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化史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37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化史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化史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化史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史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1、2、3、4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5、6、7、8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9、10、11、12、13、14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15、16、17、18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19、20综合21、22、2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长沙检测)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自秦汉以降,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苏解。”秦汉以后,“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得以“周身流转”,主要得益于()A.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B.“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C.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D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董仲舒新儒学确立为统治思想,使先秦儒学中浓厚的“民本”思想得以推广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民贵君轻”理念没有真正实施,B项说法错误;法家思想没有被抛弃,董仲舒的思想实际是“外儒内法”,C项错误。2.(2014石家庄一模)王阳明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自然知恻隐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人人皆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B.刻苦学习修炼,即可获得良知C.不用克己功夫,良知终不自见D.心中向往良知,日久自然可致解析:C材料的意思是人自有良知,但却被自私等意念遮蔽,要通过克制私欲达到良知,故C项与材料观点相符。A项与“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矛盾,B项的意思是良知从外界得来,与“心自然会知”不符且太过绝对,D项否定了克制自己的重要性,也可排除。3.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A.重经验B.重实用C.重自然D.重血统解析:B中国古代医学重视经验的总结,重实用,A、B两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是,从题干医学服务于“人丁兴旺”的目的看,强调的是重实用。故B项正确。4.(2014太原检测)下图为苏轼的寒食帖,前七行,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塗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对该书法作品认识正确的是()A.书写富于变化,利于抒发感情B.雄放洒脱,深厚深沉C.圆润纤细,布局均匀D.字形大小不一,书写毫无章法解析:A依据材料中“心境”“情感”等,再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故A项正确。B项是隶书特点,C项是小篆特点,D项错误。5.(2014青岛检测)马克思认为希腊文明具有“永久的魅力”,德国学者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古希腊文明的这种深远影响,最主要的体现为()A.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B.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C.凝聚公民意识的直接民主形式D.保障民主政治的陶片放逐法解析:B古希腊文明穿越时空的魅力,是它无所不在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发展,是推动西方自由意识和保障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故B项符合题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其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直接民主形式不具有推广性,C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具有“群众暴力”的局限性,D项错误。6.“路德把新约(基督教经典)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让懂德文的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对圣经有自己的理解。”马丁路德这样做的目的是()A.传播基督教义扩大信徒基础B.揭露教皇骗局反对宗教信仰C.宣传主权在民提倡理性主义D.打破教廷垄断主张思想自由解析:D马丁路德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领袖,所以A项错误;其并不反对宗教信仰,B项错误;C项是启蒙运动的意义,也可排除。路德让懂德文的人直接阅读圣经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实质上是打破教廷对宗教垄断,宣传思想自由,所以D项正确。7.(2014武汉调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解析:A西塞罗和柏拉图分别是古罗马和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西塞罗主义者和柏拉图主义者代指热衷于古典文化的人。从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故A项符合题意。人文主义者抨击教会的腐败,B项中“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与史实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8.启蒙运动中的一位思想家认为“在民主制度下面,既然每个公民都参加立法,那么国家最高权力就是全体人民的总的意志的体现,从而使这样的权力只能保障人民的利益而不致损害人民的利益。因此,只应加强这个权力而不应削弱或限制这个权力。”这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有直接冲突()A.伏尔泰B.康德C.孟德斯鸠D.卢梭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掌握。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主张不应限制立法权,而孟德斯鸠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二者主张有直接冲突。9.林则徐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同英国军舰抗衡是不可能的,并断定:“船只、大炮和水军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林则徐决不愿意散布这些观点,说明()A.林则徐思想极保守B.学习西方科技成为时代潮流C.中国军队士气低落 D.大多数士大夫极其藐视西方解析:D鸦片战争时期清朝自认天朝上国,盲目自大,而林则徐已经看到中英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但与朝廷的主流思想不相符,于是“不愿意散布这些观点”,故A项错误,D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形成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潮流,排除B项;C项未体现,排除。10.(2014宁德检测)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A.实行君主立宪B.学习西方民主C.争取国家独立D.实现个人自由解析:C题干意思为国家当前的形势下,“小己自由”即民主权利,不是迫切必行的,由于异族入侵,所以“国群自由”即国家的民族利益是最迫切需要维护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民主权利的内容,是“小己自由”,故错误。11.(2014南京一模)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B.全面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解析:D陈独秀当时反对孔教,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此处的“妄人”是袁世凯,他利用孔教为复辟帝制造声势,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阻力,故A项错误,D项正确;陈独秀认为,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仍然有其价值,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仿效西方,故C项错误。12.(2014怀化模拟)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结合史实可知,辛亥革命发生时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故当时的人文思潮体现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高度统一的特点。故答案为B。13.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解析:A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针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故选A项。这次讲话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可排除B、C、D三项。14.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主要想说明()A.斯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B.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C.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D.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解析:C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实践证明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故B项不正确。斯大林模式在初期有积极作用,到后来逐渐僵化,故A项不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为C。15.(2014厦门一模)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造物主就是那个“第一推动者”。下列思想理论最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B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造物主是“第一推动者”的观念。A项没有推翻题干中的观念;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最先”。16.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A.经典物理学B.进化论C.相对论 D.现代信息技术解析:B19世纪中期,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不仅在生物界,而且在思想界、宗教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B项。A项是指产生于17世纪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C项诞生于20世纪初;D项出现在20世纪中期,A、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7.(2014南昌检测)“他从来不媚俗,既有充沛的想象力和小说艺术创新的能力,又有直面社会现实和世界热点问题的批判能力他独立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也是拉丁美洲作家中最有战斗力的。他不断地批判不义和不公的社会,对历史和现实,都做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的作品是()解析:D根据“充沛的想象力”“直面社会现实的批判能力”和“拉丁美洲”等信息,可以判定该作家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其作品是百年孤独,故选D项。18.两个小孩(如图)是某位美术家以其儿女为模特精心创作的代表作品,画面的线条组织、色块布局都有着事先的考量安排,而非在绘画过程中偶然或即兴的发挥,下列关于这幅作品叙述错误的是()A.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完整和统一B.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的形式技巧C.该流派作品注重用抽象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D.反映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解析:A从作品几何图形的线条组织、色块布局、新奇的表现形式可判断出是现代主义风格;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属于浪漫主义美术风格,现代主义也不刻意强调画面整体完整和统一,而是重视艺术家的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2014西安检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解析:D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是不同学派在政治主张上的争论;1956年,毛泽东针对科学和学术研究,提出了“双百”方针,故D项正确;“双百”方针不仅涉及文学艺术领域,还涉及科学领域,故A、B两项错误;“双百”属于学术和文艺等方面的方针,不属于政治运动,C项错误。20.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利用多家互联网公司进行数据挖掘工作,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美国“棱镜”窃听计划曝光后引起世界各国和民众的广泛反响,引发了舆论界的大地震。这表明()A.网络成为国际反腐的主要方式B.美国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D.网络具有监督作用和被利用的消极影响解析:D材料表明,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对社会的全面监督,但使用不当也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与史实不符,C项的评价不客观,均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1题13分,22题12分,23题15分,共40分)21.(2014洛阳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对东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精彩的论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周时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变革的根本原因如同在印度那样,是由于铁得到采用。材料二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材料三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这一结论的正确性。(5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孔子思想“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3分)(3)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导致“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的因素。(5分)解析:第(1)问依据东周(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回答;第(2)问直接依据材料中“其一个原因在于另一个原因是最后”来总结三个原因。第(3)问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依据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归纳。答案:(1)冶铁业出现,铁犁牛耕用于农业,成为农业的动力革命;私田代替井田制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的基本经营模式等。(5分)(2)观点保守,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的作用;成为官场哲学。(3分)(3)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分封制,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小农经济具有超强稳定性,有利于文明的延续;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文明的延续。(5分)22.(2014唐山检测)经世致用是儒学悠久的传统思想,提倡学术要面向现实,服务现实。每当社会面临危机之时,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往往以此为号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先姚安公曰:子弟读书之余,亦当使略知家事。略知世事,而后可以治家,可以涉世。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材料二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亭林文集材料三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在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彼之大炮远及十里之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林则徐指出“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经世派痛定思痛,他们或“寻求异域之书,究其情事”,求制驭之方;或为御侮而兴利,“师夷长技”谋国富兵强,提出要“以彼长技,御彼长技”。他们关注夷情,认识到“欲制外夷者,必先自悉夷情始”。黄毅近代经世思潮与洋务思潮之比较材料四近代经世思想及其学术学风的导向,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对西学的引进和传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经世致用思想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和短视性的局限,决定了它最终不可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一条御侮自强、救国救民之道。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之际学术风气的弊端。顾炎武为此提出了哪些主张?(4分)(2)据材料二内容,指出材料三中林则徐对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之处及其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5分)(3)材料四是如何评价经世致用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各阶段特征。(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读书人“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十无二三能解事”来总结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发展之处依据材料三中林则徐指出“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来总结,基本主张依据所学可知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小问从外部西方国家的侵略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及内部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四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由浅入深的过程。答案:(1)弊端:空谈义理,脱离现实;醉心科举,求取功名;漠视家国命运。(任答两点,2分)主张:关注现实,反对空谈;提高道德修养。(2分,仅答经世致用,或“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得1分)。(2)发展:林则徐使经世致用思想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开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之风气。(2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说明:鸦片战争的刺激,加剧了封建统治危机;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于是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2分)(3)评价:一方面,肯定了经世致用思想对近代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西学传入;(1分)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该思想追求功利、缺乏远见的局限性。(1分)特征:从“器物”(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制度”(或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再到“文化”(或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1分)23.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法蒙田(15331592年)论经验材料二材料三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2分)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4分)(2)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3分)(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1分)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1分)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2分)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问“观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背景”注意材料出处“蒙田(15331592年)”可知是在16世纪,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变化”根据两幅图片信息即可解答;“影响”可以依据题干中“思想领域”的限定,结合所学知识来归纳。第(3)问“自然法则”根据牛顿力学的相关内容回答;“意义”可以从科技本身、人类思想等角度归纳。答案:(1)观点:肯定生命价值;热爱世俗生活。(2分)背景:基督教会及其神学的统治;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4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2)变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进一步了解非洲全貌(及亚洲东南部岛屿)。(2分)影响:冲击了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和世界的热忱;促进人文精神发展。(3分)(3)法则: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1分)意义: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分)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