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0305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90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郭勇郭勇郭勇郭勇 博士博士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郭勇 博士1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w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w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w三、教育行政体制的趋势三、教育行政体制的趋势w四、各国教育行政体制四、各国教育行政体制内 容 提 要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2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w(一)体制的涵义(一)体制的涵义w辞海辞海的注释为:的注释为:“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管理权限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划分的制度。”w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的注释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等的组织制度。”w张国庆教授则关注体制的规范意义,认为体制是制度的、具张国庆教授则关注体制的规范意义,认为体制是制度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是对有关制度主体,包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是对有关制度主体,包括正式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括正式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w谢庆奎教授则从体制问题的基本构成出发,认为体制不是体谢庆奎教授则从体制问题的基本构成出发,认为体制不是体系与制度的总称,而是体系与机制的总称,如行政体制,是系与制度的总称,而是体系与机制的总称,如行政体制,是指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组织结构、功能配置、运行机制等指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组织结构、功能配置、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的关系模式。w孙绵涛教授认为,体制就是机构与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孙绵涛教授认为,体制就是机构与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体制的涵义3w(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w1.1.常见的几种观点常见的几种观点w把教育体制理解为是教育制度的总称或教育组织的根本制度;w把它理解为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w将教育体制分解为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以及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几个组成部分。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4w(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w2.2.孙绵涛教授孙绵涛教授的界定的界定w文字表述:文字表述: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教育机构指的是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或统一体。教育机构指的是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教育实施机构包括家庭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和构。教育实施机构包括家庭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和社区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机构指的是教育行政机构和学社区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机构指的是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教育规范指的是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校内部的管理机构。教育规范指的是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家庭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社区教结合,就形成了家庭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社区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育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其中,教育行政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教育管理体制。其中,教育行政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学校内的管理机构与一定合,就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学校内的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学校管理体制。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学校管理体制。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5w(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w2.2.孙绵涛教授的界定孙绵涛教授的界定w图表表示图表表示w两大基本要素,三大子体制两大基本要素,三大子体制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管理机构 (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机构 学校内的管理机构)学校内的管理机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教育实施机构教育实施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教育规范教育规范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教育体制教育体制(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教育管理机构 (6w(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w2.2.孙绵涛教授的界定孙绵涛教授的界定w要素间的关系要素间的关系w(1 1)教育机构是教育体制的载体,教育规范是教育体制的核心。教育机构是教育体制的载体,教育规范是教育体制的核心。w没有教育机构,教育体制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组织基础;没有没有教育机构,教育体制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组织基础;没有教育规范,教育机构无法建立,即使建立了也难以正常运行。教育规范,教育机构无法建立,即使建立了也难以正常运行。w(2 2)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是教育体制的子体制系统。它们是教育体制的子体制系统。w(3 3)学校教育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基础,它学校教育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基础,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直接运作的对象;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是教育管理体制直接运作的对象;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方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向、速度、规模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7w(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w3.3.教育体制理论的重要意义教育体制理论的重要意义w有助于澄清对教育体制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助于澄清对教育体制的一些模糊认识;w有助于廓清教育理论中教育体制、教育机构、教育规有助于廓清教育理论中教育体制、教育机构、教育规范或制度、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范或制度、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等重要概念;体制等重要概念;w有助于对教育理论中有关概念的科学理解,比如,学有助于对教育理论中有关概念的科学理解,比如,学制。制。w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改革(两大要素的改革和三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改革(两大要素的改革和三大子体制的改革)。大子体制的改革)。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二)教育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8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w(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w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w陈孝彬认为,陈孝彬认为,“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w萧宗六认为,萧宗六认为,“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个组成部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权力结分,它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和工作制度等。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构和工作制度等。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w吴志宏认为,吴志宏认为,“教育行政体制就是教育行政权力之确立和划教育行政体制就是教育行政权力之确立和划分、教育行政机构之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隶属关系分、教育行政机构之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而这些制度所反映的问题归根结底也就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而这些制度所反映的问题归根结底也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领导教育。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领导教育。”w孙绵涛认为,教育行政体制就是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的孙绵涛认为,教育行政体制就是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结合体或统一体。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9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w(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w综上所述,教育行政体制,就是教育行政机构与综上所述,教育行政体制,就是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是一个国家与政府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是一个国家与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相对于立法体制、司法体制而言的,领导和管理教育行政事务的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行政权力的确立和划分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等方面的基本制度的统一体。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10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w(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w(三)独立型与从属型(三)独立型与从属型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1(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权限划分来看可分中来看可分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以及中央与地方合作型。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以及中央与地方合作型。w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涉及是否要维持一个强有力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涉及是否要维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教育权力系统。的中央教育权力系统。w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由下列因素来决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由下列因素来决定:w(1)(1)各层级所作决定的数量各层级所作决定的数量w(2)(2)各层级所作决定的内容的重要性各层级所作决定的内容的重要性w(3)(3)各层级所作决定的事务范围各层级所作决定的事务范围w(4)(4)各层级作决定须上报核准的限制各层级作决定须上报核准的限制(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来看12(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1.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特点特点w在中央设立主管的教育部门,强调以中央为主、地在中央设立主管的教育部门,强调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方为辅;w在课程与教材方面,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与教材方面,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拥有对中小学教科书或教材的审核权;拥有对中小学教科书或教材的审核权;w在人事方面对各级学校有裁决权,或者对地方呈报在人事方面对各级学校有裁决权,或者对地方呈报的名单有最后的审核权;的名单有最后的审核权;w在经费方面直接负担各级学校支出,或者负责承担在经费方面直接负担各级学校支出,或者负责承担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w在监督方面,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均有权力依法监督在监督方面,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均有权力依法监督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13(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1.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优点优点w由于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可以统筹安排,用统一由于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可以统筹安排,用统一的标准规定和促进全国教育发展规划;的标准规定和促进全国教育发展规划;w为发展全国教育事业采取统一的政策,使各地教育为发展全国教育事业采取统一的政策,使各地教育协调一致、均衡发展,减少教育不平等现象,保障协调一致、均衡发展,减少教育不平等现象,保障国民教育机会均等;国民教育机会均等;w可以加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制力,管理较为方可以加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制力,管理较为方便而有效率,避免在地方派系争执上浪费时间,利便而有效率,避免在地方派系争执上浪费时间,利于全局或者非常时期的需要。于全局或者非常时期的需要。(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14(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1.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缺点缺点w中央掌握管理教育的大部分权限,中央定有统一的标准严格中央掌握管理教育的大部分权限,中央定有统一的标准严格控制,不利于地方依据自身的需要和背景发展教育,使整个控制,不利于地方依据自身的需要和背景发展教育,使整个教育体系缺乏弹性和必要的多样性;教育体系缺乏弹性和必要的多样性;w由于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容易在教育事务管理上与地方首长由于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容易在教育事务管理上与地方首长或议会发生冲突;或议会发生冲突;w容易养成地方对中央的依赖性,地方只需要听命于中央,照容易养成地方对中央的依赖性,地方只需要听命于中央,照章办事就可以了,而不去考虑或很少考虑本管辖区域的教育章办事就可以了,而不去考虑或很少考虑本管辖区域的教育需求,不利于调动地方的办学积极性;需求,不利于调动地方的办学积极性;w实行教育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管理的费用要高。实行教育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管理的费用要高。(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15(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1.1.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特点特点w中央虽然设有主管教育的部门,但是仅是协调和辅导者的角中央虽然设有主管教育的部门,但是仅是协调和辅导者的角色,其功能是促进地方教育事务的推进以及跨区域的文化科色,其功能是促进地方教育事务的推进以及跨区域的文化科学合作;学合作;w在人事方面,中央无权干涉且没有核准权,地方可以决定所在人事方面,中央无权干涉且没有核准权,地方可以决定所管辖区域内的各级学校的人事;管辖区域内的各级学校的人事;w在课程教材方面,地方拥有制定课程标准和审核中小学教科在课程教材方面,地方拥有制定课程标准和审核中小学教科书的权力;书的权力;w在经费方面,地方拥有最大的教育经费资源,必要时可以依在经费方面,地方拥有最大的教育经费资源,必要时可以依法征收教育税;法征收教育税;w在监督方面,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太大的权力,中央与地在监督方面,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太大的权力,中央与地方之间基本是平行且相互协调的。方之间基本是平行且相互协调的。(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16(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1.1.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优点优点w地方拥有绝大部分权限,可以根据本地需要制定教育政地方拥有绝大部分权限,可以根据本地需要制定教育政策,因地制宜,避免全国教育的僵化、呆板;策,因地制宜,避免全国教育的僵化、呆板;w教育权力分散各地,可以较少受到中央政权更迭或政治教育权力分散各地,可以较少受到中央政权更迭或政治运动的影响,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运动的影响,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w有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发挥地方的聪明才智;有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发挥地方的聪明才智;w可以减少沟通的层级,尽快地解决地方的教育问题;可以减少沟通的层级,尽快地解决地方的教育问题;w提高教育民主化程度。提高教育民主化程度。(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17(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w1.1.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缺点缺点w不利于教育标准的统一和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行;不利于教育标准的统一和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行;w地方各自为政,容易造成国家整体资源分配上的不地方各自为政,容易造成国家整体资源分配上的不经济,也容易阻碍跨地域的教育文化科学合作;经济,也容易阻碍跨地域的教育文化科学合作;w容易导致地区差异扩大。容易导致地区差异扩大。(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18(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w如果从决策权与决策方式来看,分为首长负责制和委如果从决策权与决策方式来看,分为首长负责制和委员会制。员会制。w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任制、一长制又称独任制、一长制。是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是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的组织体制。w委员会制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是指行政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或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或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如果从决策权与决策方式来看,分为首长负19w1.1.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优点优点w行政组织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决策与行动迅行政组织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决策与行动迅速,避免相互推诿,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速,避免相互推诿,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w各教育首长及其部属,多为教育专业人事,可各教育首长及其部属,多为教育专业人事,可以从教育的观点出发处理教育事务,教育决策以从教育的观点出发处理教育事务,教育决策与教育事务管理的专业性较高。与教育事务管理的专业性较高。w可以降低不同利益团体对教育的影响。可以降低不同利益团体对教育的影响。(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1.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0w1.1.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缺点缺点w行政首长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精力有限,决策和处行政首长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精力有限,决策和处理问题可能欠周到或难以胜任,影响行政效能。理问题可能欠周到或难以胜任,影响行政效能。w行政首长一人独揽大权,缺少监督与制约机制,容行政首长一人独揽大权,缺少监督与制约机制,容易形成独断专行,造成独裁的现象出现,不符合民易形成独断专行,造成独裁的现象出现,不符合民主精神。主精神。w人民参与教育管理的机会较低。人民参与教育管理的机会较低。(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1.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1w1.1.委员会制教育行政体制委员会制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优点优点w委员会的成员由人民选举或由首长任命,能够较好地反映民意,委员会的成员由人民选举或由首长任命,能够较好地反映民意,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委员发挥对教育的影响力,提高了人民在教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委员发挥对教育的影响力,提高了人民在教育管理中的参与性。育管理中的参与性。w决策能集思广益,考虑问题较为周全,能反映并满足各方面的决策能集思广益,考虑问题较为周全,能反映并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发挥各种人才的特长,便于齐心合力发展教育。利益和要求,发挥各种人才的特长,便于齐心合力发展教育。w可以防止独裁专制的现象发生。委员会制的决策采用民主程序,可以防止独裁专制的现象发生。委员会制的决策采用民主程序,所有议案都需要委员讨论并经半数通过,任何委员个人难以操所有议案都需要委员讨论并经半数通过,任何委员个人难以操纵或搞纵或搞“一言堂一言堂”。委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避免或减少权力。委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避免或减少权力的滥用。的滥用。(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1.委员会制教育行政体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2w1.1.委员会制教育行政体制委员会制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缺点缺点w责权不明,事权不一,容易造成相互扯皮,借口集体负责而实责权不明,事权不一,容易造成相互扯皮,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无人负责。际上无人负责。w行动迟缓,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反应迟钝,致使行政效率低行动迟缓,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反应迟钝,致使行政效率低下。下。w委员多经选举而来,多少代表着本阶层的利益,有时强势的利委员多经选举而来,多少代表着本阶层的利益,有时强势的利益团体可以掌控全局,使其他个人和团体利益受损益团体可以掌控全局,使其他个人和团体利益受损。w因为委员来自各行各业,不一定具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因因为委员来自各行各业,不一定具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有可能降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专业性,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此有可能降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专业性,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问题。(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1.委员会制教育行政体制(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3(三)(三)独立型与从属型独立型与从属型w如果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分为从如果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分为从属型和独立型。属型和独立型。w独立型。独立型。指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之外,指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之外,其运作也与普通行政分开,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其运作也与普通行政分开,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w从属型。从属型。指教育行政体系从属于普通行政,属于指教育行政体系从属于普通行政,属于国家普通行政的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必国家普通行政的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必须接受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教育行政首长由普须接受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教育行政首长由普通行政的领导聘任委派,教育行政人事与教育经通行政的领导聘任委派,教育行政人事与教育经费并未独立分开执行,而是在普通行政运作中考费并未独立分开执行,而是在普通行政运作中考虑。虑。(三)独立型与从属型如果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分为24w1.1.独立型教育行政体制独立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优点优点 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体系之外运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体系之外运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力量,依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力量,依据各地教育实际和需要迅速行动,而不需据各地教育实际和需要迅速行动,而不需要普通行政体系的核准认可,有效解决教要普通行政体系的核准认可,有效解决教育问题。育问题。(三)(三)独立型与从属型独立型与从属型1.独立型教育行政体制(三)独立型与从属型25w1.1.独立型教育行政体制独立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缺点缺点 容易造成教育行政体系与普通行政体系各自容易造成教育行政体系与普通行政体系各自为政、彼此冲突和排斥的现象。为政、彼此冲突和排斥的现象。此外,在普通行政体系以外独立设置教育行此外,在普通行政体系以外独立设置教育行政体系,不仅要多设机关,且彼此任务时有政体系,不仅要多设机关,且彼此任务时有重叠,容易造成资源上的浪费。重叠,容易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三)(三)独立型与从属型独立型与从属型1.独立型教育行政体制(三)独立型与从属型26w2.2.从属型教育行政体制从属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优点优点 教育行政与其他行政部门同为普通行政一部教育行政与其他行政部门同为普通行政一部分,彼此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彼此协调,避免分,彼此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彼此协调,避免各自为政和彼此排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各自为政和彼此排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节约教育资源。同时,有利于各级政府统一节约教育资源。同时,有利于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和发展教育事业,视教育为自己的责任,规划和发展教育事业,视教育为自己的责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三)(三)独立型与从属型独立型与从属型2.从属型教育行政体制(三)独立型与从属型27w2.2.从属型教育行政体制从属型教育行政体制w主要主要缺点缺点 是由于教育行政体系不独立,容易使普通行是由于教育行政体系不独立,容易使普通行政干涉教育行政业务的执行,且教育人事与政干涉教育行政业务的执行,且教育人事与普通行政人事合一,容易为制度所限无法聘普通行政人事合一,容易为制度所限无法聘任专业性高的人士。同时,多头领导,政出任专业性高的人士。同时,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如果政令不统一,将导致下级教育行多门,如果政令不统一,将导致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所适从。政部门无所适从。(三)(三)独立型与从属型独立型与从属型2.从属型教育行政体制(三)独立型与从属型28三、各国教育行政体制三、各国教育行政体制w(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w(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w(五)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五)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三、各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29(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法国是一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教育法国是一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教育行政方面也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法国政行政方面也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法国政府认为,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因而国家府认为,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因而国家应直接干预教育,这就构成了法国教育行政应直接干预教育,这就构成了法国教育行政的指导原则。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的指导原则。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法国政府虽然也采变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法国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分权措施,但中央集权制的原则却取了一些分权措施,但中央集权制的原则却沿袭至今。沿袭至今。(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法国是一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教育30(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w教育行政学法国教育行政单位在层次上分为教育行政学法国教育行政单位在层次上分为中央,教育区中央,教育区(也有称为大学区的,法国本土也有称为大学区的,法国本土有有26个教育区个教育区),府,府(也有称省的,法国本土也有称省的,法国本土有有95个府个府),市、镇、村四级。在教育行政与,市、镇、村四级。在教育行政与普通行政的关系上,法国的教育行政是相对普通行政的关系上,法国的教育行政是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法国的教育区和军管区、独立而自成体系的。法国的教育区和军管区、司法区的设置类似,使得教育与国防、司法司法区的设置类似,使得教育与国防、司法一样独立于一般行政之外。一样独立于一般行政之外。(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31(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1.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32(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2.2.教育行政机构上的特点教育行政机构上的特点w法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具有韦伯法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具有韦伯(MaxWebber)科层组织的特征,即明确界定组织的科层组织的特征,即明确界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的划分以功能的专门化为标准;对职责权限,机构的划分以功能的专门化为标准;对每一个职位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在中每一个职位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在中央一级分别设立教育部和大学部两个部。大学部独央一级分别设立教育部和大学部两个部。大学部独立于教育部之外,反映了法国一般的国民教育与人立于教育部之外,反映了法国一般的国民教育与人才教育双轨制教育的历史传统。才教育双轨制教育的历史传统。w在教育区这一级设置教育区总长公署,在府这一级在教育区这一级设置教育区总长公署,在府这一级设置教育区督学公所,在市、镇、村这一级则无专设置教育区督学公所,在市、镇、村这一级则无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在法国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里,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在法国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里,重视规划、执行、视导、审议、信息等专业化程度重视规划、执行、视导、审议、信息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部门的设置。较高的部门的设置。(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2.教育行政机构上的特点33(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2.2.教育行政机构上的特点教育行政机构上的特点(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2.教育行政机构上的特点34(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3.3.教育行政长官上的特点教育行政长官上的特点w教育行政长官的权力比较大;教育行政长官的权力比较大;w教育行政长官的资格要求比较高。教育行政长官的资格要求比较高。w如如“教育区总长强制性地必须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教育区总长强制性地必须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士中选任。这一职位系中央政府所拥有的人事支配士中选任。这一职位系中央政府所拥有的人事支配权中的高级职位之一。宪法规定教育区总长直接由权中的高级职位之一。宪法规定教育区总长直接由总统派任总统派任”。“教育区督学从被列入候用名册的大教育区督学从被列入候用名册的大学教授与副教授,高中校长,高中学监学教授与副教授,高中校长,高中学监(训导主任训导主任)或高中教师,师范学校校长,以及府督学等之中选或高中教师,师范学校校长,以及府督学等之中选用;由教育部长提请内阁总理的政令的形式任命。用;由教育部长提请内阁总理的政令的形式任命。(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3.教育行政长官上的特点35(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w4.4.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w中央教育行政权力下放中央教育行政权力下放w给地方以较大的自主权给地方以较大的自主权(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4.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36(二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1.1.教育行政背景教育行政背景w国家背景:移民、多民族、新生、联邦国家国家背景:移民、多民族、新生、联邦国家w社会价值取向:个人奋斗、不干涉、实用主义、社会价值取向:个人奋斗、不干涉、实用主义、创新立异、自由主义创新立异、自由主义w行政背景:三权分立、福利服务、社会参与行政背景:三权分立、福利服务、社会参与w教育传统:移民教育传统:移民“所到之处就是设置学校之处,所到之处就是设置学校之处,所到之时就是兴办教育之时所到之时就是兴办教育之时”私人兴校之风浓私人兴校之风浓烈烈w17871787年联邦宪法第十修正案:年联邦宪法第十修正案:“宪法宪法未授予合众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或由人民保留。”(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背景37(二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2.2.战后教育行政发展战后教育行政发展w19531953年,设教育署(联邦卫、教育、福利年,设教育署(联邦卫、教育、福利部属下一级机构)部属下一级机构)w19791979年,设联邦教育部(政府一级独立部年,设联邦教育部(政府一级独立部门门 )(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2.战后教育行政发展38(二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3.3.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现行教育行政体制(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3.现行教育行政体制39(二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3.现行教育行政体制w联邦教育部:从事教育研究、开发、收集、统计、提供情报;保证机会均等、实施教育援助、实施联邦资助,等等。w州教育委员会:任命厅长、通过预算、教育大纲和质量标准;w州教育厅:指定学校规章、督导学校实施、掌管财务、教育业务、评定学校w学区教育委员会:制定教育计划、编制预算、教育税收取、维修校舍、提供校车、教材、管理教育人事。w学区教育局:负责学区教育委员会决策的实施。(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3.现行教育行政体制40(二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4.4.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w扩大联邦政府的教育行政权限扩大联邦政府的教育行政权限w(1 1)制定联邦教育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发展教育目)制定联邦教育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发展教育目标标w19851985年里根政府颁布年里根政府颁布2061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科学(Project 2061:Science for All Project 2061: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Americans)倡导科学教育倡导科学教育w19931993年克林顿政府年克林顿政府2000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ctGoals 2000:Education Act)强化联邦政府强化联邦政府教育主导作用教育主导作用w(2 2)制定国家教育最低标准)制定国家教育最低标准w(3 3)协调各州教育发展)协调各州教育发展w(4 4)扩大联邦政府教育资助。)扩大联邦政府教育资助。(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4.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41(二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美国教育行政体制w4.4.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w加强社会对教育的参与加强社会对教育的参与w(1 1)克林顿政府取消传统择校政策,倡导学)克林顿政府取消传统择校政策,倡导学生、家长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校;生、家长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校;w(2 2)委托行政权力给社区、企业和学校)委托行政权力给社区、企业和学校w(3 3)公校私营化)公校私营化w实行教育问责制实行教育问责制(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4.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42(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w1 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w日本教育行政单位分为中央,都、道、府、日本教育行政单位分为中央,都、道、府、县及市、镇、村三级。县及市、镇、村三级。(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43(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w1.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单位上的特点44(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w2.2.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上的特点w日本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文部省,都、道、府、县日本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文部省,都、道、府、县及市、镇、村的教育行政机构为教育委员会。文部及市、镇、村的教育行政机构为教育委员会。文部省的内部机构设置颇具特色。除设有大臣官房省的内部机构设置颇具特色。除设有大臣官房(相当相当于总务司于总务司)、初等中等教育局、大学局、学术国际局、初等中等教育局、大学局、学术国际局、社会教育局、体育局、管理局等局外,还设有附属社会教育局、体育局、管理局等局外,还设有附属机构国立学校等教育机构,国立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国立学校等教育机构,国立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中央教育审议会等咨询机构,以及负责文化机构,中央教育审议会等咨询机构,以及负责文化振兴及普及、文化财产的保存利用及宗教事务管理振兴及普及、文化财产的保存利用及宗教事务管理的文化厅。的文化厅。(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2.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上的特点45(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w3.3.教育行政官员上的特点教育行政官员上的特点w教育委员的资格,有三种教育委员的资格,有三种消极消极的资格限制:的资格限制:第一种为具有该地方公共团体行政长官之被第一种为具有该地方公共团体行政长官之被选举权者;第二种为非准禁止生产、破产者选举权者;第二种为非准禁止生产、破产者或受徒刑以上之处罚者;第三种为属于同一或受徒刑以上之处罚者;第三种为属于同一政党者不得有三人以上。而政党者不得有三人以上。而积极积极的资格条件的资格条件则比较抽象,如人格崇高,对教育、学术、则比较抽象,如人格崇高,对教育、学术、文化具有见识等。教育委员长从教育委员中文化具有见识等。教育委员长从教育委员中选出,并征得上级教育行政长官同意后方得选出,并征得上级教育行政长官同意后方得当选,任期一年,也可连任。当选,任期一年,也可连任。(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3.教育行政官员上的特点46(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w4.4.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改革w战前为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战前为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w战后仿照美国改革为分权制教育体制(教育委员战后仿照美国改革为分权制教育体制(教育委员会法,会法,1948)w1956年废除教育委员会法,颁布年废除教育委员会法,颁布地方教育行政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和管理法的组织和管理法,明确规定中级和上级的指导地,明确规定中级和上级的指导地位。位。w目前日本的教育行政,中央的文部省与地方教育目前日本的教育行政,中央的文部省与地方教育委员会的关系在法律上仍然是指导建议的关系,但委员会的关系在法律上仍然是指导建议的关系,但在实际运作中,与其说是指导建议的关系,毋宁说在实际运作中,与其说是指导建议的关系,毋宁说是指挥监督的关系。是指挥监督的关系。(三)日本教育行政体制4.教育行政体制改革47(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w1.1.教育行政背景教育行政背景w国家背景:海洋、老牌、多区域、帝国传国家背景:海洋、老牌、多区域、帝国传统统w社会价值取向:改革与保守、中庸社会价值取向:改革与保守、中庸w政治背景:民主议会、王室与内阁政治背景:民主议会、王室与内阁w教育传统:教育为私人事业教育传统:教育为私人事业(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背景48(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w2.2.英国教育行政的发展英国教育行政的发展w教会与民间教育教会与民间教育w国家补助教育(国家补助教育(18331833年工厂法)年工厂法)w国家干预:国家干预:18701870年初等教育法年初等教育法w国家监督:国家监督:18891889年(三级教育管理体制,年(三级教育管理体制,实权在地方)实权在地方)w国家管理和领导:国家管理和领导:1944年教育法。年教育法。(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2.英国教育行政的发展49(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w3.3.英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英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3.英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50(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w3.3.英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英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19441944、19881988、19941994教育教育法)法)w教育部:指导地方教育行政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教育部:指导地方教育行政贯彻国家教育政策,不直接开办和管理任何学校,规定实行教育的最低不直接开办和管理任何学校,规定实行教育的最低标准、负责教师培训,负责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标准、负责教师培训,负责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 和和资助;资助;w郡、市议会、教委:地方教育当局负责设置和维郡、市议会、教委:地方教育当局负责设置和维持中小学校教育的直接责任者,规划当地学校教育持中小学校教育的直接责任者,规划当地学校教育交教育大臣批准,分配教师工资,教育补助,为学交教育大臣批准,分配教师工资,教育补助,为学校提供教学设施。校提供教学设施。(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3.英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1944、151(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w4.4.英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英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w扩大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通过新的拨款扩大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通过新的拨款机制,缩小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和地方院校的机制,缩小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和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管理权限。w中央政府承担中小学课程的设置和评估职中央政府承担中小学课程的设置和评估职责。责。w直接拨款学校的设置(直接拨款学校的设置(Grant maintained Grant maintained schoolschool)。)。(四)英国教育行政体制4.英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52(五)(五)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二)(二)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五)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53(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5.5.教育行政体制的恢复教育行政体制的恢复与重建(与重建(“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结束19841984年)年)1.1.集中统一的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1949195719491957年)年)4.“4.“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期间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2.2.地方分权为主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的教育行政体制(1958196219581962年)年)3.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的教育行政体制(19631963年年“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前)前)(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5.教育行政体制的恢54(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1.1.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1949-1957(1949-1957年年)总的来说,对教育实行统一集中领导的教育行总的来说,对教育实行统一集中领导的教育行政体制,在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确保政体制,在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方面起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这一体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这一体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是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1.集中统一的教育行55(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2.2.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1958-1962(1958-1962年年)1958-1962 1958-1962年间,针对教育行政体制出现的诸年间,针对教育行政体制出现的诸多弊端,国家开始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主要多弊端,国家开始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方面是扩大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实行以地方分权方面是扩大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实行以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19581958年年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定,指出: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一般的,指出: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一般的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级业余学校的设置与发展,无论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级业余学校的设置与发展,无论公办或民办,由地方自行决定。公办或民办,由地方自行决定。19581958年年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题的意见,指出,指出“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仍旧由教育部或者中央有关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仍旧由教育部或者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以外,其他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技部门直接领导以外,其他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技术都可以下放,归各省、市、自治区领导。术都可以下放,归各省、市、自治区领导。”(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2.地方分权为主的教56(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3.3.统统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19631963年至年至“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前,针对前,针对19581958年开始年开始的教育行政权力下放导致的教育工作失控和教育质的教育行政权力下放导致的教育工作失控和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国家开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量下降等问题,国家开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在中央。的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在中央。(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3.统领导、分级管57(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四四)文革期间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文革期间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期间,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中小学破坏。中小学 一度由工宣除管理,后来由一度由工宣除管理,后来由“革委革委会会”领导。教育问题所属学校,全部由所在省、市领导。教育问题所属学校,全部由所在省、市 、自治区革委会领导。革委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自治区革委会领导。革委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无章可循,导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管理无章可循,导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四)文革期间教育行58(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五五)文革后教育行政体恢复与重建文革后教育行政体恢复与重建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后至后至19841984年,基本上恢复了年,基本上恢复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前实行的统一领前实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强调中央教育行政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强调中央教育行政的权威。的权威。(一)新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完善(五)文革后教育行政59(二)(二)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我年代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件是19851985年颁布年颁布的的中共中央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定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我国年代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发展纲要,以及,以及其后通过的其后通过的国务国务院关于院关于中国教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20002000年以来的教年以来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育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全局性的进入了全局性的变革阶段。变革阶段。(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20世纪80年60(二)(二)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1.201.20世纪世纪8080年代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年代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重要文件: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1985年)年)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定,具体的政策、法规、规章、计划等交由地方负责。由中央定,具体的政策、法规、规章、计划等交由地方负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一是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调整各级:一是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调整各级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学体制。成立中央教育委员会成立中央教育委员会:加强党和政府对国家教育的领导。:加强党和政府对国家教育的领导。(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1.20世纪861(二)(二)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2.202.20世纪世纪8080年代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年代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重要文件:重要文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1993年)年)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进一步确立中央与省,进一步确立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自治区、直辖市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直接管理一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直接管理一部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在高等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的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在高等教育中起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