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卫生-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932202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卫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营养卫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营养卫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营养的概念营养的概念营养的重要性营养的重要性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第一节概述营养的概念1一、营养的概念一、营养的概念营养:营养: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营养学:营养学: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促进身体生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科学。和延年益寿的科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运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运动员在不同训练或比赛情况下的营养需要、动员在不同训练或比赛情况下的营养需要、营养因素和机体机能、运动能力、体力适营养因素和机体机能、运动能力、体力适应以及防治运动性疾病的一门科学应以及防治运动性疾病的一门科学。一、营养的概念营养: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2二、营养的重要性二、营养的重要性营养与生长发育营养与生长发育营养与健康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生理机能营养与生理机能营养与体育运动营养与体育运动二、营养的重要性营养与生长发育3三、合理营养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易于消化吸收易于消化吸收不含对机体有害的物质不含对机体有害的物质良好的膳食制度与饮食卫生良好的膳食制度与饮食卫生良好的适口性良好的适口性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4第二节热能第二节热能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能量平衡能量平衡能量消耗的测定能量消耗的测定第二节热能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51.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能量单位能量单位国际上以焦或焦耳为热能的计量单位国际上以焦或焦耳为热能的计量单位日常应用以千焦和兆作为单位日常应用以千焦和兆作为单位营养学上惯用卡或千卡表示热量营养学上惯用卡或千卡表示热量能量系数能量系数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4Kcal脂肪:脂肪:9Kcal蛋白质:蛋白质:4Kcal1.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能量单位62.能量平衡能量平衡能量消耗能量消耗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供给量与食物来源能量不平衡的危害能量不平衡的危害2.能量平衡能量消耗72.1能量消耗能量消耗基础代谢:基础代谢:体表面积与体型,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与体型,年龄,性别,内分泌,气温等。内分泌,气温等。运动的生热效应:运动的生热效应: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工作的熟练程度。工作的熟练程度。食物的生热效应:食物的生热效应:蛋白质最强蛋白质最强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影响热能消耗的其他因素影响热能消耗的其他因素2.1能量消耗基础代谢:体表面积与体型,年龄,性别,内分泌,82.2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人体热能来源主要是人体热能来源主要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之间既有特殊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之间既有特殊生理功能又有替代作用。生理功能又有替代作用。三者比例:三者比例:60%60%70%70%,10%10%15%15%,20%20%25%25%人体热能的需要量因受人体热能的需要量因受劳动强度、年龄、劳动强度、年龄、性别、生理特点性别、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2.2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人体热能来源主要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92.3能量不平衡的危害能量不平衡的危害过多的危害:过多的危害:肥胖肥胖(糖尿病、胆糖尿病、胆石症、胰腺炎、痛风症、寿命缩石症、胰腺炎、痛风症、寿命缩短、高血压、血脂高、脂肪肝。短、高血压、血脂高、脂肪肝。过少的危害:过少的危害:体重减轻工作效率体重减轻工作效率下降;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下降;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利用。2.3能量不平衡的危害过多的危害:肥胖(糖尿病、胆石症、胰腺103.能量消耗的测定能量消耗的测定直接测热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生活观察法生活观察法体重平衡法体重平衡法估计法估计法3.能量消耗的测定直接测热法11第三节营养素第三节营养素 蛋白质蛋白质 脂肪脂肪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维生素 矿物质矿物质 水水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 第三节营养素 蛋白质 121.蛋白质蛋白质1.1概述概述1.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1.3食品营养价值评定食品营养价值评定1.4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1.5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1.蛋白质1.1概述131.1概述概述元素组成元素组成:碳碳 氢氢 氧氧 氮氮基本单位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由氨基酸构成肽由氨基酸构成肽)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8种种)与非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分类分类:完全完全 半完全半完全 不完全不完全1.1概述元素组成:碳 氢 氧 氮141.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构成机体组织:构成机体组织:生长、更新、修复生长、更新、修复调节生理机能:调节生理机能:渗透压、肌肉收缩、免渗透压、肌肉收缩、免疫、神经传导、第二信使等疫、神经传导、第二信使等供给热能:供给热能:不是主要功用。当摄入过多不是主要功用。当摄入过多或破坏过多或比例不当时,蛋白质参与或破坏过多或比例不当时,蛋白质参与供能。供能。1.2营养功用构成机体组织:生长、更新、修复151.3食品营养价值评定食品营养价值评定种类与含量:种类与含量:大豆大豆消化率:消化率:大豆与豆制品大豆与豆制品生物价:生物价:机体真正被利用的程度机体真正被利用的程度储留量吸收量储留量吸收量储留量吸收量(尿氮代谢氮)储留量吸收量(尿氮代谢氮)吸收量食物氮(粪氮内源氮)吸收量食物氮(粪氮内源氮)1.3食品营养价值评定种类与含量:大豆161.4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1-1.5g/d/kg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能量摄入量、蛋白质质量、机能量摄入量、蛋白质质量、机体的生理状态体的生理状态来源:来源: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谷类、谷类、豆类、畜禽肉类、乳类、水产品类、豆类、畜禽肉类、乳类、水产品类、禽蛋类禽蛋类(划线者为优质蛋白质划线者为优质蛋白质)1.4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1-1.5g/d/kg171.5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蛋白质代谢(不同项目)蛋白质代谢(不同项目)食用过多的危害食用过多的危害1.5与运动的关系蛋白质代谢(不同项目)182.脂肪脂肪2.1概述概述2.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2.3食品营养价值评定食品营养价值评定2.4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2.5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2.脂肪2.1概述192.1概述概述元素组成元素组成:碳碳 氢氢 氧氧分类分类:脂肪脂肪=脂肪酸脂肪酸+甘油甘油脂类脂类 类脂类脂:磷脂磷脂 固固醇醇脂肪酸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饱和与不饱和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油酸2.1概述元素组成:碳 氢 氧202.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热能供给热能: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高构成机体组织构成机体组织:细胞膜、皮下脂肪、细胞膜、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内脏脂肪供给必需脂肪酸供给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作用脂肪酸的作用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并促进其并促进其吸收利用吸收利用:胡萝卜的食用方法胡萝卜的食用方法增加食物香味与饱腹感增加食物香味与饱腹感:减肥与增肥减肥与增肥2.2营养功用供给热能:能量密度高212.3食品营养价值评定食品营养价值评定种类与含量种类与含量:饱和程度饱和程度消化率消化率:饱和程度饱和程度 熔点熔点维生素含量维生素含量:脂溶性脂溶性2.3食品营养价值评定种类与含量:饱和程度222.4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50g/d50g/d比例比例:不饱和不饱和:饱和饱和=1.251.5:1=1.251.5:1来源来源:广泛广泛2.4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50g/d232.5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脂肪的氧化脂肪的氧化食用过多的危害食用过多的危害2.5与运动的关系脂肪的氧化24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3.1概述概述3.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3.4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3.碳水化合物3.1概述253.1概述概述元素组成元素组成:碳碳 氢氢 氧氧分类分类:单糖单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双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果胶淀粉糖原纤维素果胶吸收速度吸收速度:单糖单糖 双糖双糖 多多糖糖甜度甜度:果糖果糖 蔗糖蔗糖 葡萄糖葡萄糖3.1概述元素组成:碳 氢 氧263.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热能供给热能:易消化吸收易消化吸收,耗氧少耗氧少,产热快产热快,在在无氧条件下可以供能无氧条件下可以供能(优点优点)维持中枢神经机能维持中枢神经机能:必须由葡萄糖提供能量必须由葡萄糖提供能量 低血糖低血糖抗生酮作用抗生酮作用,维持脂肪正常代谢维持脂肪正常代谢: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提供能量提供能量保护肝脏保护肝脏:葡萄糖醛酸解毒葡萄糖醛酸解毒 酒精酒精 毒物毒物构成机体的一些重要物质构成机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细胞膜细胞膜 结缔组结缔组织织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3.2营养功用供给热能:易消化吸收,耗氧少,产热快,在无氧条27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60%-70%来源来源:广泛广泛淀粉的优点淀粉的优点:人体对淀粉有较好的适应性人体对淀粉有较好的适应性,消化吸收慢消化吸收慢,可同时获取多种营养素可同时获取多种营养素蔗糖的危害蔗糖的危害:肥胖症肥胖症 糖尿病糖尿病 心血管病心血管病 高血脂症高血脂症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60%-70%283.4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糖原填充法糖原填充法3.4与运动的关系糖原填充法294.维生素维生素4.1概述概述4.2VitA4.3VitD4.4VitE4.5VitB14.6VitB24.7VitPP4.8VitC4.维生素4.1概述304.1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生理功能分类分类:水溶性与脂溶性水溶性与脂溶性(比较比较)注意注意:1.1.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甚微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甚微.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2.2.各种食物所含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很大各种食物所含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很大.应摄入各种食物应摄入各种食物.3.3.有些维生素容易在食物加工和烹调过程中受破有些维生素容易在食物加工和烹调过程中受破坏坏.应正确加工烹调应正确加工烹调.4.4.维生素除有营养作用外维生素除有营养作用外,还有药理作用还有药理作用.5.5.维生素对运动员十分重要维生素对运动员十分重要.6.6.维生素摄入必须适量维生素摄入必须适量.4.1概述营养功用:调节生理功能314.2 VitA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2 VitA概述324.2.1概述概述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易被氧化和紫外线破坏易被氧化和紫外线破坏-胡萝卜素被称为维生素胡萝卜素被称为维生素A原原4.2.1概述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334.2.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夜盲症夜盲症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干干眼病眼病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长发育:骨的生长发育骨的生长发育抗氧化和抗癌作用抗氧化和抗癌作用:能捕捉自由基能捕捉自由基4.2.2营养功用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夜盲症344.2.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800800g/dg/d视黄醇当量视黄醇当量.至少应有至少应有1/31/3来自维生素来自维生素A,A,其余其余2/32/3可来自胡萝卜可来自胡萝卜素素.视力要求高视力要求高,夜间及弱光下工作夜间及弱光下工作,皮肤粘皮肤粘膜受刺激者的需要量较高膜受刺激者的需要量较高,如射击摩托及如射击摩托及游泳运动员游泳运动员来源来源:维生素维生素A A只存在于动物性中只存在于动物性中,尤其是尤其是动物的肝脏蛋类和奶类动物的肝脏蛋类和奶类.胡萝卜素的良好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是有色蔬菜和水果来源是有色蔬菜和水果.4.2.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800g/d视黄醇当量.至少354.3 VitD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3 VitD概述364.3.1概述概述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性质稳定性质稳定4.3.1概述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374.3.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调节体内钙磷代谢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和利用,以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以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缺乏症缺乏症:小儿患佝偻病小儿患佝偻病,成人患软骨成人患软骨病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4.3.2营养功用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以38营养卫生-课件394.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5 5 g/dg/d来源来源:动物性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鱼肝油各种鱼肝油各种动物肝脏和蛋黄动物肝脏和蛋黄;日光日光.4.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5 g/d404.4 VitE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4 VitE概述414.4.1概述概述又称生育酚又称生育酚极易自身氧化极易自身氧化4.4.1概述又称生育酚424.4.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维持正常生殖功能维持正常生殖功能4.4.2营养功用抗氧化作用434.4.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10mg10mg来源来源:植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4.4.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10mg444.5 VitB1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5 VitB1概述454.5.1概述概述又称抗脚气病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维生素在碱性条件下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易氧化破加热易氧化破坏坏4.5.1概述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464.5.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促进糖类等新陈代谢促进糖类等新陈代谢,维护心脏和神维护心脏和神经健康经健康 (脚气病)(脚气病)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4.5.2营养功用促进糖类等新陈代谢,维护心脏和神经健康 474.5.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与热能供应成正比与热能供应成正比.0.5mg/1000kcal0.5mg/1000kcal来源来源:动物内脏、肉类豆类、花动物内脏、肉类豆类、花生、粗粮生、粗粮4.5.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热能供应成正比.0.5mg484.6 VitB2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6 VitB2概述494.6.1概述概述又称核黄素又称核黄素易为碱和光破坏易为碱和光破坏4.6.1概述又称核黄素504.6.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是黄酶辅基是黄酶辅基FMN和和FAD的的组成成分组成成分,直接参与氧化反直接参与氧化反应及电子传递系统应及电子传递系统,是蛋白是蛋白质脂肪和糖尿病类在体内质脂肪和糖尿病类在体内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骨髓中红细胞的形成骨一骨髓中红细胞的形成骨一定的关系定的关系.(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眼睛皮肤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眼睛皮肤健康健康)4.6.2营养功用是黄酶辅基FMN和FAD的组成成分,直接参514.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与机体能量代谢及蛋白质的与机体能量代谢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均有关系摄入量均有关系 0.5mg/1000kcal0.5mg/1000kcal来源来源:肝、肾、心、奶类、蛋黄、豆肝、肾、心、奶类、蛋黄、豆类、绿叶蔬菜类、绿叶蔬菜4.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机体能量代谢及蛋白质的摄入量524.7 VitPP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7 VitPP概述534.7.1概述概述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4.7.1概述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544.7.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构成辅酶构成辅酶和辅酶和辅酶,在生物氧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作用过程中起递氢作用4.7.2营养功用构成辅酶和辅酶,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554.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6mg/1000kcal6mg/1000kcal来源来源:动物肝脏、酵母、花生、动物肝脏、酵母、花生、谷类、豆类、肉类谷类、豆类、肉类4.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6mg/1000kcal564.8 VitC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4.8 VitC概述574.8.1概述概述又称抗坏血病维生素又称抗坏血病维生素(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4.8.1概述又称抗坏血病维生素(抗坏血酸)584.8.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参与氧化还原作用参与氧化还原作用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有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坏血病坏血病提高应激能力提高应激能力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4.8.2营养功用参与氧化还原作用 抗氧化剂594.8.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100mg/d100mg/d来源来源: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 应尽可应尽可能保持新鲜生吃能保持新鲜生吃4.8.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100mg/d605.矿物质矿物质5.1概述概述5.2 Ca5.3 P5.4 Na CL5.5 K5.6 Fe5.7 Zn5.矿物质5.1概述615.1概述概述分类分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一般生理功能一般生理功能:构成机体组织的材料构成机体组织的材料;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维维持组织的正常兴奋性持组织的正常兴奋性;酶的组成成分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和激活剂.5.1概述分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625.2 Ca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5.2 Ca概述635.2.1概述概述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种无机盐多数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多数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中5.2.1概述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645.2.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构成骨骼和牙齿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维持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维持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凝血因子之一凝血因子之一,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作为第二信使调节机体各种生理活作为第二信使调节机体各种生理活动动5.2.2营养功用构成骨骼和牙齿655.2.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800mg/d800mg/d来源来源:最理想来源是奶及奶制品最理想来源是奶及奶制品影响吸收的因素影响吸收的因素:膳食中钙的水平膳食中钙的水平;维生素维生素D;D;消化管的酸碱度消化管的酸碱度;食物种类食物种类;年龄年龄5.2.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800mg/d665.3 P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5.3 P概述675.3.1概述概述除钙外除钙外,是人体中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无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机盐多数存在于骨骼和多数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牙齿中5.3.1概述除钙外,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685.3.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物质物质核酸磷脂磷某些酶的组核酸磷脂磷某些酶的组成成分成成分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以磷酸高能键形式参与以磷酸高能键形式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5.3.2营养功用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物质695.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700mg/d700mg/d来源来源:广泛存在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于各种食物中5.3.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700mg/d705.4 Na Cl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5.4 Na Cl营养功用715.4.1营养功用营养功用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氯氯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负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负离子钠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钠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氯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氯是胃酸的主要成分,能激活唾能激活唾液淀粉酶液淀粉酶氯化钠有调味作用氯化钠有调味作用5.4.1营养功用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氯是细胞外液中的725.4.2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成人一般不超过成人一般不超过10g/d过量会引起高血压病过量会引起高血压病排汗排汗1升升,补充氯化钠补充氯化钠3克克5.4.2供给量与来源成人一般不超过10g/d735.5 K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5.5 K745.5.1营养功用营养功用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参与能量代谢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心脏的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心脏的正常跳动正常跳动5.5.1营养功用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平衡755.5.2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2-4g/d2-4g/d来源来源:蔬菜、水果蔬菜、水果5.5.2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2-4g/d765.6 Fe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5.6 Fe概述775.6.1概述概述是世界性缺乏率较高的营养素之一是世界性缺乏率较高的营养素之一对人体机能对人体机能 和健康有较大影响和健康有较大影响5.6.1概述是世界性缺乏率较高的营养素之一785.6.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缺铁性缺铁性贫血贫血是细胞色素过氧化酶以及肌红蛋白是细胞色素过氧化酶以及肌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的组成成分5.6.2营养功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缺铁性贫血795.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男子男子15mg/d15mg/d妇女妇女18mg/d18mg/d来源来源: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肝脏瘦肉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存在形式血色素型铁存在形式血色素型铁易吸收易吸收;维生素维生素C;C;脂肪过多脂肪过多;茶叶茶叶中鞣酸中鞣酸;肠液酸碱度肠液酸碱度;体内铁的贮体内铁的贮存量及造血速度存量及造血速度5.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男子15mg/d妇女18mg/805.7 Zn概述概述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5.7 Zn概述815.7.1概述概述伊朗侏儒症伊朗侏儒症黄金搭档黄金搭档5.7.1概述伊朗侏儒症825.7.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是许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一些酶是许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一些酶的激活剂的激活剂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加速创伤愈合加速创伤愈合促进维生素促进维生素A代谢代谢,保护夜间视力保护夜间视力改善味觉改善味觉,促进食欲促进食欲提高智力提高智力5.7.2营养功用是许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一些酶的激活剂835.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15.5mg/d15.5mg/d来源来源:海产品中蛤贝类、肉类、海产品中蛤贝类、肉类、蛋类、豆类、菇类、硬果类蛋类、豆类、菇类、硬果类5.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15.5mg/d846.水水6.1概述概述6.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6.水6.1概述856.1概述概述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含水量含水量:男男 女女 年少年少 年老年老6.1概述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866.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构成人体组织构成人体组织参与物质代谢参与物质代谢运输物质运输物质调节体温调节体温润滑作用润滑作用6.2营养功用构成人体组织87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2500ml2500ml摄入途径摄入途径:饮料水饮料水 食食物水物水 代谢水代谢水原则原则:少量多次少量多次排出途径排出途径:肾肾 肺肺 皮皮肤肤 消化管消化管6.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2500ml887.膳食纤维膳食纤维7.1概述概述7.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7.膳食纤维7.1概述897.1概述概述膳食纤维是指一切不能为人体消膳食纤维是指一切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化酶所分解的多糖。是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是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7.1概述膳食纤维是指一切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907.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促进肠蠕动促进肠蠕动,利消化利消化,防便秘防便秘预防癌症预防癌症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预防胆石症预防胆石症和冠心病和冠心病减少能量摄入减少能量摄入,防止能量过剩防止能量过剩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7.2营养功用促进肠蠕动,利消化,防便秘91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供给量:4-12g/d4-12g/d来源来源: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7.3供给量与来源供给量:4-12g/d92谢谢 谢谢!谢 谢!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