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第九章古今南北融通综合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49241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文化第九章古今南北融通综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审美文化第九章古今南北融通综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审美文化第九章古今南北融通综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 制作日期:制作日期:2013年年9月月1日日制作者:制作者:(文化传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中 国 制作者:(文化传播学院)第九章第九章 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 南朝梁陈之际和北朝北魏以后,审美文化开始南朝梁陈之际和北朝北魏以后,审美文化开始古今南北融通综合,协调儒佛(玄)、均衡古今、古今南北融通综合,协调儒佛(玄)、均衡古今、统一内外、沟通南北。统一内外、沟通南北。魏晋以来缘情主意、尚丽重文发展出梁简文帝魏晋以来缘情主意、尚丽重文发展出梁简文帝“文章须放荡文章须放荡”说及说及“宫体宫体”诗;儒家重伦理实用美诗;儒家重伦理实用美学观念开始复兴。学观念开始复兴。先秦两汉(先秦两汉(“古古”)与魏晋新潮()与魏晋新潮(“新新”)两大)两大矛盾要求新的均衡与糅合,刘勰煌然大著文心雕矛盾要求新的均衡与糅合,刘勰煌然大著文心雕龙。龙。南北汇聚与糅合集中体现在佛雕艺术演变过程之南北汇聚与糅合集中体现在佛雕艺术演变过程之中。中。第九章 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 南朝梁陈之际第九章第九章 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v一、一、“名士悦倾城名士悦倾城”:宫体诗的审美解读:宫体诗的审美解读v二、二、“唯务折中衷唯务折中衷”:理论的对峙与调和:理论的对峙与调和v三、三、“神圣神圣”与与“世俗世俗”: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艺术的发展第九章 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一、“名士悦倾城”:宫体诗的审第一节、第一节、“名士悦倾城名士悦倾城”:宫体诗的审美解读:宫体诗的审美解读 宫体诗是梁代审美文化重宫体诗是梁代审美文化重要事件。要事件。1、宫体诗、宫体诗宫廷盛行。简文帝萧纲领宫廷盛行。简文帝萧纲领导、皇族臣僚倾力追随。导、皇族臣僚倾力追随。南史:南史:“(简文帝)(简文帝)雅好赋诗。雅好赋诗。然帝文伤于然帝文伤于轻靡,时号轻靡,时号宫体宫体。”唐杜确岑嘉州集序:唐杜确岑嘉州集序:“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辞,名曰始为轻浮绮靡之辞,名曰宫体宫体,自后沿袭,务为,自后沿袭,务为妖艳。妖艳。”儒家伦理功利立场儒家伦理功利立场上上.。肖纲庄陵肖纲庄陵(梁简文帝梁简文帝)第一节、“名士悦倾城”:宫体诗的审美解读 明胡应麟明胡应麟诗薮诗薮外编外编:“玉台但辑闺房一玉台但辑闺房一体。体。”清纪容舒玉台新咏清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考异:“按此书之例,非按此书之例,非词关闺闼者不收。词关闺闼者不收。”“闺房闺房”、“闺闼闺闼”,性,性意味符号,性的禁地、象征。意味符号,性的禁地、象征。专写男女之情,两性之事。专写男女之情,两性之事。最为历代所忌讳所诟骂。南最为历代所忌讳所诟骂。南宋陈玉父玉台新咏集宋陈玉父玉台新咏集序序跋:诗跋:诗“顾其发乎情则同,顾其发乎情则同,而止乎礼义者盖鲜矣。而止乎礼义者盖鲜矣。”有有的把它作为色情、淫荡、堕的把它作为色情、淫荡、堕落、亡国之音代名词。落、亡国之音代名词。明胡应麟诗薮外编:“玉台但 2、女性与、女性与“妖丽妖丽”专写女性魅力和两性欲望。专写女性魅力和两性欲望。遣词造语、取景立意放肆大遣词造语、取景立意放肆大胆。甚至同性恋、恋物癖、胆。甚至同性恋、恋物癖、窥视癖、裸露癖等。窥视癖、裸露癖等。如萧纲,如萧纲,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收他收他109首诗:娼妇怨情首诗:娼妇怨情、美人晨妆、咏晚、美人晨妆、咏晚闺、春闺情、林下闺、春闺情、林下妓、听夜妓、春夜妓、听夜妓、春夜看妓、娼楼怨节、看妓、娼楼怨节、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咏内人昼眠、和徐录咏内人昼眠、和徐录事见内人卧具等,甚至有事见内人卧具等,甚至有同性恋娈童。同性恋娈童。2、女性与“妖丽”才貌俱佳、色艺双全美女、才貌俱佳、色艺双全美女、丽人,艳美妖丽、能歌善舞的丽人,艳美妖丽、能歌善舞的娼女乐妓,满足男人娼女乐妓,满足男人“情人情人”梦想和隐秘欲念。萧纲:梦想和隐秘欲念。萧纲:“仿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仿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丽姬与妖嫱,共拂可怜丽姬与妖嫱,共拂可怜妆妆”;“朱帘向暮下,妖姿不朱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可追”;“戚里多妖丽,重聘戚里多妖丽,重聘蔑燕余蔑燕余”;“谁家妖丽邻中止,谁家妖丽邻中止,轻装薄粉光闾里轻装薄粉光闾里”。“妖丽妖丽”型女性,艳丽、型女性,艳丽、妩媚,具有性感魅力的美。妩媚,具有性感魅力的美。才貌俱佳、色艺双全美女、丽人,艳美妖丽、3、“名士乐倾城名士乐倾城”但几乎没有一首诗但几乎没有一首诗“色情色情”,“淫秽淫秽”。含蓄、隐喻,审美。含蓄、隐喻,审美化。如萧纲作品:化。如萧纲作品:“荡子无消息,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朱唇徒自香”;“青骊暮当返,青骊暮当返,预使罗裾香预使罗裾香”;“倡家高树乌欲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帷翠帐向君低栖,罗帷翠帐向君低”等,含蓄等,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蕴藉,意在言外。如最有争议的如最有争议的和徐录事见和徐录事见内人卧具:内人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红帘遥不隔,轻帷半卷悬。红帘遥不隔,轻帷半卷悬。方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方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孟蜀宫女图孟蜀宫女图 3、“名士乐倾城”“名士爱倾城名士爱倾城”,文人化情爱,文人化情爱之作。融合民歌情趣和文人情调,精之作。融合民歌情趣和文人情调,精妙自然,推动诗歌走向圆熟境界。妙自然,推动诗歌走向圆熟境界。梁简文帝咏美人观画:梁简文帝咏美人观画: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春日:春日: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谁能申。春愁春自结,春结谁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名士爱倾城”,文人化情爱之作。融 第二节、第二节、“唯务折中衷唯务折中衷”:理论的对峙与调:理论的对峙与调和和 1、理论对峙、理论对峙 梁裴子野倡梁裴子野倡“劝美惩恶劝美惩恶”儒儒家美学,反对偏重家美学,反对偏重“缘情缘情”主主潮。潮。雕虫论:雕虫论:“天下风向,人天下风向,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而,而“劝美惩恶,王化本焉。劝美惩恶,王化本焉。”指出:指出:“自是闾阎年少,贵自是闾阎年少,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性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性情。学者以博依为务,谓章句为情。学者以博依为务,谓章句为专鲁,淫文破典,斐尔为功。无专鲁,淫文破典,斐尔为功。无被之管弦,非正乎礼仪。深心主被之管弦,非正乎礼仪。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第二节、“唯务折中衷”:理论的对峙与调和 简文帝与湘东王书: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裴氏乃是良史之才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但,但“了无篇什之美了无篇什之美”,“质不宜慕质不宜慕”,“未闻吟咏情性,反拟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同大传。”诫当阳公大心书:诫当阳公大心书:“立立身须谨重;文章须放荡。身须谨重;文章须放荡。”当时两种不同美学观念的鲜当时两种不同美学观念的鲜明对峙和冲突。刘勰文心雕明对峙和冲突。刘勰文心雕龙。更高平衡与综合。龙。更高平衡与综合。萧纲(萧纲(503-551503-551年),年),梁简文帝。梁简文帝。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但“2 2、“唯务折衷唯务折衷”文心雕龙美学精神文心雕龙美学精神 “唯务折衷唯务折衷”。反对各执一端:反对各执一端:“夫篇章杂沓,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欲拟万端之变,所谓所谓东向而望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不见西墙也。也。”提出:提出:“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旧谈者,非雷同也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势自不可异也;有有异乎前论者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不屑古今,擘肌分理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唯务折衷。”基本尺度基本尺度“斟酌乎质文之间斟酌乎质文之间,而而檃括乎雅俗之际。檃括乎雅俗之际。”综合秦汉之际综合秦汉之际审美观念和魏晋以来审美趣尚。审美观念和魏晋以来审美趣尚。刘勰(约刘勰(约465-465-532532)2、“唯务折衷”刘勰(约465-532)“文文”“道道”统一,统一,“文文”即即“道道”的显现,是的显现,是“道之道之文文”;而;而“道道”显现为赏心悦显现为赏心悦目的目的“文文”。日月叠璧,山川。日月叠璧,山川焕绮,无一不是焕绮,无一不是“道道”。“情情”与与“理理”统一,统一,“情情理同致理同致”。要。要“师圣师圣”、“宗宗经经”、“正本归体正本归体”、“顺美顺美匡恶匡恶”;又重;又重“情情”:“人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莫非自然。”“情者,文之经;辞者,理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之纬 。”“情以物兴,故义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明雅;物以情睹,故辞必巧丽物以情睹,故辞必巧丽 。”“文”“道”统一,“文”即“道”的显现,是“道之 “心心”“物物”统一。统一。“应物斯感应物斯感”,“情以物迁情以物迁”;“物以情观物以情观”,“婉转附物婉转附物”。“写气图貌,既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徘徊。”“情情”“辞辞”统一。统一。“圣人之情,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见乎文辞矣”,“吐纳英华,莫非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情性”,“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之数也”,“辨丽本于性情辨丽本于性情”。形与神、象与意、刚与柔等矛盾,形与神、象与意、刚与柔等矛盾,同样贯彻同样贯彻“不屑古今不屑古今”、“唯务折唯务折衷衷”的美学精神。的美学精神。最系统最周备地体现古典审美最系统最周备地体现古典审美文化理想著作,中古审美文化综合文化理想著作,中古审美文化综合期突出代表。期突出代表。章学诚:章学诚:“体大体大而虑周而虑周”。鲁迅鲁迅:“篇章既富,篇章既富,评骘自生评骘自生,东则有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开源发流,为世楷模。模。”“龙学龙学”章学诚:“体大而虑周”。(3 3、诗、书、画美学、诗、书、画美学 折中古今、调和内外的审美文化理念。折中古今、调和内外的审美文化理念。钟嵘钟嵘诗品五言诗诗品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指事造形,穷情写性情写性”方面方面“最为详切最为详切”,所以,所以“是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书法,南朝陶弘景不满书法,南朝陶弘景不满“比世皆尚子比世皆尚子敬书敬书”,以,以“正奇混成正奇混成”、“遒劲妍媚遒劲妍媚”、“尽善尽美尽善尽美”、“动必中庸动必中庸”王羲王羲之书法为最高典范。之书法为最高典范。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答陶隐居论书:“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比并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比并皆然。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皆然。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违;值笔连断,触势峰郁;得所,趣舍无违;值笔连断,触势峰郁;扬波折节,中规合矩;分间下注,浓纤扬波折节,中规合矩;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3、诗、书、画美学 绘画方面,姚最续画绘画方面,姚最续画品推崇顾恺之:品推崇顾恺之:“长康长康(顾恺之)之美,擅高往(顾恺之)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顾氏讲究顾氏讲究 “以形写神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和美原则。,形神兼备。中和美原则。均衡兼善、折衷并济的均衡兼善、折衷并济的综合和谐型审美文化理想。综合和谐型审美文化理想。这种美学思潮为大圆融、这种美学思潮为大圆融、大统一的盛唐审美文化做大统一的盛唐审美文化做了理论先锋。了理论先锋。绘画方面,姚最续画品推崇顾恺之:“长康(顾恺之)之 第三节、第三节、“神圣神圣”与与“世俗世俗”: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艺术的发展北朝雕塑集中体现南、北之间交北朝雕塑集中体现南、北之间交流合拢趋势。由宗教性向世俗性、流合拢趋势。由宗教性向世俗性、由神圣化向审美化转变融合。由神圣化向审美化转变融合。1、南北差异、南北差异佛教艺术,南朝多行像、摩崖、佛教艺术,南朝多行像、摩崖、铜像;北朝多石窟、造像碑、石像,铜像;北朝多石窟、造像碑、石像,审美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见证。审美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见证。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北朝石窟雕塑艺术的发展大致经历北朝石窟雕塑艺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 第三节、“神圣”与“世俗”:雕塑艺术的发展 1 1、“雕饰奇伟雕饰奇伟”第一个阶段北魏太和第一个阶段北魏太和改制(约改制(约490 490)之前。造)之前。造像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像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河北石家庄十六国时河北石家庄十六国时期金铜佛坐像,高肉髻,期金铜佛坐像,高肉髻,隆鼻深目,大耳垂肩,上隆鼻深目,大耳垂肩,上唇画有胡须,一副西域人唇画有胡须,一副西域人模样,早期典型作品。模样,早期典型作品。金铜佛坐像金铜佛坐像 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 1、“雕饰奇伟”金铜佛坐像 十六国时期 也融入了本国、本地区,也融入了本国、本地区,特别是古代龟兹地方民族特别是古代龟兹地方民族和中原地区人像特征。和中原地区人像特征。典型表现:大都躯体健典型表现:大都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即直通额际,即“通天鼻通天鼻”。眉长眼鼓唇薄。耳翼、耳眉长眼鼓唇薄。耳翼、耳垂宽大。着袒右肩或通肩垂宽大。着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衣褶稠密,薄衣贴大衣,衣褶稠密,薄衣贴体体“曹衣出水曹衣出水”等,明显等,明显“胡相胡相”特征。特征。也融入了本国、本地区,特别是古代龟兹地方民族和中原地区人 不完全不完全“胡相胡相”。如其。如其圆胖状,和悦状,保存汉圆胖状,和悦状,保存汉晋陶俑淳朴天真神情特色。晋陶俑淳朴天真神情特色。敦煌某些洞窟和大同云敦煌某些洞窟和大同云岗的昙曜五窟为代表。岗的昙曜五窟为代表。高大硕壮,宽圆雄伟。高大硕壮,宽圆雄伟。云岗昙曜五窟的云岗昙曜五窟的 19 19 号窟,号窟,主佛主佛 17 17 米米 ,最矮的,最矮的 16 16 号窟的释迦接引佛本尊像号窟的释迦接引佛本尊像13.5 13.5 米米 ,可谓,可谓“雕饰奇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伟,冠于一世”(魏书魏书释老志释老志)。)。不完全“胡相”。如其圆胖状,和悦状,保存汉晋陶俑淳朴天 范文澜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出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出举世独尊,无可比拟的气概举世独尊,无可比拟的气概”。鲁迅先生甚至将鲁迅先生甚至将“云冈云冈的丈八佛像的丈八佛像”与万里长城相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是提并论,是“耸立在风沙中耸立在风沙中的大建筑的大建筑”,“坚固而伟大坚固而伟大”的艺术。的艺术。形体高大雄伟,表情端形体高大雄伟,表情端庄而肃穆,和平而威严,既庄而肃穆,和平而威严,既表明佛的伟大,又象征帝王表明佛的伟大,又象征帝王的至尊。的至尊。大同云冈石窟第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东立佛窟东立佛 范文澜中国通史:“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出举世独尊,大同云冈石窟第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窟主佛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北魏太和改制,迁都洛北魏太和改制,迁都洛阳后,普遍向南朝阳后,普遍向南朝“秀骨秀骨清相清相”造型靠拢。造型靠拢。“秀骨清相秀骨清相”:宋元嘉十四年(宋元嘉十四年(437年)年)韩谦造金铜佛坐像,高韩谦造金铜佛坐像,高29.2厘米厘米,表情恬静含蓄,表情恬静含蓄,衣纹流畅规整,显得优雅衣纹流畅规整,显得优雅典丽、圆润柔美,典丽、圆润柔美,“秀骨秀骨清相清相”典范。典范。南朝宋金铜佛坐像南朝宋金铜佛坐像 2、第二阶段 南朝宋金铜佛坐像云冈石窟第云冈石窟第2929窟东窟东壁佛像(北魏)壁佛像(北魏)后期中国化、世俗后期中国化、世俗化造型,向南方看齐。化造型,向南方看齐。第第 29 29 窟东壁一小窟东壁一小龛内,说法式坐佛,龛内,说法式坐佛,面容和蔼作浅笑状,面容和蔼作浅笑状,神情亲切婉柔,富于神情亲切婉柔,富于人情味,接近人情味,接近“秀骨秀骨清相清相”式。式。云冈石窟第29窟东壁佛像(北魏)敦煌彩塑:敦煌佛敦煌彩塑:敦煌佛雕雕“面貌清瘦,眉目疏面貌清瘦,眉目疏朗,眼小唇薄,身体扁朗,眼小唇薄,身体扁平,脖颈细长的形象蔚平,脖颈细长的形象蔚然成风然成风”。“大冠高履,大冠高履,褒衣博带,西域式菩萨褒衣博带,西域式菩萨变成了南朝士大夫形象变成了南朝士大夫形象”。龙门石窟主佛龙门石窟主佛8.4米米,由威严变得温和,由,由威严变得温和,由肃穆变得满面微笑。面肃穆变得满面微笑。面相由圆胖型变为以清癯相由圆胖型变为以清癯见长,神态恬淡超然。见长,神态恬淡超然。褒衣博带,头戴宝冠,褒衣博带,头戴宝冠,长裙曳地,洒脱风流。长裙曳地,洒脱风流。由高大雄伟转为秀丽淳由高大雄伟转为秀丽淳厚。厚。龙门石窟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敦煌彩塑:敦煌佛雕“面貌清瘦,眉目疏朗,眼小唇薄,身体 范文澜范文澜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龙门石窟比云岗诸窟,龙门石窟比云岗诸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形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的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的雄健可畏变为龙门的温和雄健可畏变为龙门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清癯面上含代表的佛像,清癯面上含着微笑,仿佛想要人和它着微笑,仿佛想要人和它亲近亲近”。中国化、民族化、世俗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向南朝审美趣尚归拢化,向南朝审美趣尚归拢的趋势。的趋势。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佛像(北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龙门石窟石窟宾阳中洞西壁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主佛像(北魏)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龙门石窟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3、丰、丰颐温和温和 第三阶段大体是北齐、北周第三阶段大体是北齐、北周时代。基本审美特点:面相、时代。基本审美特点:面相、体形由瘦长型向丰圆型转换。体形由瘦长型向丰圆型转换。北北齐彩彩绘石雕佛立像石雕佛立像南朝士人或淑女形象开始南朝士人或淑女形象开始淡化,突出贵妇人那种华丽淡化,突出贵妇人那种华丽圆韵、温柔闲和之风采。圆韵、温柔闲和之风采。第三阶段日益世俗化、民第三阶段日益世俗化、民族化、富丽化、壮美化的审族化、富丽化、壮美化的审美趋势。美趋势。3、丰颐温和 北齐彩绘石雕佛立像 南朝士人或敦煌敦煌290窟彩塑菩窟彩塑菩萨像像(北周)(北周)敦煌敦煌290窟北周建窟北周建造的彩塑菩萨,变造的彩塑菩萨,变得方阔丰满,慈祥得方阔丰满,慈祥庄重,笑容矜持,庄重,笑容矜持,雍华大度。雍华大度。敦煌290窟彩塑菩萨像(北周)敦煌 290 窟北周建造的彩塑北北齐释伽像伽像 上海博物上海博物馆藏藏上海博物馆藏北齐释上海博物馆藏北齐释迦像,造型圆和略胖,迦像,造型圆和略胖,双目微合,眼光下敛,双目微合,眼光下敛,唇角微露笑意,圆肩,唇角微露笑意,圆肩,体态优雅,表情生动。体态优雅,表情生动。不是早期质朴,不是不是早期质朴,不是北魏后清秀,而是气度北魏后清秀,而是气度雍容,神态自若,充满雍容,神态自若,充满明澈、智慧、慈祥光采。明澈、智慧、慈祥光采。北齐释伽像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北齐释迦麦麦积山石窟第山石窟第60号号龛正壁正壁释伽牟尼佛像伽牟尼佛像甘肃麦积山第甘肃麦积山第60号号龛正壁北周释迦牟尼造龛正壁北周释迦牟尼造像,头作低平肉髻,面像,头作低平肉髻,面形方中显圆,晶莹如玉;形方中显圆,晶莹如玉;耳大厚软,鼻直唇弯,耳大厚软,鼻直唇弯,眼睑轻合,神情安祥,眼睑轻合,神情安祥,作凝思遐想状。作凝思遐想状。超尘绝世深不可测神超尘绝世深不可测神秘感,又有世人端庄闲秘感,又有世人端庄闲雅温和慈祥亲切感,既雅温和慈祥亲切感,既表现佛国理想,也体现表现佛国理想,也体现浓厚人间情调和世俗趣浓厚人间情调和世俗趣味。味。麦积山石窟第60号龛正壁释伽牟尼佛像 甘肃麦积山思考题思考题v1、所谓宫体诗是指什么?历史上是怎样、所谓宫体诗是指什么?历史上是怎样评价它的?评价它的?v2、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美学精神是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美学精神是什么?其在理论上是怎样具体体现的?什么?其在理论上是怎样具体体现的?v3、北朝佛雕艺术的演变轨迹展现的是一、北朝佛雕艺术的演变轨迹展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趋势?种什么样的文化趋势?思考题1、所谓宫体诗是指什么?历史上是怎样评价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