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课件

上传人:91274****mpsvz 文档编号:240916397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温度与植物生长温度与植物生长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调控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调控第五章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第一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1第一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l一、一、土壤的热量状况土壤的热量状况(一)土壤空气的组成及肥力特点(二)土壤热量的收支状况(三)土壤通气性(四)土壤空气的调节l二、土壤热量状况二、土壤热量状况(一)土壤热来源(二)土壤热特性(三)土壤温度状况(四)土壤温度调节l三、空气温度第一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一、土壤的热量状况2一、土壤空气l(一)(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l1.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COCO2 2的质量分数高于大气的质量分数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O O2 2质量分数低于大气质量分数低于大气土壤空气的水汽的质量分数总是多于大气土壤空气的水汽的质量分数总是多于大气土壤空气中有时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土壤空气中有时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土壤空气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土壤空气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一、土壤空气(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32.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及肥力的关系l影响种子的萌发影响种子的萌发l影响根系的发育影响根系的发育 l影响根系吸收功能影响根系吸收功能 l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状况l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2.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及肥力的关系影响种子的萌发4(二)土壤热量的收支状况LE R PB 白天 夜晚LE R PB(二)土壤热量的收支状况LE R PB 白天 5(三)土壤通气性l1.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l2.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性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性通气与大气的交流,不断更新其组成,使土体各部分组成趋向一致,如果土壤通 气性差,土壤中的 O 2 在短时间内可能被全部耗竭,而 CO 2 的含量随之升高,以至妨碍作物根系的呼吸。(三)土壤通气性1.土壤通气性63.3.土壤空气的更新土壤空气的更新l气体扩散: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其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是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方式。交换速度较慢。l气体的总体交换气体的总体交换:是指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交换速度较快。3.土壤空气的更新气体扩散:7(四)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l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l深耕结合增施有机肥,适时中耕松土;深耕结合增施有机肥,适时中耕松土;l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改善土壤质地、结构:质地粘重的土壤,通过掺砂或施用秸秆、土杂粪等有机肥料,使形成较好的土壤结构,增加非毛管孔隙,可改善其通气性。(四)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8二、土壤热量状况l(一)土壤热来源(一)土壤热来源1.太阳辐射能 2.生物热 3.地热 l(二)土壤热特性(二)土壤热特性1.土壤热容量l是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为容积热容量和质量热容量。l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愈慢,反之则愈快。2.土壤热导性l是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传导的热量。l空气的导热率最小,矿物质的导热率最大,水的导热率介于两者之间。土壤通气性好,导热率低。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也可提高土壤的导热性。二、土壤热量状况(一)土壤热来源9(三)土壤温度状况l土壤温度变化土壤温度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温度年变化l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天文及气象因素 土地位置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面状况(三)土壤温度状况土壤温度变化10(四)土壤温度的调节1.1.排水散湿排水散湿2.2.以水调温以水调温3.3.温室效果温室效果4.4.地地面面覆覆盖盖:是是调调节节土土壤壤温温度度最最常常用用的的手手段段之之一一。包括透明覆盖和非透明覆盖。包括透明覆盖和非透明覆盖。5.5.设置风障设置风障(四)土壤温度的调节1.排水散湿11三三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 l一、空气温度状况一、空气温度状况l1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反映一个时期内空气温度的平均值,农业上常用的平均温度有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l2.极端温度极端温度极端温度是指从某一时段内空气温度改变的幅度上反映气温的变化状况。常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温度振幅来表示。三 空气温度 一、空气温度状况12第二节 温度与植物生长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植物生产上常用的温度指标三、植物生长对温度环境的适应四、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及其抗性第二节 温度与植物生长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3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2、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3、对植物块茎块根形成的影响4、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影响昆虫的发生、发展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4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空气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1、气温日变化与植物生长发育2、气温年变化与植物生长发育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空气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15二、植物生产上常用的温度指标l(一)植物生长的3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和最高温度l(二)农业界限温度l(三)积温1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2.2.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有效温度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有效积温植物某一发育时期或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效温度的总和。二、植物生产上常用的温度指标(一)植物生长的3基点温度:最163、积温的应用(1)用来分析农业气候热量资源(2)作为植物引种的科学依据(3)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3、积温的应用(1)用来分析农业气候热量资源17三、植物生长对温度环境的适应(一)植物的感温性 春化作用(二)植物的温周期现象(三)植物对温度适应的生态类型三、植物生长对温度环境的适应(一)植物的感温性18四、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及其抗性(一)植物对低温的适应与抗性(二)植物对高温的适应与抗性四、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及其抗性(一)植物对低温的适应与抗性19三、温度条件与农业生产l种植群落的温度特点种植群落的温度特点植物群落中气温的垂直分布与群体的上方及没有种植作物的休闲地上方是不同的,群体越密,群体内温度的分布与裸地差异越大。合理布局作物种植类型,形成适宜的温度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三、温度条件与农业生产20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调控一、合理耕作一、合理耕作l耕翻松土耕翻松土l镇压镇压l垄作垄作二、地面覆盖二、地面覆盖l地膜覆盖地膜覆盖l秸秆覆盖秸秆覆盖l有机肥覆盖有机肥覆盖l铺沙覆盖铺沙覆盖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温度环境调控一、合理耕作21三、灌溉排水三、灌溉排水l灌溉灌溉l排水排水四、设施增温四、设施增温五、物理化学制剂应用五、物理化学制剂应用l增温剂增温剂l降温剂降温剂三、灌溉排水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