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讲解力学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19296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07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讲解力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讲解力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讲解力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讲机械运动、力第二十二讲三种常见的力第二十三讲运动和力第二十四讲质量与密度第二十五讲压强第二十六讲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第二十七讲浮力第二十八讲简单机械第二十九讲功和机械能第三十讲力学综合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59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定义:定义:把物体把物体_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参照物: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的物体。的物体。选取:选取: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_的。的。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的,但不能的,但不能将研究的将研究的_作为参照物。作为参照物。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作为参作为参照物。照物。位置的变化位置的变化 标准标准 静止静止任意任意对象本身对象本身 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 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运动是_的,静止是的,静止是_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这就是运动,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绝对绝对相对相对参照物参照物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20112011怀化怀化 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还绕地轴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还绕地轴自转,但地球上的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自转,但地球上的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因为研究太阳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这是因为研究太阳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 A太阳太阳 B B月亮月亮C C地球地球 D D三者均可三者均可C C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20112011娄底娄底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一,如图K21K211 1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歼10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歼歼1010”是是_(_(选填选填“运动运动”或或“静止静止”)的。的。静止静止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0 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1 1速度速度比较方法:比较方法:相同时间比较相同时间比较_;相同路程比较;相同路程比较_。物理意义: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描述物体运动_的物理量。的物理量。定义:定义: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等于物体_内通过的内通过的_,符号是符号是_。公式:公式:_。单位:单位:主单位是主单位是_,符号是,符号是_或或_。1 1 m/s_km/h。路程路程时间时间快慢快慢单位时间单位时间路程路程 米每秒米每秒m/sms13.6新课标新课标2 2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定义:物体沿着物体沿着_快慢快慢_的运动。即做的运动。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_。图像:图像:直线直线不变不变正比正比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20112011龙岩龙岩 图图K21K213 3甲是某物体运动的甲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图乙中能表图像,则图乙中能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图像的是像的是 ()C 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解析解析 分析图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路分析图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该物体运动的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该物体运动的s st t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即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选图像,即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选C C。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20112011莆田莆田 喜羊羊发现后方喜羊羊发现后方100 100 m处的灰太狼处的灰太狼正以正以1515 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羊村相距200 200 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全跑进羊村?10 10 m/s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1长度、时间的测量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及误差1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单位:单位:主单位是主单位是_,符号是,符号是_。辅助单位。辅助单位km、dm、cm、mm、m、nm。米米m 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使用:一看:一看:刻度尺的刻度尺的_ _ 和和_;二选:二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度值合适的刻度尺;三放:三放: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所测长度上,与被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所测长度上,与被测长度测长度_;四读:四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并且要估读到,并且要估读到_;五记:五记:记录结果要有记录结果要有_值、值、_值和值和_。量程量程 分度值分度值平行平行垂直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准确估计估计单位单位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单位:单位:主单位是主单位是_,符号是,符号是_,_,1 h_min,1 min_ s。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停表或秒表。停表或秒表。了解:了解:人呼吸人呼吸2030次次/min;正常人脉搏跳动;正常人脉搏跳动70次次/min。秒秒s6060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 3误差误差定义:定义:_之间的差异。之间的差异。减小方法:减小方法:_、选用、选用_、改进改进_。与错误区别:与错误区别:误差是误差是_的,只能尽量的,只能尽量_;而;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完全可以_。测量值与真实值测量值与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精密的测量工具精密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不可避免不可避免减小减小避免的避免的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K21K214 4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的分度值是_mm,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是_ _ cm。11.10(1.051.12均可均可)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图图K21K215 52 2如图如图K21K215 5所示,停表的读数为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3 min 4.4 s 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3 3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 B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C 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 D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不会产生误差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不会产生误差C 解析解析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而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故正确选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故正确选项是项是C C。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2力与力的示意图力与力的示意图1 1正确理解力正确理解力(1)(1)定义:定义:力是力是_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是而存在,力的作用是_的,力总是的,力总是_出现的。出现的。力的符号是力的符号是_。(2)(2)单位:单位:力的单位是力的单位是_。物体对物体物体对物体相互相互成对成对F 牛顿牛顿(N)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3)作用效果: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二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并且这些效果都要受,并且这些效果都要受到力的到力的_、_和和_三个要素的影响。三个要素的影响。(4)(4)合力的计算:合力的计算:同向共线求合力同向共线求合力F合力合力F大大F小小,反向共线求合力反向共线求合力F合力合力F大大F小小,共线合力范围为,共线合力范围为F大大F小小F合力合力F大大F小小。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形变形变大小大小方向方向作用点作用点 第二十一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1)(1)力的三要素在力的示意图中的体现:力的三要素在力的示意图中的体现:线段的起点或终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点表示力的_;箭头表示力的;箭头表示力的_;线段的长短代;线段的长短代表力的表力的_,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代表力越,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代表力越_;在箭头的旁边标注力的大小。在箭头的旁边标注力的大小。(2)(2)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一定物一定物确定受力物体,一般确定受力物体,一般用长方形表示;二找点用长方形表示;二找点找出力的作用点,一般是物体的找出力的作用点,一般是物体的几何中心;三画线几何中心;三画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段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段线段;四标箭段;四标箭在线段的终点标出箭头代表力的方向。在线段的终点标出箭头代表力的方向。作用点作用点方向方向大小大小大大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20102010河南河南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D用力把铅球推出用力把铅球推出 解析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是改变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运动状态;B B、C C、D D三个选项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三个选项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变,故选变,故选A A。A 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20112011年年6 6月月4 4日李娜成为亚洲人在日李娜成为亚洲人在“法网法网”比赛中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李娜双手反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两者均的第一个冠军。李娜双手反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两者均会发生形变,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会发生形变,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的;球拍击球的结果是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球拍击球的结果是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相互相互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3 320112011赤峰赤峰 如图如图K21K216 6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用用200 200 N的力推一辆车匀速向左运动。用力的示意图表的力推一辆车匀速向左运动。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车受到的阻力。示车受到的阻力。图K21K216 6200 N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3弹力弹力1 1弹力弹力形变类型:形变类型: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定义:定义:发生发生_的物体要的物体要_而对跟而对跟它它_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压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接触接触 弹性形变弹性形变恢复原状恢复原状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_与所受到的拉与所受到的拉力成力成_。示数:示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弹簧自由端弹簧自由端)所受到的所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如果用来称量物重,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拉力的大小,如果用来称量物重,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使用:使用:a.a.观察它的观察它的_,所测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所测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的最大测量值;b.b.认清最小刻度,便于精确读数;认清最小刻度,便于精确读数;c.c.观察指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针是否指在_,如果没有,则需要,如果没有,则需要_;d.d.使用使用前来回轻轻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看看指针能否复位;前来回轻轻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看看指针能否复位;e.e.测测量时必须使拉力方向与轴线方向保持量时必须使拉力方向与轴线方向保持_;f.f.读数时,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视线要与刻度盘_。零刻度线零刻度线 长度长度正比正比量程量程垂直垂直 调零调零一致一致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 A被测量的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被测量的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B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C C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D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解析解析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只要拉力方向与弹簧的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只要拉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就可以测量任意方向的力,故轴线方向一致,就可以测量任意方向的力,故B B错误。错误。B 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20112011湛江湛江 某同学在探究弹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K22K221 1所示。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cm_cm。(2)(2)弹簧在受到弹簧在受到6 N6 N的拉力时,弹簧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伸长了_cm_cm,此时弹簧发生了,此时弹簧发生了_形变。形变。(3)(3)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弹性弹性2 23 30 06 N6 N在弹性限度内,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4重力重力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存在_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定义:重力定义:由于由于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用符号_表示;施力物体:表示;施力物体:_;受力物体:地球上的;受力物体:地球上的物体。物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进行受力分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要考虑重力析时,首先要考虑重力)大小: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写成公式:;写成公式:_。其中。其中g_,物理含义:,物理含义:_。正比正比 互相吸引互相吸引地球的吸引地球的吸引G地球地球Gmg9.8 N/kg质量为质量为1 kg的物体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受到的重力为9.8 N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方向:方向:_,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制成,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制成_和和_,用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墙壁上的画是否挂,用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工作台面是否水平等。正、工作台面是否水平等。作用点: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做_。质。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上;物体上;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支撑面越大,重心越低,就越不容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支撑面越大,重心越低,就越不容易翻倒;对于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根据物体的易翻倒;对于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其重心可利用平衡条件,其重心可利用“悬挂法悬挂法”或或“支撑法支撑法”来确定。来确定。几何中心几何中心竖直向下竖直向下重垂线重垂线水平仪水平仪重心重心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0102010河池河池 在探在探究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的实验中,按照图按照图K22K222 2甲所示,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下面的表格中。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_N;400 2(3)(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图像;(4)(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正比正比 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5摩擦力摩擦力1 1认识摩擦力认识摩擦力 定义:定义:两个两个_的物体,当它们做的物体,当它们做_时,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接触面上产生的_的力;符号是的力;符号是_。方向: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_,比如人在行走时,比如人在行走时,脚相对于地面向后运动,故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是向脚相对于地面向后运动,故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是向_的。的。前前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相对运动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f相反相反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探究方法:_。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如图K22K223 3所示所示)图K22K223 3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 探究过程:探究过程: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_拉动木块,拉动木块,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即利用即利用“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知识知识)。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和和_有关;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有关;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_,摩擦力,摩擦力_;压;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_(_(选填选填“有有”或或“无无”)关。关。压力压力 水平匀速水平匀速相等相等无无越大越大越大越大接触面的粗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程度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实验改进:实验改进:实验中不易做到匀速拉动木块,建议如下操作:实验中不易做到匀速拉动木块,建议如下操作:将弹簧测力计挂钩处与木块相连,拉环处固定,拉动长木板将弹簧测力计挂钩处与木块相连,拉环处固定,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如图如图K22K224 4所示所示)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 3摩擦类型摩擦类型第二十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4.4.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光滑光滑压力压力粗糙粗糙压力压力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20112011南京南京 如图如图K22K225 5所示是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的实验。图K22K225 5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沿水平方向_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2)(2)分析分析_(_(选填序号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 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N。0.4匀速匀速1、3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2 220112011包头包头 在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新课标新课标 (1)(1)采用如图采用如图K22K226 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其原因是_。(2)(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如为解决上述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_。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3 320112011兰州兰州 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 kg的长方体,的长方体,用用4 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摩擦力为_N;拉力增大至;拉力增大至6 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若拉力增大至8 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N。46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二讲 针对训练4 420112011娄底娄底 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摩擦力的是 ()A A给车轴加润滑油给车轴加润滑油B B旱冰鞋上装了轮子旱冰鞋上装了轮子C C气垫船的船底跟水面间有一层空气垫气垫船的船底跟水面间有一层空气垫D D汽车打滑时,常在轮胎下垫碎石或稻草汽车打滑时,常在轮胎下垫碎石或稻草D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二讲 实验小变式1 1当将两个弹簧测力计互相勾在一起分别向两边拉时,弹当将两个弹簧测力计互相勾在一起分别向两边拉时,弹簧测力计簧测力计A A对对B B的力和的力和B B对对A A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总是大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当两队同学拔河时,输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当两队同学拔河时,输赢两方所受的拉力其实是相等的,输的一方主要是因为他们与赢两方所受的拉力其实是相等的,输的一方主要是因为他们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二讲 实验小变式2 2当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当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应做匀速直线运动,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利用的此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的原理;该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是二力平衡的原理;该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除了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压力法,本实验除了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外,还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运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外,还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动速度的关系。新课标新课标3 3在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甲图的方式进行实验,要求弹簧测力计必须拉动我们采用了甲图的方式进行实验,要求弹簧测力计必须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采用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既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采用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既便于操作,又便于读数,因为这时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水平于操作,又便于读数,因为这时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水平拉动长木板,不再要求一定匀速。拉动长木板,不再要求一定匀速。4 4探究重力的方向时,将椅子倾斜后将发现重垂线的方探究重力的方向时,将椅子倾斜后将发现重垂线的方向不变。如果在椅子上放一个盛水的容器,将发现将椅子倾向不变。如果在椅子上放一个盛水的容器,将发现将椅子倾斜后,水面不变,即重垂线的方向与这个方向垂直。斜后,水面不变,即重垂线的方向与这个方向垂直。第二十二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6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探究方法: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具体操作:具体操作:实验中要控制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实验中要控制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通过观察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_来显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来显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影响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进行推理:进行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初始速度相同初始速度相同运动距离运动距离长长做匀速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第二十三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内容:_。说明: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来的,不是实验定律;来的,不是实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说明运动不需要靠力牛顿第一定律说明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_,原来运动的物体,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将永远做_。运动状态运动状态静止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十三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0112011义乌义乌 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把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把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时具有相同的速度B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C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对平衡力D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第二十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7惯性惯性定义:定义:物体保持物体保持_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有属性。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惯性只与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_有关,与物体是否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理解:理解: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但它却具有惯性。体不会产生力,但它却具有惯性。利用:利用:生活中如拍打衣服灰尘,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生活中如拍打衣服灰尘,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跳远等;目、跳远等;危害:危害:比如大多数的交通事故、绊倒等。比如大多数的交通事故、绊倒等。运动状态不变运动状态不变质量质量第二十三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20112011自贡自贡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B B物体静止时才有惯性物体静止时才有惯性 C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解析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无论物体处于运动还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无论物体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都有惯性,故正确选项为是静止状态,都有惯性,故正确选项为A A。A 第二十三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2.20112011武汉武汉 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A 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B B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使它停下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使它停下C 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D D用力拉弓使弓弯曲用力拉弓使弓弯曲C第二十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8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运动与受力的关系1 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不同物体不同物体相等相等相反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同一物体第二十三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第二十三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0112011聊城聊城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 ()A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解析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正确选项为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正确选项为C。C 第二十三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新课标某同学想在地面用向上跳起的办法来免费周游世界,某同学想在地面用向上跳起的办法来免费周游世界,可他这种想法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静止在地球表面的人或可他这种想法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静止在地球表面的人或其他物体都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以其他星球为参照物可其他物体都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以其他星球为参照物可知,它们与地球保持着相同的运动速度,人在向上跳起的知,它们与地球保持着相同的运动速度,人在向上跳起的过程中,地球在运动的同时,空中的人在水平方向也保持过程中,地球在运动的同时,空中的人在水平方向也保持了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人还会落到起跳点,这与在匀了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人还会落到起跳点,这与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跳起后,还会落到原起跳点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跳起后,还会落到原起跳点是一个道理。是一个道理。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9质量及其测量质量及其测量1 1理解理解“质量质量”定义:定义:物体所含物体所含_叫做质量。用字母叫做质量。用字母_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不随物体,不随物体的的_、状态、状态、_、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单位:单位:主单位是主单位是_,符号是,符号是_。换算:换算:1 kg_g,1 mg_kg,1 t_kg。千克千克 物质的多少物质的多少m属性属性形状形状位置位置103kg103106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天平天平学生用天平最大称量是学生用天平最大称量是_,标尺上分度值是,标尺上分度值是_。巧记使用规律:巧记使用规律:天平放水平,游码拨到零;左倾右调指针指正中;天平放水平,游码拨到零;左倾右调指针指正中;左盘物、右盘码,移动游码至平衡;左盘物、右盘码,移动游码至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与物质量恰相等。砝码、游码加起来,与物质量恰相等。200 g0.2 g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使用天平常见问题:使用天平常见问题:物、码放反问题:如果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物、码放反问题:如果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即即左码右物左码右物),则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则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问题砝码:砝码磨损,它的质量将偏问题砝码:砝码磨损,它的质量将偏_,用,用它进行称量,则物体质量测量结果会它进行称量,则物体质量测量结果会_;砝码生;砝码生锈,它的质量将偏锈,它的质量将偏_,用它进行称量,则物体质,用它进行称量,则物体质量测量结果会量测量结果会_。质量的特殊称量法:质量的特殊称量法:取样法、质量差法、累积法。取样法、质量差法、累积法。偏小偏小小小偏大偏大大大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20112011福州福州 一块铁块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一块铁块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 A将它熔化成铁水将它熔化成铁水 B B磨掉铁块一个角磨掉铁块一个角C C把它轧成薄铁片把它轧成薄铁片 D D从地球运到月球从地球运到月球 解析解析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状态、形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选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选B。B 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选选填填“左左”或或“右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_(_(选填选填“增加增加”或或“减少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游码如图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游码如图K24K241 1所示,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g。83.2 左左减少减少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0密度密度1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选用实心且质地均匀的同种和不同种物质,多次选用实心且质地均匀的同种和不同种物质,多次测出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测出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_;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_。不同不同 正比正比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公式:公式:_。单位:单位:主单位是主单位是_,符号是,符号是_。1 g/cm3_ kg/m3。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水水_;物理意义是;物理意义是_。2 2理解理解“密度密度”定义:定义:_某种物质的某种物质的_叫做这种物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质的密度。用符号_表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密度一般_。单位体积单位体积质量质量不同不同千克每立方米千克每立方米1.0103kg/m31031 m3水的质量为水的质量为1.0103 kgkg/m3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多选多选)如图如图K24K242 2所示是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三种物质的mV实验图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 B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与体积成反比C 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D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无关ACD ACD 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解析解析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而密度则与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而密度则与质量、体积无关,故量、体积无关,故A A、D D正确,正确,B B错误;由图像可知,体积错误;由图像可知,体积相同的三种物质,相同的三种物质,a质量最大,则质量最大,则a的密度最大,的密度最大,c的质量的质量最小,故最小,故c的密度最小,的密度最小,C C正确。正确。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1密度的相关计算密度的相关计算1 1典型密度计算典型密度计算密度计算问题关键在于寻找不变量:密度计算问题关键在于寻找不变量: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2 2空心问题空心问题空心的判断有三种方法:空心的判断有三种方法:(1)(1)比较密度,比较密度,(2)(2)比较体积,比较体积,(3)(3)比较质量;若还要求计算空心部分体积,则选择比较质量;若还要求计算空心部分体积,则选择“比较比较体积体积”法更为快捷简单。法更为快捷简单。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 3混合类问题混合类问题混合类问题包括合金物质问题、黄河水的含沙量问题、混合类问题包括合金物质问题、黄河水的含沙量问题、配制盐水问题等。解决此类问题的要点是:配制盐水问题等。解决此类问题的要点是:总质量等总质量等于各物质质量之和,即于各物质质量之和,即m总总m1m2;总体积与各物质总体积与各物质体积之和的关系,即体积之和的关系,即 。根据上述关系,列。根据上述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决。出方程即可解决。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 mL(酒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装满酒时多_ _ kg。0.050.450.9103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20112011厦门厦门 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的质量为81 g,体积为,体积为30 cm3,b的质量为的质量为50 g,体积为,体积为25 cm3。如果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是。如果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是_,它的密度是,它的密度是_ _ g/cm3。a2.7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2密度的测量密度的测量1 1天平、量筒测密度天平、量筒测密度(1)(1)测蜡块密度测蜡块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_,记作,记作m;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_V1;将蜡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使将蜡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使其其_,记下体积,记下体积V2;表达式:;表达式:_。评估:实验中,如果先测蜡块体积,使得蜡块表评估:实验中,如果先测蜡块体积,使得蜡块表面有液体残留,会造成所测质量偏面有液体残留,会造成所测质量偏_,所测密度,所测密度偏偏_,误差较大。,误差较大。完全浸没完全浸没 质量质量体积体积大大大大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2)测盐水密度测盐水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_,记作,记作m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记下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记下_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记作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记作m2;表达式:;表达式:盐水盐水_。评估:实验中,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盐水和评估:实验中,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盐水和烧杯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盐水烧杯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盐水有残留,使得所测体积偏有残留,使得所测体积偏_,所测密度偏,所测密度偏_,误差,误差较大。较大。总质量总质量体积体积小小大大 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量筒损坏测密度量筒损坏测密度 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0112011聊城聊城 在在“测量盐水密度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的实验中:(1)(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95 g95 g。(3)(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cm3。在称量烧杯。在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平平衡,这时应移动_使天平平衡。使天平平衡。零刻度线处零刻度线处20游码游码第二十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4)(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_g。通过计算可知盐水。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的密度为_kg/m3。211.05103第二十四讲 实验小变式1 1用天平称同一块橡皮泥的质量,即使这块橡皮泥的用天平称同一块橡皮泥的质量,即使这块橡皮泥的形状改变时,其质量仍是不变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形状改变时,其质量仍是不变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也是不变的,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的质量也是不变的,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也不会变化,这些都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质量也不会变化,这些都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体的形状、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2 2我们在收集大量的我们在收集大量的1 cm2的小物品时发现,体积都是的小物品时发现,体积都是1 cm2物品,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相同物质物品,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相同物质它们的质量都是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物质的密度,它们的质量都是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的密度一般不同。新课标新课标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3固体压强固体压强1 1压力压力定义:定义:由于物体间发生由于物体间发生_而而_作用在接触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力。面上的力。说明:说明:压力不是重力,当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压力不是重力,当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大小力大小_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等于挤压挤压垂直垂直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探究方法:_、转换法。、转换法。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中通过观察被压物体的实验中通过观察被压物体的_来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大小和大小和_大小有关;大小有关;_一定时,压力越大,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一定时,受力面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形变程度形变程度受力面积受力面积压力压力受力面积受力面积压力压力明显明显明显明显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 3压强压强物理意义:物理意义:压强是描述压强是描述_的物理量。的物理量。定义:定义:物体物体_上受到的上受到的_,符号是,符号是_。定义式:定义式:_。单位:单位:主单位是主单位是_,符号是,符号是_。1 Pa_ N/m2,1 MPa106 Pa,1 kPa103 Pa。改变压强:改变压强:a a增大方法:增大增大方法:增大_或减小或减小_。b b减小方法:减小减小方法:减小_或增大或增大_。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单位面积单位面积压力压力帕斯卡帕斯卡PaPa1 1压力压力受力面积受力面积压力压力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第二十五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在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将同一个砝的实验中,将同一个砝码、同一张小桌分别正、倒放在同一个装沙子的玻璃槽中码、同一张小桌分别正、倒放在同一个装沙子的玻璃槽中(如图如图K25K251 1所示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_表表现出来。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现出来。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探究的是,探究的是_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沙子凹陷的深度沙子凹陷的深度 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第二十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20112011漳州漳州 高速铁路的轨道不是铺设在普通高速铁路的轨道不是铺设在普通的枕木上,而是铺设在更宽的混凝土枕木上。混凝土枕的枕木上,而是铺设在更宽的混凝土枕木上。混凝土枕木做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木做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_,减小,减小_。受力面积受力面积压强压强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4液体压强液体压强1 1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特点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液体受液体受_作用且具有作用且具有_。特点:特点:液体对容器的液体对容器的_和和_都有压强,都有压强,且压强随且压强随_的增加而的增加而_。重力重力流动性流动性底壁底壁侧壁侧壁深度深度增大增大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2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如图如图K25K252 2所示所示)图图K25K252 2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仪器名称:仪器名称:微小压强计。微小压强计。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通过通过U U形管中液面形管中液面来显示薄膜受到来显示薄膜受到的压强大小。的压强大小。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液体内部向_都有压强;在同一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深度,各个方向压强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随之之_;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压强还与_有关,在深度相同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时,_越大,压强越大,压强_。计算公式:计算公式:_。高度差高度差各个方向各个方向相等相等增大增大液体密度液体密度液体密度液体密度越大越大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3 3连通器连通器原理:原理:连通器里的连通器里的_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的液面高度总是_的。的。应用: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三峡船闸、乳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三峡船闸、乳牛自动喂水机。牛自动喂水机。同一种同一种相同相同 第二十五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0102010哈尔滨哈尔滨 在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图根据图K25K253 3提供的信息能够探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究的是 ()图图K25K253 3A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 C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A第二十五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5压强公式的灵活运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用第二十五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 120112011泰州泰州 某中学生质量为某中学生质量为50 kg,每只脚与水,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