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陪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19505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陪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谁陪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谁陪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谁,陪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临终关怀初探谁,陪他们走过生1l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惧本身。如果真有天国的存在,希望我们是护送临终的人去天国的天使。一位临终关怀志愿者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惧本身。如果真有天国的存在,希望我们2临终关怀初探活动成果展示l幻灯片展示l附录一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及价值判断的问卷调查l附录二对闸北区临汾医院安宁病房 的采访l附录三视频采访文字稿。临终关怀初探活动成果展示幻灯片展示3幻灯片内容目录l一、临终关怀的含义l二、临终关怀的历史l三、临终关怀的国际现状l四、临终关怀的国内现状l五、临终关怀在复旦校园l六、上海市临终关怀医院的现状幻灯片内容目录一、临终关怀的含义4临终关怀的含义l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指帮助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精神等方面,以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到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能够较为平静地认识和接受死亡,同时也使病人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l刘芳,李义庭,付丽.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l2003,2(3):62-63.临终关怀的含义临终关怀(hospicecare)指帮助那些5临终关怀的含义lhospice care有多种译法:l临终关怀l姑息护理l安宁照护(台湾)l善终服务(香港)l内涵均指特殊的缓和医疗护理服务临终关怀的含义hospicecare有多种译法:6临终关怀的含义l从词源学上讲,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始于十二世纪,原指朝圣途中的休息驿站。这种驿站主要为朝圣者提供温暖、医疗护理及食物供给。到了十九世纪,交通的发达使得这些驿站逐渐消失。后来人们引申其意,以hospice专门指称那些护理临终患者的相关医疗机构。临终关怀的含义从词源学上讲,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始7临终关怀的历史l1879年,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玛莉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ospice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晚期病患之场所,以爱心照顾他们。l1905年,伦敦市另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也专门收容癌症晚期患者。l这两家医院都着重秉承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来照顾病患,但并没有融入先进的医学技术减缓病人生理上的疼痛。临终关怀的历史1879年,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玛莉艾肯亥将其修8临终关怀的历史l临终关怀现代模式始于1967年英国圣克里斯多弗关怀院,由桑德斯女士创立。l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西西理桑德丝女士是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护士,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疼痛至死无法缓解,刻骨铭心。l病人在去世之前留给她五百英镑当作基金,劝她将来设立一座更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医院,能减除病人的身体痛苦,也给予心理及灵性的照顾。l桑德丝女士受此激励,攻读了社会工作及医学专业,身兼医师、护士及社工的背景,于1967年,在伦敦郊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兼具医疗科技及爱心照顾的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临终关怀的历史临终关怀现代模式始于1967年英国圣克里斯多9临终关怀的历史l1976年,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的一组医疗人员前往美国康州,协助美国人建立了第一座临终关怀医院。l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湾也开始发展了这项服务。l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成立,“临终关怀”一词开始在大陆地区广泛应用。临终关怀的历史1976年,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的一组医疗10临终关怀的国际现状l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临终关怀机构。美、英两国现有的临终关怀医院已超过二千三百多所。l据知,目前在世界一百一十个国家和地区共约有八千个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机构;全球每周有一百万人告别人世,每年有约三百一十万人死于艾滋病,有六百万人死于癌症。全球能获得基本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的病人达三千三百万。l世界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日是由美国国立临终关怀与舒缓治疗机构等全球十五个医学组织共同创立的。今年的主题是:让每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都有权得到高质量的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国际现状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11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l临终关怀进人我国才仅仅十年多的时间,还是一个较陌生的概念,许多人尚不能正确地理解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l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北京、天津、无锡、西安、宁波、武汉等城市已先后开办了四十多家“临终关怀”医院。这些医院为身患重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临床和生活护理,使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抚慰照顾,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l但我国内地现有的临终关怀医院等机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l“面对众多的病人,几十家医院的千张床位,无疑是杯水车薪。”天津医学院崔以泰教授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临终关怀进人我国才仅仅十年多的时间,还是12我国的“第一”l1998年10月我国虽在天津医学院成立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l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创立于1987年,是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我国的“第一”1998年10月我国虽在天津医学院成立第一所临13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l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l1、经济实力和人口素质无法为临终关怀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l2、传统观束缚与阻碍了安宁照护事业的发展l3、缺乏临终关怀从业技术人员的专门培训l 郎黎薇,李惠玲,沈利敏,综合型医院安宁照护现状及对策的质性研究,l 护理研究2006 年9 月第20 卷第9 期上旬版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141、经济实力和人口素质l目前中国的经济刚解决温饱问题,人口素质的总指标和社会结构指数居世界中下水平,对文化生活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人均需求也只限于有病治病的应急状态,资金的匮乏和人口素质的总体低水平严重制约国内安宁照护事业的发展。1、经济实力和人口素质目前中国的经济刚解决温饱问题,人口素质152、传统观念l1、受中国几千年死亡文化的传统束缚,人们存在死亡观的误区:忌讳谈论死亡害怕死亡从未想到过死或早做死亡准备接触死亡会感到晦气。l2、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中国社会用社会养老替代子女养老的观念尚未形成。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把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守在身边作为人们评价子女是否孝敬的一个标准,临终关怀让中国人接受还需要一个磨合期。l观念的影响导致安宁照护医院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护理常规空缺;即使大型综合医院也未开设安宁照护病房。2、传统观念1、受中国几千年死亡文化的传统束缚,人们存在死亡163、缺乏专门培训l目前护理教育缺乏临终关怀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专门的安宁照护课程设置,没有相应的临床实习计划、临床实践评价标准,对医务人员死亡教育和安宁照护知识的专业培训还相当薄弱l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最多培训实践不超过12学时,而香港地区要求30学时、欧美国家要求72学时的专门岗前培训。3、缺乏专门培训目前护理教育缺乏临终关怀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17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l那么是否意味着“临终关怀”在我国没有需求、没有发展的空间呢?l请看下面一组数据资料:l人口老龄化l疾病死因顺位l死亡观念l政策导向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那么是否意味着“临终关怀”在我国没有需求18人口老龄化我国社会正在步入老龄化,仅以上海为例:l1979年上海成为中国最早步入老龄社会的城市。截至2005年年底,上海市老年占总人19.58。l上海市赡养系数(指老年人口与就业人口的比值)目前约20.6,即5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这一数字正在不断升高。l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值将达58.5,2050年高达90.1,接近于1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上海市同时呈现人口的老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伴随而来的问题之一是老年临终病人的照料与看护问题。人口老龄化我国社会正在步入老龄化,仅以上海为例:19疾病死因顺位p据30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亡原因统计,2006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中恶性肿瘤为首,占死亡总数的27.3,与2005年相比,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p恶性肿瘤等晚期病人将忍受巨大的痛苦和无力等待死亡的恐惧。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自杀.其中相当部分是因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和不愿增加亲人的负担而被迫自杀的。数据资料来自我国民政部官方统计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