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6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578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6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6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6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6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对点训练1(2015湖北武昌二模)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C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解析:选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有利于阻挡外国商品的输入,保护民族工业,故A项正确;清政府“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由此可知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不属于国际惯例,故B项错误;清政府降低出口税只能起到刺激出口的作用,故C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改订税率后清政府仍然无法掌握关税主动权,故D项错误。2(2015贵州毕节三模)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解析:选B。天朝田亩制度宣布的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是不相符的,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古代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选B项;天朝田亩制度下每户劳动所得仅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要求而颁布的,不是因为战争环境才颁布,故D项错误。3(2015广东汕头二模)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解析:选B。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较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题干只是提及上海某个县,不能以此代表整个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受挤压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信息,故D项错误。4(2015四川德阳一模)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A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D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信息可知,1895年以后,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些事件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1895年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不是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不是“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故C项错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是外部因素,而不是内在根源,故D项错误。5(2015湖南永州三模)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时间区域/国家GDP总量(百万美元)人均GDPGDP 比例世界百分之(%)182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228 60060032.9法国38 4341 1355.5英国36 2321 7065.2日本20 7396693德国26 3491 0773.8美国12 5481 2571.81870年大英帝国265 00024.1清穆宗同治九年189 74053017.2英国100 1793 1909.1美国98 3742 4458.9法国72 1001 8766.51870年德意志帝国71 4291 8396.5日本帝国(明治时代)25 3937372.31913年大英帝国570 40621.1美国517 3835 30119.1中华民国241 3445528.9德意志帝国237 3323 6488.8英国224 6184 9218.3法国144 4893 4855.3日本帝国(大正时代)71 6531 3872.6历史学家李剑鸣认为,历史解释包括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请你以此为标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解释。解析:比较从1820年到1870年各国GDP总量和比例的变化,可知中国的世界领先地位被英国取代,依据英国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析;比较从1870年到1913年各国GDP总量和比例的变化,可知美、德、日迅速崛起,逐渐超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依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分析。综上所述,国家的发展战略在立足国情的同时,还要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答案:含义:工业革命后,中国逐渐失去世界领先地位,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西方主要国家发展迅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日迅速崛起,逐渐超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遭到西方列强侵略,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西方各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完善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优势逐渐超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判断: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发展科教;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