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复习教学讲解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0100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复习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药复习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药复习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免疫预防和治疗一、人工免疫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法使人体摄入抗原类或抗体类物质,使人体增强对外来入侵的免疫能力,称为人工免疫。用疫苗接种机体,促使机体产生特异免疫能力。注射抗原,使人体“主动地”产生特异抗体。1.人工主动免疫(1)灭活疫苗(死疫苗):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经过处理的死菌体。特异性诱导抗体产生;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多次接种。(2)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经过处理,变成弱毒或无毒的活的结核杆菌。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局部粘膜免疫;持久;疫苗恢复突变。(3)类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无毒,具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中和外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4)亚单位疫苗:无害的免疫原成分。如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制备乙肝疫苗。(5)结合疫苗:将两种或多种抗原化学交联。(6)合成肽疫苗(7)重组抗原疫苗:DNA重组技术制备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8)重组载体疫苗:将有效免疫原基因插入到载体(减毒病毒或细菌疫苗株)。(9)DNA疫苗: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导入机体,在体内表达活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10)转基因植物疫苗 注射含抗体成份的抗血清,使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的或非特异的抵抗能力。2.人工被动免疫 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维持时间短。抗狂犬病毒血清抗乙肝病毒血清抗破伤风毒素血清胎盘球蛋白血浆球蛋白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制剂二、免疫技术用于疾病治疗(1)一些抗血清已用于狂犬病、乙肝、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2)器官移植要求免疫抑制 环胞菌素作为良好的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3)癌症的免疫治疗 人体免疫系统为什么不能阻止癌细胞增长形成肿瘤?免疫活性细胞能否在治疗癌症发挥威力发挥威力?黑色素瘤病人的肺部 X光片。取出癌块,从中分离T细胞。培养增殖后,将T细胞再注回病人体内。两个月后,疗效显示出来。艾滋病与艾滋病毒(一)一种新疾病的出现“1980年秋,一个同性恋男子到洛杉矶加州大学医疗中心。面色苍白,形容憔悴,嘴里长满干酪一样的东西,还控制不住地痛苦的咳嗽着。”卡氏肺囊虫肺炎;血液中完全找不到T4(TH)细胞。1981年7月,一个同性恋男妓到旧金山综合医院。皮肤上长满青紫色斑点。卡波济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原虫引起)卡波济肉瘤(KS,癌)极其罕见 但是,1980-1981期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就收到107份关于这两种疾病的报告。早期艾滋病主要发现于男性同性恋者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完全崩溃。与同性恋相关的免疫缺陷症(GRID)在免疫反应中担当主要脚色的T4(TH)细胞被破坏。失去对抗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人体便成为各种古怪和罕见疾病(如PCP、KS)的牺牲品;从前只有在羊、猫、鸟类中才有的疾病也出现在艾滋病人身上,患者的生活成为真正的人间地狱。(二)寻找“元凶”感染者免疫系统产生了对抗外来精子的抗体,精子同T细胞发生交叉反应。精子为何变得致命?同性恋者使用亚硝酸戊酯增强快感,该药物可抑制免疫系。GRID有传染性。1982年,血友病者、静脉注射吸毒者、接受输血的人中也出现了GRID。并非同性恋特有。重新命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Robert Charles Gallo(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提出:“艾滋病”传染因子可能是一种病毒。1979年发现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反转录病毒:一种RNA病毒(含反转录酶)RNADNA转录反转录 病毒可把反转录产生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Robert Charles Gallo 1982年发现第二种:(HTLV-2)HTLV-1、HTLV-2都感染T细胞,抑制免疫系统,通过血液和性传播,但并非真正的“艾滋病”元凶。猜想:“艾滋病”元凶是一种反转录病毒?1984年,找到HTLV-3,所有受测试艾滋病患者体内都有,而115名健康的异性恋者中没有它的踪迹。宣布HTLV-3就是“艾滋病”元凶。1.Popovic M,Sarngadharan MG,Read E,Gallo RC.Detection,isolation,and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cytopathic retroviruses(HTLV-III)from patients with AIDS and pre-AIDS.Science.1984 May 4;224(4648):497-500.2.Gallo RC,Salahuddin SZ,Popovic M,Shearer GM,Kaplan M,Haynes BF,Palker TJ,Redfield R,Oleske J,Safai B,et al.Frequen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of cytopathic retroviruses(HTLV-III)from patients with AIDS and at risk for AIDS.Science.1984 May 4;224(4648):500-3.3.Schpbach J,Popovic M,Gilden RV,Gonda MA,Sarngadharan MG,Gallo RC.Serological analysis of a subgroup of human T-lymphotropic retroviruses(HTLV-III)associated with AIDS.Science.1984 May 4;224(4648):503-5.4.Sarngadharan MG,Popovic M,Bruch L,Schpbach J,Gallo RC.Antibodies reactive with human T-lymphotropic retroviruses(HTLV-III)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IDS.Science.1984 May 4;224(4648):506-8.5.Schpbach J,Sarngadharan MG,Gallo RC.Antigens on HTLV-infected cells recognized by leukemia and AIDS sera are related to HTLV viral glycoprotein.Science.1984 May 11;224(4649):607-10.Luc Montagnier 一年前(1983),从一个早期艾滋病患者肿大淋巴结分离到一种反转录病毒宣称是“艾滋病”病毒医学界认为他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FranoiseBarr-Sinoussi(法国巴斯德研究所)Barr-Sinoussi F,Chermann JC,Rey F,Nugeyre MT,Chamaret S,Gruest J,Dauguet C,Axler-Blin C,Vzinet-Brun F,Rouzioux C,Rozenbaum W,Montagnier L.Isolation of a T-lymphotropic retrovirus from a patient at risk for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Science.1983 May 20;220(4599):868-71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第一个发现者?第一个发现者?病毒RNA病毒RNA序列完全一致!病毒样品可能来自同一个病人!1987年,两国政府出面干预,双方休战讲和,达成协议:双方是艾滋病病毒的共同发现者。将病毒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将病毒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FranoiseBarr-Sinoussi Luc Montagnier Harald zur Hausen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Robert Charles Gallo(三)“元凶”的真面目(四)“元凶”如何侵入人体1.入侵途径血液传播:输血、不洁净注射吸毒、伤口等。性接触:精子携带充满HIV的T4细胞性伙伴阴道或肛门粘膜上微小缝隙血循环。体液。母婴传播:2.攻击目标 病毒gp120蛋白与T4细胞表面CD4受体蛋白特异结合后,病毒核酸通过某种方式进入细胞。3.复制方式病毒RNADNA整合到宿主DNA转录、翻译病毒RNA和蛋白质组装新病毒反转录酶4.人体的抗争被感染的被感染的T4T4细胞细胞复制大量复制大量HIVHIV血液中积累大量血液中积累大量HIVHIV早期免疫反应:强烈,类似流感症状B细胞抗体Tc杀伤细胞双方僵持,HIV阳性,但尚未患病(8、9年)攻击中和随后,病毒占上风,为什么?HIV胜利的原因是其“善变”!突变率极高,同一个病毒在感染一个个体过程中,能使其最初基因改变30%。病毒RNADNA反转录酶这一过程会出现很多错误!病毒外壳蛋白突变后,人体免疫系统难以迅速识别,病毒肆虐,T4细胞数量严重下降,免疫系统崩溃。(五)艾滋病检测、预防和治疗ELISA法: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PCR法1.检测2.预防(1)切断传染途径安全的输血、性生活等一般接触不会传染:握手、拥抱、谈话等。THANK YOUSUCCESS2024/5/1630可编辑(2)疫苗利用减毒或杀死的HIV作为疫苗。潜在的危险性!突变!亚单元疫苗:病毒表面用于结合宿主的蛋白(如gp120)。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但HIV的高突变率使“靶标”飘忽不定。针对宿主T4细胞表面受体蛋白(CD4)的疫苗,使CD4不能与HIV的gp120蛋白结合。新颖的想法,等待临床实验。3.治疗(1)AZT(叠氮胸苷)核苷类药物 “欺骗”反转录酶,阻止病毒核酸复制。不幸的是,病人服用这类药物不出几个月,在HIV中就出现反转录酶的变种。同时用2、3种类核苷药物。(2)蛋白酶抑制剂 HIV携带的一种蛋白酶是病毒组装所必需的,抑制该蛋白酶可以阻止病毒的组装。但也要面对HIV不可思议的高突变能力。(3)“鸡尾酒”疗法 高活性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蛋白酶抑制剂+一种(或几种)核苷类药物严格地定期服用药丸;加上其他抗病毒、抗菌药物:控制机会感染;药丸总数24粒/天;15000美元/年/人。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二、免疫与免疫学二、免疫与免疫学三、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三、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及其 在医药学中的作用在医药学中的作用概概 论论巴斯德巴斯德柯赫柯赫MetchnikoffEhrlichWright/Douglas列文虎克列文虎克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三、细菌的分类三、细菌的分类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细胞壁(重点:结构与功能)细胞壁(重点:结构与功能)G和和G芽胞、糖被、鞭毛芽胞、糖被、鞭毛第一章第一章 细菌学概论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细胞的化学组成一、细菌细胞的化学组成二、细菌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二、细菌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三、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三、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四、细菌的营养类型四、细菌的营养类型五、细菌的生长繁殖五、细菌的生长繁殖六、细菌的人工六、细菌的人工 培养培养(一)培养基(一)培养基(二)细菌的培养方法及生长现象二)细菌的培养方法及生长现象(三)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生长曲线(三)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生长曲线(四)细菌生长量的测定(四)细菌生长量的测定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细菌的代谢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的分布细菌的分布第五节第五节 细菌的感染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与致病性一、细菌的感染一、细菌的感染二、细菌的致病性二、细菌的致病性(一)细菌的毒力(一)细菌的毒力(二)病原菌的侵入数量(二)病原菌的侵入数量(三)病原菌的侵入途径(三)病原菌的侵入途径一、细菌形态的检查一、细菌形态的检查(一)显微镜(一)显微镜(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三)染色标本的检查(三)染色标本的检查二、致病菌的检查方法二、致病菌的检查方法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第六节第六节 细菌的检查方法细菌的检查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高温灭菌法高温灭菌法第二章第二章 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概念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二、质粒二、质粒(一)质粒的基本特性(一)质粒的基本特性(二)常见的质粒类型(二)常见的质粒类型第三章第三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第二节 噬菌体噬菌体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二、噬菌体与宿主菌细胞的关系二、噬菌体与宿主菌细胞的关系三、噬菌体的分离三、噬菌体的分离第三节第三节 突变株的类型及实际应用突变株的类型及实际应用各种突变株概念各种突变株概念Ames实验实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生活周期,溶源性反应的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生活周期,溶源性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基本概念、特征第四节第四节 基因转移与重组基因转移与重组一、转化一、转化二、接合二、接合三、转导三、转导四、重组和四、重组和DNA技术技术五、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五、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一、放线菌一、放线菌二、支原体二、支原体三、立克次氏体三、立克次氏体四、衣原体四、衣原体五、螺旋体五、螺旋体基本生物学特性基本生物学特性第四章第四章 其它(病原)微生物其它(病原)微生物第五章第五章 真菌学真菌学菌丝、孢子等菌丝、孢子等一、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真菌的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一)形态与结构(二)真菌的培养(二)真菌的培养(三)抵抗力(三)抵抗力(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真菌(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真菌二、真菌的致病性二、真菌的致病性酵母等的生物学特征酵母等的生物学特征第五章第五章 病毒学病毒学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三)病毒的分类(三)病毒的分类二、病毒的增殖二、病毒的增殖三、病毒的干扰现象三、病毒的干扰现象四、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性四、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性五、病毒感染的检测五、病毒感染的检测第一节第一节 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第四节第四节 抗代谢物抗代谢物第五节第五节 抗药性抗药性第六节第六节 抗生素的效价、单位及效价测定法抗生素的效价、单位及效价测定法第七节第七节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第六章第六章 抗生素抗生素第一章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和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发展简史和免疫的概念 第一节 发展简史 经验免疫学时期经验免疫学时期 实验免疫学时期实验免疫学时期 免疫学快速发展时期免疫学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免疫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免疫的功能二、免疫的功能 三、免疫类型三、免疫类型 两类免疫的主要特征比较第二章第二章 抗抗 原原 第一节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 抗原的基本特性抗原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本身的性质,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抗原本身的性质,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 第三节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交叉反应抗原决定簇、交叉反应第四节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抗原的分类 分类方式多种。分类方式多种。根据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对根据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对 T 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细胞的依赖性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和非胸胸腺依赖性抗原和非胸 腺依赖性抗原腺依赖性抗原 第五节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超抗原超抗原 第六节第六节 免疫刺激剂免疫刺激剂 佐剂佐剂、有丝分裂原、有丝分裂原第三章第三章 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 中枢、外周。中枢、外周。功能功能 第二节第二节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一、造血干细胞 二、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T、B、NK等)等)是发挥核心作用的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是发挥核心作用的最主要的免疫细胞。TCR、BCR、CD4、CD8、分化发育、分化发育 三、抗原提呈细胞三、抗原提呈细胞 功能功能第四章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第三节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和功能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和功能 异同点异同点 第四节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与抗体多样性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与抗体多样性 抗体库、抗体库、多样性产生的原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第五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人工制备的抗体 概念概念第五章第五章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概念、性质概念、性质 第二节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补体系统的激活 三条途径三条途径 第三节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补体活化的调节 调节因素调节因素 第四节第四节 补体受体补体受体 功能功能 第五节第五节 补体系统的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生物学作用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特点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和特点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细胞因子的种类种类及其及其生物学活性生物学活性 第三节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受体 第四节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第七章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概念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 MHC的组成与特点的组成与特点 经典经典MHC基因基因(参与抗原递呈)参与抗原递呈)第二节第二节 MHC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第三节 HLA与临床医学与临床医学第八章第八章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 第一节第一节 免疫应答概述免疫应答概述 概念、类型、场所概念、类型、场所 第二节第二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抗原的识别和递呈(感应)抗原的识别和递呈(感应)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反应)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反应)效应阶段效应阶段第三节第三节 B淋巴细胞与特异性体液免疫淋巴细胞与特异性体液免疫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活化、增殖和分化活化、增殖和分化 B细胞应答的效应细胞应答的效应 第四节第四节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 概念、形成条件概念、形成条件、机制、机制 第五节第五节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概念、不同层次调节方式和机理概念、不同层次调节方式和机理第九章第九章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概念概念简介)简介)第十章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第一节 感感 染染 概念、途径、方式概念、途径、方式 致病性、表症致病性、表症 第二节第二节 宿主的宿主的非特性异免疫非特性异免疫 概念概念、组成、组成、炎症炎症 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的宿主的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概念概念差异58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