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240762755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 弘 研究员主讲内容总部经济理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概要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一、总部经济理论(“一”、“二”、“三”、四个“五”)v“一”-一个背景v“二”-两种需求v“三”-三赢模型v“五”-企业五种收益v“五”-五种效应v“五”-五个特点v“五”-五点意义(一)“一”-一个背景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要素(人才)流动性加强,流动的基本趋势:农村城市;小城市大城市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少数由国内流向发达国家(二)“二”-两种需求需求一: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呼唤新的理论(举举例例:为为什什么么爆爆出出高高代代价价聘聘请请人人才才的的新新闻闻)需求二:中心城市制造业空心化,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呼唤新的理论(北京北京)城市中的城区某些特定区域(如如CBDCBD),其经济形态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上的产业(制造)经济区总部经济的提出(现现有有经经济济学学理理论论和和模模型型不不能能很很好好地解释这一特有的经济现象地解释这一特有的经济现象)CBDCBD等区域等区域传统产业(制造)区传统产业(制造)区空间形态空间形态商务写字楼商务写字楼工厂工厂中间消耗中间消耗知识知识物质物质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白领白领蓝领为主蓝领为主企业产出企业产出高端、无形高端、无形有形产品有形产品企业间关系企业间关系服务配套服务配套产品配套产品配套影响力影响力极强极强有限有限两种经济形态比较总部经济内涵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三)“三”-三赢模型条件一:信息经济网络,通讯技术发展条件二:大企业集团的资源分两个层次:战略资源;常规资源。不同阶段这两个层次资源的重要性不同。两个层次的资源不能完全替代条件三: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地区,两类资源的禀赋和取得的成本差异很大企业常规布局模式企业布局在中心城市-战略资源(优势)+常规资源(劣势)企业布局在欠发达地区-战略资源(劣势)+常规资源(优势)企业功能链空间重配战略简意图总部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布局中心城市的战略资源(优势)+欠发达地区的常规资源(优势)三赢:企业发展+中心城市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四)“五”-企业的五种收益低成本获取战略资源(人才+关系+资本)提升品牌价值(“区域”品牌价值为企业所用,宝洁总部大楼,国贸大楼)便捷生产者服务(低成本+快捷)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经纬纺机300多人的研发和技术人员队伍,技术辐射榆次、沈阳、郑州等;蓝星集团兼并了5家国家级研究院、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观念与文化 同时面临着挑战:原有人才流失(知识产权、薪酬制度)、管理、文化冲突(五)“五”-五种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六)“五”-五个特点知识性集约性层次性延展性辐射性与共赢性(七)“五”-五点意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拓展中心城市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通道(功能合作,实现区域统筹,合作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为中心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美国20座城市转型:产业服务化、二产高科技化和总部化)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丰富首都经济内涵二、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概要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中国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前景与展望(一)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1.经经济济发发展展水水平平较较高高的的中中心心城城市市成成为为我我国国总总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重庆、深圳、济南、青岛、天津、武汉、大连、沈阳、杭州、西安、厦门、南京等城市也都相继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2.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力量有30多家经商务部认定的地区总部(如:爱普生、佳能、欧姆龙、松下、索尼、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公司先后通过商务部的认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一批研发中心,其中北京189家,上海140家 3.出出现现了了中中小小城城市市企企业业总总部部向向大大城城市市迁迁移移,大大城城市市的的企企业业生生产产基基地地向向欠欠发发达达地地区区转转移移的双向流动趋势的双向流动趋势国内欠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为突破其面临的技术、人才、信息等战略资源的瓶颈约束,纷纷将企业总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迁移(如东方希望、春兰等将总部迁往上海;经纬纺机、远大集团等将总部迁往北京;乐百氏、健力宝等将总部迁到广州;等等)一大批制造企业将生产基地从市区向郊区县甚至外地迁移,但却把企业总部,包括销售部门、研发部门等留在城区(联合利华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据了解,联合利华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迁到合肥,综合生产成本已经降低了近30%)4.区域性区域性“总部总部-生产基地生产基地”模式初步形成模式初步形成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成为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 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比较成熟,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江苏、浙江的扬州、镇江、嘉兴、湖州等中等城市为制造基地的“总部加工基地”区域合作模式 珠三角总部经济的发展得益于香港作为总部资源密集的区域和顺德、东莞等制造资源密集的区域之间的互动发展 京津冀经济圈以北京为核心、以京津冀及环渤海为腹地的“总部-加工基地”模式具备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中国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对总部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总部经济在促进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作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政府宏观规划与引导滞后于市场的需要 在总部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市场超前于政府规划,一些商务地产开发商在总部地产开发中很难顾及城市整体协调3.现有制度相对滞后于总部经济这一新的生产方式 由于现行行政体制、财税制度、GDP核算制度、政府业绩考核制度等相关方面的制约,企业总部和生产基地的分离往往面临着一定的阻力 现行工商、统计制度不完备,关于“企业总部”的公共统计信息不健全,对总部经济存量缺乏全面了解和宏观把握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从微观层面看 企业寻求资源配置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禀赋差异还将长期存在,而且随着国际技术竞争的加剧,知识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往往通过将总部迁到中心城市,以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知识要素、人力资本和信息要素等战略资源来获得更快的发展 (三)三大动力助推中国总部经济加速发展(2)从中观层面看 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和功能提升,将成为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各大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阶段,传统制造产业不得不向周边地区转移,造成中心城市制造业空心化。发展总部经济将成为中心城市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选择 虽然欠发达地区对总部经济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但有些区域已逐渐认识到:与其让企业在本地区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小老树”,还不如让企业自主选择总部所在地,以寻求更快发展(3)从理论层面看 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一旦为社会所接受,实践就会由自发上升到自觉总部经济理论将会成为总部经济实践发展的理论动力 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认识到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开始按照总部经济理念、模式来进行微观和宏观运作,以实现总部所在地区、生产基地所在地区和企业三方都获利的“三赢”模式 我国总部经济的多层次发展格局: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代表的全国性中心城市,将重点发展跨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中国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 二是以深圳、杭州、成都、青岛、武汉、大连、西安等为代表的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部分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级大企业集团总部等 三是以宁波、济南、厦门、郑州等为代表的省级中心城市,将重点发展国内大企业地区总部、省市知名企业总部及某些优势产业国内大型企业总部等三、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一)评价目的通过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将总部经济抽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进行量化)为城市判断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制定未来总部经济发展重点提供决策参考(排名靠前的城市可以以总部经济为思路,通过企业总部聚集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排名靠后的城市在现阶段可以以加工制造为主,创造条件,逐步向总部经济城市过渡与升级)通过分项评价,有助于城市了解自身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劣势(六大要素分项评价,识别薄弱环节,加以完善)为企业总部选址提供决策参考(根据企业总部需求来进行选址,跨国公司总部综合能力较强的城市;研发总部研发能力较强的城市;外向型企业总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二)评价过程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级指标1 基础条件基础条件1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1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3 研发能力研发能力7 人才资源人才资源22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 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3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24 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 研发投入研发投入25 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 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重26 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科技经费筹集总额2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6 民航航线条数民航航线条数9 科技成果科技成果27 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专利申请授权数量7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面积28 技术合同金额技术合同金额3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8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人均园林绿地面积4 专业服务专业服务10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29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30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 社会基础社会基础10 每十万人拥有中、小学教师数每十万人拥有中、小学教师数31 保费保费11 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11 专业咨询专业咨询32 执业注册会计师数量执业注册会计师数量12 每百万人拥有影剧院数每百万人拥有影剧院数33 广告经营单位数量广告经营单位数量13 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5 政府服务政府服务12 服务意识服务意识34 政策信息透明度政策信息透明度14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5 地方法规条例的健全性地方法规条例的健全性2 商务设施商务设施5 商务基本设施商务基本设施15 办公楼竣工房屋面积办公楼竣工房屋面积13 服务效率服务效率36 单位单位GDP财政支出财政支出16 商业营业用房竣工房屋面积商业营业用房竣工房屋面积37 投资者满意度投资者满意度17 三星及以上旅游饭店数量三星及以上旅游饭店数量6 开放程度开放程度14 区域开放区域开放38 客运总量客运总量18 展览馆数量展览馆数量39 货运总量货运总量6 信息技术设施信息技术设施19 固定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40 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5 国际开放国际开放41 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42 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21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43 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44 世界世界500强在华各类机构数量强在华各类机构数量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三)评价结果分项评价综合评价广州排名结果分项评价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基础条件包括四项指标:v经济实力v交通条件v环境质量v社会基础商务设施包括两项指标:v商务基本设施v信息技术设施研发能力包括三项指标:v人才资源v研发投入v科技成果专业服务包括两项指标:v金融保险v专业咨询政府服务包括两项指标:v服务意识v服务效率开放程度包括两项指标:v区域开放v国际开放综合评价划分为四个能级:v第一能级v第二能级v第三能级v第四能级 v第一能级综合得分 70包括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该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分项发展较为均衡未来应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全国性总部 v第二能级综合得分在5070分包括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武汉等7个城市该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排名前十,各项不均衡未来适宜作为跨国公司或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大区域性总部,如华北区总部、华东区总部等研研发发能能力力仅仅排排名名第第17综综合合能能力力排排名名第第6开开放放程程度度排排名名第第4综综合合能能力力排排名名第第10v第三能级综合得分在4050分包括宁波、大连、沈阳、重庆、济南、西安、郑州、长沙、福州、哈尔滨、昆明、厦门和石家庄等13个城市该能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一般,适合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区域性总部与综合排名相比,部分城市的某些分项指标排名相对靠前 开开放放程程度度排排名名第第5综综合合能能力力排排名名第第11研研发发能能力力排排名名第第4综综合合能能力力排排名名第第16v第四能级综合得分40分包括合肥、长春、乌鲁木齐、海口、南宁、太原、南昌、呼和浩特、贵阳、银川、兰州和西宁等12个城市该能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低于3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重点是要做大做强制造业,从发展省级总部经济开始,创造条件,提高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广州排名结果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得分77.59,位居全国第3,各分项指标也均排在前五位 广州基础条件完善,综合得分81.82,排名第2 其中,经济实力91.85,排名第2 交通条件82.82,排名第2 环境质量77.33,排名第3 社会基础44.19,排名第23广州政府服务水平综合得分93.05,排名第2广州商务设施综合得分90.75,排名第3 其中,商务基本设施84.76,排名第3 信息技术设施96.73,排名第3广州分项排名(1)广州专业服务能力综合得分为73.50,排名第3 其中,金融保险91.89,排名第3 专业咨询55.11,排名第7 广州开放程度较高,综合得分78.68,排名第3 广州研发能力较弱,综合得分58.35,排名第5 其中,人才资源52.20,排名第11 研发投入54.26,排名第9 科技成果74.76,排名第3广州分项排名(2)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