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6959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的 预防与控制预防与控制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 12011年美国CRBSI防控要点1.1.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育;2.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3.3.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0.5%0.5%的酒精溶液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进行皮肤消毒;4.4.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5.5.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氯己定的海绵敷料。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 2(一)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多学科、多途径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导管操作和预防的相关性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强化被动式教育、演示与示范性教育、实践指导与考核等。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的依从性,以确保导管应用的安全性。具体措施包括: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A)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A)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A)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B)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 3(二)监测与质量管理(二)监测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详细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无菌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详细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无菌操作,详实的记录,严格血管内导管应用的管理与监测操作,详实的记录,严格血管内导管应用的管理与监测制度,定期考核,对标准执行进行评估,以及置管后随制度,定期考核,对标准执行进行评估,以及置管后随访等。访等。提倡建立以提倡建立以ICUICU为主,包括感染疾病专家,质量监为主,包括感染疾病专家,质量监控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管理队伍。建立本地关于医院获得控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管理队伍。建立本地关于医院获得性血行感染的病因学和发生率相关的数据系统。目的在性血行感染的病因学和发生率相关的数据系统。目的在于监测与总结感染危险因素,及时回顾总结相关感染危于监测与总结感染危险因素,及时回顾总结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与问题,及时指导临床,以提供快速改进措施,险因素与问题,及时指导临床,以提供快速改进措施,并降低医疗成本。并降低医疗成本。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 4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A)2.对于成人,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作为穿刺点。(A)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B)4.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B)5.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CVC。(。(B)6.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A)7.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小时内。(B)8.需需要要长长时时间间留留置置并并主主要要用用于于静静脉脉营营养养时时应应考考虑虑选选择择PICC,因因其其感感染率相对较低。染率相对较低。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 5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置管常用部位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 6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 7 应用超声引导置管技术进行深静脉置管或更换导应用超声引导置管技术进行深静脉置管或更换导管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快速定位管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快速定位,可为操作者提供靶可为操作者提供靶静脉的置管条件,准确了解靶静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静脉的置管条件,准确了解靶静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针的深度与准确性可显著增加操作的成功率,关系。进针的深度与准确性可显著增加操作的成功率,提高穿刺速度,减少了穿刺引起的机械损伤并发症,提高穿刺速度,减少了穿刺引起的机械损伤并发症,并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此外,采用并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此外,采用超声对深静脉导管实施监测超声对深静脉导管实施监测,可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可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断。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 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 9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B B)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10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无菌操作前准备无菌操作前准备:手卫生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无菌手术衣帽子、无菌手术衣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11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21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313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1 1、用、用2%2%洗必泰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尽可能大,至少离洗必泰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尽可能大,至少离穿刺点穿刺点15cm15cm,并且术野范围不应有其他物体(如衣服,并且术野范围不应有其他物体(如衣服,监护电极,导线,饰品等,必要时剪毛。)监护电极,导线,饰品等,必要时剪毛。)2 2、并等待消毒液干燥及起效后再操作。、并等待消毒液干燥及起效后再操作。3 3、更改穿刺部位应重新消毒铺巾并更换无菌手套。、更改穿刺部位应重新消毒铺巾并更换无菌手套。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4141.1.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70%酒精。(酒精。(A A)2.2.尚无研究比较酒精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聚维酮碘皮肤消毒作用差异。(未明确)毒作用差异。(未明确)3.3.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消毒剂已干燥。(消毒剂已干燥。(B B)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5151.1.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菌操作。(B B)2.2.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B B)3.3.进行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中线导管置管时,必须进行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中线导管置管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佩戴无菌手套。(A A)4.4.更换导丝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更换导丝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5.5.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C C)五、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616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1.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A A)2.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3.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A A)4.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5.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B B)6.6.对于短期对于短期CVCCVC置管部位,置管部位,每每2 2天更换纱布敷料天更换纱布敷料。(。(B B)7.7.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CVCCVC置管,至少应每置管,至少应每7 7天更换敷料天更换敷料。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险超过敷料更换的益处(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险超过敷料更换的益处(B B)8.8.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CVCCVC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不应频于每周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不应频于每周1 1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7179.9.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B B)10.10.对于对于22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CLABSI)率仍较)率仍较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B B)11.11.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12.12.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B B)13.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818覆盖透气透明无菌贴膜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919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 敷敷敷敷料:穿刺点应覆料:穿刺点应覆料:穿刺点应覆料: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换。换。换。换。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020七、输液护理七、输液护理1 1、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7272小时更换,不小时更换,不小时更换,不小时更换,不能带来额外益处。(能带来额外益处。(能带来额外益处。(能带来额外益处。()2 2、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7272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3 3、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70%70%酒精)酒精)酒精)酒精)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A A)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酒精或酒精,酒精或酒精,酒精或酒精,酒精或酒精,1515秒)秒)秒)秒)4 4、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C C)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121七、输液护理七、输液护理5.5.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96小时内小时内小时内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 7天更换天更换天更换天更换1 1次。(次。(次。(次。(A A类)类)类)类)6.6.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7.7.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8.8.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24小时内小时内小时内小时内更换输液管。(更换输液管。(更换输液管。(更换输液管。(B B类)类)类)类)9.9.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6 6或或或或1212小时更换输小时更换输小时更换输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液瓶时更换输液管。(液瓶时更换输液管。(液瓶时更换输液管。(A A类)类)类)类)10.10.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1111、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222三通锁闭三通锁闭三通锁闭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保持清洁,发现污垢:保持清洁,发现污垢: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或残或残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留血迹时,及时更换留血迹时,及时更换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无针导管系统无针导管系统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323 使用使用2%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1次以减次以减少少CRBSI。(。(类)类)八、患者清洁洗必泰全身擦浴洗必泰全身擦浴1 1、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MRSAMRSA、VREVRE、鲍曼等)、鲍曼等)、鲍曼等)、鲍曼等)2 2、减少交叉感染、减少交叉感染、减少交叉感染、减少交叉感染3 3、降低、降低、降低、降低CRBSICRBSI的发生率的发生率的发生率的发生率4 4、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4241 1、缺乏缝线固定和导管活动增加,可以增加、缺乏缝线固定和导管活动增加,可以增加、缺乏缝线固定和导管活动增加,可以增加、缺乏缝线固定和导管活动增加,可以增加CRBSICRBSI发发发发生率。生率。生率。生率。2、使用免缝合装置固定装置降低感染率使用免缝合装置固定装置降低感染率。有关静脉稳定装有关静脉稳定装有关静脉稳定装有关静脉稳定装置(置(置(置(StatLockStatLock)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胶带固定相比)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胶带固定相比)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胶带固定相比)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胶带固定相比较,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减少了针刺暴露的风险较,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减少了针刺暴露的风险较,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减少了针刺暴露的风险较,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减少了针刺暴露的风险。九、导管固定装置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525 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5天的患者,若采用综天的患者,若采用综合措施仍不能降低合措施仍不能降低CLABSI率,推荐使用率,推荐使用氯己定氯己定/磺胺嘧啶银或米诺环素磺胺嘧啶银或米诺环素/利福平包裹的利福平包裹的CVC。综。综合措施应包括至少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人合措施应包括至少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人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A)十、抗菌药十、抗菌药/消毒剂涂层导管消毒剂涂层导管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626 1 1、不要常规更换、不要常规更换、不要常规更换、不要常规更换CVCCVC、PICCPICC、血透导管或肺动脉、血透导管或肺动脉、血透导管或肺动脉、血透导管或肺动脉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B B)2 2、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CVCCVC或或或或PICCPICC。应根据临床。应根据临床。应根据临床。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评估。(表现综合评估。(表现综合评估。(表现综合评估。()3 3、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管来预防感染。(管来预防感染。(管来预防感染。(管来预防感染。(B B)4 4、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更换。(更换。(更换。(更换。(B B)5 5、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B B)6 6、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十一、更换CVC、PICC及血透导管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7271 1、全身性抗生素预防:、全身性抗生素预防:不要在插管前或留置导管期间,为预不要在插管前或留置导管期间,为预防导管定植或防导管定植或CRBSICRBSI而常规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而常规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2 2、抗菌药物封管、抗菌导管冲洗和导管封管预防:、抗菌药物封管、抗菌导管冲洗和导管封管预防:对于长期对于长期 置管患者,虽然最大程度地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但仍有多置管患者,虽然最大程度地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但仍有多次次CRBSICRBSI史,可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溶液封管。史,可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溶液封管。有研究显示应用万古霉素、头孢菌素溶液封管,可以使有研究显示应用万古霉素、头孢菌素溶液封管,可以使CRBSICRBSI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这种预防策略有导致耐万古霉素肠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这种预防策略有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球菌(VREVRE)等耐药细菌出现的危险,故不予推荐。)等耐药细菌出现的危险,故不予推荐。3 3、抗生素抗生素/消毒剂软膏:消毒剂软膏:在插管操作完成及每次透析后,在血在插管操作完成及每次透析后,在血液透析管出口处可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剂软膏或杆菌肽液透析管出口处可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剂软膏或杆菌肽/短杆短杆菌肽菌肽/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 B软膏。须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保证透析导软膏。须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保证透析导管的材料不会与油膏发生反应管的材料不会与油膏发生反应。十二、其他十二、其他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828(1)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染的风险。(2)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其中,其中15是导管是导管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而颈内,而颈内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是锁骨下的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是锁骨下的4倍。导管继发血栓倍。导管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患者的发生率为非血栓患者的2倍之多。倍之多。(3)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5 5、抗凝剂:、抗凝剂: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9291.1.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9696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B B类)类)类)类)2.2.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A A类)类)类)类)3.3.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监测导管通畅。(监测导管通畅。(监测导管通畅。(监测导管通畅。(类)类)类)类)4.4.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隔膜。(毒剂擦拭隔膜。(毒剂擦拭隔膜。(毒剂擦拭隔膜。(A A类)类)类)类)5.5.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A A类)类)类)类)6.6.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A A类)类)类)类)6、压力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03020112011年美国年美国CDCCDC指南指南CRBSICRBSI预防中,加入维护的预防中,加入维护的BundleBundle Insertion bundlesInsertion bundlesn n导管插入核查表导管插入核查表导管插入核查表导管插入核查表n n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n n穿刺点,避免股静穿刺点,避免股静穿刺点,避免股静穿刺点,避免股静脉脉脉脉n n最大屏障保护最大屏障保护最大屏障保护最大屏障保护n n洗必泰消毒皮肤洗必泰消毒皮肤洗必泰消毒皮肤洗必泰消毒皮肤Maintenance bundleMaintenance bundlen n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酒酒酒酒精或酒精,精或酒精,精或酒精,精或酒精,1515秒)秒)秒)秒)n n使用抗菌导管使用抗菌导管使用抗菌导管使用抗菌导管n n含洗必泰的贴膜含洗必泰的贴膜含洗必泰的贴膜含洗必泰的贴膜n n抗菌剂封管抗菌剂封管抗菌剂封管抗菌剂封管n n洗必泰洗澡(洗必泰洗澡(洗必泰洗澡(洗必泰洗澡(ICUICU)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131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导管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导管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导管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性血流感染(1 1)手卫生;手卫生;(2 2)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3 3)使用)使用2%2%洗必泰消毒皮肤洗必泰消毒皮肤 ;(4 4)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尽可能避免股静脉置管)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尽可能避免股静脉置管(5 5)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同时设医院感染监控员,在同时设医院感染监控员,在ICU ICU 中须配备中须配备 1 1 辆辆装有插管必备物品的中心静脉插管车,装有插管必备物品的中心静脉插管车,列出操作流列出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感染控制的要求完成,如果不程以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感染控制的要求完成,如果不能遵守上述要求,能遵守上述要求,在非紧急情况下需停止插管。在非紧急情况下需停止插管。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23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n n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n n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n n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n n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n n我们的目标: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我们的目标: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333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434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ICUICU将该院将该院ICU 791ICU 791例深静脉置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第1 1阶段阶段20092009年年6-116-11月月371371例例,4105,4105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血液导管管理方法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血液导管管理方法,为对照为对照组组;第第2 2阶段阶段20102010年年1-61-6月月420420例例,4824,4824个导管日为个导管日为集束集束化组化组,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CRBSI)发生率、发生率、住住ICUICU时间及血液病原学检查结果时间及血液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采用t t检验和检验和22检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集束化组结果集束化组CRBSICRBSI发生发生2222例例,发生率发生率4.56,4.56,对照组发生对照组发生3434例例,发生率发生率8.28,8.28,两组比较两组比较CRBSICRBSI发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0 cm20 cm20 cm20 cm。操作人员要求指甲短而整齐操作人员要求指甲短而整齐,忌涂指甲油忌涂指甲油,放置快速皮放置快速皮肤消毒剂在肤消毒剂在PICCPICC治疗车上及走廊中、病房中治疗车上及走廊中、病房中,在操作在操作前中后、接触病人物品后、接触病人血液及体液后以前中后、接触病人物品后、接触病人血液及体液后以及换药中都应严格按照及换药中都应严格按照6 6步洗手法的要求洗手或者结步洗手法的要求洗手或者结合使用快速皮肤消毒剂。合使用快速皮肤消毒剂。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8383 3、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静脉导管穿刺的位、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静脉导管穿刺的位置对于一个人是否感染置对于一个人是否感染CRBSICRBSI是有决定性的影是有决定性的影响。解剖学上的穿刺部位是影响菌种分离类响。解剖学上的穿刺部位是影响菌种分离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遵循避开神经、动脉遵循避开神经、动脉,易穿刺和固定的原则易穿刺和固定的原则,血血管瓣膜或分叉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导管抵着管瓣膜或分叉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导管抵着瓣膜或血管分叉处瓣膜或血管分叉处,当输注化疗药后刺激血管当输注化疗药后刺激血管内膜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穿刺部位选择的内膜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穿刺部位选择的优先顺序应该为优先顺序应该为: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静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静脉。脉。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9394 4、皮肤消毒近年来、皮肤消毒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临床上常用0.5%0.5%碘伏溶碘伏溶液作为导管周围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在液作为导管周围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在美国美国,聚乙烯吡酮磺是最普遍使用的聚乙烯吡酮磺是最普遍使用的,因为乙醇因为乙醇和氯己定产品没有被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和氯己定产品没有被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但在欧洲和加拿大则相反但在欧洲和加拿大则相反,氯己定溶液是被批氯己定溶液是被批准使用的。研究显示准使用的。研究显示,采用采用2%2%氯己定消毒皮氯己定消毒皮肤比采用肤比采用10%10%碘酊或碘酊或70%70%乙醇消毒皮肤乙醇消毒皮肤,更能更能有效地减低有效地减低CRBSI,CRBSI,且氯己定比其他消毒剂的且氯己定比其他消毒剂的效果好效果好,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效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效,其消其消毒速度快毒速度快,效果稳固。效果稳固。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0405 5、每日评估病人是否需要保留导管研究结果表明、每日评估病人是否需要保留导管研究结果表明,导导管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留置天数、病情、是否伴有管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留置天数、病情、是否伴有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越长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据有关报感染率越高。据有关报道道,CVC,CVC留置时间应以小于留置时间应以小于7 d7 d为宜。早期拔除导管和为宜。早期拔除导管和抗感染治疗能显著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死率。但是抗感染治疗能显著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死率。但是,很很多病人在拔除管道后立即置入新的管道或者在以前最多病人在拔除管道后立即置入新的管道或者在以前最初管道拔除后在病人初管道拔除后在病人CRBSICRBSI感染期间置入感染期间置入,这也导致这也导致了了CRBSICRBSI的再次出现。定期更换导管并不能降低的再次出现。定期更换导管并不能降低CRBSICRBSI发生的危险。研究显示发生的危险。研究显示,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高峰在置管的前几日高峰在置管的前几日,再次置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穿再次置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穿刺所致的机械损伤。也有人指出刺所致的机械损伤。也有人指出,此类病人护理的标此类病人护理的标准是消除准是消除CVCCVC置管病人的念珠菌血症置管病人的念珠菌血症,从而改进临床从而改进临床结果。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不赞成这种策略。结果。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不赞成这种策略。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