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155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摘要:入学准备是指孩子在适龄阶段到正规学校接受教育所做出的各种准备活动。孩子入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家人既为孩子长大高兴,同时也伴随着担心,害怕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出现反叛心理。孩子在入学之前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学前教育,它既关系到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也关系到家长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孩子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本文将从家长为孩子入学前所做的准备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家长有所帮助。关键词:入学准备;观念;独立性ABSTRACTSchool readiness is refers to all kinds of children in age to the formal school education made ready. The child admission is a major event for the family, the family not only for the children grow up happy, but also accompanied by fear, afraid of children into a new environment will appear rebellious mentality. The children before enrolment parents to preschool education of children,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ldren can quickly adapt to school life, but also related to whether the parents have to be mentally prepared for another stage of lif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entering school preparatio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help parents.Keywords: school readiness; concept; independence 目录一入学前的准备的重要性4二学前教育中家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家长应做哪些准备工作4(一)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4(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应做哪些准备工作4三家长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调查研究5 (一)问题的提出5(二)研究方法5(三)结果分析6(四)研究讨论6四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6(一)缺乏入学准备的意识6(二)家长对儿童入学准备的理解过于片面7(三)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7五家长如何做好学前教育7(一)心理预示7(二)入学前的物质准备8(三)独立能力的培养8(四)要和老师勤交流9结束语 9参考文献:9孩子入学之前的观念教育对于孩子入学能否很快适应学校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孩子入学以后的教育质量问题。家长对孩子入学前的教育是孩子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启孩子上学教育的开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入学前的准备的重要性学龄前儿童的形象思维为掌握概括性的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在良好的教学组织条件下,儿童能够掌握各种现象的本质规律。收获的这些本质规律有利于儿童入学以后去掌握科学知识,如果在入学之前孩子已经掌握了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今后学习起来就会容易许多。总体来说,儿童教学是以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儿童为对象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因此前期准备的充分与否都会对孩子后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二学前教育中家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家长应做哪些准备工作(一)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孩子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是家里生活的中心,家长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主,但是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不会在享受这种“待遇”,如果家长在前期没有处理好孩子的观念问题,孩子入学以后将会产生消极的态度,觉得自己在学校中受冷落,对上学产生反感。孩子在没上学之前,很多事情的认知都是家长告诉的,家长在细微之处灌输的思想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在学前教育中要意识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家长也要意识到孩子上学是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的过程,学前教育做的是否完善对于孩子今后的学校生活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学前质量做的到位,那么孩子会很快适应学校生活,如果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的地位,那么孩子入学以后会遇到很多麻烦。家长既是孩子入学前得思想引导者,加强父母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孩子入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家长对孩子所进行的入学准备,不仅包括物质准备,同时包括能力准备以及思想准备1.物质准备物质准备指的是家长为孩子上学教育所进行的客观实物准备,既包括生活用品也包括学习用具,将孩子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心理,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做好全面考虑,尤其是在物质方面要做到全面,不能让孩子有自己被抛弃的感觉。2.能力准备孩子上学必须具备各项实际生活的能力,具体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入学以后不像在家里一样可以享受“小公主”“小王子”的待遇,很多事情要自己办,对孩子独立性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孩子在能力方面也要做到位,否则将很难适应新环境的生活。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这方面能力,以防孩子去了学校什么也不能独立完成,不仅对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不利,同时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3.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不仅包括孩子的心理准备,同时包括家长对孩子进入学校学习要做出的心理调试,家长不要将孩子上学这件事情放大,每个孩子到了适龄年龄都要进入到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家长对孩子做好心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灌输都会对孩子教育途中起到积极作用。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孩子上学以后会吃吃不饱穿不暖,家长紧张情绪会传送给孩子,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会上学产生恐惧心理。家长也要传达给孩子积极的想法,告诉孩子进入学校学习是每一个孩子必经的阶段,家长要传达积极因素,这样孩子在思想上不会对学校产生抵触心理,对以后适应学校生活和环境做好了铺垫。三家长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调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为了让适龄儿童能够在入学前做好准备,要解决孩子和学校之间的适应问题,家长,家长关于孩子入学准备工作做的好坏与否都会学生的入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家长在入学准备的工作中如果和学校老师存在差异就容易出现“剪刀差”比如家长认为教育的重要方面和老师认为的不是一个方面,这样就会导致学前教育偏离了正规的学校教育的期待,儿童在入学以后会面临新的学习理念的冲击。本文将以长春市家长关于儿童的入学准备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从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以及社会性和言语发展等不同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儿童入学前家长入学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二)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家长对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在长春市地区选取省示范幼儿园,一类幼儿园,二类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对不同的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进行调查。表一:家长对儿童入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视率年份一类幼儿园家长二类幼儿园家长乡镇幼儿园家长2010685735201174623820128371402013938042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哪种幼儿园的家长在关于孩子入学问题的都逐步加大注意力,一类幼儿园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入学前的入学准备工作上相比二类和乡镇幼儿园重视程度要高。表二:家长在入学准备工作中的各项比重准备方面一类幼儿园家长二类幼儿园家长乡镇幼儿园家长身体健康475159独立性18148自信心1266语言表达能力101622学习兴趣13135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一类幼儿园家长还是二类幼儿园家长,乡镇幼儿园家长在对待孩子的身体健康上都是比较注重的,但是在学习兴趣,独立性以及自信心方面家长往往给予的重视程度偏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的家长在准备工作上也存在差异性。一,二类幼儿园家长在孩子入学准备中在学习兴趣方面会加以引导,但是在乡镇幼儿园中,家长对孩子独立性以及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意识比较淡薄。(三)结果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家长最看重的是身体健康,对独立性,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身体健康的程度要高,同时,不同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准备工作也会存在差异性,一类幼儿园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性的培养上要高于二类和乡镇幼儿园家长。乡镇幼儿园的家长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上要高于一类和二类幼儿园家长。(四)研究讨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家长在对待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上具有一致性,身体健康,独立性,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都是家长在入学准备工作中看着的部分,其中家长在入学准备的观念上也存在差异性,这与家庭所处环境以及经济实力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我国与国外存在着差异性。国外研究表明家长普遍认为儿童掌握基本知识要高于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幼儿教养中普遍存在“幼儿园教养小学化”的教养误区,但是从这份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这份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还是比较重视的,这与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是分不开的。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而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所以家长把期待都放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过高的期待如果和学校的教育理念的观念偏离太远,可能会出现孩子教育的混乱和不适应情况的出现,应该要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观念的“剪刀差”这对于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国内大量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与家长的过分溺爱是分不开关系的,家长往往缺少对孩子生活上一些基本技能的培养,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文具,书包,穿衣,吃饭等,孩子的独立性在生活中没有被挖掘,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独立性锻炼并不积极,乡镇幼儿园在对孩子的独立性锻炼上可以说是薄弱环节,这和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是分不开的,孩子独立性的欠这就导致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家长对儿童独立性的格外重视并非像他们反映出家长在儿童独立性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种重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长对儿童独立性的担忧。家长加强对孩子独立性的教育是入学准备的重要环节。 四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孩子入学前所做的准备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很快适应学校生活,对孩子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缺乏入学准备的意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入学以后会自然而然的掌握上学的规则,或者在老师传授以后也会掌握,所以很多家长并没有将学前教育放在入学教育的前列,往往认为孩子上学以后,学校和老师负责孩子所有的一切,觉得自己不存在任何责任,家长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对孩子上学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有受冷落的想法。有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学前观念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缺乏科学系统化的方法做指导,导致家长在面临儿童入学准备时常常会束手无策。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乡镇幼儿园的家长将过多的经历放在了孩子身体素质上,对于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学校兴趣方面比较淡薄,孩子入学准备缺乏科学的比例分配。(二)家长对儿童入学准备的理解过于片面很多家长在对孩子入学准备仅仅是将孩子所需要的物质准备做到位,对于孩子能力以及思想方面的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孩子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转化对于孩子以后适应学校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家长对这方面的疏忽必然会影响到以后孩子对学校的想法。有的家长认为做好儿童的学前教育只是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忽略了自己心理的调节,有的家长在面临孩子上学这一事实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焦虑,不知道怎么样调试的情况,只是被动的进行学前教育,殊不知家长这种消极的学前教育并不能为孩子入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缺乏兴趣。(三)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学前教育能对孩子入学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家长往往不知道采取何种方式才是对自己孩子最理想的方法,很多家长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并没有找到专业性的辅导,这就会出现家长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进行学前教育,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使得家长的学前教育效果收效甚微。五家长如何做好学前教育入学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很多孩子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反感的现象,因此家长前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家长从各方面都要为孩子做好入学前得准备,帮助孩子迈出人生的关键一步,使孩子能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一)心理预示入学之前,家长要和孩子讲,你长大了,应该到学校进行学习了,并且使用美好的词语形容学校的环境,加深孩子对学校的印象,家长要让孩子对学校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告诉孩子上学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每个孩子长大了都要去上学,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去学校去玩,让孩子看一看学校的建筑物,美丽的环境等等食物或者让孩子和那些已经上学的孩子接触,让孩子增强对集体生活的体验,如果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在入学之前去学校玩几次让他对学校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有利于消除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能够从潜意识中知道上学具体是件怎么样的事情,孩子对学校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就不会发生太抵触的心理。在心里准备这方面,家长要注意到,不要用一些什么学校有大老虎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有的孩子会经家长的话放在心上,使其对学校和家长产生疏远的情绪。家长不要信口像孩子承诺,要正面引导,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需要上报,不能随便接你,这样有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同时,家长也要给自己这样的心理预示,要接受孩子上学的这一个事实,有的家长面对孩子上学的时候心里往往会比较惶恐,这样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孩子对上学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有的家长甚至会觉得孩子上学以后自己的责任减少了很多,因此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采取放任状态,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扮演,不可以没有原则的迁就也不能撒手不管任其发展,家长要意识到孩子进入学校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家长在其中要做好引导作用。(二)入学前的物质准备家长在对孩子入学前进行物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孩子和自己一起准备,这样孩子会觉得上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有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气氛,孩子入学以后一定要穿舒服,方便脱穿的衣服,鞋子最好也是选择那些带有粘带的,如果衣服和鞋子过于繁琐会让孩子产生烦躁的心理,孩子如果觉得自己穿衣服比别的小朋友慢,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打击。(三)独立能力的培养家长要意识到孩子进入学校以后,独立性要增强,不会在像家里一样什么都可以代替他做,要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学生自理能力增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1.能够自己吃饭喝水父母在家里要训练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孩子在吃饭过程中要教育孩子不可以挑食,同时要教育孩子吃饭不要把饭菜洒在外面,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碎碗也不要过度的指责,要一点点的慢慢渗透,让孩子能够在点滴中进步。同时,也要锻炼孩子自己喝水的能力,很多孩子在家里往往使用奶瓶当做水杯,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家长要耐心的教孩子用水杯喝水,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当孩子把水洒在外面的时候也不要着急,鼓励孩子多锻炼几次,当孩子能把少量的水喝的很好的时候,家长可以往杯子里面多添加点水,让孩子能够学会控制杯子的倾斜度,可以很熟练的喝到水。2能够自己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孩子在入学之前,往往大便小便都是家长管,但是孩子入学以后独立性要增强,孩子要学会自己擦屁股,家长要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并且要告诉孩子擦完之后要把裤子提好。不论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学习能力,家长都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告诉孩子怎么样去做,往往比帮助他们去做要有意义。3.能够自己准确表达想法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之间会有无形的默契,很多家长不需要孩子说就知道孩子的想法,但是孩子入学以后如果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很难揣测出来,因此,家长要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适应学校的生活,也有利于孩子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4.能够让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的独立性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出来的,家长要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参加家庭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变得独立。不过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要照顾到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的因素,家长要意识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孩子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表扬,不要给孩子挫败感从而让他自信心丢失。家长要形成一个默契,那就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不能代替他做,要保持这样的一个教育原则,家长要学会用理性的观念教育孩子。帮助孩子独立起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在这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家长的有效鼓励和启迪会让他们快速迈过这个阶段,因此家长要勇于放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独立。5.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不在像家里一样是中心角色,有的孩子从小就属于胆小,认生的类型,因此刚踏进学校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样类型的孩子,家长就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平时要多带孩子出门,鼓励孩子与陌生人进行交流,尤其是要多和同龄段的小朋友玩,这样对于孩子胆怯心理会起到一定的消除作用。(四)要和老师勤交流家长要把孩子放在学校里,必须要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只有让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有所了解,老师在面对孩子时候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是老师和家长共同作用的成果。同时老师和家长之间要致力于消除彼此之间的“剪刀差”,只有家长和老师之间形成默契致力于儿童适应学校生活,这样事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束语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的生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战胜自己,不要看到孩子一苦恼就心软,妥协放弃自己的立场,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准备,同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家长一起努力给孩子帮助,给予孩子信心,要让孩子能够快点度过这个难关。参考文献:1 王红儿. 小班幼儿如何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J. 知识窗(教师版). 2011(02) 2 张艳绯. 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的适应期J. 黑河教育. 2007(06) 3 王瑶,张久平. 幼教信箱J. 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2004(02) 4 刘雏燕.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 河南农业. 2008(24) 5 陆婷婷. 家园携手 帮助幼儿摆脱依赖J. 科学大众. 2009(01) 6 曾福秀. 被遗忘了的运动智能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5(07) 7 郑国娟. 新生爱上幼儿园J. 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2010(11) 8 郑巍巍. 如何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J. 黑河教育. 2006(04) 9 张丽. 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心理准备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08(11) 10 爱拼才会赢一次关于游泳的家园互动J. 幼儿教育. 2005(Z1)11 曹姗姗.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教育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18) 12 王瑞芬. 继承传统 发扬创新谈幼儿珠心算教学J. 小康生活. 2005(05) 13 张琳琳. 浅析幼儿园生态环境式教育J. 甘肃林业. 2009(01) 14 陈慧. 灌南县财政以奖代补 助力农村幼儿园建设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9(10) 15 邓俊超,张卫民. 混龄教育与农村幼儿园组织形式的变革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