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240754207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安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安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谨防溺水远离危险远离危险 平安成长平安成长A A: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446014460名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名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约每月死亡事故中死亡;大约每月死亡12001200多人;每天死亡多人;每天死亡3939人(相当一个班)的人数。人(相当一个班)的人数。B B:溺水死亡人数仍居死亡人数首位,占死亡人数的:溺水死亡人数仍居死亡人数首位,占死亡人数的70%70%。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这些溺水死亡的学生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这些溺水死亡的学生大都是在双休日或放学后在溪、河、湖、塘边玩耍大都是在双休日或放学后在溪、河、湖、塘边玩耍或洗东西时,不慎掉进水中而造成溺水事故的发生。或洗东西时,不慎掉进水中而造成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随着气候转暖,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还将会逐特别是随着气候转暖,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还将会逐渐增加,安全形势将趋于严峻。渐增加,安全形势将趋于严峻。溺水致死原因包括w(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w(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窒息。w(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被稀释,)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心跳停止;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跳停止;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溺水的急救措施如下:v自救自救 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努力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口向上方,努力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浅而吸气深,因为深吸气时,呼吸。呼气浅而吸气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等待救人体比重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等待救援。也可憋住气尽量不吸气,以免呛水。援。也可憋住气尽量不吸气,以免呛水。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因举手反使人下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因举手反使人下沉。若因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立即呼沉。若因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立即呼救,自己将脚趾屈伸,并采用仰面位,救,自己将脚趾屈伸,并采用仰面位,浮出水面。浮出水面。溺水自救v(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v(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上,帮助抽筋腿伸直;(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互救互救 水性好者尽量脱去外衣、裤及鞋袜,水性好者尽量脱去外衣、裤及鞋袜,迅速游至溺水者附近,从其后方前进,迅速游至溺水者附近,从其后方前进,用左手握其右手或拖住头部用仰泳方式用左手握其右手或拖住头部用仰泳方式拖向岸边,也可从其背部抓住腋窝推出拖向岸边,也可从其背部抓住腋窝推出。不会游泳者切忌用手直接拉溺水者,而应在现场找一根竹竿或绳索,让他拽住再拖上岸,否则溺水者会把救护人员拖入水中。(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不要坐等医生到来或不经处理直接不要坐等医生到来或不经处理直接送医院,丧失最初宝贵的抢救时机。送医院,丧失最初宝贵的抢救时机。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v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v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防御v防御指南:v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v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v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v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v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v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雷电橙色预警信号防御v防御指南:v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v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v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v4游乐场所立即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位于房顶、脚手架、塔吊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安全地带。v5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v6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发现雷电时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v7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铁塔、烟囱、电线杆、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下引线,远离铁丝网、水管、金属门窗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v8驾乘人员不要将肢体伸向车外,上下车时应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v9如果置身空旷处,电闪雷鸣时应立即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v10公众应当留在室内,关好门窗,不宜使用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宜淋浴。(三)雷电红色预警信号v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雷电红色预警信号防御v防御指南:v除按照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做好防御工作外,还要做到:v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v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关掉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尽量避免使用电话和手机,停止淋浴。雷雨季节如何防止触电事故 v应及时更换陈旧老化或破损电线,谨防挂落、漏电等意外,伤及人身安全。当您的用电出现异常时,请立即停止电器的使用,检查您的开关保险、线路是否正常。发现室外线路断落,应与落点保持安全距离,并及时向电力部门求助。v建筑物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和避雷带。便不会遭到雷击。这种观点对吗?v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其次,避雷针的性能未必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再者,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上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避雷针只能将50的雷电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会通过感应作用和能量耦合,通过各种管线和设备泄放入地。哪些地方容易遭受雷击?v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等,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当雷雨来临时,由于树木比较高大,容易接闪雷电。在雷雨天应远离大树,并尽量下蹲,双脚并拢。遇到强雷鸣闪电时应注意什么?v 1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不要冒险外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v2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v3没有掩蔽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尽量避开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vv 4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位。v5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v6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救护。v7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在雷雨天,浴室为什么是家中雷击高发区?v家中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性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高发区。并且,市民在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连接避雷设备。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铁架,万一打雷,热水器就有可能成为“引雷器”,造成雷击事件。v个人防雷的要诀是什么?v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v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v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v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v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v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v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v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v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v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等。被雷击后如何急救?v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v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v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v4送医院急救。防范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有哪些?v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人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v2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v3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方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v4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电器插头以防意外。v5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夏季为何更要注意预防触电事故?v夏季高温炎热,而此时家用电器使用频繁。高温季节,人出汗多,手经常是汗湿的,而汗是导电的。所以,在夏季要特别注意:v1不要用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如必须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v2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 必须带电修理,应穿鞋并带手套。v3对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电淋浴器、台扇、洗衣机等,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防止触电,如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等。v4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应切断电源,即把家中的总开关或熔丝拉掉,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浸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其次,切断电源后,将可能浸水的家用电器,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绝缘浸水受潮,影响今后使用。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在再次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绝缘用专用的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如达到规定要求方可使用,否则要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良好为止。在恶劣天气中应掌握哪些最基本的防触电常识?v1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v2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v3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电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果不慎家中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进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v4雨天在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有积水的地方应绕行。v5发现配电盘、厢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被水淹没后,在自己与其他人员不靠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供电部门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