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统一以后,以法家思想立国,政治上建立了秦统一以后,以法家思想立国,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实行思想禁锢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实行思想禁锢和一元化,结束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思想自由一元化,结束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思想自由与多元化。与多元化。指导思想是一元化好还是多元化好?北京大学指导思想是一元化好还是多元化好?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志民教授认为,指导思想一元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志民教授认为,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只能有一个。一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只能有一个。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只能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只能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民族分裂甚至国家解体。在这方面,苏东动荡、民族分裂甚至国家解体。在这方面,苏东剧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剧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秦朝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但儒家学派进行秦朝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但儒家学派进行过斗争,如双方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而展开过过斗争,如双方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而展开过争论。在李斯、秦始皇的推动下,演变为争论。在李斯、秦始皇的推动下,演变为“焚书焚书”“坑儒坑儒”的剧变。的剧变。一、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一、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1、背景:、背景:(1)商鞅变法使国力强盛,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商鞅变法使国力强盛,法家思想深入人心(2)秦王武力统一全国,希望政治变革)秦王武力统一全国,希望政治变革2、表现:法家主张政治上专制,思想文化上也专制。、表现:法家主张政治上专制,思想文化上也专制。(1)建立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建立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制度);(2)严禁私学)严禁私学,实行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的教育制度;以法为教:以法为教: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教育只能由官府举办学校要以吏为师以法令为教育只能由官府举办学校要以吏为师以法令为教材,这是一种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教材,这是一种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3)“焚书焚书”“坑儒坑儒”文化专制主义。文化专制主义。3、影响:、影响:(1)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结束,儒家学派)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结束,儒家学派受到沉重打击,如受到沉重打击,如“焚书焚书”“坑儒坑儒”。(2)政治上:导致暴政、速亡(二世而亡)。)政治上:导致暴政、速亡(二世而亡)。秦亡于秦亡于“政政”?秦亡于秦亡于“制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春秋春秋战国战国秦秦前前221221汉汉前前206206儒学独尊儒学独尊前前140140 一个王朝一个王朝 一个帝王一个帝王 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人 西汉(前西汉(前西汉(前西汉(前202-202-公元公元公元公元9 9年)年)年)年)汉武帝(前汉武帝(前汉武帝(前汉武帝(前156-156-前前前前8787年)年)年)年)董仲舒(前董仲舒(前董仲舒(前董仲舒(前179-179-前前前前104104年)年)年)年)与天地君亲并位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的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唯物思想家唯物思想家荀况荀况光大儒家仁政学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说的亚圣孟子孟子春秋战国儒家代表人物春秋战国儒家代表人物 秦始皇下令烧毁秦始皇下令烧毁儒家经典在不同时期的命运儒家经典在不同时期的命运汉武帝时成为国家汉武帝时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规定的教科书【知识回顾知识回顾】汉武帝之前儒学发展状况汉武帝之前儒学发展状况1.1.春秋: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2.2.战国:战国:经过孟子、荀子总结和改造,儒学体系更加完整,经过孟子、荀子总结和改造,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3.秦朝:秦朝:秦统一后,采用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采纳李斯建秦统一后,采用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议,“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儒家学派受到打击。,儒家学派受到打击。4.4.汉初:汉初:统治者采用统治者采用“黄老思想黄老思想”治国,但儒学逐渐复苏。治国,但儒学逐渐复苏。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背景:一、背景:从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汉治国政策的两次调整)汉治国政策的两次调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老子“无为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治理。:治理。意意思是:思是:自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而为。什么是什么是“无为而无为而治治”?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背景:一、背景:从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汉治国政策的两次调整)汉治国政策的两次调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刘邦、项羽推翻秦朝政权刘邦、项羽推翻秦朝政权刘邦、项羽楚汉战争刘邦、项羽楚汉战争材料一: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乘牛车。乘牛车。乘牛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食货志食货志背景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背景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原因: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客观)(客观)(客观)(客观)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客观)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客观)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的现实相适应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的现实相适应(客观)(客观)(客观)(客观)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观主观)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具体政策:对内:与民休息;对外:与匈奴和亲具体政策:对内:与民休息;对外:与匈奴和亲一、背景:一、背景:从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汉治国政策的两次调整)汉治国政策的两次调整)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士兵复员回家,授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士兵复员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黄黄老老学学说说”指指道道家家学学说说中中的的两两派派 “黄黄”:黄黄帝帝的的学学说说,修修身身,养养生生。“老老”:老老子子的的学学说说,治治国国,无无为为。二二者者糅糅合合为为一一,称称为为“黄黄老老学学说说”,尊尊传传说说中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黄老老之之学学始始于于战战国国盛盛于于西西汉汉,黄黄老老之之学学继继承承、改改造造了了老老子子“道道”的的思思想想。实实为为道道家家和和法法家家思思想想结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在在社社会会政政治治领领域域,黄黄老老之之学学认认为为君君主主应应“无无为为而而治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他们把老子学说从消极导向积极。他们把老子学说从消极导向积极。黄老之学强调君主黄老之学强调君主应应“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夺民时”。适应了汉。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使汉初社会迅速要,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经济发恢复了元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展,社会稳定,出现了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无为”的作用有哪些的作用有哪些?“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不得会聚。(母马)者而不得会聚。”后汉书后汉书.食货志食货志积极作用:积极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经济逐经济逐渐恢复和增强,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渐恢复和增强,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材料三:元朔元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材料三:元朔元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元朔二年春正月,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元朔二年春正月,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元朔三年夏,匈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元朔三年夏,匈奴入代,杀太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元朔四年夏,奴入代,杀太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元朔四年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杀略千余人。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杀略千余人。班固汉书班固汉书武帝纪武帝纪 材料四:偃说上曰:材料四: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于是上从其计。班固汉书班固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传 材料五:(汉初)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材料五:(汉初)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又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故贫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班固汉书班固汉书食货志食货志匈奴威胁着西北边疆的安全。匈奴威胁着西北边疆的安全。王国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巩固。王国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巩固。土地兼并剧烈。土地兼并剧烈。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诸侯做大,威胁中央诸侯做大,威胁中央匈奴威胁。边患不止匈奴威胁。边患不止无为而治有何消极作用无为而治有何消极作用l l汉武帝时的社会危机汉武帝时的社会危机王国问题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匈奴问题匈奴问题l l汉武帝怎样解决?汉武帝怎样解决?无为?有为?无为?有为?结论结论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需要。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2汉武帝的汉武帝的“有为有为”:背景:国力日盛;背景:国力日盛;割据势力,土地兼并,匈奴威胁割据势力,土地兼并,匈奴威胁 目的: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一、背景:从一、背景: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汉武帝刘彻(公元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156年年年年 前前前前8787年)年)年)年)知识链接:汉武帝知识链接:汉武帝“有为有为”的表的表现现政治:必修政治:必修:P12、P14(1)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使王国越分越小;(2)加强皇权: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察举制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察举制经济:必修经济:必修:P17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商业者加征重税等军事:课外补充:军事:课外补充: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等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帝之一,“秦皇汉武秦皇汉武”并称。并称。16岁登基,在位岁登基,在位54年,使汉年,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后数百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后数百年间,古代世界并存两个年间,古代世界并存两个“超级大国超级大国”汉帝国(包汉帝国(包括西汉与东汉)与罗马帝国。括西汉与东汉)与罗马帝国。材材料料一一:是是时时,汉汉兴兴六六十十余余载载,海海内内艾艾安安,府府库库充充实实而而四四夷夷未未宾宾,制制度度多多阙阙。上上方方欲欲用用文文武武,求求之之弗弗及及,始始以以蒲蒲轮轮迎迎枚枚生生,见见主主父父而而叹叹息息。群群士士慕慕向向,异异人人并并出出。卜卜式式拔拔于于刍刍牧牧,弘弘羊羊擢擢于于贾贾竖竖,卫卫青青奋奋于于奴奴仆仆,日日出出于于降降虏虏,斯斯亦亦曩曩时时版版筑筑饭饭牛牛之之朋朋已已。汉汉之之得得人人,于于兹兹为为盛盛。是是以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班固汉书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公孙弘卜式倪倪宽传宽传 材材料料二二:察察举举制制是是中中国国古古代代选选拔拔官官吏吏的的一一种种制制度度,它它的的确确立立是是从从汉汉武武帝帝元元光光元元年年(公公元元前前134134年年)开开始始的的。察察举举制制不不同同于于以以前前先先秦秦时时期期的的世世袭袭制制和和从从隋隋唐唐时时建建立立的的科科举举制制,它它的的主主要要特特征征是是由由地地方方长长官官在在辖辖区区内内随随时时考考察察、选选取取人人才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百度百度【知识拓展】汉武帝的用人政策 (1)(1)汉武帝时国家强盛,为人才辈出奠汉武帝时国家强盛,为人才辈出奠定物质基础;定物质基础;汉武帝作为封建统治者,有识汉武帝作为封建统治者,有识人之明,用人之量,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汉人之明,用人之量,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汉武帝时期出现社会鼎盛局面打下良好人才基武帝时期出现社会鼎盛局面打下良好人才基础。础。(2)(2)汉武帝放弃汉初的军功选官制度,汉武帝放弃汉初的军功选官制度,开始实行以开始实行以“品德品德”与与“才能才能”为标准的察为标准的察举制。举制。汉武帝汉武帝选拔治国安邦的人才选拔治国安邦的人才 董仲舒董仲舒思想思想主父偃主父偃政治政治桑弘羊桑弘羊赵赵 过过经济经济卫卫 青青霍去病霍去病军事军事大大一一统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推恩令铸五铢钱,盐铁专营铸五铢钱,盐铁专营代田法,耧车代田法,耧车击败匈奴,开疆拓土击败匈奴,开疆拓土董仲舒对儒术的独尊董仲舒对儒术的独尊,本质上是对先秦儒学理论的本质上是对先秦儒学理论的再创造再创造.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董仲舒的贡献:董仲舒的贡献: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的提出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繁露书影书影西汉实行西汉实行察举制,察举制,董董仲舒被以贤良方正推仲舒被以贤良方正推举给汉武帝。董仲舒举给汉武帝。董仲舒三次书面应答策问,三次书面应答策问,即即“天人三策天人三策”,阐,阐述他的儒学思想。他述他的儒学思想。他把诸子百家中把诸子百家中道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形成了新的儒学新的儒学体系。体系。汉宣帝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政乎?”(法家主霸道,儒家主王道)。汉宣帝认为,治国之道法家主霸道,儒家主王道)。汉宣帝认为,治国之道应以应以“霸道霸道”、“王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杂治,反对专任儒术。有学者指出,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的汉武帝的绌黄老刑名百家绌黄老刑名百家和和延文学儒者延文学儒者,不过,不过是改变一下儒道两家的主从关系,将原先的尊崇黄老而以百家为是改变一下儒道两家的主从关系,将原先的尊崇黄老而以百家为辅的局面,扭转成尊崇儒家而兼容百家的局面辅的局面,扭转成尊崇儒家而兼容百家的局面”。具有神学倾向或者神秘主义倾向具有神学倾向或者神秘主义倾向孔孟重人与人关系,对宇宙的本体论不重视,具有孔孟重人与人关系,对宇宙的本体论不重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人文主义色彩。董仲舒重视天人关系,将董仲舒重视天人关系,将“天天”塑造塑造为具有人格神色彩的宇宙最高主宰,为具有人格神色彩的宇宙最高主宰,提出提出“君权神君权神授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是神学化的表现学说,是神学化的表现或者从神学中寻找思想主张的依据。或者从神学中寻找思想主张的依据。1 1、新思想来源、新思想来源 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乃是法家的“尊君卑臣尊君卑臣”,只是吸,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外儒内法外儒内法”或或“阳儒阴法阳儒阴法”。思想来源:思想来源: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张德治、三纲五常。主张德治、三纲五常。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探求万物本源,认为探求万物本源,认为“道道”是万物的是万物的缔造者、母体、主宰。缔造者、母体、主宰。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文化专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文化专制。阴阳五行家思想:阴阳五行家思想:把五行与五常对应,认为物有把五行与五常对应,认为物有五行,人有五常。木火土金水五行,人有五常。木火土金水对应对应“仁、智、信、义、礼仁、智、信、义、礼”。l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l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火生土,土生金。l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火克金。l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拓展拓展l l汉代画像砖上的汉代画像砖上的“伏羲氏和八卦伏羲氏和八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概念剖析武帝及董仲舒本人,均无此武帝及董仲舒本人,均无此 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儒术,无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儒术,无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学的文化主潮地位。发,突出儒学的文化主潮地位。儒学独尊,并非儒学独存。儒学独尊,并非儒学独存。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的提出出 l1、董仲舒的贡献董仲舒的贡献l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阅读下列两段材料阅读下列两段材料“春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时变异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非今者族。史记。李斯列传史记。李斯列传1董仲舒的贡献:董仲舒的贡献: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张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的提出“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君主权力的有限性)君主权力的有限性)、“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加加强君权强君权vv天子受命于天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则民有逆命。v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一也。君权神授:君权神授:认为宇宙的最高主宰是认为宇宙的最高主宰是“天天”,“天天”有意志、有意识、有有意志、有意识、有情感、有欲望,情感、有欲望,“天天”的喜怒哀乐通过人世间很多自然现的喜怒哀乐通过人世间很多自然现象体现出来。君主受命于象体现出来。君主受命于“天天”,统治天下。所以诸侯王,统治天下。所以诸侯王和百姓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违抗君主,即是违背和百姓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违抗君主,即是违背天意。天意。君主也要小心谨慎,顺君主也要小心谨慎,顺“天天”之意而行事,如无道妄为,之意而行事,如无道妄为,“天天”会降灾异以示警,终至大乱。会降灾异以示警,终至大乱。水浒水浒宋江造反宋江造反的旗号即的旗号即“替天行道替天行道”。董仲舒的。董仲舒的“天意天意”实际上是儒家实际上是儒家的基本伦理、政治原则。的基本伦理、政治原则。作用:作用:以以“天天”保护皇权,保护皇权,神化皇权神化皇权;又用;又用“天天”限制皇限制皇权权滥用(此点与法家异)。滥用(此点与法家异)。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2、董仲舒的、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天人合一一”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 “仁政仁政”:限田、薄敛、省赋:限田、薄敛、省赋役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把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互动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什么地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尤其是,尤其是道道家、家、阴阳五行家、法阴阳五行家、法家家的思的思想想为儒学披上为儒学披上神学神学外衣(具有外衣(具有神学神学色彩),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唯心主义的。主义的。归纳整理:汉武帝采取了哪四个措施使归纳整理:汉武帝采取了哪四个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公孙弘以治公孙弘以治春秋春秋为丞为丞相相,封侯封侯,天下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学士靡然乡风矣矣三、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提出的影响提出的影响儒学成为正统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汉武帝“尊儒尊儒”的措施:的措施:(儒学的制度化儒学的制度化)思想方面: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方面:政治方面:建立以儒学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建立以儒学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推行儒学选官)(推行儒学选官)A.确立察举制,举孝子、廉吏确立察举制,举孝子、廉吏孝、廉是士大夫入仕的主要途径。被举者都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孝、廉是士大夫入仕的主要途径。被举者都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标准(或孝或廉)、通晓儒家经典(或孝或廉)、通晓儒家经典起用儒士为相起用儒士为相确立丁忧制度,表明汉代以孝治天下确立丁忧制度,表明汉代以孝治天下 教育方面:教育方面:建立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建立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制度(推行儒学教育)制度(推行儒学教育)规定儒家经典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在郡县设立学校,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在郡县设立学校,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地方官学地方官学有学、校、庠、序等有学、校、庠、序等地方官学没有直接向国家输送人才的职能,但优秀的学地方官学没有直接向国家输送人才的职能,但优秀的学生可以由地方长官荐举到朝廷任官,或补为太学生生可以由地方长官荐举到朝廷任官,或补为太学生古代的太学古代的太学公元前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提出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养天下之士”的建议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博士弟子,年龄一般在,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太岁左右,太学的学习科目设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可以做官。太学,太学是太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官办的最高学府。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正规大学。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从隋朝起政府设从隋朝起政府设国子监国子监。国子监国子监有国子学、有国子学、太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国子监既是官署(中央的教育管理机关国子监既是官署(中央的教育管理机关),),又兼有高等学府的性质。至清代变为只管考试,又兼有高等学府的性质。至清代变为只管考试,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图为北京的国子监图为北京的国子监牌楼。国子监又称牌楼。国子监又称“太学太学”、“国学国学”北京国子监历经元、北京国子监历经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明、清三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现最后一个国子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位。北北京京国国子子监监中中的的孔孔子子像像2西汉大兴儒学教育的影响西汉大兴儒学教育的影响三、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提出的影响提出的影响儒学成为正统儒学成为正统教科书:儒家经典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凭儒学入仕凭儒学入仕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儒学在民间独尊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汉武帝尊儒的措施:2、西汉大兴儒学教育的影响:3、西汉、西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结果和影响:的结果和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后世封建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提供了借鉴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提供了借鉴三、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提出的影响提出的影响儒学成为正统儒学成为正统逐渐形成引经据典和繁琐注经的学风逐渐形成引经据典和繁琐注经的学风儒学通过以上两个管道儒学通过以上两个管道选官制度、教育制度,选官制度、教育制度,成为统治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历史学家顾颉刚评价说: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历史学家顾颉刚评价说: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书书汉武帝汉武帝诱导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天下人读一种书。就其实质就其实质而言,而言,“罢拙百家,独尊儒术罢拙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朝的“焚焚书坑儒书坑儒”是相同的。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有道理。有道理。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专制主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目的相同),都属于义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目的相同),都属于思想文化专思想文化专制制的措施(性质相同)。的措施(性质相同)。与秦始皇相比,汉武帝的高明之处有二:与秦始皇相比,汉武帝的高明之处有二:一是既给了儒家以独尊的地位,又给其他学说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一是既给了儒家以独尊的地位,又给其他学说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如对其他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如对其他学说并未进行灭绝式的镇压,只是被剥夺了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说并未进行灭绝式的镇压,只是被剥夺了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在统治过程中也采纳了其他学派一些思想,如法家的在统治过程中也采纳了其他学派一些思想,如法家的“重农抑商重农抑商”“严刑峻法严刑峻法”;官场中也重用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一些人物。;官场中也重用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一些人物。二是在于不是依靠政治暴力手段,而是利用舆论诱导、利益驱动二是在于不是依靠政治暴力手段,而是利用舆论诱导、利益驱动来推动思想更替和统一的进程。来推动思想更替和统一的进程。思想的统一促进了政治的统一,同时促进了人们统一思想的统一促进了政治的统一,同时促进了人们统一观念的形成,这种观念在长时期统一的状态下,又会强化观念的形成,这种观念在长时期统一的状态下,又会强化人们对于统一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化的人们对于统一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随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随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维护统一的力量。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维护统一的力量。王保国王保国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说: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说:“董仲舒先生的这项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策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国策。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响中发生,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响中发生,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的影响。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下心来,反思、盘点:下心来,反思、盘点:下心来,反思、盘点:下心来,反思、盘点:积积极极消消极极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 2、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3 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3 3、唯心主义成分多、唯心主义成分多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 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 阶级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4 4、神学迷信色彩浓、神学迷信色彩浓评价:评价:实质: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文化专制探究探究1:比较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异同。:比较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异同。探究探究2:从儒学地位的时代变迁中你能获:从儒学地位的时代变迁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呢?得哪些启示呢?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发展,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发展,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时代需要时,便同时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时代需要时,便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在吸收融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丰富,否则将失去生命力。合诸多文化因素中丰富,否则将失去生命力。秦汉作为中国古代整个大一统帝国的初期,选择秦汉作为中国古代整个大一统帝国的初期,选择何种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先后何种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先后选择了法家、道家和董仲舒的新儒家,历三次选择,选择了法家、道家和董仲舒的新儒家,历三次选择,儒学终成统治思想,之后历两千余年而无大变。儒学终成统治思想,之后历两千余年而无大变。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知识巩固1.1.秦秦始始皇皇“焚焚书书坑坑儒儒”的的目目的的是是崇崇法法反反儒儒防防止止旧旧势势力力复复辟辟毁毁灭灭文文化化加加强强思思想控制想控制(2000(2000年津赣卷年津赣卷)()()A A B B C C D Dn2 2史史载载:“汉汉初初萧萧(何何)曹曹(参参)为为相相,镇镇以以无无为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 A儒家主张儒家主张 B.B.墨家主张墨家主张 C C道家主张道家主张 D.D.法家主张法家主张3.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5.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B.C.D.6、在争论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与“大一统大一统”二者关二者关系时,下面四人的结论,比较正确的是系时,下面四人的结论,比较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7、史记史记记载: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这这段史料:段史料: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留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表现了封表现了封建史学家写史的局限性建史学家写史的局限性古史对天象的记载古史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研究价值缺乏研究价值A.B.C.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