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240927032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人 工工 气气 道道 的的 建建 立立 和和 管管 理理张张 萍萍 许许 娅娅 飞飞 人 工 气 道 的 建 立 和 管 理张 萍 简易人工气道易人工气道 适用于:由于舌后坠、分泌物或呕吐物、血凝块或异物等引起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又不适于气管内插管呼吸困难、通气不足、换气功能障碍、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按其病情发展的轻重缓急施行人工气道简易人工气道 简易人工气道口口 咽咽 通通 气气 道道 气气 管管 插插 管管 鼻鼻 咽咽 通通 气气 道道 气气 管管 切切 开开 置置 管管简易人工气道口 咽 通 气 道 人工气道的管理 保证气道的通畅 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 气道分泌物清除 吸入气的湿化人工气道的管理 保证气道的通畅 气囊管理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口咽通气道的放置鼻咽通气道的放置鼻咽通气道的放置简易人工气道优缺点;鼻咽通气道的优缺点利于口腔护理,无恶心、呕吐 病人耐受较好,避免损伤舌牙鼻粘膜溃疡坏死导管易滑进食道造成胃胀气及换气不足凝血机制障碍和脑脊液鼻漏者禁用口咽通气道的优缺点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可防止舌和咽部软组织松驰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刺激咽后壁易引起恶心、呕吐,有吸入性危险容易异位和滑脱易引起喉痉挛可引起舌和牙齿的损伤简易人工气道优缺点;鼻咽通气道的优缺点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经口插管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可在紧急情况下置入导管,适于抢救可置入相对较粗的导管,吸痰较容易并发症较少缺点:导管固定不安全,易移位、脱出。清醒病人不易耐受,牙垫也增加了病人的不适 口腔护理困难影响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气囊充气后会阻断发声,影响语言的沟通经口插管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可在紧急情况下置入导管,适于抢经鼻插管优缺点优点: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病人多能耐受易于口腔护理不会发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 缺点:操作比经口插管复杂,不易迅速置入导管并发症相对较多易发生出血、鼻骨折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 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 声音嘶哑和咽喉部溃疡 气管粘膜溃疡 声门水肿声带麻痹气管插管内分泌物阻塞继发感染经鼻插管优缺点优点: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缺点:操作比经口插管复气管插管位置管理 拍胸片,插管位置应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2-3cm处。在气管导管上做好深度标志,记录插管外露长度(自门齿至插管末端距离),严格交接班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黏膜的损伤。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防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黏膜的损伤。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防止患者自行拔管。躁动患者及时应用镇静剂并用约束带固定手脚。避免气管导管随呼吸运动而损止患者自行拔管。躁动患者及时应用镇静剂并用约束带固定手脚。避免气管导管随呼吸运动而损伤气管和鼻腔黏膜。整理体位。将患者头部稍后仰,以减轻气管导管对咽部的压迫。经常改变体伤气管和鼻腔黏膜。整理体位。将患者头部稍后仰,以减轻气管导管对咽部的压迫。经常改变体位可减轻导管对局部的损伤并利于痰液引流。位可减轻导管对局部的损伤并利于痰液引流。插管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相同,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插管易误入右侧,因右主支气管粗,走向较垂直,此时左侧无呼吸音。气管插管位置管理 拍胸片,插管位置应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固定气管插管 病人口中应放入防咬垫或防咬器,防止患者咬破气管内导管和舌头2.做好气囊管理工作3.记录插管外露长度 在翻身、扣背等护理操做时防止插管脱出或进入一侧支气管4.观察有无漏气现象5.做好口腔护理6.气囊放气或拔管前,需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切开优点优点:明显减小解剖无效腔,减少呼吸功的消耗管腔短,口径大,便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便于插入支气管镜不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自由进食,易被患者接受,可长期保留或终身带管。缺点:手术创伤有一定危险性可能遗留气管狭窄缺乏空气的湿化和湿化作用吸痰易污染下呼吸道,导致或加重感染 气管切开优点优点:明显减小解剖无效腔,减少呼吸功的消耗缺点:气管切开置管的早、晚期并发症 局部出血,渗血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气胸导管脱出,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切口感染 出血 气道梗阻气管食管瘘气管切开置管的早、晚期并发症 局部出血,渗血人工气道管理目标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人工气道管理目标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预防可人工气道对病人不利影响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病人的活动受限人工气道对病人不利影响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维持气道通畅的措施胸部物理治疗气管内吸痰气道湿化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部叩击胸部震颤(排痰机)刺激咳嗽维持气道通畅的措施胸部物理治疗胸部物理治疗人工气道的管理 吸入气的湿化保证气道的通畅 气囊管理呼吸机管道人工气道的管理 吸入气的湿化保证气道的通畅 吸痰的意义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坠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小气道阻力防止痰痂形成、脱落而阻塞气道留取痰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的准确性吸痰的时机听诊时闻及明显的痰鸣音;清醒的病人表示有痰液时;呼吸机显示气道峰压升高报警,血氧饱和度下降;套管内有痰液喷出等时应立即给予吸痰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适当 是指它的直径应小于气管内套管内径的一半。吸痰时空气仍可进入肺部,大大减少窒息的可能,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的肺不张吸痰的意义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坠积吸痰管选择气管插管内径吸痰管型号7mm 10FR7.5mm 12FR 8mm 14FR8.5mm 14FR9mm 16FR吸痰管选择气管插管内径吸痰管型号评估病人调节合适的负压吸引压力成人:100-120 mmHg儿童:80-100 mmHg幼儿:60-80 mmHg向患者充分解释!吸痰前给纯氧 评估病人 区别区别 痰液粘稠度痰液粘稠度度度(中度粘痰)度(重度粘痰)痰液性状稀痰较度粘稠明显粘稠痰液颜色米汤或白色泡沫状白色或黄白色黏痰黄色伴血丝痰或血痰、能否咳出易咳出用力咳不易咳出吸痰后玻璃头内壁痰液滞留情况无易被冲净大量滞留不易冲洗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补加湿化液的时间及量2ml/2-3h4ml/h48ml/0.5h 备注:(湿化程度)1、湿化不足:痰痂形成2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区别 痰液粘稠度度度22气道正常湿化标准 温度37湿度湿度100 含水量含水量44mg/L 气道正常湿化标准 湿度100 含水量44mg/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1.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2.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3.基膜破坏4.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5.细胞脱落6.粘膜溃疡7.气道损伤后反应性充血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1.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2.假复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判断湿化效果的标准湿化满意 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引管,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如何实现气体湿化判断湿化效果的标准湿化满意如何实现气体湿化湿化器(加热、非加热)热湿交换器(HME)雾化气管内滴注如何实现气体湿化湿化器(加热、非加热)热湿交换器(HME)热湿交换器(HME)(气囊管理呼吸机管道理想的套囊充气:封闭气道足以维持潮气量和防止误吸,同时又不影响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血流灌注可使用气囊压力计测量气囊压力,最高不可超过30cmH2O(气管毛细血管灌注压在2030mmHg,达22mmHg时可见对气管血流具有损伤作用,在37mmHg时可完全阻断血流。)最小漏气技术(MLT)定义: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气管处,向气囊内打气,直至听不到漏气声为止,0.1ml/次往外抽气,直至吸气时听到少量漏气声为止,为最小漏气技术。优点:减少潜在的气道损伤。缺点:易发生误吸,对VT有影响 气囊管理呼吸机管道最小闭合技术(MOV)定义:吸气时刚好无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气管处,向气囊内打气,直至听不到漏气声时,抽出0.5ml,0.1ml/次往里打,直至听不到漏气声,为最小闭合技术。优点: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VT。缺点:易发生气道损伤。最小闭合技术(MOV)定义:吸气时刚好无气体漏出。气囊管理定时充气放气,气囊放气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气囊压力不足将使VAP的风险增加46倍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指南中建议: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0cmH2O以上,从而预防细菌通过气囊壁进入下呼吸道气囊管理定时充气放气,气囊放气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交流沟通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人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人工气道的建立使病人不能工气道的建立使病人不能发声,影响语言交流,常发声,影响语言交流,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交流方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交流方式和示意方法,如写字板、式和示意方法,如写字板、认字板等,以了解病人的认字板等,以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想法和要求。因病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因病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护士观察病人要受,所以护士观察病人要细心,询问病人要耐心,细心,询问病人要耐心,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和充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和充分的信任感,主动配合医分的信任感,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疗和护理工作交流沟通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人工气道的建立使病人不能发声,影谢谢!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