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时演练(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08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时演练(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时演练(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时演练(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剑桥战争史材料二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要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与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野心家的利益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根据材料一,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威尔逊表述的美国参战目的。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概括同盟国失败的原因;第(2)问首先依据材料“我们的目的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和材料出处来概括威尔逊所说的美国参战的目的,然后联系所学知识透过表象来评析美国参战的目的。答案:(1)德国遭到封锁,物资匮乏;德国军事生产拖垮了本国经济;美国对协约国提供贷款,协约国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任意答出三点即可)(2)材料二中威尔逊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协约国集团为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为保卫自由而同同盟国进行战争的。该观点是不正确的。理由:“一战”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抵抗侵略而参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2.(2014沈阳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厂,这两方面的领导权都已转到大西洋彼岸。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忿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在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美国的威尔逊和苏俄的列宁这两人的指导。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起了一场民主愿望和期望的骚动。1918年12月,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出现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远景规划及其受到欧洲民众欢迎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会议的背景。第(1)问既要考虑欧洲的背景,也要考虑美国的背景,既要考虑经济方面,又要考虑政治方面,依据材料来总结;第(2)问“规划”应该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原因”主要从欧洲人盼望和平及威尔逊的远景规划正好符合这一要求的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经济方面:欧洲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海外投资及其金融地位下降;美国攫取了世界金融的领导权,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加强。政治方面:人们对西欧代议制民主和自由的怀疑和不满;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高涨;和平主义思潮的出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并取得对同盟国作战的胜利;巴黎和会即将召开。(2)规划:十四点和平纲领。原因: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创伤,人们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非人道,反战和平思潮兴起;十四点和平纲领在某些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民众的愿望,同世界人民的正义呼声具有某种一致性。3.(2014昆明摸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在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曾宣布,严厉裁减德国军备的目的是使“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根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减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在裁军领域中赢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海军大国的海军吨位和比例为明确的数字计划所限制。它使国联能够在陆军编制的所有重要问题上运用同样的原则。“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联盟裁军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因素。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严厉裁减德国军备”“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结合所学知识中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等知识来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经济危机的高峰”“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退出国际裁军大会”,结合所学来回答即可。答案:(1)背景:巴黎和会严厉制裁战败国,巩固战胜国的军事优势;国际社会对一战的反思,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一战后各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2)因素:经济危机激化了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各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难以达成裁军共识;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德国对单独限制其军备强烈不满。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东大学袁明教授在其国际关系史中指出:“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材料二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包括关于改善战时伤者病者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等4个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其中1949年日内瓦第4公约,有159条正文和3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瑞士)亨利杜南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非战公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内瓦公约体现的主要原则以及与非战公约内容的主要区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一中“和平主义的形势下产物”“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及所学知识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第(2)问分析材料二中信息“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关于改善战时伤者病者待遇”可知日内瓦公约强调战时对人权的保护,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保护人权的原则,而非战公约重在限制战争。答案:(1)评价:非战公约有利于巩固“一战”后欧洲的和平秩序;强调的互不侵犯和限制战争的原则,体现了历史进步;但非战公约并没有有效的约束力。(2)原则:人道主义和保护人权。区别:非战公约旨在限制战争,日内瓦公约强调战时对人权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