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0713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Chinese definition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2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 传统教学中的备课,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将教材规定的知识“教”给学生,因此教案中所谓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构思出的“教”的方法,而忽略学生“学”的方法,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 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设计出学生易于理解并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方式。4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教学理念: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课堂焦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成果:被动学习者-主动学习者5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和和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之间的之间的桥梁,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紧紧桥梁,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促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正在逐步地联系起来,促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正在逐步摆脱经验化的操作摆脱经验化的操作,走向科学化的道路。教,走向科学化的道路。教学设计是运用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寻分析教学中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6 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的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包括的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3.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时间设计;5.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措施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7 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依据 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确定学习方向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确定学习方向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确定学习方向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确定学习方向的依据8 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认真学习认真学习认真学习认真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行)行)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教学时间等。教学时间等。教学时间等。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中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中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中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9 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领会领会领会领会 封闭性封闭性封闭性封闭性应用应用应用应用分析分析分析分析综合综合综合综合 开放性开放性开放性开放性评价评价评价评价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例:任务驱动教学法1010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接受或注意接受或注意接受或注意接受或注意 反应反应反应反应 价值的评定价值的评定价值的评定价值的评定 价值的组织价值的组织价值的组织价值的组织 由一种价值或价值体由一种价值或价值体由一种价值或价值体由一种价值或价值体系形成的品格系形成的品格系形成的品格系形成的品格例:学生对某项知识的学习过程。111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的分类动作目标:动作目标:动作目标:动作目标:知觉知觉知觉知觉 准备状况准备状况准备状况准备状况 在引导之下的反应在引导之下的反应在引导之下的反应在引导之下的反应 机械化机械化机械化机械化 复杂的外在反应复杂的外在反应复杂的外在反应复杂的外在反应 适应适应适应适应 创作创作创作创作例:学生学习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121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能反映学习过程中每个综合目标(完整性)能反映学习过程中每个综合目标(完整性)可直接观察和测评的(可操作性)可直接观察和测评的(可操作性)能解释学生达到目标程度的(可评价性)能解释学生达到目标程度的(可评价性)131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正确表述教学目标: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例:例:例: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能独力进行阅读文章能独力进行阅读文章能独力进行阅读文章能独力进行阅读文章”“可以设计并制作电子报刊可以设计并制作电子报刊可以设计并制作电子报刊可以设计并制作电子报刊”教师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学习的行为主体为学生,目标描述的对象及出发学习的行为主体为学生,目标描述的对象及出发学习的行为主体为学生,目标描述的对象及出发学习的行为主体为学生,目标描述的对象及出发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141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正确表述教学目标:2.行为动词行为动词例:例:例:例:欣赏、喜欢、相信欣赏、喜欢、相信欣赏、喜欢、相信欣赏、喜欢、相信(含糊,无法界定)(含糊,无法界定)知道、了解、写出、背出、制作、分辨、解决知道、了解、写出、背出、制作、分辨、解决知道、了解、写出、背出、制作、分辨、解决知道、了解、写出、背出、制作、分辨、解决(明(明确,直观、可评测)确,直观、可评测)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测和检验。评测和检验。评测和检验。评测和检验。151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正确表述教学目标:3.行为条件行为条件例:例:例:例:通过网络查找作品所需要的素材通过网络查找作品所需要的素材通过网络查找作品所需要的素材通过网络查找作品所需要的素材利用利用利用利用wordword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电子报刊同学之间互发邮件同学之间互发邮件同学之间互发邮件同学之间互发邮件教学目标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完教学目标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完教学目标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完教学目标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完成指定操作或任务。成指定操作或任务。成指定操作或任务。成指定操作或任务。方法、途径工具环境161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正确表述教学目标:4.行为标准行为标准例:例:例:例: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移动文件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移动文件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移动文件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移动文件能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平均值能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平均值能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平均值能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平均值每分钟正确输入文字每分钟正确输入文字每分钟正确输入文字每分钟正确输入文字3030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上教学目标能够评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知识的熟教学目标能够评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知识的熟教学目标能够评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知识的熟教学目标能够评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知识的熟练和掌握程度。练和掌握程度。练和掌握程度。练和掌握程度。数量方法时间171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例:例:例:例:学生能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符合主题内容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符合主题内容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符合主题内容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符合主题内容的图片或文章。图片或文章。图片或文章。图片或文章。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主体主体主体主体条件条件条件条件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活动:活动:以使用以使用以使用以使用wordword制作电子报刊为内容,设计教学目制作电子报刊为内容,设计教学目制作电子报刊为内容,设计教学目制作电子报刊为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标。标。标。181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二、教学对象设计二、教学对象设计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老师施教的基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老师施教的基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老师施教的基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老师施教的基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191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的意义:教学对象分析的意义: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以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以因材施教。2020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认知程度方面学生认知程度方面智力水平智力水平智力水平智力水平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基本技能212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非认识因素方面学生非认识因素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情绪情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成熟程度成熟程度成熟程度成熟程度222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生活环境方面学生生活环境方面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学校环境232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学学生生在在己己有有知知识识准准备备基基础础上上建建立立的的认认知知结结构构是是影影响响学学生生学学习习时时新新旧旧知知识识能能否否发发生生实实质联系的关键质联系的关键: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如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如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如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如原有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原有概念的稳定原有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原有概念的稳定原有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原有概念的稳定原有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原有概念的稳定性等;性等;性等;性等;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清楚地了解学生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清楚地了解学生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清楚地了解学生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清楚地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设计了教学的起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设计了教学的起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设计了教学的起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设计了教学的起点水平,正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结构、教材内点水平,正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结构、教材内点水平,正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结构、教材内点水平,正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结构、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内容呈现的序列。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内容呈现的序列。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内容呈现的序列。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内容呈现的序列。242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如何准确设计教学起点:如何准确设计教学起点:苏贝尔提出的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学说:学说: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用学生容易接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语言给学生提供的支持。受的通俗语言给学生提供的支持。1.新知与旧知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时新知与旧知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时新知与旧知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时新知与旧知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容易混淆。容易混淆。容易混淆。2.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在已有知识上缺乏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在已有知识上缺乏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在已有知识上缺乏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在已有知识上缺乏支持内容。支持内容。支持内容。支持内容。252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途径: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途径:问卷法问卷法谈话法谈话法观察法观察法课堂提问法课堂提问法作业作业测验和考试测验和考试262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三、教学内容设计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分析教材、合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及合理安排教学进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及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的过程。度的过程。教材教材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272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1.有关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有关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有关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有关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名词名词名词名词 标志标志标志标志 符号符号符号符号2.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3.有意义命题的组织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织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织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织知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形式:表现形式: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书面表达282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设计重点:设计重点:如如如如何何何何帮帮帮帮助助助助学学学学生生生生有有有有效效效效地地地地理理理理解解解解、掌掌掌掌握握握握知知知知识识识识,注注注注重重重重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语词意义的获取。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语词意义的获取。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语词意义的获取。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语词意义的获取。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找找找找出出出出新新新新知知知知与与与与旧旧旧旧知知知知的的的的联联联联系系系系,帮帮帮帮助助助助学学学学生生生生在在在在理理理理解解解解的的的的基础上同化新知。基础上同化新知。基础上同化新知。基础上同化新知。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加强记忆。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加强记忆。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加强记忆。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加强记忆。292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解决解决“怎么办怎么办”的知识,运用概念、规则的知识,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和原理解决问题 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 信息分类等信息分类等信息分类等信息分类等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动手操作动手操作 实践练习实践练习3030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充分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应用正反例。充分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应用正反例。充分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应用正反例。充分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应用正反例。正例有助于知识的概括和迁移。正例有助于知识的概括和迁移。正例有助于知识的概括和迁移。正例有助于知识的概括和迁移。反反反反例例例例有有有有助助助助于于于于学学学学生生生生对对对对知知知知识识识识的的的的辨辨辨辨别别别别,对对对对概概概概念念念念的的的的精精精精确确确确理理理理解。解。解。解。313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也是解决也是解决“怎么办怎么办”的知识,不过是个体的知识,不过是个体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知识。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知识。自学自学自学自学 抽象事物的想象抽象事物的想象抽象事物的想象抽象事物的想象表现形式:表现形式: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 创新活动创新活动323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重点:形成认识结构、培训习惯养成形成认识结构、培训习惯养成形成认识结构、培训习惯养成形成认识结构、培训习惯养成设计方法:设计方法: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 教教教教师师师师要要要要学学学学习习习习和和和和掌掌掌掌握握握握有有有有关关关关学学学学习习习习策策策策略略略略、认认认认知知知知策策策策略略略略的的的的知知知知识识识识,加加加加强强强强策策策策略略略略教教教教学学学学的的的的训训训训练练练练,同同同同时时时时注注注注意意意意挖挖挖挖掘掘掘掘教教教教材材材材中中中中的的的的策策策策略略略略性性性性知知知知识识识识内内内内容容容容,在在在在此此此此基基基基础础础础上上上上根根根根据据据据策策策策略略略略性性性性知知知知识识识识的的的的特特特特点点点点和和和和学学学学生生生生学学学学习习习习的的的的特特特特点点点点进进进进行行行行针针针针对对对对性的教学设计。性的教学设计。性的教学设计。性的教学设计。333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四、教学时间设计四、教学时间设计设计教学时间的意义设计教学时间的意义: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控制和分配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控制和分配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控制和分配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控制和分配教学时间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教学时间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教学时间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教学时间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教学时间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果。果。果。343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哈尼奇哈尼奇费革和威利认为:费革和威利认为:学生的学习成就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学生的学习成就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学生的学习成就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学生的学习成就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与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间与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间与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间与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时间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时间353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安德逊和卡韦特认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安德逊和卡韦特认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存在存在“动力动力”关系,并提出关系,并提出“适时适时”的时间本的时间本位理论:位理论:1.发展上的适时发展上的适时发展上的适时发展上的适时2.起点行为的适时起点行为的适时起点行为的适时起点行为的适时3.及时及时及时及时4.进度上的适时进度上的适时进度上的适时进度上的适时5.管理上的适时管理上的适时管理上的适时管理上的适时363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时间的维度设计教学时间的维度名义学习量: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总量。名义学习量: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总量。名义学习量: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总量。名义学习量: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总量。实际学习量:实际接受学习的有效时间量。实际学习量:实际接受学习的有效时间量。实际学习量:实际接受学习的有效时间量。实际学习量:实际接受学习的有效时间量。单元课时量:上课学习一定内容时获得的时间量。单元课时量:上课学习一定内容时获得的时间量。单元课时量:上课学习一定内容时获得的时间量。单元课时量:上课学习一定内容时获得的时间量。专注学习时间量:学生积极专心学习的时间。专注学习时间量:学生积极专心学习的时间。专注学习时间量:学生积极专心学习的时间。专注学习时间量:学生积极专心学习的时间。教学时间的遗失:受干扰或教学活动处理不当浪费教学时间的遗失:受干扰或教学活动处理不当浪费教学时间的遗失:受干扰或教学活动处理不当浪费教学时间的遗失:受干扰或教学活动处理不当浪费的时间。的时间。的时间。的时间。课堂偶发事件处理时间课堂偶发事件处理时间课堂偶发事件处理时间课堂偶发事件处理时间 过渡时间过长过渡时间过长过渡时间过长过渡时间过长 不当的练习或重复浪费的时间不当的练习或重复浪费的时间不当的练习或重复浪费的时间不当的练习或重复浪费的时间373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把握整体时间的分配把握整体时间的分配把握整体时间的分配把握整体时间的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科学规划单元课时科学规划单元课时科学规划单元课时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防止教学时间遗失防止教学时间遗失防止教学时间遗失防止教学时间遗失383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五、教学措施设计五、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393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在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学生具有正在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确的学习目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生学的方法。4040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讲授法讲授法演演示法示法示范示范模仿模仿讨讨 论论 练习练习反馈反馈 指导教学法指导教学法自自 学学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模拟教学模拟教学 发现教学发现教学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益智性游戏益智性游戏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整合学科内容整合学科内容414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原则。424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文字、粉笔、黑板、模型等文字、粉笔、黑板、模型等文字、粉笔、黑板、模型等文字、粉笔、黑板、模型等现代媒体:现代媒体:投影、幻灯、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幻灯、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幻灯、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幻灯、多媒体网络教室声音、视频影像、电脑课件声音、视频影像、电脑课件声音、视频影像、电脑课件声音、视频影像、电脑课件434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媒媒体体选选择择因因素素教学目标、任务类型教学目标、任务类型 学生特征学生特征媒体材料易获得性及使用条件媒体材料易获得性及使用条件媒体成本效益媒体成本效益教师对媒体的掌握与偏爱教师对媒体的掌握与偏爱媒体特征与教学功能媒体特征与教学功能444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注意:注意:*没有一种超级最佳媒体没有一种超级最佳媒体*避免把媒体当做避免把媒体当做“花瓶花瓶”和和“保姆保姆”*不盲目追求新技术媒体不盲目追求新技术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454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结构的设计根据授课内容分类:根据授课内容分类:新授新授新授新授 复习复习复习复习 练习练习练习练习 测试等测试等测试等测试等根据教学组织形式分类:根据教学组织形式分类:集体授课集体授课集体授课集体授课 小组互助小组互助小组互助小组互助 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促进学习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促进学习464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一种场所学习环境是一种场所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任务情境是学习环境的核心任务情境是学习环境的核心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续的情况和条件474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卫生卫生卫生卫生温度温度温度温度 光线光线光线光线学生的座位学生的座位学生的座位学生的座位 距离(学生之间距离(学生之间距离(学生之间距离(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练习时放音乐练习时放音乐练习时放音乐练习时放音乐教室文化教室文化教室文化教室文化484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情境”、“协作协作”、“会话会话”、“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素。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素。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形成知识,所以要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形成知识,所以要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形成知识,所以要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形成知识,所以要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协作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协作对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学习协作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协作对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学习协作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协作对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学习协作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协作对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学习成果的评价等会起到相当重作用。成果的评价等会起到相当重作用。成果的评价等会起到相当重作用。成果的评价等会起到相当重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进行讨论,怎样完成规定的作业、作品等。此外,协作学习进行讨论,怎样完成规定的作业、作品等。此外,协作学习进行讨论,怎样完成规定的作业、作品等。此外,协作学习进行讨论,怎样完成规定的作业、作品等。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可以与大家共享。所以,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可以与大家共享。所以,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可以与大家共享。所以,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可以与大家共享。所以,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面。面。面。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494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Thank you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