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的结构课件

上传人:n85ho7****4h85bh 文档编号:240922937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圈的结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岩石圈的结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岩石圈的结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11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2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什么是岩石圈?思考:思考:什么是地壳?地壳结构有何特点?地球内部如何分层?一岩石圈的结构一岩石圈的结构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什么是岩石圈?思考:什么是地壳?地壳地球内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4地壳结构的特点:地壳结构的特点:1、地壳厚度不均、地壳厚度不均 2、硅铝层不连续分布、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地壳结构的特点:5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幔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6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思考: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地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却只有亿年!这是为什么?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思考: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7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恒的普遍规律。看上去似乎稳定坚固的地壳,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地壳里的岩石都在发生着什么变化。沉积岩沉积岩侵入型侵入型岩浆岩岩浆岩喷出型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变质岩地地 幔幔火山火山岩浆岩浆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恒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8岩浆岩岩浆岩岩浆岩浆高压高压侵入地壳上部侵入地壳上部喷出地表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软流层)岩浆岩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9花岗岩: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布区玄武岩: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大连池花岗岩和玄武岩的产生花岗岩和玄武岩的产生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玄武岩形成为什么玄武岩形成许多气孔?许多气孔?返回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花岗岩和玄武10沉积岩沉积岩裸露岩石裸露岩石沉积岩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固结风、流水、冰川、海浪风、流水、冰川、海浪返回1243沉积岩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风、流水、冰川11特点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含有化石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12特点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含有化石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13特点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含有化石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14常见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返回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返回15变质岩变质岩已成岩石已成岩石变质岩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举例举例石灰岩石灰岩大理岩大理岩页岩页岩板岩板岩(矿物成分和结构改变)花岗岩花岗岩片麻岩片麻岩变质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16返回返回17变质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冷却凝固岩浆岩岩浆岩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沉积岩沉积岩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变变质质作作用用重融再生重融再生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重融再生重融再生重融再生重融再生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的实质是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的过程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返回48页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18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资源;2、改变了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3、实现了之间、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矿产矿产地表地表地貌景观地貌景观地区地区圈层圈层物质物质能量能量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矿产地表地貌景观地区圈层物质能量19知识窗知识窗元素元素矿物矿物岩石岩石岩石圈岩石圈知识窗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20思考:思考: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思考: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21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按其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学地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返回48页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引起22内力作用的内力作用的“足迹足迹”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称为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被称地质构造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被称为地壳运动的为地壳运动的“足迹足迹”最常见的地质构造:最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超过了岩层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层返回内力作用的“足迹”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23褶皱示意褶皱示意褶皱示意24褶皱景观褶皱景观褶皱景观25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与向斜背斜与向斜背斜储油与向斜储水背斜储油与向斜储水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与向斜背斜储油与向斜储水26背斜背斜 新老新新老新背斜构造图背斜新老新2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28背斜向斜1231.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成山,向斜成谷 褶皱褶皱 形形成初期成初期,由于岩层由于岩层受侵受侵 蚀很蚀很小,背斜小,背斜形成山,形成山,向斜形成向斜形成谷谷背斜向斜12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1.褶皱形成初29背斜向斜1232.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在经受外在经受外力侵蚀力侵蚀 的的 过过程程 中,背斜中,背斜顶部因受到张顶部因受到张力的影响,侵力的影响,侵蚀程度较大,蚀程度较大,而向斜因受挤而向斜因受挤压力,不易侵压力,不易侵 蚀,因而侵蚀,因而侵 蚀程度较小蚀程度较小返回48页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背斜向斜1232.褶皱构造30背斜向斜123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由于差别后,由于差别侵蚀,背斜部侵蚀,背斜部位反而低于向位反而低于向斜部位,形成斜部位,形成背斜背斜 成谷,向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斜成山的现象返回背斜向斜12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3.背斜成31北北(1).a、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_?(2).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是处还是b处开凿?处开凿?(3).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练习练习北(1).a、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_32断层示意断层示意断层示意33岩石圈的结构课件34返回返回35外力作用的表现外力作用的表现流水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风力作用(1)侵蚀地貌侵蚀地貌(见图见图)(2)沉积地貌沉积地貌(见图见图)(1)侵蚀地貌侵蚀地貌(见图见图)(2)沉积地貌沉积地貌(见图见图)外力作用主要来源于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重力作用、化学作用等形式,改变地表的形态返回总结总结外力作用的表现流水作用风力作用(1)侵蚀地貌(见图)(1)侵36机械风化示意机械风化示意返回机械风化示意返回37流水流水侵蚀地貌侵蚀地貌返回流水侵蚀地貌返回38流水流水沉积地貌沉积地貌返回流水沉积地貌返回39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返回风力侵蚀地貌返回40风力沉积地貌风力沉积地貌返回风力沉积地貌返回41 外力外力 侵蚀地形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沉积地形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地区 风力风力 风蚀洼地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风蚀城堡沙丘、沙漠、沙丘、沙漠、黄土沉积黄土沉积干旱、半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 流水流水 黄土沟壑黄土沟壑 河床加宽加深河床加宽加深 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形冲积扇、冲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石钟乳、石笋、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柱湿润、半湿润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区返回48页风蚀洼地沙丘、沙漠、黄土沉积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沟壑42知识窗知识窗球状风化地貌球状风化地貌知识窗球状风化地貌4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44岩石圈的结构课件45海岭海岭海沟海沟火山火山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的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凝固,形成新的大洋的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消亡。海岭海沟火山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461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2下列地貌形态属于流水沉积而成的是()A流动沙丘B河口三角洲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D喀斯特地貌3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CBC1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47默写1、绘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列表表示地质作用的内、外力作用的区别。3、简述背斜成谷的成因。4、分别写出流水、风力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默写1、绘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列表表示地质作用的内、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