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强化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85098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强化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强化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强化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强化训练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湛江市高三模拟测试)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宫事务转移到负责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正确;B中“更为成熟”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D错误。2(2018湖南省长郡高三模拟)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答案:D解析: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中,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制衡机制;宋朝的二府制进行事权分割,导致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故答案为D项。中枢机构的职能没有变化,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皇权独大自秦朝皇帝制度的确立即已形成,排除C项。3(2018宁夏石嘴山市高三模拟)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B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C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D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答案:B解析:材料“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直接说明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故B项正确;制衡体现双向性,而科场舞弊案在封建社会是难以根除的,排除C;隋唐开始科举制,制度不健全是正常的,排除A;御史负责监察,不负责人才选拔,排除D。4(2018云南省玉溪市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该学者的观点强调了()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元朝行省“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这说明元代的行省集政治、军事、经济和财政大权于一身,因此该学者的观点强调了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故B项正确;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信息;材料体现不出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错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故D项错误。5(2018山东省滨州市高三模拟)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B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C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的制约,“工商食官”成为早期工商业的主要制度,这也促成了官营手工业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地位。这些优势其实也是制约官营手工业的瓶颈,它不计成本,不入市场,逐渐被更有生命力的私营手工业所赶上。而这一变化肇端于唐宋变革之际,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海外贸易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由此可得知B为正确选项;A、C符合宋代时代特征,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发生于明中后期,而且是在部分手工业部门,排除。6(2018四川省南充市高三诊断)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唐代女性着装都很“开放”,但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全身障蔽,不欲路途窥之”。到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渐息”,到中宗即位后,再也看不到穿戴羃的了。这说明()A史料记载往往违背历史真实B学者们的观点大多偏颇无据C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D唐代女性的着装实无法考证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一般印象唐代女性都很“开放”,从来没有遮蔽,这样说总体上是可以的,但严谨一点,就要指出在唐朝的不同阶段,其实有所不同,这说明了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故C项正确;A项“往往违背”说法错误;学者的观点大多有据可证,故B项错误;D项“无法考证”说法错误。7(201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据此推断宋朝()A重农抑商发生质变B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发生新的突破C市镇经济全国繁荣 D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最主要财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可以推断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最主要财源,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指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绝对化,排除。8(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C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D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答案:C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从“大都”单线联系杭州、直接通往杭州,这样也就非常明显地突出了“大都”的地位,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当时的政治中心是北移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隋朝和元朝都是小农经济为主,故B项错误;D项是两者的共同之处,排除。9(2018甘肃省靖远高三模拟)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人与圣人,形质无异,岂学之不可至耶?”“(圣人)大抵须是自强不息,(人)将来涵养成就到圣人田地,自然气貌改变。”材料反映出宋代理学()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 B推崇“格物致知”思想C强调“人”的自主性 D否定“君权神授”理论答案:C解析:从材料“人与圣人,形质无异”“大抵须是自强不息”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先天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别,人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成就到圣人田地”,这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C项正确;A项“否定”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格物致知”,故B项错误;D项是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排除。10(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模拟)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 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的缺乏是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统治者的态度、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基础,故A、C、D项排除。11(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文学折射时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B离骚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C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D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答案:C解析: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不是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汉赋和唐诗皆盛行于国家强盛之期,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是作品产生的影响,而不完全是主观目的,故D项错误。12(2018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作为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A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B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C是科举制度完善的产物D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反映了宋代科举制使社会阶层变化,山水画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城市经济发展与山水画的关系,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科举制度的完善,故C错误;材料也未涉及新儒学思想的影响,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8福建省泉州市高三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邸,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材料二: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遂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答案:(1)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普及儒家价值观(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感,有利于稳固统治;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科举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廉政建设。(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文官政治中立。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1)据材料“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2)第一问,据材料“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加以归纳概括。第二问,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从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加以回答。14(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南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解读上述诗句,从其中任意一首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24分)答案:示例1:朱熹诗观点:历史事物的发展进步需要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孔孟周游列国希望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有序,但在当时并未被统治者接受。西汉建立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国思想,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学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认可,最终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思想纽带。结论:人生发展也要善于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借力求成。示例2:杨万里诗观点: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论述:古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曲折发展的过程。虽然古代中国历经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宋元多个时期的国家大分裂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但是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随着历代王朝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各民族对共同经济生活文化观念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结论: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必将再创辉煌。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与提炼,她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又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古诗,短短的几十个字,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有的表达个人志向,有的抒发人间真情,其中精邃的思想哲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映照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例如示例1.朱熹诗的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根据诗意和所学知识可归纳观点为历史事物的发展进步需要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根据观点和所学知识,紧扣设问要求“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可从儒家思想的产生到确立为正统思想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紧扣观点和设问要求,阐述有理有据即可。示例2.杨万里诗的意思是“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根据诗的意思和所学知识可归纳观点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根据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紧扣设问要求“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可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曲折发展的过程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说明即可,主要抓住民族融合,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分析说明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