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6787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第一节 眼眼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第二节第二节 前庭窝器前庭窝器耳耳 第一节第一节 眼眼二、眼副器二、眼副器一、眼球一、眼球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组成:感受器组成:感受器 附属器附属器感受器的分类:感受器的分类:外感受器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第一节第一节 眼眼眼(视器):是感受可见光刺激的视觉器官。眼(视器):是感受可见光刺激的视觉器官。组成组成:眼球、眼副器:眼球、眼副器一、眼一、眼 球球位置:位于眼眶内。位置:位于眼眶内。形态:呈球形。形态:呈球形。纤维膜(外膜)纤维膜(外膜)角膜角膜 巩膜巩膜组成组成:眼球壁:眼球壁 血管膜血管膜 (中膜)(中膜)虹膜虹膜 睫状体睫状体 脉络膜脉络膜 视网膜(内膜)视网膜(内膜)房水房水 内容物内容物 晶状体晶状体 玻璃体玻璃体(一)眼球壁(一)眼球壁1 1、外膜外膜:(纤维膜):(纤维膜)(1 1)角膜()角膜(1/61/6):透明。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透明。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 末梢。末梢。(2 2)巩膜()巩膜(5/65/6):呈乳白色。有巩膜静脉窦。):呈乳白色。有巩膜静脉窦。2 2、中膜中膜:(血管膜):(血管膜)(1 1)虹膜:瞳孔、前房角、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虹膜:瞳孔、前房角、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2 2)睫状体:睫状肌、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体:睫状肌、睫状突、睫状小带(3 3)脉络膜:)脉络膜:3 3、内膜内膜(视网膜):(视网膜):(1 1)分部:)分部:视网膜盲部: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因无感光细胞称视网膜盲部: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因无感光细胞称 为视网膜盲部为视网膜盲部 视网膜视部:脉络膜部称视网膜视部。视网膜视部:脉络膜部称视网膜视部。组成:由内层的神经层和外层的色素上皮层构成。组成:由内层的神经层和外层的色素上皮层构成。特点:两层间容易脱离特点:两层间容易脱离(视网膜脱离征视网膜脱离征)。视网膜分部视网膜分部(2 2)结构:)结构:黄斑黄斑、中央凹:视觉最灵敏处。、中央凹:视觉最灵敏处。视神经盘视神经盘:生理性的盲点。:生理性的盲点。(3 3)分层:)分层:外层:外层: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 内层:内层:神经层:神经层:视细胞:视细胞:视杆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弱光感受弱光 视椎细胞:视椎细胞:感受强光感受强光 辨别颜色辨别颜色 双极细胞双极细胞 节细胞节细胞(二)(二)眼球眼球内容物内容物:1 1、眼房和房水、眼房和房水(1 1)眼房:)眼房:位置: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位置: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分部:前房分部:前房 后房:虹膜角膜角。后房:虹膜角膜角。(2 2)房水房水:位置:位于眼房内。位置:位于眼房内。产生:睫状体上皮细胞产生:睫状体上皮细胞循环:睫状体分泌循环:睫状体分泌房水房水后房后房瞳孔瞳孔前房前房虹虹 膜角膜角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眼静脉眼静脉颈内静脉。颈内静脉。功能:屈光、维持眼压、营养角膜、晶状体。功能:屈光、维持眼压、营养角膜、晶状体。2 2、晶状体晶状体:位置:位于虹膜与瞳孔的后方,晶状体的前方。位置:位于虹膜与瞳孔的后方,晶状体的前方。形态:双凸透镜形。形态:双凸透镜形。功能:调节屈光的装置。功能:调节屈光的装置。3 3、玻璃体玻璃体:位置: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位置: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形态:球形,无色、透明的胶状物形态:球形,无色、透明的胶状物 功能:屈光、支撑视网膜功能:屈光、支撑视网膜二、眼副器二、眼副器组成: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内脂肪等。组成: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内脂肪等。功能:对眼球起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功能:对眼球起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一)眼睑:上睑(一)眼睑:上睑 睑裂、内眦、外眦、睑裂、内眦、外眦、下睑、睑缘、下睑、睑缘、分层: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结膜分层: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结膜(二)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结膜囊(二)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结膜囊(三)泪器:(三)泪器:1 1、泪腺:位于泪曩窝内。、泪腺:位于泪曩窝内。2 2、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3 3、泪囊:位于泪囊窝,通鼻泪管。、泪囊:位于泪囊窝,通鼻泪管。4 4、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前部。、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前部。四、四、眼球外肌:眼球外肌:共七块:上睑提肌、内、外、上下直肌、上、下斜肌。共七块:上睑提肌、内、外、上下直肌、上、下斜肌。(五)眼的血管和神经(五)眼的血管和神经1 1、眼的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眼的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2 2、眼的静脉、眼的静脉第二节第二节 耳(前庭蜗器)耳(前庭蜗器)一、外耳一、外耳二、中耳二、中耳三、内耳三、内耳第二节第二节 耳(前庭蜗器)耳(前庭蜗器)一、外耳一、外耳(一)耳廓:(一)耳廓:(二)(二)外耳道:外耳门、软骨部、骨部、耵聍腺外耳道:外耳门、软骨部、骨部、耵聍腺(三)(三)鼓膜鼓膜:松弛部、紧张部、鼓膜脐、:松弛部、紧张部、鼓膜脐、光锥。光锥。鼓膜穿孔二、中耳二、中耳(一)鼓室:(一)鼓室:1 1、位置位置:位于颞骨岩部的不规则的小腔。:位于颞骨岩部的不规则的小腔。2 2、鼓室壁六壁:、鼓室壁六壁:上壁: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隔。上壁: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隔。下壁: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相隔。下壁: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相隔。外侧壁:鼓膜外侧壁:鼓膜 内侧壁:内耳外侧壁,有前庭窗、内侧壁:内耳外侧壁,有前庭窗、窝窗。窝窗。前壁:咽股管鼓口。前壁:咽股管鼓口。后壁:乳突小房。后壁:乳突小房。3 3、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二)(二)咽鼓管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与鼻咽部相通 功能:使鼓室气压与大气压相等。功能:使鼓室气压与大气压相等。小儿咽鼓管特点:断而平直。小儿咽鼓管特点:断而平直。临床意义:咽部感染时,炎症可经咽临床意义:咽部感染时,炎症可经咽 鼓管感染至鼓室,引起化鼓管感染至鼓室,引起化 脓性中耳炎。脓性中耳炎。(三)乳突小房和乳突窦:(三)乳突小房和乳突窦:乳突小房乳突小房乳突窦乳突窦鼓室鼓室三、内耳(迷路)三、内耳(迷路)组成组成:骨迷路:骨迷路 外淋巴液外淋巴液 膜迷路:膜迷路:内淋巴液内淋巴液(一)骨迷路:(一)骨迷路:1 1、骨半规管骨半规管(前、后、外):骨壶腹。(前、后、外):骨壶腹。2 2、前庭前庭:前庭窗、窝窗。:前庭窗、窝窗。3 3、耳窝耳窝:蜗顶、窝轴、窝螺旋管、骨螺旋板。:蜗顶、窝轴、窝螺旋管、骨螺旋板。(二)膜迷路(二)膜迷路1 1、膜半规管膜半规管:膜壶腹、壶腹嵴(位置觉感受器):膜壶腹、壶腹嵴(位置觉感受器)2 2、椭圆囊椭圆囊、球囊:椭圆囊斑、球囊斑(位置觉感受器)、球囊:椭圆囊斑、球囊斑(位置觉感受器)3 3、蜗管蜗管:螺旋器:听觉感受器。:螺旋器:听觉感受器。学习要点学习要点1.1.感觉器和感受器的概念。感觉器和感受器的概念。2.2.眼球壁的分层和各层的结构特点。眼球壁的分层和各层的结构特点。3.3.眼球内容物的组成、位置、功能。眼球内容物的组成、位置、功能。4.4.耳的组成、功能。耳的组成、功能。5.5.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和内容物、咽骨管的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和内容物、咽骨管的 特点(小儿)、临床意义。特点(小儿)、临床意义。6.6.内耳的组成、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位觉感内耳的组成、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位觉感 受器、听觉感受器的位置、功能。受器、听觉感受器的位置、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