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amp#183;小雅&amp#183;车辖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02867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amp#183;小雅&amp#183;车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amp#183;小雅&amp#183;车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amp#183;小雅&amp#183;车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诗经小雅小雅车辖车辖“高山高山”比喻比喻崇高的道德崇高的道德,“仰仰”是是慕仰慕仰;“景行景行”是是“大行大行”,即,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光明正大的行为,“行行”是是“做做”,“止止”是是语助词语助词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专门引以赞美孔子:孔子:“诗诗有之:有之:高山仰止,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品德高尚,令人向往品德高尚,令人向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比喻崇高的道德,“仰仰”是慕仰;是慕仰;本课的本课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孔子眼中的学生孔子眼中的学生1 1、孔子和子路、孔子和子路 11.13 7.11 11.15 5.7 6.2811.13 7.11 11.15 5.7 6.282 2、孔子和颜渊、孔子和颜渊 11.9 11.10 11.9 11.10 3 3、孔子和伯牛、孔子和伯牛 6.106.104 4、孔子和子游、孔子和子游 17.417.45 5、孔子和其他(家乡学生)、孔子和其他(家乡学生)5.225.22 学生眼中的孔子学生眼中的孔子1 1、颜渊对孔子、颜渊对孔子 9.119.112 2、子贡对孔子、子贡对孔子 19.23 19.2419.23 19.24本课的具体内容本课的具体内容文本研习一:文本研习一:孔子眼中的子路文本研习一:孔子眼中的子路文本研习一:【11111313】闵子侍侧,闵子侍侧,訚訚如訚訚如也;子路,也;子路,行行行行如如也;冉有、子贡,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侃侃如也。子乐。也。子乐。“若若由由也,不得也,不得其其死死然然。”(于)(于)中和正直的样子中和正直的样子刚强的样子刚强的样子和乐的样子和乐的样子他的他的语气词,表较为肯定的语气。语气词,表较为肯定的语气。【11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如也;冉有、提问提问:孔子很高兴很满意,却又为何说孔子很高兴很满意,却又为何说子路子路“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然”?答案答案:子路这个人勇武过人,尽管他非常刚强。子路这个人勇武过人,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体现孔子对学生果。体现孔子对学生无限关爱、牵挂和担无限关爱、牵挂和担心心。提问:答案:提问:答案:【7 71111】子谓颜渊曰:】子谓颜渊曰:“用之则用之则行行,舍舍之则之则藏藏,惟,惟我我与尔有是与尔有是夫夫!”子路曰:子路曰:“子子行行三军,则三军,则谁谁与与?子曰:子曰:“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也;必也临事而惧惧。好谋而成者也。好谋而成者也。”出去,做事出去,做事 舍弃舍弃隐匿隐匿语气词,吧语气词,吧同同一起,共事一起,共事统率统率徒手搏虎徒手搏虎徒步渡河徒步渡河警惕,谨慎警惕,谨慎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之)(之)【711】子谓颜渊曰:】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出去,做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出去,做事问:孔子对子路说这话的用意何在?问:孔子对子路说这话的用意何在?在学生洋洋得意时,要及时泼冷水让他清在学生洋洋得意时,要及时泼冷水让他清醒,而不是一味的赞赏,呵护,让他失去醒,而不是一味的赞赏,呵护,让他失去理智。理智。【评析】【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勇”是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勇”的规定。的规定。问:孔子对子路说这话的用意何在?问:孔子对子路说这话的用意何在?在学生洋洋得意时在学生洋洋得意时【11111515】子曰:】子曰:“由之瑟,由之瑟,奚奚为为于丘之门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由也升堂矣,未入 于室也。于室也。”疑问代词,为什么,怎么疑问代词,为什么,怎么弹奏弹奏状语后置状语后置【1115】子曰:】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疑问代词,为疑问代词,为提问提问:孔子说子路已孔子说子路已“升堂升堂”未未“入室入室”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评析】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评析】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提问:提问:孔子说子路已孔子说子路已“升堂升堂”未未“入室入室”的目的是什的目的是什【5 57 7】子曰:】子曰:“道道不行不行,乘桴,乘桴浮于海浮于海,从从我我 者,者,其其由与!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由也 好勇过我,好勇过我,无所无所取取材材。”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跟随,随从跟随,随从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莫非大概、莫非”没有可以用来没有可以用来的东西的东西材通材通“哉哉”,语气词,呀,语气词,呀古今异义古今异义【57】子曰:】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状语后置跟随,随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状语后置跟随,随从提问提问:这一这一“喜喜”字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字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孔子的话又意味着什么?孔子的话又意味着什么?【评析】【评析】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退隐。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当的时候退隐。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答案答案:刻画出子路洋洋得意的情状。孔子说刻画出子路洋洋得意的情状。孔子说“好勇过我好勇过我”,用,用“我我”作比,仍指出子路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作比,仍指出子路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但之人,但自嘲、爱惜自嘲、爱惜之意溢于言表。之意溢于言表。提问:提问:这一这一“喜喜”字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孔子的字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孔子的【6 62828】子见南子,子路不】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说。夫子。夫子矢矢之之 曰:曰:“予所予所否否者,天厌者,天厌之之!天厌之!天厌之!”通通“悦悦”,高兴、喜欢,高兴、喜欢发誓发誓不对,不当,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不对,不当,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代词,我代词,我【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通】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通“悦悦”,高兴、喜欢,高兴、喜欢提问提问: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师生平等?真正的师生平等?【评析】【评析】本章是孔子与子路师生间最有情趣、最出人意料本章是孔子与子路师生间最有情趣、最出人意料的一段了。学生不高兴,老师赌咒发誓表清白,即使的一段了。学生不高兴,老师赌咒发誓表清白,即使是提倡师生平等的今天也是鲜见的。孔子去见南子做是提倡师生平等的今天也是鲜见的。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本章节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什么,本章节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是“欲行霸道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他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他是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是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真正的平等:基于内心的纯净,维护信仰的纯真正的平等:基于内心的纯净,维护信仰的纯洁,彼此心中坦荡荡,无所谓维护师道尊严,洁,彼此心中坦荡荡,无所谓维护师道尊严,因为尊严自然在。因为尊严自然在。提问:提问: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师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师我眼中的子路我眼中的子路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伉直好勇(伉直好勇(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守诺言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守诺言【评析】【评析】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是政事科之优异者。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与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有不少篇章提到他与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予以称道。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象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象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无所不悦不悦“,总取,总取”不讳不讳“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直率、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路直率、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伉直好勇(直率鲁莽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伉直好勇(直率鲁莽文本研习二:文本研习二:文本研习二:孔子与颜回文本研习二:孔子与颜回【11119 9】颜渊死,子曰:】颜渊死,子曰:“噫!天噫!天丧丧予!天丧予!予!天丧予!”【111110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子恸 矣。矣。”曰:曰:“有恸乎?有恸乎?非非夫夫人之为恸人之为恸而而谁为谁为?”使动,使使动,使丧丧指示代词,这个、那指示代词,这个、那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119】颜渊死,子曰:】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噫!天丧予!天丧予!”【111 提问提问:句中:句中“噫噫”,这一语气词可表现出孔子,这一语气词可表现出孔子对颜渊怎样的感情?对颜渊怎样的感情?叠句和反问句表现出哀伤欲绝的感情,叠句和反问句表现出哀伤欲绝的感情,足可催人泪下。足可催人泪下。答案答案:表现了对颜渊期望高和痛惜之情。:表现了对颜渊期望高和痛惜之情。答案答案:表现了对颜渊的爱惜和赏识。:表现了对颜渊的爱惜和赏识。提问提问:颜渊死,孔子说:颜渊死,孔子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体现了他对颜渊怎样的感情?,体现了他对颜渊怎样的感情?提问:句中提问:句中“噫噫”,这一语气词可表现出孔子对颜渊怎样的感情,这一语气词可表现出孔子对颜渊怎样的感情“天丧予!天丧予!”颜渊何以得到夫子如斯之叹颜渊何以得到夫子如斯之叹?1、“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好学好学)2、“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心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德行德行)3、“无伐善,无施劳无伐善,无施劳”、“用之则行,舍之则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藏”。(。(理想与心态理想与心态)“天丧予!天丧予!”颜渊何以得到夫子如斯之叹?颜渊何以得到夫子如斯之叹?1、“吾与回言终日吾与回言终日季康子问: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子曰: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也则亡。”(11.7)哀公问: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子曰: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者。”(6.3)季康子问: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子曰: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文本研习三:文本研习三:孔子与伯牛文本研习三:孔子与伯牛文本研习三:【6 61010】伯牛有】伯牛有疾疾,子问之,自,子问之,自牖牖执其手,曰:执其手,曰:“亡亡 之,命矣夫,斯人也之,命矣夫,斯人也而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 也!也!”病病窗窗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表强调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表强调提问提问:孔子的举动和感叹表现出对伯牛怎样的孔子的举动和感叹表现出对伯牛怎样的感情?感情?答案答案:表现出孔子对学生生病的痛苦、对天命表现出孔子对学生生病的痛苦、对天命的无奈和对学生的爱惜之情。的无奈和对学生的爱惜之情。【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病窗连词,亡病窗连词,文本研习四:文本研习四:孔子与子游文本研习四:孔子与子游文本研习四:【17174 4】子】子之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曰:“割鸡割鸡焉焉用牛刀?用牛刀?”子游子游对对曰:曰:“昔者昔者偃也闻偃也闻诸诸夫子曰:夫子曰:君子学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前言戏之耳。戏之耳。”到到去去何必何必回答回答以前,以往以前,以往兼词,之于兼词,之于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到去何必去何必提问提问:1、孔子为什么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就、孔子为什么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就“莞莞尔而笑尔而笑”?答案答案:子游在武城施行了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一套礼乐教子游在武城施行了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一套礼乐教化。他重视以仁义为根本,使得武城到处充满弦歌化。他重视以仁义为根本,使得武城到处充满弦歌之声。之声。提问:答案:提问:答案:提问提问:2、“割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是什么意思?孔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孔子在这里为什么要这么说?后来孔子又为什么说他这句话只是一句为什么要这么说?后来孔子又为什么说他这句话只是一句“戏言戏言”?答案答案:比喻不必小题大做或大材小用,办小事情用不着比喻不必小题大做或大材小用,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花大气力。孔子认为,武城这么小的地方还用得着下这么大的力孔子认为,武城这么小的地方还用得着下这么大的力气施行礼乐教化吗?气施行礼乐教化吗?子游回答说根据老师的教导,对什么人都要施行礼乐子游回答说根据老师的教导,对什么人都要施行礼乐教化。孔子郑重其事地声明,承认子游说得对。这才是真教化。孔子郑重其事地声明,承认子游说得对。这才是真实的孔子,他也会犯错误。这是一位可亲可爱的老师,因实的孔子,他也会犯错误。这是一位可亲可爱的老师,因为他为他知错能改知错能改,但他也会因不好意思而作小小的掩饰但他也会因不好意思而作小小的掩饰。当然也可以作另一种理解,孔子只是考验一下他的学当然也可以作另一种理解,孔子只是考验一下他的学生,没想到学生已对他的精神领会得这么好,并且身体力生,没想到学生已对他的精神领会得这么好,并且身体力行予以实践,于是孔子不无得意地说:行予以实践,于是孔子不无得意地说:“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只是开个玩笑,你们看,子游说的做的都很好。你们看,子游说的做的都很好。”提问:提问:2、“割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是什么意思?孔子在这里为什么要是什么意思?孔子在这里为什么要文本研习五:文本研习五:孔子与所有学生文本研习五:孔子与所有学生文本研习五:【5 52222】子在陈曰:】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归与!归与!吾党党之小之小子子狂简狂简,斐然斐然成成章章,不知,不知所以所以裁之。裁之。”狂放狂放 志大志大指家乡指家乡如何,用来如何,用来的方法的方法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评析】【评析】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有文采的样子有文采的样子有条理的花纹有条理的花纹【522】子在陈曰:】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放志大指家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放志大指家提问提问:孔子为什么想要回家?又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孔子为什么想要回家?又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心情?答案答案:因家乡的学生狂放不羁,不知节制自己,需要用礼因家乡的学生狂放不羁,不知节制自己,需要用礼加以约束。体现孔子担心学生和仁德之心的情感。加以约束。体现孔子担心学生和仁德之心的情感。提问:提问:如何看出孔子爱学生?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5.22子路子路争强好胜有勇无谋循循善诱委婉告之争强好胜有勇无谋循循善诱委婉告之7.11学而未精惋惜感叹学而未精惋惜感叹11.15得意忘形喜形于色压其威风得意忘形喜形于色压其威风5.7懂礼知礼尊重懂礼知礼尊重6.28刚强自信担心忧虑牵挂刚强自信担心忧虑牵挂11.13如何看出孔子爱学生?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何看出孔子爱学生?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颜渊之死颜渊之死悲伤欲绝催人泪下悲伤欲绝催人泪下11.911.10伯牛之疾伯牛之疾痛苦无奈痛苦无奈6.10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亦师亦友亦师亦友子游礼治武城子游礼治武城由衷赞美由衷赞美17.4颜渊之死悲伤欲绝催人泪下颜渊之死悲伤欲绝催人泪下11.911.10伯牛之疾痛苦无伯牛之疾痛苦无文本研习六:文本研习六:学生眼中的孔子文本研习六:学生眼中的孔子文本研习六:【9 91111】颜渊喟然叹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仰之之弥弥高,高,钻钻之之弥弥坚坚。瞻。瞻之之在前,在前,忽焉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诱人,人,博博我以文我以文,约约我以礼我以礼,欲,欲罢罢不能。既不能。既竭竭吾才,吾才,如如有所立卓尔。虽欲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从之,末由也已。”仰望仰望 他,孔子他,孔子更加更加钻研钻研孔子的学说孔子的学说牢固牢固孔子的学说孔子的学说快速地,突然地快速地,突然地诱导,引导诱导,引导使动,使使动,使丰富丰富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停止停止尽,穷尽尽,穷尽如果,一旦如果,一旦【911】颜渊喟然叹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仰望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仰望他,本章内容是颜渊眼中的孔子。本章内容是颜渊眼中的孔子。【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循循善诱”则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提问提问:1、颜渊用、颜渊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忽焉在后”比喻什么?比喻什么?答案答案:用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比喻老师学问与比喻老师学问与道德;用道德;用“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比喻孔子教比喻孔子教学生有耐心,循循善诱。学生有耐心,循循善诱。本章内容是颜渊眼中的孔子。提问:答案:本章内容是颜渊眼中的孔子。提问:答案:提问提问:2、颜渊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颜渊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答案答案:是一位学问高,道德修养高,又善于引导教育,是一位学问高,道德修养高,又善于引导教育,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追随的老师。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追随的老师。提问:答案:提问:答案:【19192323】叔孙武叔】叔孙武叔语语大夫于朝曰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及肩,窥见室家肩,窥见室家 之好。夫子之墙数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百官官之富。得其门者之富。得其门者或或寡矣。夫子寡矣。夫子之之云,云,不亦不亦宜宜乎乎?”(之)(之)告诉告诉状语后置状语后置至,到至,到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房舍房舍或许,也许或许,也许取独取独用于委婉的反问句,用于委婉的反问句,“不是不是吗吗”(语(语气较轻)或气较轻)或“岂(难道)不是岂(难道)不是吗吗”(语(语气稍重);气稍重);【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贤于仲尼。”(之(之1、因为子贡的这段话,后代将、因为子贡的这段话,后代将“师门师门”又称为:又称为:门墙门墙2、子贡擅长辞令,曾有、子贡擅长辞令,曾有“存鲁,乱齐,破吴,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强晋而霸越”之功,在维护老师的形象上,他是之功,在维护老师的形象上,他是不遗余力的,请你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子贡的说话不遗余力的,请你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子贡的说话艺术。艺术。明确:叔孙武叔借提高子贡而贬低孔子,明确:叔孙武叔借提高子贡而贬低孔子,子贡清楚地认识到他的用心,巧妙地以子贡清楚地认识到他的用心,巧妙地以宫墙作比,指出他不得其门而入,对孔宫墙作比,指出他不得其门而入,对孔子根本不了解,结尾用反语,表面平和,子根本不了解,结尾用反语,表面平和,实为坚决。实为坚决。1、因为子贡的这段话,后代将、因为子贡的这段话,后代将“师门师门”又称为:门墙又称为:门墙2、子贡擅长、子贡擅长【19192424】叔孙武叔】叔孙武叔毁毁仲尼。子贡曰;仲尼。子贡曰;“无以无以为为也!仲也!仲尼尼 不可毁也。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丘陵也,犹可逾逾也。仲尼,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虽欲欲自绝自绝,其何其何伤伤于于日月日月 乎乎?多多见见其不知其不知量量也。也。”定语后置定语后置诽谤诽谤不要不要做做越过,超越越过,超越损害,妨碍损害,妨碍对于对于自行断绝自行断绝即使即使只,只是只,只是显出显出衡量,估计衡量,估计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定语无以为也!仲尼定语提问提问:子贡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子贡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答案答案:道德高尚,内在华美,好比日月。(高墙数仞,:道德高尚,内在华美,好比日月。(高墙数仞,难入难见,日月无逾)难入难见,日月无逾)以上两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的问话。可见以上两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的问话。可见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不可及。他不能容忍别人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不可及。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因为他已经得夫子之门而入,知其内在的对孔子的毁谤,因为他已经得夫子之门而入,知其内在的华美、丰富,在他的心目中,他的老师好比太阳月亮,无华美、丰富,在他的心目中,他的老师好比太阳月亮,无人可以超越。能得学生如此的热爱、崇拜,人可以超越。能得学生如此的热爱、崇拜,可见孔子由内可见孔子由内而外散发的人格魅力。而外散发的人格魅力。论语论语正是弟子们自发地记录下正是弟子们自发地记录下了老师的言行以传其衣钵,并保存属于彼此的永久思念和了老师的言行以传其衣钵,并保存属于彼此的永久思念和回忆。回忆。提问:子贡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提问:子贡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以上以上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善教、乐教)诲人不倦(善教、乐教)孔子为什么能赢得学生们的孔子为什么能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呢?爱戴呢?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 在林语堂看来,孔子的可爱之处甚在林语堂看来,孔子的可爱之处甚多,其中多,其中幽默幽默和和近情近情是最为突出的是最为突出的。他說:。他說:“夫孔子一多情人也,有笑,有怒,有喜夫孔子一多情人也,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皆是一位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皆是一位活灵活現之人的表記。活灵活現之人的表記。”他概括孔子的杰他概括孔子的杰出之处在于:一是出之处在于:一是道德感道德感,這是现代人最,這是现代人最缺乏的;二是缺乏的;二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和,是一种对人生和生命的热心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格物生命的热心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格物致知式的悲剧精神;三是致知式的悲剧精神;三是捷、达、雅的文捷、达、雅的文体风格,一种智慧的思想风格体风格,一种智慧的思想风格。在林语堂看来,孔子的可爱之处甚多,在林语堂看来,孔子的可爱之处甚多,于丹认为于丹认为论语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终极传递的是一种种态度态度,是一种,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读子。读论语论语时我们会发现,孔夫时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他通常使用使用和缓和缓的,因循有道德,跟人的,因循有道德,跟人商榷商榷的口气的口气。这是孔子的教学态度,也是。这是孔子的教学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儒家的一种态度。这样的一种这样的一种从从容不迫的气度容不迫的气度,这样的一种,这样的一种谦抑谦抑的态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于丹认为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于丹认为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成语:成语:用行舍藏用行舍藏:被任用就干起来,不被任用就隐退。:被任用就干起来,不被任用就隐退。(多用于人的态度)(多用于人的态度)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临事而惧临事而惧: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理。登堂入室登堂入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很高的水平。杀鸡焉用牛刀杀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办小事情: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用不着花大气力。莞尔而笑莞尔而笑:形容微笑。:形容微笑。成语:成语:斐然成章:斐然成章:斐: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斐: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高山仰止(高山景行)高山仰止(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比喻: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比喻崇高的德行。崇高的德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循循善诱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卓尔不群卓尔不群:形容才智或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形容才智或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欲罢不能欲罢不能:想停止也不能停止。:想停止也不能停止。喟然长叹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因感慨而叹气。博闻约礼博闻约礼: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不自量力(自不量力)不自量力(自不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斐然成章:斐: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斐然成章:斐: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