者。(八)剧烈运动后、过度疲劳者。(九)其他可疑症状、诊断未明者。中药外治的禁忌证(五)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中药外治的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疼痛?过敏?感染?水泡?中毒中药外治的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疼痛?过敏?感染?水泡?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