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潜意识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1007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潜意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集体潜意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集体潜意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简介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iustarJung,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童年童年:1875年月26日出生于瑞士凯斯威尔乡村小镇,非常内省,对外界比较封闭、宗教家庭、父母不和、父子隔阂、恋母仇父、常独自玩耍、性格孤僻、内倾、常与2英寸木人像对话、智力早熟者,十九岁已阅读大量神学著作和哲学著作。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 1青年青年:1895年考入巴塞尔大学医学院。其祖父在此大学创办了第一所精神病院和弱智儿童疗养院,此对荣格走向精神医生的职业起了重要作用。1900年获得医学学位,1902年完成博士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联想实验研究,初步形成了“情结”理论,赢得了声誉。19021903年的冬天,跟随皮埃尔让内(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这位主张精神心理病因的老师对荣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年:2 2成年及晚年成年及晚年:1906年荣格与弗洛伊德通信,1907年在弗洛伊德的家里会面达13小时,两人成为了挚友,共同创办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任第一任主席。荣格思想独立,起初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不同的观点,1913年发表精神分析理论公开反对弗洛伊德把里比多能量解释为原始性欲的观点,1914年二人决裂。此后的7年荣格独自工作,沉湎于自己的奇特想法、梦和想象中。集体潜意识课件3 31919年醒来,发表了心理类型学提出性格类型说,接着先后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美洲、肯尼亚、埃及、印度等国家的原始部落,研究未开化的心理过程,并对中国的禅宗、佛学、道家学说和易经等亚洲文化和东方宗教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他的“集体潜意识”学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0年代后,写了大量关于人的本性、原型、象征、神话、炼金术、人生哲学和心理学著作,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即“分析心理学”。1919年醒来,发表了心理类型学提出性格类型说,接着先后4 4荣誉荣誉:1932年,聘为苏黎世联邦综合技术大学教授,获苏黎世城文学奖1938年,选为英国皇家医学会名誉会员1944年,瑞士医学科学院名誉会员1944年,巴塞尔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1948年,苏黎世建立荣格学院,后扩展至伦敦、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矾相继建立荣格学院;被称为“苏黎世圣哲”1916年6月6日,逝世于瑞士库斯那赫特,享年86岁荣誉:5 5著作著作:潜意识心理学1912年心理类型学1921年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年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年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年记忆、梦、反思1961年人及其公正1964年著作:6 6(二二)、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快感和行为。有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意识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直接感知的部分,与思维、快感、记忆和知觉有关。(Ego)自我是意识的中心。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下意识的东西组成。(二)、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7 7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最重要有力量的部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主要内容是原型(ArchetypeorPrototype),深埋在心灵之中,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荣格认为,这些原型是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可能性,所有原型的集合就构成了集体潜意识。主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人格面具(Persona):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人格面具,则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集体潜意识:最重要有力量的部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8 8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男女两性意象。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女性成分或意象,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男女交往所得到的经验而产生的,它有两个作用:一使男性具有女性特征;二提供男女之间交往的模式。阿妮姆斯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其作用有二:一使女性具有一定的男性特征;二获得与男性交往的模式。阿妮玛为男性提供了心灵中理想的女性,阿妮姆斯为女性塑造了心目中理想的男性。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男女两9 9阴影(Shadow):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层的邪恶攻击、狂暴的倾向以妖魔鬼怪或仇敌的形象投射到外部世界。包括动物所有本能,是我们本能的原始部分。自性(Self):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中的其它部分代表人类达到人格统一和整合的力量,即自我实现。阴影(Shadow):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1010(三)荣格的人格动力理论里比多称之为心理能量(Psychicenergy),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力,是人格的动力,在意识中它表现为运动或力量,在无意识中它表现为一种状态,共同推动人格发展,遵循守恒定律即能量永远不会在心录是消失只是由一种心理活动转到别的心理活动,而且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这就是熵增加原理。这种方向表现为前行或退行,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三)荣格的人格动力理论1111退行是指通过剥夺对立机能的能量,使其流量消失,用新的机能取代,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人的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荣格还认为,象征也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力量,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意象,是自发的以潜意识中产生的,是原型的外化。“曼达拉”。退行是指通过剥夺对立机能的能量,使其流量消失,用新的机能取代1212(四)荣格人格发展理论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中年时期、老年时期。(五)荣格人格类型学说1、态度类型(general-attitudetypes)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类型力比多能量的方向流向身体心灵过程内倾型(introversion),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喜内省、易害羞、孤僻、安静。(四)荣格人格发展理论1313力比多能量的方向指向外部的事件、人们的情境外倾型(extraversion),爱动、好交际、渴望影响别人或被他人影响,参于、需求强烈。2、功能类型(functiontypes)人类有四种机能: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力比多能量的方向指向外部的事件、人们的情境外倾型(ext14143、常见的人格类型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的组合得出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型(extravertedthinkingtype)、外倾情感型(extravertedfeelingtype)、外倾感觉型(extravertedsensationtype)、外倾直觉型(extravertedintuitiuetype)、内倾思维型(introvertedthinkingtype)、内倾情感型(introvertedfeelingtype)、内倾感觉型(introvertedsensationtype)、内倾直觉型(introvertedintuitiuetype);只代表极端情况,大部分是某种占优势,其它兼具有。3、常见的人格类型1515(六)评价贡献:1、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强调人格的整体性;3、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4、创立了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5、研究方法的灵活性;不足之处:神秘色彩,集体潜意识等一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很难用实验证明。(六)评价1616三、安娜三、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一)简介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1895-1982),杰出女性心理学家,但并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1895年1895年12月3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1922年取得精神分析学会会员资格;1923-1938年,从事个体精神分析治疗工作;1938-1945年,创办私立小学,用精神分析理念研究儿童;1950年被克拉克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三、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一)简介17171982年3月1日中风,于10月9日逝世,终身未婚,享年87岁。代表作有代表作有:自我及其防御机制1937年击败幻想与白日梦1924年1982年3月1日中风,于10月9日逝世,终身未婚,享年871818(二)自我防御机制归纳其父提出的10种防御机制,自己又补充了5种,分别为:压抑作用(Repression);否定作用(Denial);禁欲作用(Asceticism);投射作用(Projection);利他主义(Altruism);移置作用(Displacement);自我约束作用(Turning-against-self);反向作用(Resction-formation);反转(Reversal);(二)自我防御机制1919升华作用(Sublimation);心力内投(Introjection);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隔离作用(Isolation);抵消作用(Undoing);退行作用(Regression)升华作用(Sublimation);心力内投(Introj2020(三)自我的发展路线(三)自我的发展路线(Developmentalline)儿童的六条发展路线儿童的六条发展路线:.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自控;.从对自己的身体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三)自我的发展路线(Developmentalline)2121四、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四、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海因兹哈特曼(Hartman.H,1894-1970年),精神分析理论家。代表作有代表作有: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1939年、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自我与本我先天同源论自我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四、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海因兹哈特曼(Hartma22222、能量的中性化与自我的适应过程把本能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能量的中性化过程产生就是自我的适应过程的产生,适应实质上是自我的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作用的结果,自我自主与环境取得平衡就产生了适应。2、能量的中性化与自我的适应过程2323五、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五、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一)简介(一)简介艾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出生于德国,后加入美国国籍,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高中)。1927年成为一名艺术教师,之后接受了安娜弗洛伊德的训练。1933年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跟随安娜弗洛伊德。1933年,在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所精神病学部任职。五、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一)简介2424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1938年,前往印第安的苏族和尤洛族部落对儿童进行跨文化现场研究。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60-197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2525著作:著作:儿童期与社会1950年同一性和生命周期1959年理解与责任1964年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年新的同一性维度1974年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7年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年著作:26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