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32307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20142014年年2 2月月-5-5月月岩土工程勘察 第四讲第四讲第四讲第四讲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一.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及分类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及分类二.二.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三三.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四四.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五五.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六六.附则附则第四讲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及分3 3第三节第三节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3第三节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4 4一、事故调查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实事求是的原则。1 1、是必须全面、彻底查清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得弄虚作假、是必须全面、彻底查清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2 2、是在认定事故性质、分析事故责任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是在认定事故性质、分析事故责任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事故责任;实际情况明确事故责任;3 3、是在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时,要根据事故责任划分、是在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时,要根据事故责任划分 4 4、是总结事故教训、落实事故整改措施要实事求是。、是总结事故教训、落实事故整改措施要实事求是。(二)尊重科学的原则。(二)尊重科学的原则。1 1、是要有科学的态度,不主观臆想,防止个人意识主导,做到客、是要有科学的态度,不主观臆想,防止个人意识主导,做到客观、公正;观、公正;2 2、是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把对事故原因、是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把对事故原因的查明、事故责任的分析、认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查明、事故责任的分析、认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4一、事故调查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的原则。5 5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事故调查工作实行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的原则 (一)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一)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组进行调查。(二)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调查(二)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调查 (1)(1)普通事故的调查。普通事故的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民政府负责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进行调查。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调查的事故。5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6 6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 (2).(2).煤矿事故的调查。煤矿事故的调查。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由省级煤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省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参加调查;发生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及其有关部门参加调查;发生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负由负责监察事故发生地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责监察事故发生地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组进行调查。(3).(3).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发生重大事故由发生重大事故由国务院铁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路主管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和一般事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故由事故发生地铁路管理机构事故发生地铁路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4).(4).跨行政区域发生的事故的调查。跨行政区域发生的事故的调查。特别重大事故以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6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 (2).煤矿事故的调查7 7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三)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调查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三)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调查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责调查的事故。一般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由上级一般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由上级政府组织进行调查政府组织进行调查:(:(5 5 种)种)1.1.事故事故性质恶性质恶劣、社会劣、社会影响较大影响较大;2.2.同一地区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同类事故;3.3.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能真正吸取事故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能真正吸取事故教训的教训的;4.4.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反响十分强烈的;5.5.事故调查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7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三)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调查下级人民8 8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四)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四)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 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由上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8二、事故调查工作职责划分(四)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9 9三、调查组职责和成员组成 成员要求:成员要求:知识和专长、无利害关系知识和专长、无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原则(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原则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精简、效能的原则。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 工会工会派人派人组成,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可以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9三、调查组职责和成员组成 成员要求:知识和专长、无利1010三、调查组职责和成员组成(二)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二)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 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原则:应当具有事故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原则: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有直接利害关系。(三)事故调查组组长的产生(三)事故调查组组长的产生 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门指定,事故调查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门指定,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事故等级,设事故组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事故等级,设事故调查组副组长调查组副组长1 13 3人。人。10三、调查组职责和成员组成(二)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1111三、调查组职责和成员组成(四)事故调查组应当明确的几个问题:(四)事故调查组应当明确的几个问题:1 1)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必须依照必须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的规定执行;2 2)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履行事故调查的行为)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履行事故调查的行为是职务行是职务行为,代表其所属部门、单位进行事故调查工作为,代表其所属部门、单位进行事故调查工作;3 3)事故调查组成员都要)事故调查组成员都要接受事故调查组的领导接受事故调查组的领导;4 4)事故调查组聘请的参与事故调查的)事故调查组聘请的参与事故调查的专家,也是事专家,也是事故调查组的成员。故调查组的成员。11三、调查组职责和成员组成(四)事故调查组应当明确的几个问1212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事故的具体时间、地点;事故的具体时间、地点;事故现场状况及事故现场保护情况;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事故现场状况及事故现场保护情况;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情况;事故报告经过;事故抢救情况;事故善急处置措施情况;事故报告经过;事故抢救情况;事故善后处理情况。后处理情况。2 2、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接原因;3 3、查明人员伤亡情况:、查明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时人员涉险情况;事故发生时人员涉险情况;事故当场人员伤亡情况及人员失踪情况;事故抢救过程中事故当场人员伤亡情况及人员失踪情况;事故抢救过程中人员伤亡情况;最终伤亡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最终伤亡情况。4.4.查明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查明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事故善后处理费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费用。用;事故善后处理费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费用。12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1313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5 5、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对认定为责任事故对认定为责任事故的,要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分别认定下列事故的,要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分别认定下列事故责任:责任:(1)(1)直接责任者直接责任者,即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责任的人即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如违章作业人员。员,如违章作业人员。(2)(2)主要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即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即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如违章指挥者。如违章指挥者。(3)(3)领导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即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即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13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5、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1414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6 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分、纪律处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建议;行政处分、纪律处分建议;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建议;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对事故责任者追究民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对事故责任者追究民事责任的建议。事责任的建议。7 7、总结事故教训:、总结事故教训:针对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投入、针对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投入、安全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查找事故根源。安全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查找事故根源。8 8、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提出事故防范措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建议。施和整改建议。9 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必须经事故调查该调查报告必须经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14四、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1515五、事故调查组的职权 1.1.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供有关情况。2.2.有权获得相关文件、资料。有权获得相关文件、资料。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调查工作的需要,有权向事故单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调查工作的需要,有权向事故单位和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调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位和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调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及时、如实提供,不得拒绝。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及时、如实提供,不得拒绝。3.3.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5五、事故调查组的职权 1.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1616六、事故调查常用工作方式和调查方法(一)一)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通常分设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通常分设3 3 个组,个组,综合组、技术组、管理组等综合组、技术组、管理组等。分工如下:。分工如下:1 1、综合组:、综合组:负责资料搜集和保管、信息报送、协负责资料搜集和保管、信息报送、协 调调内务、对外联络、汇总材料、协助善后工作、写出事故调内务、对外联络、汇总材料、协助善后工作、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查报告。2 2、技术分析组:、技术分析组:负责现场勘察、收集现场资料和物负责现场勘察、收集现场资料和物证,对事故现场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认定事故性质。证,对事故现场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认定事故性质。3 3、管理调查组:、管理调查组: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管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管 理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 处理建议。处理建议。16六、事故调查常用工作方式和调查方法(一)对重大、特别重大1717(二)事故调查常用的工作方法 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中,关键是要重证据,重第一手资料。因此,调查组开展工作时,应首先查看现场,封存有关技术档案和记录,找当事人谈话做好笔录。具体要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调查取证、技术鉴定、事故调查常用方法和事故分析)六、事故调查常用工作方式和调查方法17(二)事故调查常用的工作方法六、事故调查常用工作方式和调1818(一)事故调查取证1 1、事故现场处理、事故现场处理 2 2、事故有关物证收集、事故有关物证收集 3 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4 4、事故认证材料收集纪录、事故认证材料收集纪录 5 5、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18(一)事故调查取证1、事故现场处理 19191、事故现场处理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工地进行,在事故发生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工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事故现场的处理至少应当做后,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事故现场的处理至少应当做到到:(1)(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故蔓延扩大。(2)(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状态,不得破坏。(3)(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做好现场标志。(4)(4)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仔细对现场进行标记记录或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仔细对现场进行标记记录或拍照、录像并保持记录的准确性。拍照、录像并保持记录的准确性。191、事故现场处理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20202、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 (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位置等。(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4)对危害健康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202、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 (1)现场物证。包括:破2121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1 1 1 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1)(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2)(2)、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3)(3)、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4)(4)、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 (或位置或位置)(5)(5)、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21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2222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2.2.2.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1)(1)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2)(2)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析。(3)(3)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 制制 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4)(4)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情况以及工作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情况以及工作 环境中的有毒、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5)(5)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围。(6)(6)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7)(7)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22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2323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在事故调查取证时,应尽可能与每一位受害在事故调查取证时,应尽可能与每一位受害人及证人进行交谈。同时要与在事故发生之前曾人及证人进行交谈。同时要与在事故发生之前曾在现场的人员以及那些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赶到在现场的人员以及那些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进行交谈。要保证每一次交谈记事故现场的人员进行交谈。要保证每一次交谈记录的准确性。录的准确性。询访见证人、目击者和当班人员时,应采用询访见证人、目击者和当班人员时,应采用交流的形式,不应采用审问方式。见证人提供与交流的形式,不应采用审问方式。见证人提供与事故调查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事故现场状事故调查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事故现场状态、周围环境情况及人理因素。态、周围环境情况及人理因素。23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在事故调查取证时,应24245、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1 1 1 1、事故现场摄影、拍照、事故现场摄影、拍照、事故现场摄影、拍照、事故现场摄影、拍照 在收集事故现场的资料时,可能要通过对事故现场进在收集事故现场的资料时,可能要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影或拍照来获得更清楚的信息。行摄影或拍照来获得更清楚的信息。(1 1)显示事故现场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显示事故现场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2 2)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爆炸引起的伤害等要及时拍照。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爆炸引起的伤害等要及时拍照。(3 3)事故发生现场全貌。)事故发生现场全貌。(4 4)利用摄影或录象,以提供比较完善的信息内容。)利用摄影或录象,以提供比较完善的信息内容。245、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1、事故现场摄影、拍25255、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2 2 2 2、事故现场图绘制、事故现场图绘制、事故现场图绘制、事故现场图绘制 对事故发生地点经过全面地初步研拍照之后,调对事故发生地点经过全面地初步研拍照之后,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事故现场图。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事故现场图。(1)(1)确定事故发生地点坐标、伤亡人员的置图。确定事故发生地点坐标、伤亡人员的置图。(2)(2)确定涉及事故的设备散落各构件的位作出标确定涉及事故的设备散落各构件的位作出标记记 (3)(3)查看和分析事故发生时留在地面上的迹。查看和分析事故发生时留在地面上的迹。(4)(4)必要时,绘制现场剖面图。必要时,绘制现场剖面图。255、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2、事故现场图绘制 2626(二)技术鉴定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26(二)技术鉴定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2727(三)事故调查常用到的技术方法 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和和变更分析方法变更分析方法。我们。我们这里只介绍变更分析方法:这里只介绍变更分析方法:变更分析方法重点在于变更。为了完成事故变更分析方法重点在于变更。为了完成事故调查,查找原因,调查人员必须寻找与标准、规调查,查找原因,调查人员必须寻找与标准、规范相背离的东西。调查有关预期变更所导致的所范相背离的东西。调查有关预期变更所导致的所有问题。对每一项变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发有问题。对每一项变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发生的原因。这种技术方法应遵循以下步骤:生的原因。这种技术方法应遵循以下步骤:27(三)事故调查常用到的技术方法 事故调查常用的2828(三)事故调查常用到的技术方法 (1 1)确定问题,即发生了什么。)确定问题,即发生了什么。(2 2)相关标准、规范的确立。)相关标准、规范的确立。(3 3)辨明发生什么变更、变更的位置以及对变更的描述,)辨明发生什么变更、变更的位置以及对变更的描述,即发生什么变更、在哪儿发生的变更、什么时间发生的以及变即发生什么变更、在哪儿发生的变更、什么时间发生的以及变更的程度如何。更的程度如何。(4 4)影响变更的因素具体化的描述和不影响变更的因素描)影响变更的因素具体化的描述和不影响变更的因素描述述 (5 5)辨明变更的特点、特征及具体情况。)辨明变更的特点、特征及具体情况。(6 6)对发生变更的可能原因作一详细的列表。)对发生变更的可能原因作一详细的列表。(7 7)从中选择最可能的变更原因。)从中选择最可能的变更原因。(8 8)找出相关变更带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找出相关变更带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28(三)事故调查常用到的技术方法 (1)确定问题2929(四)事故分析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接原因间接原因: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者环境的因素。在事故原因分析时,应从直接或者环境的因素。在事故原因分析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的全部原因。29(四)事故分析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30301、事故原因分析要明确的内容(1)在事故发生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 (2)不正常的状态在那儿发生的(3)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4)不正常的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6)事故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间接)(7)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301、事故原因分析要明确的内容(1)在事故发生前存在什么样31312、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1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2 2、分析伤害方式。、分析伤害方式。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1 1 1 1)受伤部位)受伤部位)受伤部位)受伤部位;2;2;2;2)受伤性质)受伤性质)受伤性质)受伤性质;3;3;3;3)起因物)起因物)起因物)起因物;4;4;4;4)致)致)致)致 害物害物害物害物;5;5;5;5)伤害方式)伤害方式)伤害方式)伤害方式;6;6;6;6)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7 7 7 7)不安)不安)不安)不安 全行为。全行为。全行为。全行为。3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5 5、确定事故责任者、确定事故责任者 312、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32323、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 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为直接原因: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有规定。323、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33334、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GB6442(GB6442(GB6442 一一一一1986)1986)1986)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1 1 1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 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2 2 2 2、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识。3 3 3 3、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4 4、对现场工作、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 5、没有安全、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防范措施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对事故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隐患整改不力隐患整改不力隐患整改不力 7 7、其他。、其他。334、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3434七、事故调查时限和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uu(一)事故调查时限(一)事故调查时限(一)事故调查时限(一)事故调查时限 原则上,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原则上,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606060日内日内日内日内提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延长的延长的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期限最长不超过期限最长不超过期限最长不超过60606060日日日日。uu(二)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二)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二)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二)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1)(1)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概况单位概况单位概况;(2)(2)事故事故发生经过发生经过发生经过发生经过和和和和事故救援事故救援事故救援事故救援情况情况;(3)(3)事故造成的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人员伤亡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和和和和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4)事故发生的事故发生的原因原因原因原因和和和和事故性质事故性质事故性质事故性质;(5)(5)事故事故责任的认定责任的认定责任的认定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6)事故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34七、事故调查时限和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一)事故调查时限 例 题1.1.根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 493 号);生产安全事故调号);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批准后。批准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A.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B.监察机关监察机关C.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D.D.人民政府人民政府D例 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例 题2.2.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人员,应对事故负的人员,应对事故负()责任。责任。A.A.领导领导B.B.主要主要C.C.直接直接D.D.行政行政C例 题2.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人员,应对例 题3.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GB6442-1986),下列情况属于事故间接原),下列情况属于事故间接原因的有因的有()。A.A.制动装置有缺陷制动装置有缺陷B.B.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C.C.没有或不认真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没有或不认真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隐患整改不力D.D.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E.E.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工具操作BC例 题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例 题4.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应由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应由()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A.A.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单位B.B.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C.C.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D.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D例 题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例 题5.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说法,不准确的是说法,不准确的是()。A.A.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 60 日内提交日内提交B.B.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C.C.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D.D.报送事故发生单位报送事故发生单位D例 题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例 题6.6.事故调查组一般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事故调查组一般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等部门的安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等部门的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不包括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A.查明事故经过和原因查明事故经过和原因B.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C.C.做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决定做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决定D.D.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C例 题6.事故调查组一般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行政例 题7.7.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了死亡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了死亡9 9人的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由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由()负负责调查。责调查。A.A.国务院国务院B.B.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C.C.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D.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B例 题7.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了死亡9人的生产安全事例 题8.8.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下述情况中,因。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下述情况中,应确定为间接原因的是应确定为间接原因的是()。A.A.操作工操作不当操作工操作不当B.B.储存设施不安全储存设施不安全C.C.作业场所过于狭窄作业场所过于狭窄D.D.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D例 题8.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进行事例 题9.9.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事故,应负领导进行的。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事故,应负领导责任的是责任的是()。A.A.违章作业违章作业B.B.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C.C.违反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D.D.安全生产规章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不健全D例 题9.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下例 题10.10.事故调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正确分析事事故调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正确分析事故具有重要作用。在事故调查中,常用的技故具有重要作用。在事故调查中,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术分析方法有()。A.A.危险指数方法危险指数方法B.B.故障树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C.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D.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预先危险分析方法E.E.变更分析方法变更分析方法BCE例 题10.事故调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正确分析事故具有重要例 题11.11.11.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令第令第令第493 493 493 493 号)规定,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号)规定,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号)规定,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号)规定,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有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有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有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有()。A.A.A.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B.B.B.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C.C.C.C.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D.D.D.D.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E.E.E.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ABCE例 题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例 题12.12.事故现场的保护对于事故调查取证、确定事故现场的保护对于事故调查取证、确定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十分重要。为了抢险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十分重要。为了抢险救灾,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时,应救灾,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时,应()。A.A.封闭事故现场封闭事故现场B.B.做出标记做出标记C.C.绘制现场简图绘制现场简图D.D.作出书面记录作出书面记录E.E.妥善保护现场主要痕迹、物证妥善保护现场主要痕迹、物证BCDE例 题12.事故现场的保护对于事故调查取证、确定事故责任以4747第四节第四节事故处理事故处理47第四节事故处理4848一、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 事故处理对于事故处理对于事故责任追究事故责任追究以及以及防范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整改措施的落实等非常重要,也是落实等非常重要,也是落实“四不放过四不放过”要求的核心环节:要求的核心环节:1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2 2、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3 3、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48一、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 事故处理对于事故责任追4949一、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有关事故中,有关事故中,有关事故中,有关事故调查处理一共有调查处理一共有调查处理一共有调查处理一共有四个原则四个原则四个原则四个原则。(一)(一)(一)(一)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主体和批复期限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主体和批复期限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主体和批复期限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主体和批复期限 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即按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即按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即按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即按事故等级分别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批复。事故等级分别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批复。事故等级分别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批复。事故等级分别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批复。特别重大事故自收到事特别重大事故自收到事特别重大事故自收到事特别重大事故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故调查报告之日起30303030日内作出批复日内作出批复日内作出批复日内作出批复;其他级别事故其他级别事故其他级别事故其他级别事故15151515日内作出日内作出日内作出日内作出批复。批复。批复。批复。(二)(二)(二)(二)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 有关机关应当按各级政府的批复,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机关应当按各级政府的批复,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机关应当按各级政府的批复,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机关应当按各级政府的批复,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按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按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按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按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9一、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5050一、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有关事故中,有关事故中,有关事故中,有关事故调查处理一共有调查处理一共有调查处理一共有调查处理一共有四个原则四个原则四个原则四个原则。(三)(三)(三)(三)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监督检查 事故发生单位应吸取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事故发生单位应吸取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事故发生单位应吸取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事故发生单位应吸取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应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应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应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应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对事故发生单位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对事故发生单位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对事故发生单位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对事故发生单位负责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四)(四)(四)事故处理情况的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的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的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的公布 事故处理情况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事故处理情况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事故处理情况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事故处理情况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向社会公布。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向社会公布。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向社会公布。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向社会公布。50一、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5151二、有关事故追究的规定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追究其追究其追究其追究其行政行政行政行政、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或或或或刑事刑事刑事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责任的一种制度。责任的一种制度。责任的一种制度。(一)(一)(一)(一)行政责任行政责任行政责任行政责任 1 1 1 1、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规定 行政处分主要是对职务性过错的制裁,它包括不作为失职处分和行政处分主要是对职务性过错的制裁,它包括不作为失职处分和行政处分主要是对职务性过错的制裁,它包括不作为失职处分和行政处分主要是对职务性过错的制裁,它包括不作为失职处分和作为失职处分。(作为失职处分。(作为失职处分。(作为失职处分。(5 5 5 5 个)个)个)个)(1 1 1 1)防范性工作失职处分;防范性工作失职处分;防范性工作失职处分;防范性工作失职处分;(2 2 2 2)确保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失职处分;确保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失职处分;确保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失职处分;确保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失职处分;(3 3 3 3)安全审批失职处分;安全审批失职处分;安全审批失职处分;安全审批失职处分;(4 4 4 4)监督管理失职处分;监督管理失职处分;监督管理失职处分;监督管理失职处分;(5 5 5 5)事故调查处理失职处分。事故调查处理失职处分。事故调查处理失职处分。事故调查处理失职处分。51二、有关事故追究的规定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5252二、有关事故追究的规定 2 2、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罚规定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罚规定 (二)(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中的规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犯罪主要有危根据刑法中的规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犯罪主要有危害公共安全罪,渎职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重大环境污害公共安全罪,渎职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染事故罪。(三)(三)民事责任民事责任 安全生产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包括财产损失安全生产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包括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赔偿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四)(四)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有关惩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有关惩处违法行为方面的规定违法行为方面的规定 条例规定了对事故单位、事故单位主要条例规定了对事故单位、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的处罚、对有关人员及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的处罚、对有关人员及中介机构的处理、处理、对政府及其有关各级人员的处分等内容。对政府及其有关各级人员的处分等内容。52二、有关事故追究的规定 2、安全生产责任的行例 题1.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 493 号),有关机关应当按号),有关机关应当按照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照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进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进行行()。A.A.行政处分行政处分B.B.行政处罚行政处罚C.C.刑事处罚刑事处罚D.D.民事处罚民事处罚B例 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例 题2.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 493 号),对事故发生单位号),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应是部门应是()。A.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B.B.工会组织工会组织C.C.监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监察机关和人民法院D.D.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A例 题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例 题3.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 493 号)规定,对事故调查组号)规定,对事故调查组提交的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人民政府应当自提交的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之日起收到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日内做出批复。A.10A.10B.15B.15C.20C.20D.30D.30B例 题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56第五节第五节法律责任法律责任56第五节法律责任5757法律责任 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40%40%40%至至至至80%80%80%80%的罚款;属于国的罚款;属于国的罚款;属于国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80%)(80%)(80%)(80%);(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40%-60%)(40%-60%)(40%-60%)(40%-60%);(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60%-(60%-(60%-(60%-80%)80%)80%)80%)。57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