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07289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袋料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袋料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袋料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袋料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景宁县食用菌办公室黑木耳在分类上隶属于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是一种木腐性胶质菌,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和药用菌,有“菌中瑰宝”之誉,被称为“素中之荤”,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黑木耳具有降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化,有防止血栓形成等药用功能,市场需求旺盛。一、栽培季节安排一、栽培季节安排 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出耳温度为20-24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开始时间(农历)农历)结束时间(农历)农历)400米以下 8月上旬 9月上旬 400-600米 7月下旬 8月下旬 600-800米 7月中旬 8月中旬 800米以上 7月上旬 8月上旬 二、品种介绍二、品种介绍新科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出耳温度为12-25,子实体呈半圆盘形,单片状,肉质肥厚、色泽黑、富有弹性,质量好,产量高。916品种:中温型,出耳温度1525,黑褐,耳片大、似碗状、肥厚、抗流耳、产量高。菌种外观质量要求 无杂菌污染,无异味,无杂色,菌丝生长健壮、发菌速度正常,菌龄4560天,培养基不干涸萎缩,无黄水,菌丝未长满袋时无原基形成 三、培养基配制三、培养基配制 配方1:杂木屑78,麸皮10,米糠10,红糖1,碳酸钙或石灰1,水适量,PH值5.0-6.5。每1000袋大约需杂木屑1600斤左右、麸皮200斤、米糠200斤、红糖20斤(红糖秋栽少用)、碳酸钙或石灰20斤三、培养基配制三、培养基配制 配方2:杂木屑78,麸皮10,棉籽壳10,红糖1,碳酸钙或石灰1,水适量,PH值5.0-6.5。每1000袋大约需杂木屑1600斤左右、麸皮200斤、棉籽壳(短绒)200斤、红糖20斤(红糖秋栽少用)、碳酸钙或石灰20斤原料配制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材料,杂木屑宜粗不宜细。含芳香类木屑不可选用。按配方比例称好主料和辅料,先将干料拌均匀,再将红糖、石灰溶于水中分次加入,搅拌均匀。绵籽壳拌料前先用清水预湿一夜。培养料含水量50-55,一般每支标准菌棒(1555公分规格筒袋)的重量为3.2斤。四、装袋和灭菌四、装袋和灭菌1.筒袋的弹性要好,装料结实;2.装袋后及时搬入灭菌灶,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达100后,保持15小时;3.灭菌要做到:防止存在灭菌死角,防止中途降温,防止烧焦料袋,防止灭菌后料筒被污染。五、接种五、接种1、接种箱接种:一是灭菌时间要允足,能清晰看见接种箱内的料棒时开始接种。做到灭菌彻底,并有利于灭菌气体排放,减少对菌种的杀伤。二是要做好菌种预处理。剪除棉塞,剔除老菌种块,进行表面消毒后放入接种箱。五、接种五、接种2、开放式接种:开放式接种必须要有实践经验方可进行。一般是每10个菌棒用1小包气雾消毒剂,灭菌时间6个小时。灭菌后边打孔、边接种、边封口、边堆放,一堆菌棒在2.5-3小时内接完。六、菌丝培养六、菌丝培养1、培养室或场地要求。要求清洁、干燥、避光、保温、通风条件好。使用前彻底打扫,清除容易孳生病虫的杂物。菌棒移入前10-15进行杀虫和后2天进行空间消毒。熏蒸消毒常用药:高锰酸钾、甲醛、硫磺粉,专用烟雾剂。准备工作:熏蒸前先用喷雾器将培养场所喷湿。硫磺粉:每立方米用量为7克。专用烟雾剂:按说明书使用。高锰酸钾:甲醛=1:2,即1克高锰酸钾用2毫升甲醛(35-40%)。喷雾消毒1.2%甲醛溶液:1瓶40%甲醛的加水20斤。2.1%-5%漂白粉溶液: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1斤漂白粉(25%)加水20斤。3.0.1-0.5%多菌灵溶液: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在溶液中,剩下未溶部分再加少量水直至充分溶解,倒入溶液,经搅拌后使用。1斤多菌灵(25%)加水100斤。杀虫药剂(1)敌敌畏速效性杀虫剂,有很强的触杀和熏蒸作用,制剂有50%和80%乳油,稀释成300500倍喷雾熏蒸,每50斤水加敌敌畏1两。气温高时使用效果更好。(2)杀灭菊酯又名速灭杀丁、氰戊菊酯、速来灭菊酯,产品为20%乳油,每20斤水加原液5毫升使用。(3)克螨特有73%乳油、30%可湿性粉剂、4%粉剂。它是一种杀螨谱广、残效期长、毒性低,对幼、若、成螨效果好,杀卵效果较差。一般生产上采用73%乳油,用水稀释10002000倍(1两加水100斤),或4%粉剂喷粉。(4)菇净(4.3%乳油):本品为铝塑袋包装,每袋兑水10公斤。粉尘螨蒲螨螨虫以上农药在生产前或打孔前10-15在生产场地、菇棚喷雾使用。每3天用药一次。排场出耳后禁止使用!六、菌丝培养六、菌丝培养2、堆放方法。培养室内搭建分层式培养架的,菌棒采取分层排放。堆叠培养的,一般堆高8层,并以井字型或三角形堆放。掀开封口膜后堆与堆之间的要有20公分的距离作为通风道。如果生产场地有限,生产规模要严加控制,否则得不偿失。缺氧的菌棒六、菌丝培养六、菌丝培养3、调温和换气。料棒接种后7-10天,室温控制在2528,有利于菌丝迅速吃料,十天后,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掀开封口膜或套袋时,袋内温度迅速上升,排出二氧化碳增加,要加强通风换气,每天早晚通风二次,每次30-60分钟。气温低于20时在中午通风。掀开封口膜或套袋前培养场所 进行一次杀虫处理。六、菌丝培养六、菌丝培养4、光线控制。整个培养过程要保持培养室黑暗,光线会导致黑木耳菌丝提前形成原基,强光影响发菌速度。发菌时间过于长,菌丝老化自容,杂菌浸染七、刺孔催耳七、刺孔催耳适宜条件下,菌丝经过50-60天全部发透。菌丝长满后进行一次全面刺孔,刺孔前培养场所进行杀虫处理。扁型孔径0.6公分,园型孔径0.4公分,深0.5公分,每袋刺孔150-180个,均匀分布。七、刺孔催耳七、刺孔催耳刺孔后,大量氧气进入菌棒内部,菌丝受刺激,生理活动增强,产生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此时要做好散堆工作,将菌棒“”或“井”字型堆放,创造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增加散射光,促进菌丝恢复和原基形成。或者选择阴天或晴天将发好的菌棒直接搬至耳场,然后边打孔边排放。八、排场出耳八、排场出耳1、耳场选择。耳场要求路、水、电方便,水源等环境无污染。2、整地搭架。畦床整成龟背状,畦高15公分,宽1.3米,长不限,畦间距50公分作操作道。沿着畦的纵向架设靠架,靠架行距30公分、高度25公分,用铁丝连接而成。地面铺设一层稻草或毛草,防止耳片被泥土沾染和杂草生长。八、排场出耳八、排场出耳3、架设喷水设施。耳场田块上方1.21.5米架设喷水管或安装雾化程度较好的微喷头,间距依喷水器的喷水半径而定。4、露天排场。选择 晴天或阴天排场,进 行室外栽培,不搭荫棚。九、出耳管理九、出耳管理菌棒排场后前2天不喷水,以后看情况,分次、短时喷水,防止菌棒脱水,保持场地的空气相对湿度85-90%,以促进原基的分化。早期排场的菌棒如气温升高到25以上时,晴天要在耳场1.5米上空拉上遮阳网,日落后收起。九、出耳管理九、出耳管理向光面原基形成尚未长出时,将耳棒掉头并转180度,使菌棒背光面原基全面形成。耳片长出袋外时不可以掉头。九、出耳管理九、出耳管理在不适合黑木耳生长的温度下,不要喷水,或少喷水,偏干管理;在15-25下适合黑木耳生长,喷水促进黑木耳生长。喷水量和时间随黑木耳长大而增加。黑木耳在生长过程中要拉大干湿差,做到干干湿湿以促进耳片生长和减少烂筒。一潮耳采收后,停止喷水,待菌丝恢复,再进行下一潮出耳管理。十、适时采收十、适时采收耳片颜色转浅,由黑变褐、边缘舒展软垂、肉质肥厚、耳根收缩时采收。如天气干旱,采收前1天的傍晚要均匀喷水,次日晨露未干,耳片处于潮软状态时采收。如遇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十、适时采收十、适时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菌棒,一手捏住耳根,轻轻旋转,即可将耳片完整地采下来。过老采收,耳根难以恢复,会引起耳根腐烂,影响到第二潮原基的分化。采下的耳片要清理干净,丛生朵形要分开。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时不要随便翻动。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