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合理使用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69984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成药合理使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中成药合理使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中成药合理使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总 论论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定剂型的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一、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一)中成药的命名一)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品种繁多,掌握其命名规律将有助中成药品种繁多,掌握其命名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成药。通过药物名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成药。通过药物名称可了解该药的处方来源、主要药物、主称可了解该药的处方来源、主要药物、主要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方法等某一方面要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方法等某一方面的特点,方便文献查询及临床用药。中成的特点,方便文献查询及临床用药。中成药的命名规律介绍如下。药的命名规律介绍如下。中成药的命名1.以处方来源命名:此种命名方法便于查找中成药处以处方来源命名:此种命名方法便于查找中成药处方的来源。如金匮肾气丸出自方的来源。如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局方,局方至宝丹出自至宝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肾气丸出,济生肾气丸出自自济生方济生方等。等。2.以药物组成命名:多以方中主要药物命名,若为单以药物组成命名:多以方中主要药物命名,若为单方制剂或药味较少的小复方则以全方组成命名,便方制剂或药味较少的小复方则以全方组成命名,便于医师根据药物功效合理选方。如麻子仁丸、人参于医师根据药物功效合理选方。如麻子仁丸、人参败毒胶囊、板蓝根颗粒、黛蛤散、良附丸等。败毒胶囊、板蓝根颗粒、黛蛤散、良附丸等。3.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物组成,八珍颗粒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物组成,八珍颗粒由八味药物组成,九味羌活丸由九味药物组成等。由八味药物组成,九味羌活丸由九味药物组成等。中成药的命名4.以功能主治命名:此种命名方法比较直观,以功能主治命名:此种命名方法比较直观,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如开胸顺气丸,功效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如开胸顺气丸,功效为顺气化滞,消食逐水,宽胸散结;清音丸,为顺气化滞,消食逐水,宽胸散结;清音丸,功效为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润喉开音;寒功效为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润喉开音;寒喘丸,主治肺寒哮喘;白带丸,主治赤白带喘丸,主治肺寒哮喘;白带丸,主治赤白带下等。下等。5.以其他方法命名:除以上常用命名方法外,以其他方法命名:除以上常用命名方法外,还有一些使用较少的命名方法。有以成药性还有一些使用较少的命名方法。有以成药性状命名的,如紫雪散,药品色紫,状如霜雪状命名的,如紫雪散,药品色紫,状如霜雪等。有以服用剂量命名的,如七厘散,每次等。有以服用剂量命名的,如七厘散,每次服用剂量为七厘等。还有以服用方法命名的,服用剂量为七厘等。还有以服用方法命名的,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服等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服等。(二)中成药的分类方法 中成药分类,各有不同目的,均是为了更好地中成药分类,各有不同目的,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几个方面:1.按功效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的临床按功效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应用。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2.按病证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对证应用。按病证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对证应用。如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如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3.按剂型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经营保管。按剂型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经营保管。如蜜丸、水丸、糊丸、散剂、膏滋、膏药、如蜜丸、水丸、糊丸、散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药酒、片剂。4.按笔画、拼音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按笔画、拼音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如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按管理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按管理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的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医师用药的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三)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1.传统方传统方 指源于古典医籍,方证明确,组方严指源于古典医籍,方证明确,组方严谨,疗效可靠的著名方剂。如出自谨,疗效可靠的著名方剂。如出自小儿药证小儿药证直诀直诀的六味地黄丸。的六味地黄丸。2.经验方经验方 包括民间流传较广的有效经验方,著包括民间流传较广的有效经验方,著名医师的经验方,医院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由名医师的经验方,医院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由名家集体拟定的处方。如白带丸。名家集体拟定的处方。如白带丸。3.科研方科研方 通过研究试制,经国家或地方药政通过研究试制,经国家或地方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处方,如银杏叶片。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处方,如银杏叶片。(四)中成药的处方结构 中成药的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中成药的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而成。而成。1.君药(主药)君药(主药)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药物。的药物,是方剂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药物。2.臣药(辅药)臣药(辅药)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药物。3.佐药佐药 有三种含意。有三种含意。(1)佐助药,即协助主、佐助药,即协助主、辅药,以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辅药,以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主、辅药的毒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主、辅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在病反佐药,即在病重邪甚,产生拒药时,配用与主药性味相重邪甚,产生拒药时,配用与主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到相成作用的从治药物。反,而又能起到相成作用的从治药物。4.使药使药 有两种含意。有两种含意。(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二、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药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中药传统剂型,中药传统剂型,如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如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胶剂、膏药等;胶剂、膏药等;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合剂等。随着现代科学技剂、注射剂、胶囊剂、合剂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富,其剂型选用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富,其剂型选用常遵循三效常遵循三效(速效、高效、长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三小(剂量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携带、使用方便)的原则,目前主要常用剂型如下的原则,目前主要常用剂型如下。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一)丸剂(一)丸剂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因赋形剂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剂,因赋形剂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不同种类。丸不同种类。1.蜜丸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含0.5g)以)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 以下的称以下的称小蜜丸,如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小蜜丸,如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等。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等。2.水蜜丸水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按适当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按适当比例混匀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蜜丸的比例混匀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因制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用,如补中益气丸。3.水丸水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黄酒、醋、药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黄酒、醋、药汁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体积小,汁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一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吸收。如逍遥丸、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吸收。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防风通圣丸等。牛黄上清丸、防风通圣丸等。丸剂4.糊丸糊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丸剂。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丸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丸等。等。5.蜡丸蜡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蜡丸是中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都可制成蜡丸。如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等。刺激性药物,都可制成蜡丸。如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等。6.浓缩丸浓缩丸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蜜丸。浓缩丸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如浓缩丸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如六味地黄丸、安神补心丸等六味地黄丸、安神补心丸等(二)滴丸剂 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后与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后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的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冷却剂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易服用,在体内溶化快,奏效迅速,可以易服用,在体内溶化快,奏效迅速,可以含化或吞服。如复方丹参滴丸、清咽滴丸含化或吞服。如复方丹参滴丸、清咽滴丸等。等。(三)散剂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散剂。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等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如碧玉散等。优点。如碧玉散等。(四)颗粒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快、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贮存方便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状两种;按溶解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为有糖型、无糖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如感冒清热颗粒等。等不同类型。如感冒清热颗粒等。(五)片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片状制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片状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常用的现代剂型之一。片剂以口服普通片常用的现代剂型之一。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口服泡腾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口服泡腾片、阴道泡腾片等。中药片剂具有体积小,用阴道泡腾片等。中药片剂具有体积小,用量准确,易崩解,起效快,且具有生产效量准确,易崩解,起效快,且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的优点。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的优点。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银黄含片、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银黄含片、清开灵泡腾片等。清开灵泡腾片等。(六)煎膏剂 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又称膏滋。具有作用持久,便于服用的特又称膏滋。具有作用持久,便于服用的特点,并有滋养补虚、润肺止咳的作用,用点,并有滋养补虚、润肺止咳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如琼玉膏、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如琼玉膏、八珍益母膏等。八珍益母膏等。(七)贴膏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贴膏剂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贴膏剂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和贴剂等。如伤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和贴剂等。如伤湿止痛膏、祛风骨痛巴布膏等。湿止痛膏、祛风骨痛巴布膏等。(八)胶囊剂 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用。中药胶囊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用。中药胶囊剂品种很多,其中以硬胶囊为大多数,临剂品种很多,其中以硬胶囊为大多数,临床常用的有牛黄解毒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床常用的有牛黄解毒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等。常用的软胶囊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等。常用的软胶囊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九)酊剂 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加热,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如藿香正气水、灵芝酊等确,吸收迅速。如藿香正气水、灵芝酊等。(十)凝胶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凝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它既可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经皮或黏膜给药。适用于以内服,也可以经皮或黏膜给药。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用药,目前常用于抗炎皮肤、黏膜及腔道用药,目前常用于抗炎镇痛、抗病毒、止痛等方面治疗。如舒康镇痛、抗病毒、止痛等方面治疗。如舒康凝胶剂等。凝胶剂等。(十一)注射剂 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药效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药效迅速,适用于急救。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迅速,适用于急救。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包括溶液型或乳状液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包括溶液型或乳状液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如参麦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如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十二)眼用制剂 系指由药材提取物、药材制成的直接用于系指由药材提取物、药材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制剂。眼用制剂可分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制剂。眼用制剂可分为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眼用半固体为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等。也有以固态药物形式制剂(眼膏剂)等。也有以固态药物形式包装,另备溶剂,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包装,另备溶剂,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制剂。液的制剂。(十三)搽剂、洗剂和涂膜剂 1.搽剂搽剂 系指药材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系指药材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损患处揉擦用的液体制剂。其中以油为溶剂的无破损患处揉擦用的液体制剂。其中以油为溶剂的又称油剂。搽剂溶媒有水、乙醇和油。含乙醇制剂又称油剂。搽剂溶媒有水、乙醇和油。含乙醇制剂有一定的刺激性,一般不用于破损皮肤或创伤。如有一定的刺激性,一般不用于破损皮肤或创伤。如妇洁搽剂、骨质宁搽剂等。妇洁搽剂、骨质宁搽剂等。2.洗剂洗剂 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供皮肤或腔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供皮肤或腔道涂抹或清洗用的液体制剂。洗剂一般以水为溶媒,道涂抹或清洗用的液体制剂。洗剂一般以水为溶媒,用于创伤和腔道清洗的洗剂应注意无菌。用于阴道用于创伤和腔道清洗的洗剂应注意无菌。用于阴道冲洗的洗剂易改变阴道的正常菌群和冲洗的洗剂易改变阴道的正常菌群和pH值,临床上值,临床上应慎用。如复方苦参洗剂等。应慎用。如复方苦参洗剂等。3.涂膜剂涂膜剂 系指药材经适宜溶剂和方法提取系指药材经适宜溶剂和方法提取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液体制剂。其优点是作用时能形成薄膜的液体制剂。其优点是作用时间长,且可以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间长,且可以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可经口腔、眼结膜、创口具有保护作用。可经口腔、眼结膜、阴道、皮肤等途径局部给药,用于治疗口阴道、皮肤等途径局部给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眼科疾病、鼻腔疾病、妇科疾病、腔溃疡,眼科疾病、鼻腔疾病、妇科疾病、烧烫伤、皮肤炎症等。如痤疮涂膜剂、疏烧烫伤、皮肤炎症等。如痤疮涂膜剂、疏痛安涂膜剂等。痛安涂膜剂等。(十四)膏药 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宫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宫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前者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如祖师麻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如祖师麻膏药等。膏药等。(十五)气雾剂、喷雾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制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的可称泡沫剂。不含抛射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称为喷雾称为喷雾剂剂。气雾剂和喷雾剂按内容物组成分为溶液型、乳状液型或混悬型。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或腔道给药等。气雾剂具有抛射剂气雾剂具有抛射剂,罐内压力恒定,每喷(揿)剂量较准确。喷雾剂的每喷(揿)剂量不太准确,一般外用的较多。如复方丹参气雾剂、心痛舒喷雾剂等。三、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由于中成药剂型多样,药性各异,主治病由于中成药剂型多样,药性各异,主治病证各不相同,故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亦不证各不相同,故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亦不相同,因此正确地掌握中成药的使用方法相同,因此正确地掌握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采取合理给药途径,对保证及使用剂量,采取合理给药途径,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义。(一)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主要包括有内服法、外用法、注射法内服法、外用法、注射法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1.内服法 中成药中内服剂占绝大多数,但由于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具体的服药途径也各异。常用的服药途径有直接服用直接服用,如口服液、合剂等液体药物;液体送服液体送服,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固体药物;含化法含化法,如草珊瑚含片等;吸入法吸入法,如气雾剂;鼻饲法鼻饲法,常用于神智昏迷,牙关紧闭者,不能正常服药时可将中成药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鼻饲服用。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空腹服用,但特殊疾病应特殊对待,需根空腹服用,但特殊疾病应特殊对待,需根据病情而定。如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据病情而定。如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宜;驱虫药最好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宜;驱虫药最好清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效果佳;呕吐清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效果佳;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对于急性病,须遵医嘱,视前数日服用;对于急性病,须遵医嘱,视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用法。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用法。(一)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2.外用法外用法 中成药外用药中除少数疗伤止中成药外用药中除少数疗伤止痛,息风止痉的药物,如七厘散、玉真散痛,息风止痉的药物,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有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服,尤其含有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切忌入口。用药,切忌入口。外用中成药由于剂型多样,治疗目的各异,外用中成药由于剂型多样,治疗目的各异,用药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如生肌散、珍珠用药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如生肌散、珍珠散、紫草膏、生肌玉红膏等,系将药粉或散、紫草膏、生肌玉红膏等,系将药粉或药膏直接均匀地置于患处;如意金黄散、药膏直接均匀地置于患处;如意金黄散、七厘散、青蛤散等,均需用适当液体制成七厘散、青蛤散等,均需用适当液体制成糊状外敷,。糊状外敷,。利用辅料作用来加强药物的疗效;锡类散、利用辅料作用来加强药物的疗效;锡类散、冰硼散、红棉散等五官科散剂类药物采用吹冰硼散、红棉散等五官科散剂类药物采用吹入的治疗方法;眼、耳、鼻科外用药则多用入的治疗方法;眼、耳、鼻科外用药则多用点入法;膏药或中成药膜剂,直接贴敷患处,点入法;膏药或中成药膜剂,直接贴敷患处,可使药物在局部或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如狗可使药物在局部或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如狗皮膏、养阴生肌散膜等。皮膏、养阴生肌散膜等。此外,洗擦剂煎汤薰洗患处,如骨伤科洗药;此外,洗擦剂煎汤薰洗患处,如骨伤科洗药;栓剂、坐药将药物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如苦栓剂、坐药将药物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如苦参栓、野菊花栓等;线剂结扎痔核漏管;条参栓、野菊花栓等;线剂结扎痔核漏管;条剂用于痈疽化脓引流;钉剂插入痔核枯痔等剂用于痈疽化脓引流;钉剂插入痔核枯痔等均属于外用法的给药形式均属于外用法的给药形式(一)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3.注射法注射法 中药注射法主要分为皮下、肌内、中药注射法主要分为皮下、肌内、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等不同给药方法。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等不同给药方法。其中静脉注射又分推注和点滴两种,运用其中静脉注射又分推注和点滴两种,运用注射法的无菌操作要求和西药注射剂完全注射法的无菌操作要求和西药注射剂完全相同。至于中药注射剂用于病灶局部注射相同。至于中药注射剂用于病灶局部注射给药,系指枯痔注射液消痔灵用于痔核内给药,系指枯痔注射液消痔灵用于痔核内注射的枯痔疗法,及莪术注射液用于宫颈注射的枯痔疗法,及莪术注射液用于宫颈癌或皮肤癌肿的局部注射疗法。黄芪的穴癌或皮肤癌肿的局部注射疗法。黄芪的穴位注射疗法。位注射疗法。(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上市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使用上市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使用剂量,所标剂量是按照国家研发规定严格剂量,所标剂量是按照国家研发规定严格制定的,有科学可信的试验数据支撑,无制定的,有科学可信的试验数据支撑,无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然而由于病情轻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然而由于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医生要因病、因药、因人、发病季节不同,医生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剂量,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剂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的用药目的。(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虽然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低,安虽然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低,安全系数大,但临床报道由于医生用量过大,或长期连续用全系数大,但临床报道由于医生用量过大,或长期连续用药而引起中成药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因此,临床医师必药而引起中成药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因此,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确定最佳用量,防止用量过小,须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确定最佳用量,防止用量过小,药力不足或用量过大,克伐正气的现象;尤其对含有砷、药力不足或用量过大,克伐正气的现象;尤其对含有砷、汞、铅及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巴豆等有毒成分的汞、铅及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巴豆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中成药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引起过量或蓄积中毒事故的发生;对于作用猛烈,易伤免引起过量或蓄积中毒事故的发生;对于作用猛烈,易伤正气的品种,也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破血消癥的鳖甲正气的品种,也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破血消癥的鳖甲煎丸,破气导滞的开胸顺气丸,峻下逐水的舟车丸、十枣煎丸,破气导滞的开胸顺气丸,峻下逐水的舟车丸、十枣散等。此外,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除经临床试验确散等。此外,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除经临床试验确定的小儿用药剂量应严格按其规定服用外,一般情况定的小儿用药剂量应严格按其规定服用外,一般情况 3 岁以内服岁以内服 1/4 成人量,成人量,35岁的可服岁的可服 1/3 成人量,成人量,510 岁的可服岁的可服 1/2 成人量,成人量,10 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随着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多,临床应用范随着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多,临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围的逐渐扩大,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关注,但由于对中成药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关注,但由于对中成药认识不足,使用不当,中成药的安全性问认识不足,使用不当,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质疑,为了使中成药更好地服务于题受到质疑,为了使中成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临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证候禁忌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只有对证治疗才能达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只有对证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到最佳疗效。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对于临床证候都有所禁忌,效和适用范围,对于临床证候都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窍闭神昏之证,按证候有称证候禁忌。如窍闭神昏之证,按证候有热闭、寒闭的不同,开窍剂也有凉开与温热闭、寒闭的不同,开窍剂也有凉开与温开之分,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解毒,开之分,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属于凉开宣窍醒神救急之品,豁痰开窍,属于凉开宣窍醒神救急之品,主治中风、热厥、小儿急惊风证,用于心主治中风、热厥、小儿急惊风证,用于心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高热烦燥,面赤气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高热烦燥,面赤气粗,舌绛脉数,两拳固握,牙关紧闭的热粗,舌绛脉数,两拳固握,牙关紧闭的热闭神昏证。闭神昏证。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寒闭神昏者,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寒闭神昏者,则当禁用本药,应选用温开宣窍之苏合香则当禁用本药,应选用温开宣窍之苏合香丸。而且丸。而且 无论凉开温开,只适用于邪盛气无论凉开温开,只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对于大汗肢冷、气微遗尿、口实的闭证,对于大汗肢冷、气微遗尿、口开目闭的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能使开目闭的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能使用。此外,若表证未解,热盛神昏,或阳用。此外,若表证未解,热盛神昏,或阳明腑实,热邪重蒸而见神昏也不可误用。明腑实,热邪重蒸而见神昏也不可误用。(一)证候禁忌 再如二陈丸、二冬膏、清气化痰丸、三子养再如二陈丸、二冬膏、清气化痰丸、三子养亲丸都是治疗咳嗽有痰的中成药,由于功效不同,亲丸都是治疗咳嗽有痰的中成药,由于功效不同,主治各异,其中二陈丸以燥湿化痰为功,主治色主治各异,其中二陈丸以燥湿化痰为功,主治色白成块,湿疾咳嗽;二冬膏养阴润肺,主治干咳白成块,湿疾咳嗽;二冬膏养阴润肺,主治干咳痰粘,燥痰咳嗽;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主治痰痰粘,燥痰咳嗽;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主治痰黄粘稠,热痰咳嗽;三子养亲丸温肺化痰,主治黄粘稠,热痰咳嗽;三子养亲丸温肺化痰,主治吐痰清稀,寒痰停饮咳嗽,各有专攻,不能混淆。吐痰清稀,寒痰停饮咳嗽,各有专攻,不能混淆。因此,不仅临床医生要严守病机,审因论治,充因此,不仅临床医生要严守病机,审因论治,充分了解药物的组成、功能主治,辨证用药;患者分了解药物的组成、功能主治,辨证用药;患者自行购用时,也必须搞清药物功效,主治病证及自行购用时,也必须搞清药物功效,主治病证及禁忌病证,必要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购药。由此可禁忌病证,必要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购药。由此可见,使用中成药时坚持辨证用药,注意证候禁忌,见,使用中成药时坚持辨证用药,注意证候禁忌,至关重要。至关重要。(二)配伍禁忌 临床证候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中成药在临床临床证候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中成药在临床具体应用中,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具体应用中,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常用的配伍形式有:中成药之间的配伍、中效。常用的配伍形式有:中成药之间的配伍、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中成成药与汤药的配伍、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中成药配伍使用通常是为了增加疗效,但需要注意中药配伍使用通常是为了增加疗效,但需要注意中成药也是由单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受中药配伍禁成药也是由单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受中药配伍禁忌的影响。如两个具有相似功效的中成药配伍,忌的影响。如两个具有相似功效的中成药配伍,可能出现某种成分重复使用,如果是毒性药材或可能出现某种成分重复使用,如果是毒性药材或药性猛烈之品,很容易发生毒副作用,如附子理药性猛烈之品,很容易发生毒副作用,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均含有附子中丸与金匮肾气丸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二者配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的用量,可能二者配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的用量,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如与含有半夏、瓜蒌、贝母、白引起毒副作用;如与含有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反乌头的中成药同用,也可能出现不蔹、白芨等反乌头的中成药同用,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对于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有认为良反应。对于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有认为属绝对配伍禁忌的,也有认为合用不会产生不良属绝对配伍禁忌的,也有认为合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的,甚至有增效作用,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反应的,甚至有增效作用,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应持定论。因此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应持审慎态度,遵从古训,药典至今还明确规定避免审慎态度,遵从古训,药典至今还明确规定避免含相畏、相反成分的中成药合用,仍把十八反、含相畏、相反成分的中成药合用,仍把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对于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对于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由于中成药的成分复杂,二者合用的方法、规律由于中成药的成分复杂,二者合用的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一般应尽量避免配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一般应尽量避免配伍使用,若必须合用,建议间隔使用,同时注意伍使用,若必须合用,建议间隔使用,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四)饮食禁忌 在服药期间对某些饮食要有所禁忌,简称食忌,在服药期间对某些饮食要有所禁忌,简称食忌,又叫忌口。在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又叫忌口。在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甘草忌猪肉、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薄荷忌鳖肉;麦冬忌鲫鱼;常山忌菘菜、海菜;薄荷忌鳖肉;麦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生菜;鳖甲忌苋菜;牡丹忌蒜、胡荽;丹生葱、生菜;鳖甲忌苋菜;牡丹忌蒜、胡荽;丹参、茯苓、茯神忌酯及一切酸;威灵仙、土茯苓参、茯苓、茯神忌酯及一切酸;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忌面汤茶”等。这说明在服用某些药物时,要忌等。这说明在服用某些药物时,要忌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发生不良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另外,在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反应。另外,在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食物,如热证忌食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食物,如热证忌食辛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水肿不宜吃盐,胃病泛酸油腻,寒证忌食生冷,水肿不宜吃盐,胃病泛酸不宜食醋,失眠不宜饮浓茶,某些皮肤及疮、疖不宜食醋,失眠不宜饮浓茶,某些皮肤及疮、疖忌食鱼、虾、羊肉等。忌食鱼、虾、羊肉等。五、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一)辨证合理用药 1.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中成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技术制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技术制成的现成药品,作为目前治疗疾病的重要成的现成药品,作为目前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武器之一,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有的放矢,才能发挥最佳疗效,正所谓药有的放矢,才能发挥最佳疗效,正所谓药证相符,效若桴鼓。证相符,效若桴鼓。疾病的本质和属性,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往往通过“证证”的形式表现,所谓辨证,的形式表现,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向,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又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又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使用中成药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法。辨证使用中成药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疾病的证候属性,进而立法、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疾病的证候属性,进而立法、处方、用药,即处方、用药,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从法出”。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要看到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或或“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的原则。(一)辨证合理用药 (1)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中医学认为感冒由于四中医学认为感冒由于四时受邪不同,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挟时受邪不同,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挟暑、挟湿的区分,虚人外感又有气虚、血暑、挟湿的区分,虚人外感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小儿外感又有感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小儿外感又有感冒挟食、挟惊的不同特点,因此在选用中冒挟食、挟惊的不同特点,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必须对证选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成药时必须对证选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果。风寒感冒者,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风寒感冒者,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等;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等;风热感冒者,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风热感冒者,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桑菊感冒片、芎菊感冒上清丸、银翘解毒丸、维桑菊感冒片、芎菊感冒上清丸、银翘解毒丸、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等;银翘片、感冒清胶囊等;感冒挟湿者,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感冒挟湿者,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等;柴连口服液等;(一)辨证合理用药 感冒挟暑挟湿者,治宜解表化湿祛暑,可感冒挟暑挟湿者,治宜解表化湿祛暑,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保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保济丸等。济丸等。气虚外感的,治宜益气解表,可选用参气虚外感的,治宜益气解表,可选用参苏胶囊、玉屏风颗粒等。苏胶囊、玉屏风颗粒等。小儿外感挟食挟惊者,治宜解表、消小儿外感挟食挟惊者,治宜解表、消食、定惊,可选用小儿至宝锭丸、王氏保食、定惊,可选用小儿至宝锭丸、王氏保赤丸等。赤丸等。外寒内热、表里俱实,宜表里双解,可选防外寒内热、表里俱实,宜表里双解,可选防风通圣丸等。风通圣丸等。*注意:维注意: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感冒银翘片、感冒清胶囊、感冒灵胶囊含西药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灵胶囊含西药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不得与含此成分的其他抗感冒酰氨基酚,不得与含此成分的其他抗感冒药如康泰克、阿司匹林、莫比可、散列通、药如康泰克、阿司匹林、莫比可、散列通、泰诺林等同用。泰诺林等同用。(一)辨证合理用药 (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外耳道疖肿、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均属西医不同系统的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均属西医不同系统的疾病,这些疾病若都属于中医的肝胆湿热疾病,这些疾病若都属于中医的肝胆湿热证时,则均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清肝胆,证时,则均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治疗,属于中医湿热带下)治疗,属于中医“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的的范畴,也是辨证使用中成药的方法之一。范畴,也是辨证使用中成药的方法之一。(一)辨证合理用药 2.辨病辨证相结合辨病辨证相结合 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灵活结合,往往能取得更满意与辨病论治灵活结合,往往能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目前上市的不少中成药在主的临床效果。目前上市的不少中成药在主治病证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证候治病证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证候属性,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属性,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的方法,合理使用。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中医胸痹范畴,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常分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寒凝心脉、心气不常分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寒凝心脉、心气不足、气阴两虚等证候类型,因此临床应用时需在足、气阴两虚等证候类型,因此临床应用时需在明确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各证明确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各证候表现不同对证选药。其中候表现不同对证选药。其中瘀血阻络证,症见瘀血阻络证,症见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心悸失眠,舌质紫暗,脉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心悸失眠,舌质紫暗,脉沉涩。常可选用地奥心血康胶囊、丹参颗粒(片)沉涩。常可选用地奥心血康胶囊、丹参颗粒(片)、银杏叶胶囊(口服液、片)灯盏花素片等活、银杏叶胶囊(口服液、片)灯盏花素片等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治疗。血化瘀通络的药物治疗。(一)辨证合理用药 气滞血瘀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心悸失眠,气滞血瘀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心悸失眠,舌见瘀斑,脉沉弦等。常可选用速效救心丸、复舌见瘀斑,脉沉弦等。常可选用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片)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方丹参滴丸(片)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治疗。治疗。寒凝心脉证,症见胸闷、心痛、形寒肢寒凝心脉证,症见胸闷、心痛、形寒肢冷,舌质淡,有瘀斑;常可选用冠心苏合滴丸、冷,舌质淡,有瘀斑;常可选用冠心苏合滴丸、宽胸气雾剂等。宽胸气雾剂等。心气不足证,症见胸闷憋气、心气不足证,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少气懒言,心前区刺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常可选用舒心口舌质淡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常可选用舒心口服液、通心络胶囊、诺迪康胶囊、补心气口服液服液、通心络胶囊、诺迪康胶囊、补心气口服液等。等。气阴两虚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气阴两虚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神疲倦怠,五心烦热、夜眠不安、舌红少苔、脉神疲倦怠,五心烦热、夜眠不安、舌红少苔、脉细数。常可选用康尔心胶囊、黄芪生脉饮、滋心细数。常可选用康尔心胶囊、黄芪生脉饮、滋心阴口服液(颗粒)等。阴口服液(颗粒)等。(一)辨证合理用药 3.辨病论治辨病论治 在目前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些西在目前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些西医疾病,其中医发病机理比较单一,证候属性区医疾病,其中医发病机理比较单一,证候属性区分度不强,因此可以采用辨病论治的方法,按照分度不强,因此可以采用辨病论治的方法,按照西医的疾病名称、病理状态或理化检查结果来使西医的疾病名称、病理状态或理化检查结果来使用中成药,即属于辨病用药的范畴。例如糖尿病,用中成药,即属于辨病用药的范畴。例如糖尿病,按照中医的证候分型,按照中医的证候分型,95%以上是气阴不足证,以上是气阴不足证,因此已经上市的中成药品种中多是针对气阴不足因此已经上市的中成药品种中多是针对气阴不足而设,那么对于而设,那么对于2型糖尿病均可选用此类中成药。型糖尿病均可选用此类中成药。如消渴平片、渴乐宁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片、如消渴平片、渴乐宁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片、胶囊)、玉泉丸等。胶囊)、玉泉丸等。&(二)配伍合理用药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常需采用联合用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常需采用联合用药的形式,合理的配伍常能增强疗效。目前的形式,合理的配伍常能增强疗效。目前常用的中成药配伍有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常用的中成药配伍有中成药之间的配伍、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中成药配伍药引子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中成药配伍药引子使用以及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其配伍规律使用以及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其配伍规律也遵循中药也遵循中药“七情七情”的原则,即相须、相的原则,即相须、相使者可同用。如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使者可同用。如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之证,可用复方当归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之证,可用复方当归四物汤配千金片,疗效显著。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四物汤配千金片,疗效显著。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寒之呕吐泄泻,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以增强散风 寒、和脾胃之功。但配伍应用时,应注意含配伍寒、和脾胃之功。但配伍应用时,应注意含配伍禁忌的中成药尽量避免同用,如含禁忌的中成药尽量避免同用,如含“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的中成药;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亦应慎的中成药;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亦应慎用,尤其避免重复用药,以免加大毒性成分的剂用,尤其避免重复用药,以免加大毒性成分的剂量,发生不良反应。量,发生不良反应。&(二)配伍合理用药 此外,为了满足某些疾病在治法上的特殊需要,如妇科、外科、皮科、五官科、骨伤科等许多疾病常采用内服与外用两种不同使用方法的中成药配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妇女宫冷不孕,需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或妇女万应膏,共奏养血调经;瘰疬痰核,常需内服西黄丸、夏枯草膏,外贴化坚膏,共收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效;痔疮肿痛,当内服槐角丸,局部外敷九华软膏,共成清肠泻火,凉血消痔之效;筋骨折伤,可内服跌打丸,外敷七厘散,合奏活血伸筋,疗伤止痛之效;火毒上攻,咽喉肿痛,可内服六神丸、喉症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三)安全合理用药1.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2.恰当选用含毒性药材品种恰当选用含毒性药材品种(1)注意剂量疗程。)注意剂量疗程。(2)注意用药方法。)注意用药方法。(3)注意个体差异。)注意个体差异。(4)注意配伍禁忌。)注意配伍禁忌。3.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用。(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时间间隔。(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加强监测。&六、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一)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一)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二)不良反应的表现(二)不良反应的表现(三)不良反应的原因(三)不良反应的原因1.药物质量欠佳药物质量欠佳2.方药证候不符方药证候不符3.用量用法违规用量用法违规4.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四)不良反应的预防(四)不良反应的预防 1.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加强管理,保证质量2.药证相符,合理用药药证相符,合理用药3.严控剂量,规范用法严控剂量,规范用法4.特殊人群,尤须重视特殊人群,尤须重视5.加强监控,合理用药加强监控,合理用药内科用药&第一节第一节 解表剂解表剂 解表剂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解表剂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药,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三大类。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等为辨证要点。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述症状者。一、辛温解表一、辛温解表 1.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丸(颗粒颗粒)2.感冒清热颗感冒清热颗粒粒 二、辛凉解表二、辛凉解表 3.柴胡注射夜柴胡注射夜 4.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颗粒、片颗粒、片)三、表里双解三、表里双解 5.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颗粒颗粒)四、扶正解表四、扶正解表 6.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后有发生药疹的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