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240756435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一、养生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一、养生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七)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但还是要讲配伍,如(山药,枸杞,桂圆,黑芝麻,核桃在一起口服能补气滋阴,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健脑益智。对滋养头发有一定的好处。)一、养生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八)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1.膻中穴: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1.膻中穴主治病症: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缩等。2.三阴交位置:除大拇指外其余的四指并拢放在内踝高点,胫骨内侧面后缘三阴交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了。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中年女性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等病情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2.三阴交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每天晚上5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而且通过补肾,对中年女性2.三阴交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2.三阴交按摩手法:按摩时一只手的4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如果想要更简单些,那么也可以不讲究手法,只是平时坚持按一按,揉一揉,有条件的拿艾条灸一下,或者用经络锤敲打,甚至用筷子头按揉,虽然需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只要坚持,就会感觉到按揉三阴交带来的独特效果2.三阴交“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3.足三里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3.足三里按摩的好处:1、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3、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杨痿,移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4、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4.涌泉位置:从足底,找到脚指二三趾的中间缝隙到足跟,划一条线,取这条线的上三分之一(在这条线上,整个足掌底的上三分之一处);或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从图上看就是“人”字的交叉点,就是涌泉。涌泉就表达肾的位置。4.涌泉作用:1、治疗头痛头晕;2、通过补肾的方法,促进人体阴阳气血交融,对慢性疾病起到调节和治疗作用。方法:双手搓热后,掌心置于涌泉穴搓揉,交通心肾,这样失眠多梦、焦躁不安的症状都能得到缓解。还可以点揉涌泉穴,用指尖用力掐涌泉穴,治疗头顶疼痛。4.涌泉泡脚的方法:泡脚的方法:第一步:要用木桶(不要用盆),把小腿也泡到桶中,腿上的经脉也泡上了,经脉的阴阳、气血通畅了,很自然脚底的气血也通畅交换。第二步:用大小基本一致的鹅卵石均匀的普于桶底,把脚和腿泡于桶中以后,脚用力的踩在这个石头上,边泡边踩,踩在石头上能刺激足底的穴位。注意: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人不太适合泡脚。另外体质虚弱的人泡脚时,气血运转很快容易出汗,这时需要适当的喝一些水,补充水分,越是年纪大体质虚弱的人,泡脚的时间越是短一些。第三步:泡脚的时候,桶里再放些艾草和红花,艾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红花活血化淤。泡脚一般泡到15至20分钟为宜。5.关元位置:肚脐下面大约三寸左右。5.关元方法:1.搓热掌心。一定要用搓热的方法,用温水洗手来暖手是不行的。因为外在的热只是让皮肤表面发热,这种热很容易散发掉2.把温热的掌心轻轻地放到关元穴。手耍五指向上翘起,手掌变成一个弧形,尽可能让劳宫穴贴近关元穴。先做摩法,力量仅仅是在皮肤的表面,没有向下的力,只是在皮肤的表面做回旋形动作。频率由慢到快,范围由小到大,直到有发热的感觉。5.关元作用:1、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2、诊生死:用指头按穴,如果指下感到无力空空,离手时,穴凹无弹力,胸下坚硬如石头,大限已到,活不久。3、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4、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5、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6、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7、治小肠病:因为小肠募穴,所以治小肠各种疾病。8、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9、治排尿不顺:灸后尿排顺,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拍,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10、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一、养生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九)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刮痧的介质:姜水、盐、油)。(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十二)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十三)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十四)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十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十六)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十七)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十八)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二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二十二)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二十三)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二十四)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二十五)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二十六)小儿喂养不要过饱。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二十七)情志养生: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二十八)饮食养生: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二十九)运动养生: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三十)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三十一)经穴养生: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养生方法。(三十二)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三十三)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次,再叩前齿次。有助于牙齿坚固。(三十四)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三十五)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三十六)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三十七)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三十八)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次。可以清肝明目。(三十九)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次。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四十)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次。有利于气的运行。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四十一)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四十二)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最好是晚上九点左右,揉搓涌泉穴至酸氧发热,按摩百遍十五分左右。),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