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讲座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48237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9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宇宙学讲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宇宙学讲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宇宙学讲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宇宙学宇宙学 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重庆巴蜀中学重庆巴蜀中学重庆巴蜀中学重庆巴蜀中学 杨远征杨远征杨远征杨远征宇宙学 1内容内容n n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n n二、宇宙学理论的发展n n三、宇宙学目前遇到的困惑内容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2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宇宙学是研究整个宇宙的一门科学.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认识史本身一样古老.但是,宇宙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一百年来的事.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宇宙学是研究整个宇3 由于弱作用和强作用都是短程力,在宇宙学中不起作用,而电磁作用虽为长程力,但电荷有正有负,在大尺度上来看将两两相消,在宇宙学整体上看也基本不起作用.因此,在宇宙学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只有万有引力.虽然牛顿早在300 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牛顿力学框架本身却与宇宙学不相容.只有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只有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科学框架。才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科学框架。由于弱作用和强作用都是短程力,在宇宙学4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物理学家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在经过天文上的所谓三大经典验证(水星近日点进动、光线的引力偏转、谱线的引力红移)而确立的.5水星近日点进动水星近日点进动水星近日点进动6光线的引力偏转光线的引力偏转光线的引力偏转7谱线的引力红移谱线的引力红移谱线的引力红移8二、宇宙学理论的发展二、宇宙学理论的发展二、宇宙学理论的发展91.1.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在1915 1915 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又在又在1917 1917 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到宇宙学上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到宇宙学上.作为近似作为近似,爱因斯坦假设宇宙在大尺度上看来是均匀、各向同爱因斯坦假设宇宙在大尺度上看来是均匀、各向同性的性的.这个近似后来被大尺度观测事实所证实这个近似后来被大尺度观测事实所证实,被称被称为宇宙学原理为宇宙学原理.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现代宇宙学模型现代宇宙学模型(爱因斯坦静态宇宙爱因斯坦静态宇宙).).2.1922 2.1922 年年,弗里德曼弗里德曼(A.Friedmann)(A.Friedmann)发展了爱因斯坦宇发展了爱因斯坦宇宙学宙学,提出了动态宇宙模型提出了动态宇宙模型.3.1929 3.1929 年年,哈勃哈勃(E.P.Hubble)(E.P.Hubble)在观测上发现宇宙正在在观测上发现宇宙正在膨胀膨胀.至此至此,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现代宇宙学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现代宇宙学基本框架基本框架(膨胀宇宙模型膨胀宇宙模型)诞生了诞生了.4.4.加莫夫加莫夫(G.GamowG.Gamow)于于1946 1946 年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年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1.爱因斯坦在1915 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又在191710加莫夫加莫夫(G.Gamow)的的大爆炸宇宙学大爆炸宇宙学 宇宙诞生于某一时刻宇宙诞生于某一时刻,那时宇宙处于高温、高那时宇宙处于高温、高密状态密状态,随后随着宇宙膨胀而降温、降密随后随着宇宙膨胀而降温、降密,相继经相继经历粒子物理、正负电子对湮灭、原子核物理、等历粒子物理、正负电子对湮灭、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中性气体、流体力学等等极为丰富的各离子体、中性气体、流体力学等等极为丰富的各种物理过程种物理过程.正因为不同温度正因为不同温度,代表了不同的热运代表了不同的热运动能量动能量,随着宇宙膨胀演化随着宇宙膨胀演化,从高能到低能各个层从高能到低能各个层次的物理便相继在宇宙演化中扮演角色次的物理便相继在宇宙演化中扮演角色.特别重特别重要的是要的是,加莫夫对整个宇宙演化给出了可自然操作加莫夫对整个宇宙演化给出了可自然操作的、也容易计算的方案的、也容易计算的方案,得到了许多易于观测检验得到了许多易于观测检验的具体预言的具体预言加莫夫(G.Gamow)的大爆炸宇宙学 11宇宙学讲座ppt课件12宇宙学讲座ppt课件13三、宇宙学目前遇到的困惑三、宇宙学目前遇到的困惑n n在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基础上,加莫夫提出的宇宙大爆炸学说,获得了原初核合成和微波背景辐射两大成功检验,已经被公认为宇宙学中的标准模型.但是,这里还有两个个重大问题需要说明:暗物质暗物质 暗能量暗能量三、宇宙学目前遇到的困惑在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基础上,加莫夫提14什么是暗物质?什么是暗物质?n n就拿太阳来说,它围绕着银河中心以一定的速度在旋转,这是引力引起的,而根据它的速度,可以计算出银河系中心应该存在多大质量的物质使它产生了这样一个速度。但是经过计算,人们发现以太阳这样的速度,银河系中心现有的物质根本无法产生这么大的引力,而是需要更多的物质才能产生,但是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呢?什么是暗物质?就拿太阳来说,它围绕着银河中心以一定的速度在旋15 早在1937 年,茨维基(F.Zwicky)为了解释大星系团中星系速度太大的困难,提出了暗物质概念.此后,人们用光学方法和力学方法研究了许许多多天文现象,发现用力学方法测出的天体质量总比光学方法测出的要大很多倍,从而确凿地肯定了比重子物质高许多倍的暗物质的存在.早在1937 年,茨维基(F.Zwi16 暗物质:目前我们观察的世界都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递到我们的眼中,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但即便是不可见光,我们也可以用探测仪探测到,比如红外线、紫外线、射线等。但是,宇宙中还存在不以电磁波方式传播的物质,而这种物质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能被探测到引力和重力,但人类就是看不见它们,而这部分物质就叫做暗物质。黑洞就是暗物质的一种形式。暗物质:目前我们观察的世界都是通过电磁17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n n 2010 2010年年1212月月1212日,清华大学与二滩公司联合建立的中日,清华大学与二滩公司联合建立的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中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全世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全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正式建成启用。也标志着界岩石覆盖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正式建成启用。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暗物质研究这个自然奥秘探索的最前沿领域。我国正式加入暗物质研究这个自然奥秘探索的最前沿领域。n n 在建设二滩水电站的过程中,四川锦屏山底曾修建了在建设二滩水电站的过程中,四川锦屏山底曾修建了1818公里可以通行汽车的隧道,上面是公里可以通行汽车的隧道,上面是24002400多米厚的山体岩多米厚的山体岩石。现在的地下实验室,就是利用这条隧道,在其侧面挖石。现在的地下实验室,就是利用这条隧道,在其侧面挖出的一个长出的一个长4040米,宽、高各为米,宽、高各为6 6米的空间。目前,它是世米的空间。目前,它是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探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探测暗物质的环境。测暗物质的环境。n n之所以称之为最优,是因为它与国外一些之所以称之为最优,是因为它与国外一些“脱胎脱胎”于于矿井的地下实验室相比,使用更为便利,不必坐着电梯上矿井的地下实验室相比,使用更为便利,不必坐着电梯上上下下,乘坐汽车就能上下下,乘坐汽车就能“入地入地”。而埋深。而埋深24002400米的隧道,米的隧道,更是难得,因为埋得越深,宇宙射线的干扰就越少。更是难得,因为埋得越深,宇宙射线的干扰就越少。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 2010年1218暗物质与反物质不同暗物质与反物质不同 反物质:我们平常看到的宏观物质具体到微观世界,都是由一个个原子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这样的物质可以被叫做正物质。而反物质一切相反,它的质子带负电荷,电子带正电荷,中子和正物质里的中子性质也相反。所以就被称为反物质。暗物质与反物质不同 反物质:我们平常看到19 反物质已经不止一次地被科学家们探索到了,反物质已经不止一次地被科学家们探索到了,它们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它们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并发现了带正电的电子,它们都是在实科学家提出并发现了带正电的电子,它们都是在实验室里被发现的,但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因为反物验室里被发现的,但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因为反物质在遇到和它对应的正物质时就会湮灭,也就是消质在遇到和它对应的正物质时就会湮灭,也就是消失或转变为其他物质了。比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失或转变为其他物质了。比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出来的反氢原子,这究出来的反氢原子,这3838个人工制造的反氢原子被个人工制造的反氢原子被“保存保存”了大约了大约0.170.17秒,因为一旦这些反氢原子遇秒,因为一旦这些反氢原子遇到空气中正常的氢原子,它们就会产生湮灭效应,到空气中正常的氢原子,它们就会产生湮灭效应,消失不见了。尽管如此,这个时间已经被认为是反消失不见了。尽管如此,这个时间已经被认为是反物质存在时间较长的一次了,一般它们都是转瞬即物质存在时间较长的一次了,一般它们都是转瞬即逝的。逝的。目前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目前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因为它们一直都没有真正被发现。暗物质的寻找比因为它们一直都没有真正被发现。暗物质的寻找比反物质困难多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探反物质困难多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探测它们,因为我们看不见它们,不知道它们是以什测它们,因为我们看不见它们,不知道它们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也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探测它们。么方式存在,也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探测它们。但它们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但它们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反物质已经不止一次地被科学家们探索到20什么是暗能量?什么是暗能量?n n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将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将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慢,就像缓慢踩了刹车的汽慢,就像缓慢踩了刹车的汽 车一样。也就是说,距离地球车一样。也就是说,距离地球相对遥远的星系,其膨胀速度应该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相对遥远的星系,其膨胀速度应该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n n但但1998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UCBerkeley)物)物理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理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LBNL)高级科学)高级科学家索尔皮尔姆特(家索尔皮尔姆特(SaulPerlmutterSaulPerlmutter),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布赖恩施密特(学布赖恩施密特(BrianSchmidtBrianSchmidt)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通过观测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通过观测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离我们。换句话说,宇宙是在加速膨胀,仿佛一辆不断踩换句话说,宇宙是在加速膨胀,仿佛一辆不断踩油门的汽车,而不是像此前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处于减速油门的汽车,而不是像此前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处于减速膨胀状态。膨胀状态。什么是暗能量?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21 这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观测结果,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宇宙的传统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使所有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质加速远离呢?科学家们将这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来源,称为“暗能量”。这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观测结果,从根本22 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宇宙结构宇宙结构“金字塔图景金字塔图景”:1 1、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构成的一、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构成的一草一木、山河星月,仅占整个宇宙的草一木、山河星月,仅占整个宇宙的4 4,相当于,相当于金字塔顶的那一块。金字塔顶的那一块。2 2、下面的、下面的2222,则为暗物质。这种物质由仍然,则为暗物质。这种物质由仍然未知的粒子构成,它们不参与电磁作用,无法用未知的粒子构成,它们不参与电磁作用,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质一样,参与引力作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质一样,参与引力作用,因此仍因此仍可能可能可能可能探测到。探测到。3 3、作为塔基的作为塔基的7474,则由最为神秘的暗能量构,则由最为神秘的暗能量构成。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我们对其性质成。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我们对其性质知之甚少,所以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在实验室中知之甚少,所以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在实验室中验证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过天文观测验证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过天文观测这种间接手段来了解其奥秘。这种间接手段来了解其奥秘。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23结束语结束语 19 19 世纪末世纪末20 20 世纪初世纪初,物理学家开尔文在远处物理学家开尔文在远处看到了两朵乌云看到了两朵乌云,一朵是一朵是“以太以太”问题问题;一朵是一朵是“黑黑体谱体谱”问题问题.什么是以太什么是以太?那时那时,人们都知道光是波人们都知道光是波,而波必须在介质中传播而波必须在介质中传播.但光是可以穿过真空的但光是可以穿过真空的,因此真空中有介质因此真空中有介质,以太就是这种介质以太就是这种介质.然而然而,许多许多实验试图找到这种介质实验试图找到这种介质,却均没有成功却均没有成功.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摒弃了以太摒弃了以太,从而建立了相对论从而建立了相对论.什么是什么是“黑体谱黑体谱”问题问题?当时理论上遇到的主要是发散问题当时理论上遇到的主要是发散问题,普朗克普朗克引入了量子性引入了量子性,解决了发散问题解决了发散问题.从而从而,导致了量子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建立力学的建立.开尔文的两朵乌云引发了开尔文的两朵乌云引发了20 20 世纪物理学的两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大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大革命这两大革命,导致了高导致了高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暗物质与暗能量是不是暗物质与暗能量是不是2121世纪物理学晴朗天世纪物理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乌云空中的两朵乌云?它们会不会引发新世纪物理学新它们会不会引发新世纪物理学新的革命的革命?结束语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物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