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体系培训讲解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1674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体系培训讲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测量体系培训讲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测量体系培训讲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体系培训讲解课件 测量体系培训 单位:自动化部 2015年5月 测量体系培训 单位:自动化部 2015年5月 GB/T19022-2003标准文本结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范围 前言(中国)ISO前言 引言 4总要求 5管理职能 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目标 5.4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2信息资源 6.3物资资源 6.4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 的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GB/T19022-2003标准文本结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 测量管理体系定义:测量管理体系定义: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须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是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控制、协调作用的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定义: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 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8.4改进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8测量管理体系 分析和改进 顾客测量要求 测量结果 顾客满意 输入 输出 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1计量确 5.1计量职能:计量职能: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要点:1.计量职能包括行政和技术两方面的职能。2.建立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部门的职能是管理体系 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5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a.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b.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c.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计量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a.了解顾客对产品的要求;b.把产品的要求转化为对测量的要求;c.把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d.证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测量能力能符合顾客的要求。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a.确定 5.3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判定客观准则、程序及其控制。质量目标例子:a.体系保证不会由于自身测量不准确而接收外单位提供的不合格材 料、原料或产品;或拒收外单位提供的合格材料、原料或产品;b.体系保证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就能被发现;c.体系保证能够按规定的周期和时间完成所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工作;d.体系保证计量确认的记录清楚和不能随意涂改;e.体系保证制定并能够完成对员工技术能力的培训项目;f.体系保证测量设备完好使用,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5.3质量目标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 5.4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体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必要资源。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和评审质量目标。应记录所有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评价测量管理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b.职责是否已被分配;c.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d.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5.4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八项质量原则八项质量原则 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成为质量及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先进的管理理念)b.领导作用(决策组织、资源配置)c.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思想)d.过程方法(输入输出增值方法、过程管理模式)e.管理的系统方法(体系方法)f.持续改进(PDCA循环)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统计技术、控制)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八项质量原则 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 6.1人力资源 6.1.1人员职责: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并形成文件。测量管理体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计量校准、验证人员、测试人员、检验人员、内审员等。应由计量职能部门规定其职责,并形成文件。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1.1人员职责:6.1.2能力和培训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具有可证明的能力,以执行分配的任务。应规定所要求的专门技能。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提供培训以满足已识别的需要,保存培训活动的记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予以记录。员工应认识到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计量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a.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具有可证明的能努力执行分配的任务;b.应规定专业技能要求;c.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保存培训记录、评价培训有效性;d.提高员工计量意识和责任感;e.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进行适宜的监督;f.提高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的能力可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来获得,并通过测试和观察其表现来证明。6.1.2能力和培训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 6.2信息资源 6.2.1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形成必要详细程度的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正确执行以及实施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程序应现行有效,需要时可获得和提供。程序及其程序文件要点:1.程序文件可分为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两类;2.程序文件详细程度应确保正确执行异议实施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并 经确认;3.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4.程序应现行有效;5.需要时,相关人员可获得和提供;6.制定技术性程序的依据可以是已发布的标准测量方法或顾客、设备制造者的书 面文件。6.2信息资源 6.2.1程序 记录的要求和指南要点:1.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信息的记录;2.应有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的程序文件;3.记录内容如:确认结果、测量结果、采购、操作数据、不合格数据、顾 客抱怨、培训、资格或其他支持测量过程的历史数据。6.2信息资源 6.2.2软件 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识别和受控,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测试应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有效。6.2.3记录 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信息的记录。应有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记录的要求和指南要点:1.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信息的 6.2信息资源 6.2.4标识 应清楚地标识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可以单独地或几种地标识。应有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已确认用于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的设备应清楚地标识或受控,以防止未授权使用。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应于其他设备清楚地区分。标识的要求要点:1.标识可分为:a.标识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该类标识应对所有的测量设备和技术 程序清楚地标识出计量确认状态(如合格、限用、禁用等)。此标识可以单 独地或集中地进行标识;b.标识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中的测量设备)的标识;该标识应 清楚地标识测量过程(或过程中的测量设备)的特定状态(如受控、失控 趋势、失控等)。2.标识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不了解情况时错误使用;3.应清楚地用标识区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与体系外的其他设备(如ABC分 类管理标识、实验用等)6.2信息资源 6.2.4标识 6.3物资资源 6.3.1测量设备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要点:1.测量设备在我国也成为计量器具、计量设备等(计量器具定义:计量器具是指 能单独的或连同辅助设备仪器进行测量的器具),测量设备的定义更突出体现了 过程方法。2.按类型可以分为:a.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装置、仪器仪表、量具、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以及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软件主要包括:电子软件、操作手册、文件资料 等。b.按传递等级可以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c.按结构分 为:仪器仪表。实物量具、软件及手册、文件。d.按用途分为: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交接用、贸易用、校准用等。用于测量过程的软件也术语测量设备,应按照对测量设备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校准。标准物质术语测量设备,应注意对其管理。6.3物资资源 6.3.1测量设备 实现测量过程 6.3.1测量设备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提供并标识规定的计量要求所有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在确认有效前应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以确保有效的测量结果。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应包括在测量管理体系内。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保持和使用形成文件的程序来接收、处置、搬运、贮存和发放测量设备,以防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计量特性。纳入或撤出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应有处理程序。对测量设备的要求要点:1.应提供满足计量要求所需的所有测量设备,并加以标识(如设备一览表);2.测量设备在确认有效前应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3.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4.测量管理体系内还应包括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设备(如温湿度计);记录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要点:1.应建立、保持和使用测量设备的程序文件;2.文件应包括接收、处置、搬运、贮存和发放测量设备的程序;3.文件还包括处理测量设备(如纳入或搬出体系)的程序;4.目的是防止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6.3.1测量设备 在测量管理体系 6.3.2环境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有效运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应监视和记录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根据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应予以记录并用与测量结果。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报考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 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 限制等。6.3.2环境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 6.4外部供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应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记录。如果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供方应当能按实验室标准来证 明其技术能力。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按规定要求进行验证。6.4外部供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 7.1.1总则 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设备验证。测量设备的操作者应得到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有关的信息,包括所有限制和特殊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适应其预期用途。计量确认的总要求要点:1.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计量要求。2.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设备验证(如果测量设备已处于有效的校准 状态,不必重新校准);3.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适宜 其预期用途。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4.计量确认重新应当包括验证测量不确定度和(或)测量设备误差在计量要求的 允许线以内的方法。5.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例子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滞后、漂移、影响量、分辨力、鉴别力、误差、死区。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 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6.测量人员应得到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有关信息,包括所有限制便用和特殊要求;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1总则 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要点:1.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 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2.“测量过程”与“测量”的定义相同。3.“测量”与“计量”的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7.2测量过程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应 7.1.2计量确认间隔 用于确定或改变计量确认间隔的方法应用程序文件表述。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必要是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可利用以前确认的历史数据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在确定是否修改计量确认间隔时,利用材料过程统计控制技术的记录 是有用的。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计量 确认间隔。7.1.2计量确认间隔 用于确定或改 7.1.3设备调整控制 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会被发现。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封印的要求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参照物而由使用者自己调整的装置,如调零装置。防止对软件或固件进行未授权改变所用的写保护技术应当予以特别注意。对什么样的测量设备应当封印,对需要封印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以及封印 材料,如标签、封料、线材、油漆等诸方面的事宜通常是留给计量职能 决定,计量职能在执行封印程序时应当形成文件。不是所有测量设备都 需要封印。7.1.3设备调整控制 在经确认的测 7.1.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适用时,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应注明日期并有授权人审查批准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应保持并可获得这些记录。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需要时,记录应包括:a.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b.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c.计量确认结果;d.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e.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f.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g.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h.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i.维护的详细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k.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l.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m.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n.校准结果的溯源性的证据;o.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p.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7.1.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适用时,7.2测量过程 7.2.1总则 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每一个测量过程的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设备的标识、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7.2测量过程 7.2.1总则 测量过程要素主要包括:测量设备、环境条件、测量方法、操作人员等。a.测量设备: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软件,以及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b.环境条件:规定进行测量所需的环境条件,以及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所需要进行的修正;c.测量方法:规定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和测量结果的报告方式;d.操作人员:规定测量人员的资格和所要求技能。测量过程要素主要包括:测量设备、环境条件、测 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分析:a.校准过的测量设备是否失准;b.规定的测量方法程序可能不适当;c.测量的频次太少;d.环境条件控制不符合要求;e.操作人员的操作或测量设备读数可能有误;f.测量数据记录不真实或不准确。当测量过程失效或可疑时,应查明影响测量过程控制的影响量,分析造成测量过程失控的具体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对一时难以判定的测量过程失控的具体原因,可制定针对潜在不合格的预防措施。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分析:a.校准过的测量设备是否 对测量过程实施有效确认的方法:a.与其他已经确认过程的结果进行比较;b.与其他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c.通过对测量过程的性能特性评定和连续分析。过程有效性确认只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实施。对测量过程实施有效确认的方法:a.与其他已 7.2.2测量过程设计 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计量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并确认有效,必要时,征得顾客同意。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1.确保产品质量所需的测量;2.测量方法;3.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设备;4.执行测量人员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7.2.2测量过程设计 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测量过程设计流程图 识别顾客、组织和法律的测量要求 将规定的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 根据计量要求识别测量过程要素 根据测量过程重要性确定控制方法 形成测量过程规范 测量过程设计流程图 识别顾客、组织和法律的测量要求 将规定的计量确认设计流程图 设计输入:测量过程 对设备的计量要求 选择校准方法 分析校准的不确定度 确定确认间隔 确定设备调整控制方法 设计输出:计量确认 程序文件和计划 计量确认设计流程图 设计输入:测量过程 对设备的计量要求 选 7.2.3测量过程的实现 测量过程应在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计量要求。受控条件应包括:a.使用经确认的设备;b.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c.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d.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e.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f.核实的结果报告方式;g.按规定实施监视。7.2.3测量过程的实现 测量过程应 测量过程策划 测量过程识别 测量过程设计 测量过程规范 测量过程不确定度评价 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 测量过程实施 测量过程控制 测量过程记录 测量 过程 实现 流程图 测量过程策划 测量过程识别 测量过程设计 测量过程规范影响测量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包括:法 料 机 人 实验结果 环 溯 抽 样 准确性 可靠性 影响测量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包括:法 料 机 人 实7.2.4测量过程的记录 记录职能应保存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记录内容包括:a.实施的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喝茶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b.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e.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f.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g.人员能力,包括测量过程要求的能力和实际具备的能力。测量过程记录的管理:1.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允许产生、修改、出具和删改记录;2.应按照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管理记录,以确保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和 处置;3.按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记录。7.2.4测量过程的记录 记录职能应保存记录以证明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7.3.1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7.3.2溯源性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在合同情况下,使用公认的标准只有在双方同意且不存在SI单位或不存在已被承认的自然常数时才使用。测量结构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7.3.1测量不确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计量职能应策划和实施所需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以:a.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b.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8.2审核和监视 8.2.1总则 计量职能应利用审核、监视和其他适用技术以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8.2.2顾客满意 计量职能应就顾客的计量要求是否已满足来监视有关顾客满意的信息。应规定获得和使用信息的方法。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3测量管理体系审核 计量职能应策划并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实施和符合规定要求。审核的结果应报告给组织的管理成中受影响的部分。应记录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和体系的所有更改。组织应确保立即采取行动以消除检查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8.2.3测量管理体系审核 计量职能 8.2.4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记录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应按照行程文件的程序和确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监视应包括确定所用的方法,方法中包括统计技术和它们的使用范围。测量和确认过程的监视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8.2.4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在构成 8.3不合格控制 8.3.1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 计量职能应确保发现任何不合格,并立即采取措施。8.3.2不合格测量过程 已知任何测量过程已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进行适当的标识,并停止使用直到已采取了适合的措施。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8.3.3不合格测量设备 a.损坏;b.过载;c.可能使其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d.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e.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f.误操作;g.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h.暴露在已有可能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8.3不合格控制 8.3.1不合格测量管理体 8.4改进 8.4.1总则 计量职能应根据审核、管理评审和其他有关因素策划和管理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计量职能应评审并识别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8.4.2纠正措施 当有关的测量管理体系要素不满足规定要求,或相应的数据资料显示不可接受的模式时,应识别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消除这种差异。采取的纠正措施和纠正措施在测量过程使用前应经过验证。采取纠正措施的准则应形成文件。8.4.3预防措施 计量职能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的测量或确认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出现这种不合格。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建立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对下述各项的要求:a.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评价防治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d.记录所采用措施的结果;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8.4改进 8.4.1总则 A类测量设备 强检、关键重要测量控制点(大宗原辅材料进出、能源等贸易结算),关键工艺、质量控制点、安全环保监控点、灵敏度高、准确度等级高、价值昂贵稳定性差、计量标准(含标准物质)等。管理:严格执行周期检定,动态调整确认间隔,必要时才去期间核查、实验室比对等。A类测量设备 强检、关键重要测量控制点(大宗 B类测量设备 有量值要求,用于生产过程工艺控制、用于成本核算、非强检重要性仅次于A类的各类测量设备。管理:按规定的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实施溯源,动态调整确认间隔。B类测量设备 有量值要求,用于生产过程工艺控 C类测量设备 对测量准确度及量值无严格要求一般测量设备。管理:首次检验/校准,限期使用,到期轮换,损坏更换;一次性使用(低值易耗)。C类测量设备 对测量准确度及量值无严格要求一 计量检定的法治管理 根据?计量法?“统一立法、区别对待”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法治管理形式,可分为:强制检定 非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均属于法制检定,是对计量器具已发管理的两种形式,都要收法律的约束。不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都要负法律责任。计量检定的法治管理 根据?计量法?“统一立法、区别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剂量标准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 企业能源计量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2.加强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按时检定或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3.配备能源计量工作人员并培训合格;4.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5.是将能源计量器具的数据作为企业能源管理的基础数据,以保证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心中有数”。企业能源计量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配备必要的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两个满足)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购入 储存 生产与生活 不同类别能源 生产与辅助生产 一、二次能源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两个满足)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