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240756506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定背景及过程总体思路与原则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多年中医实践医术确有专长部分难以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中医药法制度创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制定背景组建起草班子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文件制定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起草工作组书面征求意见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次局党组会2次委主任会 认真梳理、逐条分析、深入研究,形成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按照2017年8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要求,再次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拟于近期修改完善后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全体局领导局法监司、医政司国务院法制办卫计委法制司和医政医管局制定过程多次办公会或专题研究总体思路与原则总体思路与原则总体思路与原则总体思路与原则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和执业注册,适用本办法。(一)适用范围 医术确有专长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二)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三)考核的申请l 跟师学习时间满5年l 指导老师评议合格指导医师条件:指导医师条件:l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l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副高以上中医类职称l 同时带徒不超过4名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1.1.师承学习中医者的条件师承学习中医者的条件(三)考核的申请2.2.多年医术实践的认定多年医术实践的认定中医药法实施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考核;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医药法实施后,此类人员均应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不能再独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三)考核的申请 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推荐医师应当为被推荐者户籍所在地或者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的省(区、市)内相关专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3.推荐医师要求推荐医师要求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三)考核的申请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本人有效身份证明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 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4.4.提交材料提交材料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三)考核的申请4.4.提交材料提交材料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师承学习中医药多年医术实践者跟师学习合同跟师学习满5年证明材料学习情况评价意见及出师结论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证明(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居委会或村委会)10名以上患者的推荐证明必备要求满足其中一项即可(三)考核的申请5.5.材料审核材料审核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初审复审审核公示报考者指导老师推荐医师确认(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1.1.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专家现场集体评议专家现场集体评议考核专家库:考核专家库: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建立考核专家库。考核专家组人数考核专家组人数: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考核专家抽取原则:考核专家抽取原则:根据考生申报的医术专长,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在考核专家库内抽取;考核专家是考生的近亲属或者与考生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予以回避。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专家条件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具有师承或者医术确有专长渊源背景人员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2.2.考核应把握的原则考核应把握的原则注重风险评估与防范,注重风险评估与防范,对具有一定风险的中医医疗技术由考核专家综合评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注重效果评价,注重效果评价,由考核专家根据参加考核者的现场陈述和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综合评议参加考核者医术是否确有疗效,现场把握不准的,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核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注重分类考核注重分类考核,针对参加考核者使用的技术方法,分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设计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要点。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3.3.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内服方药类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内容及特点与擅长治疗的病证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等(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3.3.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外治技术类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外治技术内容及特点与其使用的外治技术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擅长治疗的病证诊断要点、外治技术操作要点、技术应用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者措施等(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 治疗方法以内服方药为主、配合使用外治技术,或者以外治技术为主、配合使用中药的,增加相关考核内容。3.3.考核内容考核内容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4.4.风险防控要点风险防控要点内服方药类:内服方药类:围绕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药种类、药性、药量、配伍等进行安全性评估,根据风险点考核相关用药禁忌、中药毒性知识等。外治技术类:外治技术类:围绕参加考核者使用外治技术的操作部位、操作难度、创伤程度、感染风险等进行安全性评估,根据风险点考核其操作安全风险认知和有效防范方法等;外敷药物中含毒性中药的,还应当考核相关的中药毒性知识。(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现场考核内服方药类:诊法技能操作现场辨识相关中药现场问答医术专长陈述外治技术类:外治技术操作现场问答医术专长陈述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实地核验把握不准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5.5.考核流程考核流程(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6.6.执业范围的认定执业范围的认定考核专家综合评议考核结论执业范围中医药技术方法具体治疗病症应当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例如考核的是中医正骨,就只能注册中医正骨,不得超出考核范围进行注册和执业。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7.7.医师通识知识培训医师通识知识培训为保障医疗安全,由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对其进行卫生和中医药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基本急救技能、临床转诊能力、感染防控、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报告制度等培训。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四)考核的方式和内容8.8.证书发放证书发放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 中医(专长)医师不区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个层次,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属于中医类别医师。(五)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1.1.执业注册执业注册区域注册管理执业地点执业范围中医药技术方法具体治疗病症(五)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 中医(专长)医师可以在其考核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执业。拟跨省执业的,需经拟执业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2.2.执业地点执业地点(五)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3.3.执业方式执业方式个人开业在医疗机构内执业(六)考核的组织及纪律要求1.1.组织领导组织领导 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考核制度,强化考核工作人员和专家培训,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考核。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六)考核的组织及纪律要求2.2.纪律要求纪律要求考核是国家中医药行业准入考试,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参与考核的所有人员都应当强化法律意识,认真履职,客观真实地进行评议推荐,公平公正地进行审查考核,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七)对中医(专长)医师的监督管理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1.1.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重点执业范围监督检查重点诊疗行为广告宣传(七)对中医(专长)医师的监督管理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2.2.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参加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定期考核有关要求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定。(七)对中医(专长)医师的监督管理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3.3.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专长)医师的培训,为中医(专长)医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八)考核与考试的衔接问题考核与考试的衔接:考核与考试的衔接: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执业时间满5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可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九)考核与其他有关制度的衔接与与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作的通知的衔接:的衔接:已纳入乡村医生管理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也可继续以乡村医生身份执业。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17号)同时废止。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九)考核与其他有关制度的衔接与与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法的衔接:的衔接:卫生部52号令继续实施;已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可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也可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师承出师人员需继续跟师学习满2年)。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谢谢 谢!谢!The End谢谢您的聆听!期待您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