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

上传人:91274****mpsvz 文档编号:24091727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部分)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了解水文、生物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孕育圈层、了解水文、生物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孕育圈层2 2、理解水文、生物灾害的主要特点、理解水文、生物灾害的主要特点3 3、掌握水文、生物灾害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掌握水文、生物灾害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危害危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大雨或融雪大雨或融雪 凌汛凌汛 海啸海啸 风暴潮风暴潮水文灾害水文灾害大雨或融雪大雨或融雪 凌汛凌汛 海啸海啸 风暴潮水文灾害风暴潮水文灾害类型类型洪水洪水涝渍涝渍定义定义 发生条发生条件件 1、洪涝、洪涝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上涨而泛滥的现象洼地积水不能及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时排除的现象 以以降水降水降水降水为主要补给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的河流汛期 蒸发弱、排水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不畅的低洼地低洼地低洼地低洼地洪水洪水+涝渍涝渍类型洪水涝渍定义类型洪水涝渍定义 发生条件发生条件 1、洪涝、洪涝 特大地表径流不特大地表径流不排不出排不出 水进入水进入 蒸发弱蒸发弱 难下渗难下渗 影响洪涝的因素影响洪涝的因素 径流量丰富径流量丰富径流量季节分布集中径流量季节分布集中流速缓慢流速缓慢泥沙淤积,河道较浅泥沙淤积,河道较浅河道弯曲,过水不畅河道弯曲,过水不畅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节能力下降面积减小,调节能力下降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特殊原因特殊原因气气候候支流众多,汇水集中支流众多,汇水集中地地形形人人文文洪涝形成的条件洪涝形成的条件排不出排不出 水进入水进入 蒸发弱蒸发弱 难下渗难下渗 影响洪涝的因素影响洪涝的因素 2 2、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因素气候因素 中低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亚热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海洋性气候区。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水洪水地形因素地形因素低湿洼地低湿洼地涝渍涝渍2、分布地区气候因素、分布地区气候因素 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洪涝成因和多发地区洪涝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类型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多发地区多发地区洪水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涝渍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的低湿洼地两者联两者联系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洪涝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洪涝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发生季生季节发生地区生地区特点特点台台风引引起的起的风暴潮暴潮夏秋夏秋季季节凡受台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均可能发生生来来势猛、速度猛、速度快、快、强强度大、度大、破坏力破坏力强强温温带风暴潮暴潮春秋春秋季季节中中纬度沿海地区,如欧洲度沿海地区,如欧洲北海沿岸、美国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海岸、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增水增水过程相程相对平平缓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风暴潮、风暴潮 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的地区的地区多发地:多发地: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夏秋季节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夏秋季节凡受台风影响的沿 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生态系统失调产生。在生物圈。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鼠害、赤潮等。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在生物圈中,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在生物圈中,农作物农作物 稻瘟病稻瘟病小麦锈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烟草炭疽病 (一)病害(一)病害 森林森林 杨树烂皮病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泡桐丛枝病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农作物农作物 (一)病害(一)病害 森林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森林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2、病害发生的原因:、病害发生的原因: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3、危害:、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2、病害发生的原因:、病害发生的原因: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小麦锈病1 1、虫害的常见类型、虫害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二)虫害和鼠害(二)虫害和鼠害1、虫害的常见类型(二)虫害和鼠害、虫害的常见类型(二)虫害和鼠害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鼠害及危害、鼠害及危害 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3、虫、鼠害的特点:、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繁殖快、适应能力强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说明: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说明: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蔬菜的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等。等。2、鼠害及危害、鼠害及危害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沿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自然灾害带二是北纬二是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害带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简介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简介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宽数百千米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宽数百千米全球全球7575的火山、的火山、8080的地震、的地震、2/32/3的台风海啸以及风暴潮的台风海啸以及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灾害损失严重灾害损失严重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简介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自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简介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自简介环球自然灾害带简介环球自然灾害带环球自然灾害带北纬环球自然灾害带北纬20205050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球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球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简介环球自然灾害带环球自然灾害带北纬简介环球自然灾害带环球自然灾害带北纬2050全全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个区域内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个区域内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空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空间:板块交界处、地貌突变区、气候带边缘地带空间:板块交界处、地貌突变区、气候带边缘地带时间:太阳活动极值期、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时间:太阳活动极值期、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期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期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亚洲欧洲自然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自然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非洲北美洲南美洲自然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自然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秘鲁等国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秘鲁等国大洋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寒潮、沙漠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损失巨大。其中中、日、孟加拉国、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损失巨大。其中中、日、孟加拉国、印尼等国灾害频繁印尼等国灾害频繁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旱灾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旱灾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西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主要为龙卷风、飓风灾害,中、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主要为龙卷风、飓风灾害,中、南部洪涝灾害严重南部洪涝灾害严重世界各大洲的主要自然灾害世界各大洲的主要自然灾害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亚洲欧洲自然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亚洲欧洲自然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A干旱干旱 B寒潮寒潮 C地震地震 D热带气旋热带气旋2、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为()A震中震中 B震级震级 C震源震源 D震波震波AC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AC3、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短时内有大量水流4、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非洲非洲DB3、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DB5、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A江河上游地区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降水丰富的山地6、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配,正确的是()A台风、夏秋季节节台风、夏秋季节节 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温带气旋、夏秋季节C寒潮、春秋季节寒潮、春秋季节 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温带气旋、春秋季节BD5、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BD7、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震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地震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8、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重力能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重力能 D潮汐能潮汐能DC7、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