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喜剧比较综述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02825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喜剧比较综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外喜剧比较综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外喜剧比较综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喜剧比较何为“喜剧”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的理想予以肯定。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和闹剧等样式。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或如愿以偿为结局。喜剧作为一种戏剧体裁,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它的希腊文Komoidia(意为狂欢歌舞剧),是由Komos(意为狂欢队伍之歌)与aeidein(意为唱歌)合成。它起源于农民收获葡萄时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游行者化装为鸟兽,载歌载舞,称之为Komos。纪初把它演变为一种滑稽戏,成为喜剧的前身。此后,它作为一种戏剧体裁逐步发展成熟,并诞生了伟大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一生共写过44个喜剧剧本,但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11部,其中鸟是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希腊现存的结构最完整的寓言喜剧,是乌托邦喜剧的滥觞。阿里斯托芬是整个欧洲的喜剧之父,正是他奠定了西方文学中喜剧以滑稽形式表现严肃主题的传统。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古希腊旧喜剧诗人,生于雅典。他交游甚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他的朋友。公元前426处,阿里斯托芬上演了他的第一个喜剧、宴会者,得次奖。公无前427年,他上演巴比伦人,嘲笑雅典盟邦的使节过于天真,受了雅典权势人物的欺骗。雅典激进民主派领袖克勒翁为此以诽谤城邦的罪名控告他,说他是外邦人,不得享受雅典的公民权。诗人死后,柏拉图为他写了两行墓志铭:美乐女神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她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鸟是阿里斯托芬最长的喜剧:洋洋洒洒的序曲,两幕人物冲突(包括动作和台词)以及漫长的祭祀场景,两段冗长的合唱(合唱队直接对观众演唱)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联,两个不速之客,两个信使场景,三段插入的合唱,与彩虹女神战斗的场景,普罗米修斯的背信弃义,诸神的特使,以及结尾时宏大气派的婚礼场景。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一个“云中鹁鸪国”。这个国家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剥削,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这部喜剧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西方的喜剧观念西方的喜剧观念西方的喜剧观念西方的喜剧观念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并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和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又不使人感到痛苦。”在中国,约12世纪才产生出成熟的喜剧艺术。但它的起源却很早,雏型可追溯到秦汉,当时的俳(即俳优),乃是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到唐宋流行的参军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表演,通过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实际上也是一种以调侃诙谐为主的表演形式。直到宋代以后,这些表演形式才有了完整的情节内容,产生出戏剧意义上的喜剧。中国传统喜剧起源于杂耍。汉代以来的踏摇娘、参军戏、拔头、代面之类,以至宋代勾栏瓦舍里的市民艺术,一直发展到元杂剧,才具有了社会批判功能,到了明代则又名之为传奇,有传天下奇闻、评古今人物、尽天地之情理、娱人间的美乐这样鲜明的娱乐和消闲的文化功能。中国的喜剧观念中国的喜剧观念中国的喜剧观念中国的喜剧观念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戏剧不分开悲剧与喜剧,一部中国传统戏剧既有悲剧内容也有喜剧成份,而其基本内核却是正剧性的,所谓中正也。各种戏剧因素分配到生、旦、净、末诸角色中去,使得天地之间的象征人生自臻其妙、各归其所;此间,丑就不是亚里斯多德意义上的“坏”,而是角色陪衬、戏剧人生。鲁迅1925年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指出:“悲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所谓“无价值的”,诚如鲁迅后来所说,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事情,不过它“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那,甚而至于可恶”,把它“撕破”就能给人“滑稽”的审美体验恰如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而使人感到“悲壮”一样。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外国著名的喜剧有阿里斯托芬鸟、莫里哀伪君子、果戈里钦差大臣、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意大利哥尔多尼一仆二主、瑞士迪伦马特老妇还乡等等。莫里哀莫里哀(16221622年年16731673年)年)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在多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对欧洲喜剧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歌德 生平简介生平简介生平简介生平简介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1622年1月15日年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1643年放弃世袭权利,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盛名剧团”在巴黎演出。1644年起取艺名为莫里哀。1673年2月17日死于结核病。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1659年妇人学堂1662年伪君子(一译达尔杜弗)1664年堂璜1665年恨世者1666年悭吝人1668年是深刻的性格喜剧之一。布索那克先生1669年贵人迷1670年无病呻吟1673年最后一部喜剧。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在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遵守公民义务。3模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在创作规则上,强调服从古代艺术法则,戏剧必须遵守“三一律”。在塑造人物方面,强调赋予人物某一种品格,使人物性格固定化,类型化。三一律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剧本创作的规则,要求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节的一致。即一个剧本只有即一个剧本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一个情节线索一个情节线索一个情节线索,事件发生事件发生事件发生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在同一地点在同一地点在同一地点,剧情不超过剧情不超过剧情不超过剧情不超过24242424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它有利于剧。它有利于剧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伪君子伪君子 法国法国法国法国莫里哀莫里哀莫里哀莫里哀【社会背景】1462-1598年,法国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胡格诺”战争结束后,法国天主教东山再起,势力迅猛扩展,活动极为猖獗。当时法国的贵族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与王权的打击下,已经走向没落。大贵族聚集巴黎,依附王权成为国王的“食客”,小贵族在耗光自己的家业之后,也流落城市寻找出路。不少人选择了教士职业,以此谋生,骗取世人的钱财。教会与贵族相互勾结利用。当时法国有个反动的天主教组织“圣体会”,其成员披着慈善事业的外衣,干着宗教特务的勾当。同时他们还打着“良心导师”的幌子,深入人们家庭活动,乘机动取别人的钱财。答尔丢夫的形象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与艺术概括。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宗教骗子的本质和巨大危害性。同时批判了法国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黑暗与腐朽。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是五幕诗体喜剧。因作品影响到教会的威信和教会统治人物本身的尊严和利益,被反复禁演。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遍。最终取得成功,盛况空前,一共演出二千二百六十二千二百六十二千二百六十二千二百六十二场次二场次二场次二场次。l16641664年年5 5月月1212日日,首次在凡尔赛宫上演。(版本一)l16641664年年1111月月,在孔德亲王私宅里,第一次演完全局。l16661666年年,路易十四的母亲去世,16671667年年8 8月月,第二个版本上演。l16691669年年2 2月月5 5日日,伪君子再度公演,演出获得极获得极大成功大成功。“三次修改后的成功”【人物提要】答尔丢夫答尔丢夫 伪君子伪君子,职业宗教骗子,职业宗教骗子奥奥 尔尔 恭恭 巴黎富商巴黎富商 欧欧 米米 尔尔 奥尔恭之妻奥尔恭之妻达达 米米 斯斯 奥尔恭之子奥尔恭之子 玛丽亚娜玛丽亚娜 奥尔恭之女奥尔恭之女 桃桃 丽丽 娜娜 玛丽亚娜之侍女玛丽亚娜之侍女瓦赖尔玛丽亚娜之情人柏奈尔夫奥尔恭之母爱尔卜特柏奈尔夫人侍女克雷央特奥尔恭之妻舅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答尔丢夫:伪善、狠毒、荒淫无耻、贪婪,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欺骗和掠夺的恶棍。奥尔恭:巴黎富商,王权的支持者,对宗教狂热,使他在收到答尔丢夫的欺骗而变得十分愚蠢,思想保守,唯恐自由思想会惹出灾祸。桃丽娜:身为女仆,但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聪明机智,勇敢灵活,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作品评析】艺术特色1成功的间接描写。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冲突集中,层次分明。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4喜剧中插入悲剧因素,使喜剧冲突更加紧张尖锐。5.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缺陷缺陷:1.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无法展示广阔的社会风貌。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不丰富。3.结尾比较勉强,不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意大利哥尔多尼意大利哥尔多尼一仆二主一仆二主生活穷困潦倒的特鲁法尔金诺为了生存,不惜同时侍候两个主人。本以为天赐鸿福,但料不到这两家主人原是亡命鸳鸯,最后却因特鲁凡尔金诺的鲁莽引发出一连串趣事,反令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他自己也从而觅得意中人,终于大团圆结局。迪伦马特代表剧作。女主人公克莱尔45年前被情人伊尔抛弃,沦为妓女,后来嫁给美国一个石油大王,成了亿万富翁,于是还乡复仇,悬赏10万美元,要求家乡居伦市民为她主持公道。经济上陷于困境的居伦市民,终于屈服于金钱的诱惑,让这位富妇的复仇愿望得以实现。克莱尔的不可一世,伊尔的想入非非,居伦市民的不讲信义,使剧情形成一幕幕悲喜交融的场面。老妇还乡老妇还乡中国古典戏曲中也有丰富的喜剧遗产,如救风尘;传奇玉簪记;传统剧目炼印等,都是优秀的喜剧作品。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是:1.救风尘(元朝关汉卿)2.西厢记(元朝王实甫)3.看钱奴(元朝郑廷玉)4.中山狼(明朝康海)5.绿牡丹(明朝吴炳)6.墙头马上(元朝白朴)7.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之)8.幽闺记(元朝施君美)9.玉簪记(明朝高廉)10.风筝误(清朝李渔)戏文、程式和音乐(文武场)戏文、程式和音乐(文武场)戏文、程式和音乐(文武场)戏文、程式和音乐(文武场)三位一体的中国式戏剧艺术三位一体的中国式戏剧艺术三位一体的中国式戏剧艺术三位一体的中国式戏剧艺术 中国戏剧的写作虽然也遵循冲突律,也有着与三一律大致相同的时空讲求,但是,中国传统戏剧更注重情节的诗意化、动作的仪式化、人物的角色化和故事的情理化。救风尘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才有约,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写信向赵盼儿求救。因周舍不肯轻易放过宋引章,赵盼儿巧用计策。她浓妆艳抹,假意愿嫁周舍,自带酒、羊和大红罗去找周舍,周舍喜不自禁。赵盼儿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刚好宋引章又来吵闹,周舍一怒之下写了休书,赶走宋引章。从关汉卿的两部作品救风尘望江亭来看,中国传统喜剧的特征是“乐而不淫”的和“婉而多讽”。这两剧都是妓女和书生恋爱后遭波折幸而由于友人设法解救终得团圆的故事。赵盼儿为救姐妹脱身周舍,假装对周舍一往情深,虽是一位风尘女子,但所言所行没有半点“淫荡”,通过巧妙的周旋,与宋引章挣脱了罗网全胜而归,使宋引章与安秀实终于团圆,以“和”为美。赵盼儿与宋引章二人一同离去,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另换一份。周舍发觉上当,赶上她们,一把抢过宋引章手中休书并毁掉,还到官府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赵盼儿反告他强占有夫之妇,使安秀才到堂作证,又出示周舍亲手所写休书。赵盼儿证据确凿,周舍不能胜她,受杖刑责罚。宋引章与安秀才结为夫妇。中国喜剧性的小品中国喜剧性的小品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创作素材,用两三个演员在十几分钟内表演一个有起迄的生活情节,以达到使人愉悦使人受到思想启迪的目的。它像是戏剧中的一个独立的片断,像是长故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因其描写的是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而且形式短小,它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演员的参与,或者说,它更多地仰仗着演员的生活体验和表演才能。小品的特点:小品与戏剧一样,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段落;小品更多喜剧特色;小品更依赖于表演。中西喜剧的审美特征中西喜剧的审美特征中西喜剧的审美特征向有虚拟(.写意)与模仿(写实)之分。西方喜剧崇尚模仿客观生活对象,总是通过外部言行的逼真模拟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特征,力求创造与实际生活形态基本一致的舞台形象。而传统喜剧更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意念,往往借助虚拟、程式、夸饰等手段,更集中、鲜明地揭示客观生活对象的本质特征。从总体比量看,中西喜剧在形似神似关系上呈现重神之美与重形之美的反差。二、二、悭吝人悭吝人与与看钱奴看钱奴公元14世纪,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郑廷玉创作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看钱奴,塑造了虚伪、刻薄、吝啬的“看钱奴”贾仁的形象。300多年后,在法国杰出喜剧作家莫里哀的笔下,也出现了以贪婪、无情、吝啬著称的阿巴公讽刺喜剧悭吝人的主人公这个典型的“悭吝人”。东方的“看钱奴”,西方的“悭吝人”遥遥相对,而又惊人相似;仔细品味,虽异曲同工,但也同中有异。悭吝人悭吝人主人公阿巴贡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他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巴贡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巴贡气得暴跳如雷。又发现埋在花园里的钱丢了,顿时痛不欲生。阿巴贡误以为钱是乔装佣人的贵族青年法赖尔偷的,而将其告上法庭。在警局玛丽雅娜,法赖尔与昂赛末认亲,化解误解,两对年轻人喜结良缘。看钱奴看钱奴贫民贾仁因得周荣祖家祖财而暴富,后又廉价买得周荣祖之子为养子,最后钱财重归周家。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贫民贾仁平时以挑土筑墙为生,偶然挖到周荣祖家藏在墙下的祖产而致富,周荣祖夫妇则因此落魄。贾仁虽有了万贯家财,却无儿无女,命坐馆先生陈德甫替他买一个儿子,恰巧风雪之中周荣祖夫妇走投无路,情愿将儿子长寿卖给他,只得到了很少的一点钱。二十年后,长寿长大成人,贾仁吝啬成性,财富越聚越多,此时却染病身亡。周荣祖夫妇乞讨至东岳庙中,遇到长寿,却不知相认。后来偶遇陈德甫,经他向长寿说明实情,一家人才得以重聚。周荣祖看到钱上印记,方知这原来是自家财产。爱财如命。守财奴,毫无疑问,将钱财视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钱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无止境地聚集钱财,守护财富,以满足他们难填的金钱欲。看钱奴中的主人公贾仁“那一片贪财心没命煞”,当他穷困之时雷达羡慕有钱人优裕生活,埋天怨地,对金钱垂涎三尺,再三乞求神灵赐予他一点富贵。当神灵答应借他二十年福力以后,他马上得寸进尽,要求在二十上再添一画,改为三十暴富之后,虽然是“旱路上有田,水路上有船,人头上有钱”,但他仍然贪得无厌,“别人的东西恨不得擘手夺来”,人若问他要一贯钞,如同挑了一条筋相似。他最后得病致死是因为一口气。情况是这样的,他想吃烧鸭,在街上恰好看到烧鸭店正在烧鸭子,便过去舍命挝了一把,回到家后吃一碗饭,咂一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瞌睡了就睡在板凳上,不想咂剩的一根指头被狗舔了,如此他便气得一病不起,为财送命。阿巴公更是一个十足的拜金者,正如他的仆人阿箭所说:“他爱钱经爱名声、荣誉、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这等于打中他的要害,刺穿他的心,挖掉他的五脏。”可见金钱就是他的命根子。为了更多地掠取金钱,占有金钱,他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克扣子女及家人的费用,放高利贷盘剥,半夜里偷喂马的荞表,甚至不惜出卖儿女的幸福。第四幕第七场全部是阿尔巴贡的独白,我们不妨摘录几句:“哎呀!我可怜的钱,我可怜的钱,我的好朋友!人家把你活生生从我这边抢走啦;既然你被抢走了,我也就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安慰,没有了欢乐。我是什么都完啦,我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啦。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全完啦,我再也无能为力啦,我在咽气,我死啦,我叫人埋啦。难道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我救活过来,把我的宝贝钱还我,要不然也告诉我,是谁把它拿走的?-快来呀,警务员,宪兵,队长,法官,刑具,纹刑架,刽子手。我要把个人儿绞死。我找不到我的钱啊,跟着就把自己吊死。”丢钱后这段歇斯底里的大发作,可谓将守财奴那视钱如命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吝啬成性。与爱财、贪财相连,守财奴们都有一手特殊的治家之道、理财之法,那就是极端地吝啬、省俭。虽然都有“泼天也似家私,”万贯家产,但个个似铁公鸡,一毛不拔。贾仁平生“一文不使,半文不用,”“但若提使钱二字,便害心疼。”临死咬牙“破一破悭”,也不过让儿子拿十文钱买半块豆腐吃,还一再叮嘱叮嘱儿子不要忘了讨回欠下的五文钱。儿子要给他画一幅喜神死后供养,他嘱咐画背身,免得画匠多要光明钱。交待发送之事,儿子要给他买一口杉木棺材,他却告诉儿子他看下喂马槽,身子太长,将他拦腰剁成两段,折叠着装下即可。并嘱咐儿子不要用自家的斧子,借别人家的斧子,免得骨头太硬,剁卷了自家的斧刃。这幅漫画式的吝啬图令人忍俊不禁!阿尔巴公的吝啬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吝啬到“恨透了给这个字”,甚至“从不说我给你日安,只说我借你日安”。在生活中他竭尽克扣之能事。克扣了子女的费用,剥夺了他们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迫使儿子不得不在外借债。看到儿子穿的灯笼裤挂着带子,他心疼万分,认为用半打细绳子挂住即可。尽管他贪恋美色,急于想娶玛丽雅娜,但他舍不得掏一个子,希望不花钱就能娶到,还一再为没有嫁妆惋惜,任凭媒人逢迎巴结,“说烂了嘴,钱串子就是不理,”相亲请客也吩咐厨师八个人的饭菜款待十个人,“预备一些大家爱吃可是一吃就饱的东西,比方说肥肥的什锦烂肉块”。告诉仆人当客人第一次要酒时别理睬,更不要客人没喝完就去主动倒酒,而要多等等,且一定要记住多掺水。仆人提出裤子破了,制服前襟沾了大片灯油无法招待客人,他便让人想办法背朝墙,脸冲人,并示范怎样用帽子遮信油渍。他这种吝啬,苛刻的本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连儿女的婚事上也不放过。只要对方有钱,不要嫁妆,他便可以让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女儿嫁一个有钱的贵族,认为“不要嫁妆”就是“美貌、青春、门第、名声、智慧和正直。”当最后迫于无奈他不得不同意儿女的婚事时,也忘不了强调婚事费用他一概不管,并提出让亲家给他缝上一套制服去参加婚礼。完全是一个拜倒在金钱脚下的奴隶。凶狠刻薄。贪财吝啬,使得守财奴们唯利是图,唯钱是亲。为了掠取更多的财富,守住手中的金钱,他们往往不择手段,无所不为。贾仁假情假义,表面上道貌岸然,口口声声敬天地,信鬼神,有了钱斋僧布施,盖寺修塔,修桥补路,实际上无恶不作。“一日之间,不敬天地,不孝父母,毁僧谤佛,杀生害命。”这种狠毒刻薄集中表现在买子一场中。他财富众多,却无寸男尺女。为了传宗接代,承续家业,他乘人不给钱,反过来索取恩养费,并利用诡计,诈对方如若反悔便罚宝钞一千贯。当做父母的“伤心惨刀剜腹,”“滴血簌簌泪满腮,”悲痛不已时,他却当场对不肯改姓的孩子大打出手,毫无半点仁慈之心。最后只用不够买个泥娃娃的两贯钱,还让中人垫上两贯钱夺人之子。阿尔巴贡,正如他的仆人所说,“是人群当中最没人情味的人,人群当中心最硬,手最紧的人。”他对家人刻薄狠毒,谩骂诅咒,对儿女冷酷无情,算计猜疑,对处放高利贷,利息比法定的高出五倍,是个十中的“奸商,杀人不见血的凶手”。可见,金钱对人性的异化不仅体现在一般人际关系中,也渗透到了家庭内部的亲情关系中。这在阿尔巴贡身上表现得异常深刻。他为了金钱,将儿子、女儿都视为“对头”,整天对他们疑神疑鬼,并不惜将儿女的婚事当做为他获得更多财富的手段,丝毫不关心儿女的幸福。贾仁靠吝啬角,盗取他人的钱财发迹,在穷人卖骨肉的钱上还要巧费心机,大耍无赖,他的吝啬更多的是与刻薄、奸、无赖、卑下连在一起的。而阿尔巴贡在吝啬之外又多了好色、冷酷、迂腐,而且与他守财奴的本色相关,形成了多疑的特点,即将周围的一切人都看作偷盗钱财的贼,搜仆人的灯笼裤,疑心儿女听到他藏钱的秘密,害怕儿子华丽的服装给他招来谋财害命之祸。简直将自己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到处看到的是可疑的面孔。如果说贾仁还带有较强的中国式的封建宗法意识。无寸男尺女,想着买个儿子传宗接代,承续家业。只不过到头来替他人守财,自己一场空而已。那么在阿尔巴贡身上,金鱼的腐蚀性也更为严重,可谓销骨吸髓,将他的人性完全泯灭了。在他身上已毫无亲情可言,他的娶财、守财完全是盲目性的,也于一种吝啬、贪婪的冲动。此外,阿尔巴贡较贾仁的保守迂腐似乎更多了几分精明、狡诈,他不仅善于守财,且善于增财,学会了放高利贷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剥削方法。而且他在贪恋金钱的同时还多少沾了享乐主义的味道,忘不了贪恋美色,只不过在二者可得兼的时候,美色处于相对将要的地位罢了。这就可发看出,阿尔巴贡与贾仁相比,不仅具有剥削阶级腐朽没落之时那种不可救药的能病,而且也带上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贪婪,吝啬的绝对情欲,更为深刻地表现了“积累欲和享乐欲之刘的浮土德式的冲突”,是新旧制度交替时期产生的一种畸形儿。一、两剧情节结构上的比较二、两剧题材、主题的比较(一)两剧题材之比较(二)两剧主题立意之对比(三)两剧主题立意差异原因探析比较提纲比较提纲三、两剧的人物塑造异同性比较四、为何同是吝啬鬼,在父子感情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异同(一)两位吝啬鬼在与其儿子的情感关系上的泾渭分明(二)为何同是吝啬鬼,在父子感情问题的处理上,会出现“或亲或疏”的显著区别呢五、两剧艺术特点上的比较期中作业期中作业请选取一个角度,结合具体作品,比较中外喜剧的异同,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