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40967875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开展的必然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 ,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资料室、图书馆收集图片、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人和事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感受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注重调查研究的学风。3.通过本课各子目之间的学习和提问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能力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的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和创造品格 ,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和史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投影材料:你熟悉一代伟人毛泽东吗?且看他们怎么说!中国人民心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人民时评)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 ,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法国总统德斯坦)一、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概念1、设问:你知道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吗?2、课件显示材料:材料1:毛泽东思想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 ,又完全是中国的。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945年中共七大1根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完全是中国的又是什么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开展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材料2:毛泽东同志晚年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分析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十年赶超英美 ,跑步实现共产主义等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口号 ,并出现了“大跃进、“十年内乱的严重错误 ,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的停滞与困顿!2这些思想属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才属于毛泽东思想。材料3: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 ,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 ,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 ,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这正如马克思的情况一样。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时候说 ,现代无产阶级只是依赖马克思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要求 ,意识到本身的解放条件。这难道是说个人创造了历史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邓小平文选?第2卷3结合材料思考: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吗?3、总结: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开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毛泽东思想形成背景1国际环境:十月革命的胜利2理论根底:马克思主义;3阶级根底: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开展。4实践根底: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5现实需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需要寻找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方略 ,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开展的过程1、在讲授新课之前 ,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根底上 ,把毛泽东思想形成开展时期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整体认识。2、课件显示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开展的过程表格 ,指导学生同上完成填写。阶段历史时期国情文章主要思想意义萌芽从共产党创立到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1927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丰富开展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3、利用图片和文字史料进行相关知识链结 ,结合毛泽东革命斗争生涯和中国革命开展不同阶段的重要史实 ,形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认识 ,弄清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结合史实如土地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创立、革命根据地的开展等 ,说明“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 ,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理论和革命斗争实践两者之间的联系。四、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3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强调: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开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投影材料: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邓小平材料2:1948年10月 ,刘少奇在谈话中说:“我们党必须和广阔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 ,就要发生危险 ,这会象安泰一样被人扼死。共产党也会被人扼死的哩!党什么也不怕 ,就怕这一项。材料3: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在自力更生的根底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从以上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从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根本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得出结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是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在这三方面中 ,实事求是是根底 ,贯彻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五、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影响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3在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小结】引导学生回忆: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的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开展的过程【对应训练】略【课后探究】2019年 ,新西兰梅西大学校报CHAFF在5月15日周刊的封面上 ,将毛泽东的头像和一个女人的身体接到一起 ,此事在华人社区和新西兰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据北帕当地报纸Manawatu Standard报导 ,在那期校刊发表的第3天 ,大约有50名中国学生在北帕梅西校园的图书馆外抗议、签名 ,要求校报为封面向中国人抱歉 ,并将尚未发放的报纸收回。校报的编辑那么坚持这只是一个政治幽默 ,根本不涉及种族和文化问题。他们本打算以共产主义的政治头子们像马克思和列宁为幽默对像 ,又考虑到古巴专制者卡斯特罗有胡子 ,最后选择了毛泽东。与青年学生抗议报导的同一天 ,北帕Manawatu Standard报上同时刊登了一篇对梅西大学中国社会和文学研究学者李冬的专门采访报导 ,李冬说 ,“有7000万人因为毛泽东的残暴而愚蠢的统治而丧生 ,“大跃进百分之百是愚蠢的 ,其间饿死了3000万到4000万人。“文化大革命中更是书籍被烧 ,庙宇、教堂及文化被毁 ,中国古老的儒家道德思想被批判 ,这些都是毛泽东一手造成的。 请你以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西兰大使的身份 ,就此事作出反响。提示:包括行动上和言语上【板书设计】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根本概念二、形成背景1国际环境:十月革命的胜利2理论根底:马克思主义;3阶级根底: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开展。4实践根底: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5现实需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需要寻找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方略 ,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三、形成和开展的过程阶段历史时期国情文章主要思想意义萌芽从共产党创立到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1927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丰富开展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四、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3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五、影响?毛泽东思想?课后反思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 ,较为抽象且缺乏趣味性 ,处理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作为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 ,在整体的思路设计上既要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本课的根底知识 ,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历史认识 ,防止将历史知识浮于外表化 ,以适应高考的要求。从整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效果上来看 ,本节课做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梳理 ,表达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注重了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紧密结合 ,防止了教学内容的空洞化。另外作为一节高三复习课 ,本课也注重了对高考考点的把握与高考真题的适应性训练。同时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乏:第一 ,由于毛泽东思想涉及的历史跨度大 ,思想内容丰富 ,知识点多。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根底知识的强化还不够扎实;第二 ,课堂上设置的一些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 ,致使一些学生未经全面、深入的思考就匆忙作答 ,结果给出的答案不完整或不准确;第三 ,课堂气氛偏于沉闷。尽管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 ,在学生看来较为枯燥 ,但作为老师应该设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 ,个人感觉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良 ,努力争取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品课。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