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服装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19428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两晋南北朝服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服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服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概述n魏、蜀、吴魏、蜀、吴西晋西晋东晋东晋南朝南朝北朝北朝 从公元从公元220年曹丕灭汉,到公元年曹丕灭汉,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共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共369年。这一时期基本上是处于动乱分裂状态的,先为魏、年。这一时期基本上是处于动乱分裂状态的,先为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后来,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统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后来,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统一全国,史称西晋,不到四十年遂灭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一全国,史称西晋,不到四十年遂灭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偏安的晋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有几个民族相继建立了偏安的晋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有几个民族相继建立了十几个国家,被称为十六国。东晋后,南方历宋、齐、梁、十几个国家,被称为十六国。东晋后,南方历宋、齐、梁、陈四朝,统称为南朝。与此同时,鲜卑拓跋氏的北魏统一北陈四朝,统称为南朝。与此同时,鲜卑拓跋氏的北魏统一北方,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再分别演变为北齐、北周,统方,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再分别演变为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最后,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方结束了南北称为北朝。最后,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方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分裂的局面。2n战争促使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战争促使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旧制,后期因相互接触而渐趋融合。对服饰旧制,后期因相互接触而渐趋融合。对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 佛教盛行亦与服饰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国人将当时佛教盛行亦与服饰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国人将当时服饰风尚加于佛像身上,这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龙门石服饰风尚加于佛像身上,这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雕像中即可看出。一方面随佛教而兴起的莲花、忍冬等纹窟雕像中即可看出。一方面随佛教而兴起的莲花、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在世人衣服面料或边缘装饰上,给服饰赋予了一饰大量出现在世人衣服面料或边缘装饰上,给服饰赋予了一定的时代气息。再加上丝绸之路上的活跃往来,也传入中国定的时代气息。再加上丝绸之路上的活跃往来,也传入中国一些异族风采。如一些异族风采。如“兽王锦兽王锦”、“串花纹毛织物串花纹毛织物”、“对鸟对鸟对兽纹绮对兽纹绮”、“忍冬纹毛织物忍冬纹毛织物”等织绣图案,都是直接吸取等织绣图案,都是直接吸取了波斯萨桑朝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装饰风格的。了波斯萨桑朝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装饰风格的。4刺绣边饰(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实物)5刺绣佛像(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实物)6方格兽纹锦(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夔纹锦(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7历史背景对服饰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相对偏多,朝代更替频繁,各小国领土你进我退,你攻我守。国换其君,城易其主,是为常事。使得错杂迁居之中,各民族服饰风格屡屡发生变化。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教育,令群臣皆服汉魏衣冠的“孝文改制”史实,而且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杂居对汉族服装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从一定角度上使国人接触到服饰美学问题。诸如新款式流行之始,当为“著者少,不著者多”等,对今日研究服饰心理学有一定参考价值。8 汉族男子的衫汉族男子的衫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袪,而衫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袪,而衫为宽大敞袖。为宽大敞袖。衫有单、夹二式,质料有纱、绢、布等,颜色衫有单、夹二式,质料有纱、绢、布等,颜色多喜用白,喜庆婚礼亦服白,白衫不仅用作常服,也可权当多喜用白,喜庆婚礼亦服白,白衫不仅用作常服,也可权当礼服。礼服。由于不受衣祛限制,魏晋服装日趋宽博。由于不受衣祛限制,魏晋服装日趋宽博。上至王公名士,下上至王公名士,下及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袖为尚,只是耕于田间或从事重体及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袖为尚,只是耕于田间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仍为短衣长裤,下缠裹腿。力劳动者仍为短衣长裤,下缠裹腿。褒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褒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最为喜好。最为喜好。除大袖衫以外,男子也着袍、襦、裤、裙等。除大袖衫以外,男子也着袍、襦、裤、裙等。9大袖衫10戴卷梁冠、穿袍服的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11梳丫髻或裹巾子、穿翻领袍服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12汉族男子的巾幅巾:更加普遍流行于士庶之间。纶巾:原为幅巾中一种,传说为“诸葛巾”。三才图会衣服一记:“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亮)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提到“羽扇纶巾”之服。汉族男子首服汉族男子首服汉族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汉族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13戴幅巾的人物 戴纶巾的诸葛亮 14汉族男子的冠小冠: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级皆可服用。高冠:继小冠流行之后兴起,常配宽衣大袖。漆纱笼冠:是集巾、冠之长而形成的一种首服,在魏晋时期最为流行。它的制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经纬稀疏而轻薄的黑色丝纱,上面涂漆水,使之高高立起,里面的冠顶隐约可见。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人物多着漆纱笼冠。15戴小冠、穿窄袖襦裙的男子16戴梁冠、穿大袖衫的文吏(顾恺之列女图局部)17戴梁冠和漆纱笼冠、穿大袖衫的男子(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漆纱笼冠18戴笼冠、穿大袖衫的舆夫19戴笼冠的骑马人物 20汉族男子的帽子帽子是南朝以后大为兴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白纱高屋帽白纱高屋帽:初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陈文帝即戴这种帽。样式为高顶无檐高顶无檐,通常用于宴见朝宴见朝会。会。黑帽黑帽:以黑色布帛黑色布帛制成的帽子,多为仪卫仪卫所戴。大帽大帽:也称“大裁帽”。一般有缘缘,帽顶可装插饰物,通常用于遮阳挡风遮阳挡风。21戴白纱高顶帽的皇帝(唐历代帝王图中陈文帝形象)22n履式履式 魏晋男子的除采用前代魏晋男子的除采用前代丝履丝履外,盛行外,盛行木屐木屐。宋书宋书武帝本纪武帝本纪写其性尤简易,常着连齿木写其性尤简易,常着连齿木屐,好出神武门。在服饰习俗中,屐,好出神武门。在服饰习俗中,访友赴宴只能访友赴宴只能穿履,不得着屐,否则会被认为是仪容轻慢,没穿履,不得着屐,否则会被认为是仪容轻慢,没有教养有教养。但在江南一些地区,由于多雨,木屐穿。但在江南一些地区,由于多雨,木屐穿用范围可相应广泛。用范围可相应广泛。23第三节 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魏晋妇女服饰多承汉制,一般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魏晋妇女服饰多承汉制,一般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衫、袄、衫、袄、襦、裙、深衣等。襦、裙、深衣等。深衣深衣:男子已不穿的深衣仍在妇女间流行,并有所发展,:男子已不穿的深衣仍在妇女间流行,并有所发展,主要变化在下摆。通常将下摆裁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主要变化在下摆。通常将下摆裁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而名之曰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而名之曰“髾髾”。围裳之中伸出两条。围裳之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名为或数条飘带,名为“襳襳”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煞是迷人,故有煞是迷人,故有“华带飞髾华带飞髾”的美妙形容。的美妙形容。汉书汉书司马相司马相如传如传上记有上记有“蜚蜚 垂臂垂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列女图列女图中中更是留下了可贵的视觉形象(如图)。南北朝时,有些将曳更是留下了可贵的视觉形象(如图)。南北朝时,有些将曳地飘带去掉,而加长尖角燕尾,使服式又为之一变。地飘带去掉,而加长尖角燕尾,使服式又为之一变。24 杂裾垂髾服展示图25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26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着展示图27穿宽袖对襟衫、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28大袖衫间色裙29 女子大袖衫 30妇女妆饰31 帔帔 是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一种妇女衣是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一种妇女衣物,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物,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释名释名云:云:“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庾信庾信美美人春日人春日诗曰:诗曰:“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简简文帝文帝“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描绘出其披戴。描绘出其披戴后的形象,延至后代又有所发展。后的形象,延至后代又有所发展。32北朝女子装扮33 履履 分丝、锦、皮、麻等质料,面上绣花、嵌珠、描色。如陆机织女怨中“足蹑刺绣之履”。梁时沈约有“锦履并花纹”等诗句。新疆阿斯塔那墓中曾出土一双方头丝履,足以见其履式与精工。烟花记中还提到一种尘香履,“陈宫人卧履,皆以薄玉花为饰,内散以龙脑诸香屑,谓之尘香”。其鞋头样式,有凤头、聚云、五朵、重台、笏头、鸠头等高头式,露于衫裙之外,既可免前襟挡脚,又可作为装饰,男女都这样穿着。34织文锦履35 首饰发展到此时,突出表现为竞尚富丽。其质料之华贵,名目之繁多,是前所未有的,显然与宫中姬妾成群,汉末出现的妓女这时以“营妓”形式出现等奢侈风气有关。服饰也从点缀修饰的功用,进而形成以色相迎。故而,首饰之光灿夺目,强调其与众不同,成为嫔妃营妓的热衷之处。36金冠饰 南北朝n佩饰37第四节 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裲裆n裤褶:裤褶:上上衣叫褶,下衣叫褶,下衣叫裤,胡衣叫裤,胡服的一种,服的一种,是一种衣裳是一种衣裳分制的服装。分制的服装。n裤褶图裤褶是以缚裤及褶衣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套服饰。38n缚裤:缚裤:宋书宋书隋书隋书中讲道,凡穿裤褶者,中讲道,凡穿裤褶者,多以锦缎丝带裁为三尺一段,在裤管膝盖部多以锦缎丝带裁为三尺一段,在裤管膝盖部位下紧紧系扎,以便行动,成为既符合汉族位下紧紧系扎,以便行动,成为既符合汉族“广袖朱衣大口裤广袖朱衣大口裤”特点,同时又便于行动特点,同时又便于行动的一种急装形式。的一种急装形式。39穿裤褶、缚裤的男子(北朝陶俑)40穿裤褶、缚裤的男子41n裲裆:裲裆:所谓裲裆,也就是我们说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所谓裲裆,也就是我们说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相似,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扎。皮带系扎。这种服式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称马甲,北方称这种服式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称马甲,北方称背心或坎肩。也有单、夹、皮、棉等区别,并可着背心或坎肩。也有单、夹、皮、棉等区别,并可着于衣内或衣外。衣外者略长,衣内者略短。于衣内或衣外。衣外者略长,衣内者略短。42裆铠43戴兜鍪、穿裲裆铠的武士戴兜鍪、穿裲裆铠的武士44戴兜鍪、穿筩袖铠的武士45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在服饰上互相取长补短,以图其新,不仅兼有广、狭两种形式,还演变出一些新的服饰风格,如上衣紧身、窄袖,下裳宽大博广,被东晋学者干宝在晋记中称其为“上俭下丰”。另外,如北齐妇女戴用的幂、穿着的皮靴、缘边袍、系扎的革带等,都为汉族人民所吸收,并流传至后代。46穿上俭下丰服装的女子47本章小结褒衣博带之风的盛行。裤褶、裲裆等北方民族服装式样独特,流行久远,且变化巧妙,许多款式和着装方式可为今日所借鉴。佛教盛行亦与服饰发展的密切关系。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