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相关实验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1990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6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的相关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酶的相关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酶的相关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例1】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酶,某学生某学生设计了两了两组实验,如,如图所示。在所示。在37水浴中保温一段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后,1、2中加入适量双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不加任何试剂,下列,下列实验能达到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的是A实验实验 B实验实验C实验实验、实验、实验都能都能 D实验实验、实验、实验都不能都不能【例1】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1试管及操作试管及操作1 1号号2 2号号3 3号号4 4号号H H2 2O O2 2溶液(溶液(mLmL)2 22 22 22 2FeClFeCl3 3溶液(滴)溶液(滴)2 2鲜肝研磨液(滴)鲜肝研磨液(滴)2 22 2HClHCl溶液溶液NaOHNaOH溶液溶液蒸馏水(滴)蒸馏水(滴)2 2保持温度(保持温度()3737373737370 0(1 1)1 1号和号和2 2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2)2(2)2号和号和3 3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3)2(3)2号和号和4 4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酶具有催化作用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及操作1号2号3号4号H2O2溶液(mL)2222FeC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验证酶的高效性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考点考点2 2:验证酶的催化作用与高效性:验证酶的催化作用与高效性底物底物+等量蒸馏水等量蒸馏水能否发生反应能否发生反应(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相应酶液的有无相应酶液的有无底物量、温度等底物量、温度等底物底物+相应酶液相应酶液 底物底物+无机催化剂无机催化剂反应速率反应速率 无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和酶酶底物的数量、温度等底物的数量、温度等小结小结:底物底物+相应酶液相应酶液实验目的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组对照组自3(1)(1)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放入放入3737恒温水浴锅中恒温水浴锅中1010分钟。分钟。,继续,继续3737恒温水浴锅保温。恒温水浴锅保温。(2)(2)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及结论:(3)(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80,重复上述实验,重复上述实验,O O2 2的释放速度最快的是:的释放速度最快的是:原因是原因是 (0909全国)全国)已知已知H H2 2O O2 2的分解速度可通过反应过程中的分解速度可通过反应过程中O O2 2的生成速度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请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请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具设计实验,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材料及用具:适宜浓度的材料及用具:适宜浓度的H H2 2O O2 2溶液、蒸馏水、溶液、蒸馏水、3.5%FeCl3.5%FeCl3 3溶液、溶液、0.01%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取三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滴加取三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适量且等量的的H2O2溶液溶液向向3 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FeClFeCl3 3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并混合均匀酶溶液并混合均匀 观察记录三观察记录三支支试管里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试管里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丙试管里气泡的释放的速度最快,乙试管较慢,甲试管无丙试管里气泡的释放的速度最快,乙试管较慢,甲试管无明显的气泡放出。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明显的气泡放出。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乙试管(滴加乙试管(滴加FeCL3FeCL3溶液溶液 )8080条件下,条件下,FeClFeCl3 3的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失活的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失活(1)实验步骤:(09全国)已知H2O2的分解速度可通过反43 3、验证酶的专一性、验证酶的专一性50-65 50-65 水浴加热水浴加热2 2分钟分钟6060保温保温5 5分钟分钟-淀粉淀粉酶酶判断判断:若用唾液淀粉酶,则保温温度为若用唾液淀粉酶,则保温温度为3737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3、验证酶的专一性50-65 水浴加热2分钟60保温5分5设计实验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设计实验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材料与用具: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 4种溶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液、斐林试剂、试管、3737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锅、6060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锅。(1)(1)若若“”代代表表加加入入适适量量的的溶溶液液,“”代代表表不不加加溶溶液液,甲甲代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溶液溶液试管试管 蔗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甲 (2)(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3)(3)结果预测结果预测 。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斐林试剂,混匀,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斐林试剂,混匀,6060水浴一段时间水浴一段时间混匀,混匀,37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恒温水浴一段时间(5(5分钟分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丙丙乙乙丁丁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设计实验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1)若“6 组别组别步骤步骤实验操实验操作内容作内容试管试管1试管试管2试管试管31淀粉溶液淀粉溶液2 mL2 mL2 mL2控制不同控制不同温度条件温度条件60热水热水(5分钟分钟)沸水沸水(5分钟分钟)冰块冰块(5分钟分钟)3淀粉酶溶液淀粉酶溶液1 mL(5分钟分钟)1 mL(5分钟分钟)1 mL(5分钟分钟)4 45 5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不出现蓝色不出现蓝色 蓝色蓝色 蓝色蓝色加碘液加碘液 1滴滴 1滴滴 1滴滴4 4、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判断判断:步骤步骤2 2和步骤和步骤3 3可以颠倒可以颠倒除了淀粉酶除了淀粉酶,还可以探究温度对还可以探究温度对H H2 2O O2 2酶的影响酶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进行检验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进行检验 组别实验操试管1试管2试管31淀粉溶液2 mL2 m7 步骤:步骤:(1)取)取3只洁净的试管,编号只洁净的试管,编号1、2、3,分别注入,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液;同时,可溶性淀粉液;同时,(2)将试管)将试管1和和A放入放入60左右的热水、试管左右的热水、试管2和和B放入沸水、试管放入沸水、试管3和和C放入放入 中,维持各中,维持各自的温度自的温度5min。(3)将)将A、B、C试管中的淀粉酶溶液分别倒入试管中的淀粉酶溶液分别倒入1、2、3试管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再维持各试管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再维持各自的温度自的温度5min。(4)在)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滴 ,摇匀,摇匀,4、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再取再取3支洁净试管,编号支洁净试管,编号A、B、C,分别注入,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碘液碘液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冰水冰水 步骤:(1)取3只洁净的试管,编号1、2、3,分别注入285 5、探究、探究pHpH对酶活性的影响对酶活性的影响 组组别别步骤步骤实验操作内容实验操作内容试管试管1 1试管试管2 2试管试管3 31 1-淀粉酶溶液淀粉酶溶液1 mL1 mL1 mL1 mL1 mL1 mL2 23 34 46060水浴水浴5 5分钟分钟5 5分钟分钟5 5分钟分钟5 5斐林试剂斐林试剂2 mL2 mL2 mL2 mL2 mL2 mL6 6水浴加热水浴加热2 2分钟分钟2 2分钟分钟2 2分钟分钟7 7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出现砖红出现砖红色沉淀色沉淀不出现砖红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色沉淀不出现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红色沉淀设置不同设置不同pH 1 mL蒸馏水蒸馏水 1 mLNaOH 1 mLHCl淀粉溶液淀粉溶液 2 mL2 mL 2 mL 2 mL 2 mL 2 mL判断判断: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5、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组别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9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探究酶的适宜温度探究酶的适宜温度 探究酶的最适探究酶的最适pHpH相互对照相互对照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一定温度梯度下的一定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和酶混合一定一定pHpH梯度下的同梯度下的同一一pHpH处理后的底物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 酶的活性酶的活性 底物和酶的量、溶底物和酶的量、溶液液pHpH、反应时间等、反应时间等底物和酶的量、底物和酶的量、溶液温度、反应溶液温度、反应时间等时间等 温度温度PH6 6、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pHpH实验目的 探究酶的适宜温度 探究酶的最适pH相互对照自变量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的是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C11(2010(2010南京二模南京二模)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1)图图1 1和图和图2 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图1 1和图和图2 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洗衣粉中。洗衣粉中加入的加入的A A之所以能够耐酸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之所以能够耐酸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是因为它是通过是因为它是通过_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中。中。(2)(2)图图3 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当pHpH从从5 5上升到上升到7 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酶活性的变化过程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010南京二模)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图1和图12为验证为验证pH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1 1)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在在1 15 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0.5淀粉液淀粉液2 mL2 mL。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mL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 pHpH依次稳定在依次稳定在6.006.00,6.406.40,6.806.80,7.207.20,7.607.60。分别向分别向 l l5 5号试管中加入号试管中加入0.50.5唾液唾液1mL1mL,然后放入,然后放入3737恒温水浴中。恒温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反应过程中,每隔1 1分钟从第分钟从第3 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滴在比色板上,加1 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取出5 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2 2)结果见下表:)结果见下表:处理处理 12345pH 6.00 6.40 6.80 7.20 7.60结果结果+橙黄色橙黄色+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处理 1234513处理处理 12345pH 6.00 6.40 6.80 7.20 7.60 结果结果+橙黄色橙黄色+请回答:请回答:(1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3737恒温?恒温?。(2 2)3 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3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整?(4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表示蓝色程度表示蓝色程度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37 淀粉被催化分解淀粉被催化分解 适当稀释适当稀释 PHPH会影响酶的活性,会影响酶的活性,PHPH值为值为6.806.80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处理 12345pH 6.00 6.40 6.80 7.2014(1010海南)海南)为探究为探究NaClNaCl和和CuSOCuSO4 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试管试管编号编号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2 23 34 41%NaCl1%NaCl溶液(溶液(mLmL)1 11%CuSO1%CuSO4 4溶液(溶液(mLmL)1 11%Na1%Na2 2SOSO4 4溶液(溶液(mLmL)1 1蒸馏水(蒸馏水(mLmL)1 1pH6.8pH6.8缓冲液(缓冲液(mLmL)1 11 11 11 11%1%淀粉溶液(淀粉溶液(mLmL)1 11 11 11 1唾液淀粉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mLmL)1 11 11 11 1各试管放入各试管放入37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加入取出试管,加入1%1%碘溶液碘溶液0.1mL0.1mL观察结果观察结果无色无色深蓝色深蓝色浅蓝色浅蓝色(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其中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3)该实验中设置)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号试管的目的是?(3 3)对照确定)对照确定NaNa+和和SO4SO42 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影响 维持反应液中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的稳定Cl-和和Cu2+Cu2+Cl-(10海南)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5 试管编试管编号号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2 23 34 41%NaCl1%NaCl溶液(溶液(mLmL)1 11%CuSO1%CuSO4 4溶液(溶液(mLmL)1 11%Na1%Na2 2SOSO4 4溶液(溶液(mLmL)1 1蒸馏水(蒸馏水(mLmL)1 1pH6.8pH6.8缓冲液(缓冲液(mLmL)1 11 11 11 11%1%淀粉溶液(淀粉溶液(mLmL)1 11 11 11 1唾液淀粉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mLmL)1 11 11 11 1各试管放入各试管放入37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加入取出试管,加入1%1%碘溶液碘溶液0.1mL0.1mL观察结果观察结果无色无色深蓝色深蓝色浅蓝色浅蓝色(4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 14 4号试管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中的颜色依次是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深砖红色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蓝色)浅砖红色无砖红色(蓝色)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浅砖红色斐林试剂中有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试管编号12341%Na16酶本质的探索历程?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发现少数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精和二氧化碳 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照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照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排列正确的是()A A、B、C C、D、A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17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 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酶的活性,如图甲、所示。所示。(1)(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2)(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胞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活性,其原因是制细胞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活性,其原因是 。专一性专一性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18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3)(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是抑制剂,原因是抑制剂,原因是 。(4)(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竞争性竞争性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