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07915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学习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 提提 高高 教教 师师 队队 伍伍 素素 质质中学中学教教师专业标师专业标准准学学习辅导习辅导上海市嘉定一中上海市嘉定一中二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1 学习教师专业标准 提 高 教 师 队 伍 素 质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稿)(以下简称:以下简称: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并于并于20112011年年1212月月1212日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日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2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 一、一、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和意义 二、二、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过程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过程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四、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和基四、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和基本内容本内容 五、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性质五、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性质 六、六、教师专业标准的强调重点教师专业标准的强调重点 七、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要求七、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要求3 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3 一、一、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制定的背景和意义4 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关键在教师。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教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还深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还有些不有些不适应适应。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亟待提升,教师职,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进一步增强,教师资源配置业吸引力亟待进一步增强,教师资源配置亟亟待改善待改善,教师管理机制,教师管理机制亟待完善亟待完善。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改革开放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途和民族的未来。6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纲要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干意见国发(201041201041号)提出号)提出“国家国家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7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专业素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质要求,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必将大力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内容,必将大力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提高。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教师准入制度,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同衡发展和教育公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也符合国际上教师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也符合国际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8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是健全教师管理 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9 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 二、二、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过程的研制过程10 二、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过程10 教育部从教育部从20042004年开始就着手研究建立年开始就着手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师专业标准是其中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师专业标准是其中重要内容,研制工作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重要内容,研制工作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1 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就着手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一是课题研究。教育部委托北师大、华东师大等教育部委托北师大、华东师大等9 9所师所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开始研究三个标准。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开始研究三个标准。20082008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中国教师中国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项目教育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开展现状调查,开展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等前期研究。和国际比较等前期研究。12 一是课题研究。12 二是标准研究。20102010年起,加快了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年起,加快了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工作。教育部工作。教育部委托委托北师大和东北师大北师大和东北师大有关有关专家专家分别牵头组成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分别牵头组成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标准文本研究,积极开展现状础上,开展标准文本研究,积极开展现状调研、国际比较、文本研制、专家咨询等调研、国际比较、文本研制、专家咨询等相关工作,形成了三个标准文稿。课题组相关工作,形成了三个标准文稿。课题组听取了听取了10001000多位专家和中小学校长、园长多位专家和中小学校长、园长及一线教师的意见,大的修改有及一线教师的意见,大的修改有3030多次。多次。13 二是标准研究。13 三是征求意见。教育部组织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教育部组织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讨会,邀请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讨会,邀请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讨论修改。征求部有关司局、各省教育厅讨论修改。征求部有关司局、各省教育厅和部分师范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意见,和部分师范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意见,多次修改三个标准文稿。多次修改三个标准文稿。14 三是征求意见。14 四是专家审议。教育部分别组织召开三个标准审议会。教育部分别组织召开三个标准审议会。邀请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师邀请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三个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三个标准进行了审定。标准进行了审定。大家认为,三个标准文稿基本成熟,大家认为,三个标准文稿基本成熟,理念先进,导向鲜明,要求明确,内容全理念先进,导向鲜明,要求明确,内容全面,易于操作,希望尽快印发。面,易于操作,希望尽快印发。15 四是专家审议。15 五是审定统稿。教育部与顾明远教授和三个课题组负教育部与顾明远教授和三个课题组负责人一起进行了最后统稿,再次对文稿内责人一起进行了最后统稿,再次对文稿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16 五是审定统稿。16 三、教师专业标准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理念17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17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为此,为此,标准提出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和“终身学习”四个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18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 (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19 (一)学生为本19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 (二)师德为先20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21 (三)能力为重21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典范。22 (四)终身学习22 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学生为本生为本”、“师德为先师德为先”、“能力为重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结合。“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新要求。23 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 四、教师专业标准四、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的框架和基本内容24 四、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和基本内容24 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5 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 (一)标准框架26(一)标准框架26 标准包含标准包含了了“维度”、“领域”和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27 标准包含了“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维度 从教师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待教育教学和和对待自身发展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四个方面,确定了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和和“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要求。28“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28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对“学生为本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29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维度维度 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基本要求。30 “专业知识”维度30 这十八项要求这十八项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的要求:1、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等,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31 这十八项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 2、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之中;32 2、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 3、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提出“具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33 3、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维度维度 从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评价评价”、“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和和“反思与发反思与发展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34 “专业能力”维度34 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要工作能力能力,因此,因此“标准标准”对中学教师专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等。35 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能力,因此“标准”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使使命所决定的教师命所决定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36 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 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37 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38 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 (二)标准内容39 (二)标准内容39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一)领域(一):职业理解与认识职业理解与认识 1.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2.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与交流。40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二)领域(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罚中学生。8.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的不同需要。9.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中学生的自主发展。41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领域(三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勇于创新的氛围。13.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42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领域(四四):个人修养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14.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止文明礼貌。43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领域(五五):教育知识:教育知识 19.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1.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2.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3.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程与特点。24.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44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五):教育知识 19.掌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六)领域(六):学科知识学科知识 25.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想与方法。26.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本原理与技能。27.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45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六):学科知识 25.理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领域(七七):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29.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0.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方法与策略。31.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的认知特点。32.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方法与策略。46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七):学科教学知识 29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领域(八八):通识性知识:通识性知识 33.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知识。34.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6.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47 维度二:专业知识 领域(八):通识性知识 33.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领域(九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37.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8.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过程。39.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习计划。48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九):教学设计 37.科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领域(十十):教学实施:教学实施 40.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1.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3.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生创新能力。44.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49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教学实施 40.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一)领域(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47.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活动。50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一)领域(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8.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发展的教育活动。49.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面发展。50.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51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领域(十二十二):教育教学评价:教育教学评价 52.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54.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2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领域(十三十三):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 55.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沟通交流。56.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共同发展。57.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进中学生发展。58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良好关系。53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三):沟通与合作 5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领域(十四十四):反思与发展:反思与发展 59.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专业素质。54 维度三:专业能力 领域(十四):反思与发展 5 五、教师专业标准五、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性质的基本性质55 五、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性质55 1993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文本。56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标准的定位是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一般性共同要求性共同要求。57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具有“评价评价”标准之性质标准之性质,也具有,也具有“导向导向”标准之特征。标准之特征。58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 作为“评价”标准,它是它是“中学教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是“中学教师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等工作的的重要依据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育质量的依据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育管理的抓手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它是“引领中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因此是,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基础。59 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 六、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的强调重点的强调重点60 六、教师专业标准的强调重点60 标准强调,中学教师应标准强调,中学教师应尊重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不同需要;尊重尊重中学生中学生独立人格独立人格,维护维护中学生中学生合法权合法权益益,平等对待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每一个中学生。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了解中学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并根据其形成特点,有针对其教育方法,并根据其形成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并要求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并要求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点与行为方式。61 标准强调,中学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 该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以师德该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以师德为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为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为人师表,教书育生,尊重中学生人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者和引路人。62 该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以师德为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 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树立育人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信任中学生,积极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63 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 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标准要求,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中学教师要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会的能力。64 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尊重中学生 标准还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探标准还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实施教学;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标准鼓励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标准鼓励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了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65 标准还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 七、教师专业标准七、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要求的实施要求66 七、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要求66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基本依据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训质量。制。制定中学教师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管理和督导机制。制。67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学的质量评价制度。68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效管理机制。69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70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谢谢老师们!愿我们依据标准,共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71 谢谢老师们!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