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70043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95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康万栋康万栋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科学定位(一)中小学与专业研究机构教育研究的区别 1.研究目的不同 2.研究主体不同 3.研究问题不同 4.研究方法不同 5.成果表述不同 6.价值追求不同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科学定位(一)中小学与专业研究机构教育研2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注重发现规律,发展理论,注重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课题的立项和成果的发表;在高校和专门研究机构,教育科研只是一项具体工作。中小学教育研究注重过程,注重内容、注重参与,注重问题解决和经验分享;中小学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和学校发展的内动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注重发现规律,发展理论,注重研究成果的3专业研究机构:旁观/发现式中小学教育研究:行动/感悟式专业研究机构:旁观/发现式4(二)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功能定位中小学教育研究当然也期望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研究的成果,但更关注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提高的成果,关注提升自我,获得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成果。(二)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功能定位中小学教育研究当然也期望发51.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依靠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虽然成为有经验的实践者,但成长速度慢,达到水平也不高);通过读书、听报告、进修等方式的业务学习(能较快开拓视野,获取理论知识,但书本知识还有待于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理念 和行为);开展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实质上就是教师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有计划地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获得较快和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1.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62.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一味地向时间和汗水要质量,而应“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工具(马蕊兰.孙维刚和洋思中学蔡林森的教改实验研究)。2.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73.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围绕它发展的,一是课程教学,它是实现办学理念的载体,重在学生的发展;二是队伍建设,它是实现办学理念的关键,重在教师发展;三是学校管理,它是实现办学理念的保障,重在制度建设;四是人文德育,它是实现办学理念的内部驱动。3.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8 中小学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中小学教育科研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中小学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9(三)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定位1.中小学教育研究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基于研究目标,可将教育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定位1.中小学教育研究是应用研10基础研究的指向具有普遍性,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找新的事实,拓展知识,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应用研究指向特定的问题,是运用关于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基础研究的指向具有普遍性,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找11l开发研究则是给基础教育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寻求更加明确的,具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为目的,关注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l教育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开发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开发研究则是给基础教育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寻求更加明确的,具12 中小学教育研究是研用一致的研究。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注重教育研究成果向实践的转化研究和推广研究。中小学教育研究是研用一致的研究。13 2.中小学教育研究是在现场进行的实地研究研究问题源于现场,研究过程在现场,研究结果在现场得到验证。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五步研究法”: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验(实践)-经验总结。2.中小学教育研究是在现场进行的实地研究研究问题源于现143.中小学教育研究是师本与校本相结合,中观与微观并重的研究。师本研究的特征是教师“各自为战”、“人自为战”,每个教师都是研究的主体,教师个人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自发开展的教育研究。校本研究是由学校组织领导的目的在于改进学校实践,并且是以教师团队为主体所进行的研究。3.中小学教育研究是师本与校本相结合,中观与微观并重的研究。15l学校校长、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微观领域选择“小课题”进行研究,其问题明确,集中,容易收到效果。l“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具有聚焦个体、着眼微观、周期较短和倾向平民的特点。学校校长、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微观领域选择“小课题”进16l“小课题”研究:小题真作、小题实作、小题长作、小题合作、小题大作。“小课题”研究:小题真作、小题实作、小题长作、小题合作、小17 4.中小学教育研究是研、学、训、教一体的研究。研学一体:学习是研究的支撑,研究是学习的动力。研训结合:培训是研究的前提,研究的结果是培训的重要内容;没有培训,研究难以深入,没有研究,培训可能流于形式。研为教用: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因为有了研究的介入而富有创造活力。4.中小学教育研究是研、学、训、教一体的研究。研学一体18l研究、学习、培训、教学四位一体,其中教学居中心地位,研究、学习、培训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而发挥各自作用的。l中小学教育科研应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而不能重“写”轻“做”。l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辨析研究、学习、培训、教学四位一体,其中教学居中心地位,研究、19二、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二、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一)研究问题的特征(一)研究问题的特征 课题的选择就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选择要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教育研究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一)研究问题的特征201.研究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3.研究问题应当有可解答性。4.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有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和道德判断。1.研究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21(二)课题选择的意义(二)课题选择的意义1.研究选题是引发研究活动的根本动因 探究起源于疑问,科研发仞于选题。(二)课题选择的意义22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23 教育研究者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2.研究选题是决定科研成败的关键因素 选准了一个课题,就等于研究成功了一半。选题决定着一项研究活动的发展方向 教育研究者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24选题决定着一项研究所运用的方法。选题与研究结果密切相关。选题决定着一项研究所运用的方253.3.研究选题是衡量研究者素质的一个尺度研究选题是衡量研究者素质的一个尺度 选题的科学价值,理论水平和难易程度,与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是正比关系。选题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学会研究,首先从学会选题开始。3.研究选题是衡量研究者素质的一个尺度 选题的科学价值,理26(三)课题的来源(三)课题的来源 从根本上说,课题源于教育实践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实践形态的问题)和理论文献中提出的问题(理论形态的问题)。(三)课题的来源 从根本上说,课题源于教育实践中需要研27 从做课题的角度看,有纵向、横向和自选课题三个来源。1.以教育实践为着眼点形成研究问题(1)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中小学教师选题最好是“日常而真实的问题”从做课题的角度看,有纵向、横向和自选课题三个来源。28 中小学教师选题应“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中小学教师选题应“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29(2)从教育实践的矛盾、困惑中发现研究问题(3)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研究问题(4)抓住思想中的火花形成研究问题(2)从教育实践的矛盾、困惑中发现研究问题302.2.以教育理论为着眼点形成研究问题以教育理论为着眼点形成研究问题(1)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阅读期刊与专著:承袭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探究新的问题 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2.以教育理论为着眼点形成研究问题(1)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31 向他人请教 留意有争议的问题:在理论观点的争议中寻找研究问题 向他人请教32(2)在学科交叉的结合部和理论空白处挖掘问题(3)以反其道而行之来开拓研究问题(4)将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3.从“课题指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2)在学科交叉的结合部和理论空白处挖掘问题33(四)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四)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1.发现问题的两个前提发现问题的两个前提 首要前提是研究者要对自己从事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另一个前提是研究者具有好思索,不安于现状的性格。(四)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1.发现问题的两个前提342.思维策略之一:怀疑思维策略之一:怀疑 怀疑是对已有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否定的判断或部分否定的判断。怀疑的根据:事实与经验、逻辑 通过怀疑发现问题的人,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2.思维策略之一:怀疑353.思维策略之二:变换思考角度思维策略之二:变换思考角度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3.思维策略之二:变换思考角度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36 变换思考角度的四种类型 善于通过这种思维策略发现问题的人,表现出具有灵活性和严密性的思维品质。变换思考角度的四种类型374.思维策略之三:类比与移植思维策略之三:类比与移植通过与其它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善于用这种思维策略发现问题的人,思维品质上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概括性;知识面较宽。4.思维策略之三:类比与移植通过与其它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385.思维策略之四:深入探究现象思维策略之四:深入探究现象直接面向现象,从对现象的思考中提出问题。熟知并非真知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深刻的思维品质。5.思维策略之四:深入探究现象直接面向现象,从对现象的思39(五)选择研究课题的具体方法(五)选择研究课题的具体方法1.聚焦选题法聚焦选题法 研究课题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缩小搜索包围圈的过程。从大到小,以小见大。(五)选择研究课题的具体方法1.聚焦选题法40图图2-1 2-1 课题聚焦法示意图课题聚焦法示意图图2-1 课题聚焦法示意图41图图2-2 2-2 选题以小见大示意图选题以小见大示意图图2-2 选题以小见大示意图422.菜单选题法菜单选题法 将某一研究范围分成许多类别,然后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其中一个类别作为研究课题。2.菜单选题法 将某一研究范围分成许多类别,然43图图2-3 2-3 研究课题分解菜单示例研究课题分解菜单示例图2-3 研究课题分解菜单示例443.多维选题法多维选题法 从两个以上层面来考虑问题的选题方法。3.多维选题法45图图2-4 2-4 多维分类选题法示例多维分类选题法示例图2-4 多维分类选题法示例464.矩阵选题法矩阵选题法 采用排列矩阵的方式来选择研究课题。4.矩阵选题法 采用排列矩阵的方式来选择研究471经验2态度3学习动机4学习能力5知识基础6练习量7认知特性8性格9性别10班级气氛11课堂组织12评价方式1经验2态度3学习动机4学习能力5知识基础6练习量图图2-5 2-5 矩阵选题法示例(矩阵选题法示例(1 1)1经验2态度3学习动机4学习能力5知识基础6练习量7认知特性481经验2态度3学习动机4学习能力5知识基础6练习量7认知特性8性格9性别10班级气氛11课堂组织12评价方式7认知特性8性格9性别10班级气氛11课堂组织12评价方式图图2-5 2-5 矩阵选题法示例(矩阵选题法示例(2 2)1经验2态度3学习动机4学习能力5知识基础6练习量7认知特性49(六)课题选择的原则(六)课题选择的原则1.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指根据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解决教育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中小学教师应优先选择学校发展和自身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六)课题选择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502.2.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的本质就在于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创造性是选题的一条根本原则。创新:问题新、视角新、论点新、方法新、材料新。中小学的教育研究不一定只求“新”,只要能够对已有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或者是解决了教育的实际问题,就是有价值的研究。2.创造性原则51课题的个性化:时间特性、空间特性、理念特性、操作特性和目标特性。为了选择具有创造性的课题,就应注意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把握研究动态,使自己立足于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前沿,避免重复劳动。课题的个性化:时间特性、空间特性、理念特性、操作特性和目标523.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指所选择课题具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人保证研究工作取得成功。4.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指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要客观条件选择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才有预期成功的可能性。3.科学性原则53研究条件示意图研究条件示意图54在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教师搞教育研究不要“自己给自己出难题”,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陷阱”:尽量不做价值研究、本质研究和对策研究;最好做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等。在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教育理论55知课题知难易,知主观知短长,知客观知利弊,全面权衡,正确选择研究课题。知课题知难易,知主观知短长,知客观知利弊,全面权衡,正确选56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练习(二)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练习(二)问题阐述问题阐述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练习(二)问题阐述571.1.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总体上的研究问题:总体上的研究问题:教师是如何发展他们的教学知识的?教师是如何发展他们的教学知识的?具体的研究问题:具体的研究问题:(1 1)教师的教学知识是否存在着不同)教师的教学知识是否存在着不同的来源?的来源?1.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总体上的研究问题:58(2 2)不同的来源对于教师教学知识)不同的来源对于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有怎样的贡献?的发展有怎样的贡献?(2)不同的来源对于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有怎样的贡献?592.2.教师发问艺术研究教师发问艺术研究总体上的研究问题:总体上的研究问题:教师如何提高他们的发问艺术水平?教师如何提高他们的发问艺术水平?具体的研究问题:具体的研究问题:(1 1)何谓高水平的教师发问艺术?)何谓高水平的教师发问艺术?2.教师发问艺术研究总体上的研究问题:60(2 2)教师发问艺术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发问艺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规律是什么?和形成规律是什么?(3 3)教师发问艺术的原则、技巧和)教师发问艺术的原则、技巧和策略有哪些?策略有哪些?(2)教师发问艺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规律是什么?613.3.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体上的研究问题:总体上的研究问题:怎样才能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怎样才能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性?3.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体上的研究问题:62具体的研究问题:具体的研究问题:(1 1)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2 2)什么是决定中小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是决定中小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具体的研究问题:63(七)课题确定的程序(七)课题确定的程序1.1.初步选出研究课题初步选出研究课题2.2.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 探索的方法: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学习理论和实地考察(七)课题确定的程序1.初步选出研究课题643.3.将选题具体化将选题具体化 将课题分解为有待研究的问题,再将问题具体化为小题目。4.4.撰写选题(开题)报告撰写选题(开题)报告5.5.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3.将选题具体化65三三 研究课题的论证研究课题的论证 1.课题论证的意义课题论证的意义 课题论证:根据选题原则对拟研究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新意,是否可行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进行分析论证。三 研究课题的论证 1.课题论证的意义66(1)有助于研究课题的提出具体化、系统化、完善化(2)有助于科研管理部门了解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3)是进行课题评审和作出科研立项决定的需要(4)为课题检查、鉴定提供了标准和具体指标(1)有助于研究课题的提出具体化、系统化、完善化672.课题论证的格式课题论证的格式一份规范的开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一份规范的开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名称(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2.课题论证的格式一份规范的开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68(4)研究的主要内容(5)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6)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7)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4)研究的主要内容69(8)研究步骤(进度安排)及成果形式、课题经费预算(9)参考文献(10)附录(如有必要)(8)研究步骤(进度安排)及成果703.课题论证报告撰写技巧课题论证报告撰写技巧第一,课题名称即标题部分。第一,课题名称即标题部分。标题不要使用宣传口号式的祈使句,如“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等。比较严肃的科研论文的标题应尽可能采用陈述句,常用的形式是论”或“研究”。3.课题论证报告撰写技巧第一,课题名称即标题部分。71标题一般由主要观点中的关键词加上研究方法构成,如“小学三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行动研究”。文不对题或题不对文,即标题的范围与实际研究内容和方法不对称。如实际要研究的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但标题却表述为“小学德育的行动研究”。标题一般由主要观点中的关键词加上研究方法构成,如“小学三年72标题的陈述不应带有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如“影响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低落原因的调查研究”。标题太大,太笼统,有课题、无问题。如“素质教育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研究”等,没有具体的问题,改使“老虎吃天,无从下手”。标题的陈述不应带有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73第二,研究的目的意义部分。第二,研究的目的意义部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一研究,它有什么价值,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等问题。第二,研究的目的意义部分。74研究背景包括现实背景和历史背景。现实背景指出该研究所针对的问题在现实中的普遍性、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表明为解决该问题而展开研究的必要性。历史背景交代前人或他人做过什么相关研究,其思想和方法如何,得出什么成果或结论,存在什么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研究背景包括现实背景和历史背景。现实背景指出该研究所针对的75研究目的应从“描述”、“解释”、“控制”、“预测”四个方面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加以陈述。如“探索式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将研究目的表述为:“本研究的目的是力图以探究式学习为抓手,探索小学阶段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并进而形成小学教育的新模式,为21世纪我国小学教育提供科可参照的范例。”研究目的应从“描述”、“解释”、“控制”、“预测”四个方面76研究价值(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其所做的研究首先考虑研究的实践价值。所谓实践价值,主要是指对教育改革实践将会起什么促进作用。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主要指这次研究对研究者本人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有帮助。研究价值(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77第三,文献综述部分。第三,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实际上是对文献的解读和述评。文献综述包括引言、叙述和评论三部分。文献综述应紧紧围绕课题探讨的中心问题,以时间或主题为线索,以高度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课题设计领域的进展情况。第三,文献综述部分。78文献综述要确认本课题设计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重要文献、重要观点、重要进展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要确认本课题设计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重要文献、重要79第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部分。第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部分。这部分主要回答研究什么的问题。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子课题)。第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部分。80研究内容的考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有的按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方法研究三个维度安排研究问题的序列;有的是把理论问题研究和实际问题研究作为表述研究内容的主线;有的以问题的逻辑关系作为主线,如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研究内容的考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有的按历史研究、现实研究81第五,研究思路与方法部分。第五,研究思路与方法部分。这部分主要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凡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资料收集程序与分析方法,应分项说明。第五,研究思路与方法部分。82从已有的开题报告来看,研究者对研究方法似乎普遍不太重视。常见的问题有:简单选择,一笔带过。从已有的各种研究方法中简单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而不作任何解释。杂多列举,不分层次。如,“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质的研究法、叙事研究法”。追逐时髦,不管有用没用,方法列举多多益善。从已有的开题报告来看,研究者对研究方法似乎普遍不太重视。常83l论证报告或研究方案的基本问题:l 为何研究(缘由)为何研究(缘由)l 研究什么(问题或任务)研究什么(问题或任务)l 怎么研究(操作或方法)怎么研究(操作或方法)l 条件怎样(基础)条件怎样(基础)l 预计成果(效益)预计成果(效益)论证报告或研究方案的基本问题:84四、研究课题的设计如果课题的选择是要确定“研究什么”,课题的设计则回答“怎样研究”。教育研究的四个基本要素:问题、资料、理论、方法。四、研究课题的设计如果课题的选择是要确定“研究什么”,课题85研究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1.陈述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2.简述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3.指出所需数据及其研究类型。研究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86研究的中心事件和情况研究的中心事件和情况研究类型研究类型人的社会行为人的社会行为人种学研究人种学研究当前的事件或现状当前的事件或现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过去的事件或情况过去的事件或情况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作用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作用相关性研究相关性研究革新的程序或成果革新的程序或成果行动研究行动研究项目的质量或测量项目的质量或测量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现存的群体差异和趋势现存的群体差异和趋势因果比较性研究因果比较性研究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单一个体或单一群体案例单一个体或单一群体案例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研究事件与研究类型对应表研究事件与研究类型对应表研究的中心事件和情况研究类型人的社会行为人种学研究当前的事件874.选择研究对象总体样本及抽样方法5.确定研究变量(给变量下操作定义)4.选择研究对象88研究变量相互关系示意图研究变量相互关系示意图研究变量相互关系示意图896.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一般来说,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手段、工具、途径、方式、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研究方法大致分为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观察、调查文献法)和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实验法、行动研究)6.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90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1)要考虑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2)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有足够的资源和必要的支持与合作)(3)要考虑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中小学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课件91(4)既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又适当地作出一些变通,在科学性和可行性之间求得平衡,使研究方法变得切实可行。(5)要考虑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汇聚效应。(4)既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又适当地作出一些变通,在科学性和可92(6)创造性的运用研究方法。学校教育研究在大的原则下,其实有许多不同的路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组合。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方法和技术,都需要根据学校自己的各种实际情况,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来加以实现。(6)创造性的运用研究方法。学校教育研究在大的原则下,其实有93方法多元,力求可行,彰显特色,强调整合,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学校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方法多元,力求可行,彰显特色,强调整合,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947.列出研究的步骤8.预料怎样有效分析和解释数据9.预先确定恰当的研究报告形式10.形成研究方案(或计划)7.列出研究的步骤95 谢谢!l 谢谢!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