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970001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6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七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七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西安市卫生学校西安市卫生学校 张利苹张利苹 制作制作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感感染染性性心心内内膜膜炎炎的的身身体体状状况况;主主要要护护理理诊诊断断及及合作性问题合作性问题;血标本采集血标本采集.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概念:病原微生物通过血途径引起的心脏内膜、瓣膜等感染,并伴赘生物的形成。概 述血小板和纤维团血小板和纤维团块,内含大量微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性生物和少量炎性细胞。细胞。(一)概念:概 述血小板和纤维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心脏内膜表面赘生物心脏内膜表面赘生物心脏内膜表面赘生物 1.病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分类(二)分类2.瓣膜类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静脉药隐者心内膜炎 1.病程:(二)分类2.瓣膜类型:1.1.器质心脏病:器质心脏病:最常见于最常见于风心病风心病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轻及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轻及中度关闭不全。2.2.最常见致病菌:最常见致病菌:急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急性:亚急性:草绿色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三)病因(三)病因1.器质心脏病:(三)病因风心病瓣膜风心病瓣膜 关闭不全关闭不全心内膜心内膜 受损受损 血小板粘附血小板粘附纤纤维维蛋蛋白白沉沉着着内膜内膜受损处受损处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咽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炎 细菌入血细菌入血(菌血症)(菌血症)细菌细菌定居赘生物赘生物 破裂破裂 感染栓子入血血流冲击血流冲击机体抵抗力机体抵抗力赘生物赘生物脾、肾、肠系膜栓塞脾、肾、肠系膜栓塞脑栓塞(脑栓塞(最常见最常见)四肢四肢栓塞栓塞肺栓塞(肺栓塞(静脉栓塞静脉栓塞)微血管栓塞微血管栓塞 破裂出血破裂出血 感染性感染性 心内膜炎心内膜炎(四)发病机制(四)发病机制(四)发病机制(四)发病机制风心病瓣膜心内膜 血小板粘附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入血细菌定居 器质性心脏病史: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 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二尖 瓣脱垂症等病史。近期内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扁桃体炎 及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史。拔牙、导尿、泌尿系器械检查、心导 管检查及心脏手术。静脉药瘾。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健康史健康史 器质性心脏病史: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 护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一)主要症状和体征(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1.发热发热 (最常见最常见)2.2.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本病特征表现本病特征表现):):原心脏杂音原心脏杂音性质改变性质改变或出现或出现新杂音新杂音。身体状况(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一)主要症状和体征(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1.发热发热 (最常见最常见)2.2.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本病特征表现本病特征表现):):3.3.周围体征(周围体征(微血管炎或微血栓微血管炎或微血栓所致所致)(1 1)瘀点)瘀点(最常见最常见-头颈部、口头颈部、口腔粘膜和睑结膜)腔粘膜和睑结膜)(2 2)指(趾)甲下)指(趾)甲下线状出血线状出血(3 3)OslerOsler结节结节(4 4)JanewayJaneway损害损害(5 5)RothRoth斑斑 身体状况(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一)主要症状和体征(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最常见)2.心脏杂音(本病特征表现):3.周围体征(微血管炎或微血栓所致)瘀点(最常见-头颈部、口腔粘膜和睑结膜)4.动脉栓塞:脑栓塞(最常见)、脾栓塞、肾栓塞、肠系膜栓塞、四肢栓塞等。5.其它表现:贫血、脾大。身体状况(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二)并发症二)并发症 心力衰竭(最常见、主要死因)各种心律失常:以早搏多见 动脉栓塞:脑栓塞(最常见)、脾、肾、四肢栓塞等。4.迁移性脓肿。(二)并发症心理心理-社会状况社会状况焦虑、悲观、绝望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血培养 (确诊依据)2.血常规:RBC HB WBC3.尿常规:镜下血尿、蛋白尿4.血沉:5.超声心动图:探测心脏内膜上的赘生物、瓣膜形态与结构改变等。心理-社会状况焦虑、悲观、绝望等。辅助检查1.血培养 (确1.抗菌药物治疗:最重要治疗措施。用药原则:(1)早期:在采集血培养标本后立即用抗生素.(2)足量:比常规剂量大2-3倍。(3)杀菌:有效杀菌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4)联合:选用2种以上抗生素。(5)长程:疗程4-6周以上。2.手术:用于抗生素治疗无效、有严重心内并发症者。治疗要点治疗要点1.抗菌药物治疗:最重要治疗措施。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发热导致机体消耗过多有关3.焦虑 与发热、病情反复、出现并发症有关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动脉栓塞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心内膜 (一)一般护理一般护理l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鼓励病人多饮水。l休息与活动 急性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亚急性者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l发热护理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及时记录体温变化。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护理措施(三)用药护理(三)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 注意保护静脉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二)病情观察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重点体温变化。2.皮肤黏膜病损情况:皮肤瘀点、甲床下出血 Osler结等。3.并发症:脑、肾、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栓塞情况。(三)用药护理(二)病情观察(四)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四)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四)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四)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1.在用抗生素之前采血:未经治疗的亚急性病人,应在第1天间隔1h采血1次,共3次;2.已用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3.急性病人应在入院后立即安排采血,4.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5.每次采血1020ml左右,同时做需氧和厌氧菌培养。(四)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1.在用抗生素之前采血:未经治疗的亚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细菌性心内膜炎有关知识,掌握本病防治方法。2.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增强机体抵抗能力。3.指导病人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皮肤清洁。4.指导病人正确应用抗菌素。5.指导病人自我病情检测,病情变化及时就诊。(五)健康指导(五)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细菌性心内膜炎有关知识,掌握本病防治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引起感染性炎症,是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引起感染性炎症,伴有赘生物形成。分急性和亚急性。伴有赘生物形成。分急性和亚急性。易患因素:易患因素:最常见风心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风心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诱因:诱因: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扁桃体炎等。最常见致病菌:最常见致病菌:急性为金葡菌;亚急性为草绿色链球菌。急性为金葡菌;亚急性为草绿色链球菌。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发热(发热(最常见最常见)、杂音改变()、杂音改变(特征性特征性)、动脉)、动脉栓塞栓塞 (脑栓塞最常见脑栓塞最常见)、微血管周围体征()、微血管周围体征(皮肤、粘膜皮肤、粘膜瘀点等瘀点等)。)。主要检查:主要检查:血培养(血培养(确诊依据确诊依据)、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治疗重点:治疗重点:抗感染(抗感染(最重要最重要-首选青霉素类)首选青霉素类)。护理要点:护理要点: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引起感染性炎症,伴有赘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