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上传人:dao****ing 文档编号:240745810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中国近代现代史(下)(考点分析二)(考点分析二)划分阶段划分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四个阶段19491949年年1010月月19561956年底年底新民主主义社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社会过渡1949-19521953-1956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过过渡渡时时期期1957年初年初1966年年5月月社会主义初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的时期十十年年探探索索1966年年5月月1976年年10月月社会主义初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十十年年内内乱乱1976年年10月月今今社会主义初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1976-19781978-今今两年徘徊时期两年徘徊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设新时期新新时时期期 第五章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阶段结构阶段结构一、概况一、概况1、时间:、时间:1949-1956年年2、特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特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经济上:多种经济形式并存3、阶段:、阶段:1949-1952年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4、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5、任务: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任务: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阶段结构阶段结构二、内容二、内容1、政治、政治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开展四大政治运动巩固新政权开展四大政治运动巩固新政权召开人大建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召开人大建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实行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政策实行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政策2、军事、军事追歼残敌,解放统一祖国大陆追歼残敌,解放统一祖国大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阶段结构阶段结构二、内容二、内容3、经济:、经济:土地改革运动、制订经济政策土地改革运动、制订经济政策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多种经济成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多种经济成分、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4、思想:、思想:保护富农的政策、过渡时期总路线保护富农的政策、过渡时期总路线5、外交:、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联苏抗美联苏抗美“一边倒一边倒”提出提出“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成熟外交政策成熟 以五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以五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上提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第一节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理解难点理解难点新政协为什么何以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新政协为什么何以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三大战役后,夺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三大战役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时间比原来估计的要大大提前,这时召开普选的取全国政权的时间比原来估计的要大大提前,这时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2、新政协的代表具有广泛性、新政协的代表具有广泛性它不仅包括了全国所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它不仅包括了全国所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还包括了从国民党反动派营垒中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具还包括了从国民党反动派营垒中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3、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有时间限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有时间限制到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它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它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的任务已经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比较异同比较异同两次政协会议(异)(两次政协会议(异)(1)1946年重庆政协年重庆政协1949年北平政协年北平政协背景背景 抗战胜利后的历史转折抗战胜利后的历史转折时期,要结束国民党一时期,要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避免内战,建党专政,避免内战,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开创历史新纪元,要团结开创历史新纪元,要团结各民主阶级,实行新民主各民主阶级,实行新民主主义,建立巩固人民民主主义,建立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新中国,促使专政,建设新中国,促使向社会主义转变向社会主义转变比较异同比较异同两次政协会议(异)(两次政协会议(异)(2)1946年重庆政协年重庆政协1949年北平政协年北平政协派别派别 国民党、共产党、民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无党派盟、青年党、无党派的社会贤达,有反动的社会贤达,有反动分子参加,其他民主分子参加,其他民主团体及进步团体的代团体及进步团体的代表被拒之门外表被拒之门外在中共领导下召集,以在中共领导下召集,以革命民主力量为主体,革命民主力量为主体,更具有广泛性,包括了更具有广泛性,包括了全国所有民主阶级和民全国所有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团体的代表人主党派、团体的代表人物,无反动分子参加物,无反动分子参加内容内容 争论焦点是政治民主争论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结果结果 通过的决议有利于人通过的决议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法律性民,但不具有法律性质,不久被蒋介石撕质,不久被蒋介石撕毁毁完成了建立新政府的准完成了建立新政府的准备工作,共同纲领备工作,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起临时宪法作用比较异同比较异同两次政协会议(异)(两次政协会议(异)(3)1946年重庆政协年重庆政协1949年北平政协年北平政协性质性质 党派协议,实现民主统党派协议,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尝试;一、和平建国的尝试;是中间力量力图推动中是中间力量力图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把中国国民主化进程,把中国建成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建成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尝试,不是民主国家的尝试,不是新民主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政协、人民民主统人民政协、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共联合其他民主党派要共联合其他民主党派要把中国建成新民主主义把中国建成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明显的新民国家,具有明显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主主义性质作用作用 冲破蒋独裁,有利于和冲破蒋独裁,有利于和平民主,反映人民愿望;平民主,反映人民愿望;但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但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干扰破坏,协议被国民干扰破坏,协议被国民政府撕毁,尝试化为泡政府撕毁,尝试化为泡影影其召开标志中国人民民其召开标志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在新民主主义的组织,在新民主主义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充分共同政治基础上,充分体现革命性和人民性体现革命性和人民性分析归纳分析归纳建国初期人民政协的特点建国初期人民政协的特点1 1、人民政协的两重性和长期性、人民政协的两重性和长期性不仅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且历史赋不仅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且历史赋予它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予它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长期存在。的组织长期存在。2 2、具有各革命阶级联盟的特点、具有各革命阶级联盟的特点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3 3、体现了我国多党制合作政治制度的特点、体现了我国多党制合作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政协一次会议开创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合作的人民政协一次会议开创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合作的政治制度,并用人民政协这样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固定下政治制度,并用人民政协这样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固定下来来深化认识深化认识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运动必要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一项基本任务必要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一项基本任务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需要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需要性质: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性质: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政策: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政策: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改为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所有权: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所有权: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是所有制变革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是所有制变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的社会基础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的社会基础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道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道路理解难点理解难点建国初为什么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建国初为什么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 1 1、由中国社会革命主要任务所决定、由中国社会革命主要任务所决定 建国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为尚未彻底完成,为了集中力建国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为尚未彻底完成,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势力,党在策量打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势力,党在策略上不能四面出击,树敌太多。略上不能四面出击,树敌太多。2 2、受富农政治态度变化的影响、受富农政治态度变化的影响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富农的政治态度明显变化,以前以观望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富农的政治态度明显变化,以前以观望为主,甚至倾向反动势力,现在积极拥护革命,赞成中共领导为主,甚至倾向反动势力,现在积极拥护革命,赞成中共领导 3 3、与中共党的经济地位变化有关、与中共党的经济地位变化有关 解放战争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的支援,为满足占全国农村人口解放战争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的支援,为满足占全国农村人口70%70%左右的贫雇农的要求,对富农经济实行了限制。建国后,国家左右的贫雇农的要求,对富农经济实行了限制。建国后,国家可用贷款、救济等方法来帮助贫雇农,无须再用旧方法。可用贷款、救济等方法来帮助贫雇农,无须再用旧方法。4 4、与稳定资产阶级、恢复发展经济有关、与稳定资产阶级、恢复发展经济有关 在民族资本家中,许多人在农村又占有土地,关心土改。党在民族资本家中,许多人在农村又占有土地,关心土改。党提出这一政策,维护了许多民族资本家的利益,稳定了民族资产提出这一政策,维护了许多民族资本家的利益,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了地主,有利于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阶级,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了地主,有利于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联系比较(联系比较(1)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实行实行阶段阶段第二次国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建国初期概念概念表述表述党在红色根据地开党在红色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要求的革命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范围范围规模规模在中央根据地等七在中央根据地等七个根据地进行,从个根据地进行,从全国范围看,范围全国范围看,范围不大,规模较小不大,规模较小解放战争时期在近解放战争时期在近15亿亿的解放区进行;建国后在的解放区进行;建国后在新解放区进行,新解放区进行,3亿多农亿多农民分得土地和生产资料,民分得土地和生产资料,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联系比较(联系比较(2)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方针方针政策政策打倒地主阶级,改打倒地主阶级,改变土地所有制;限变土地所有制;限制富农,没收其封制富农,没收其封建剥削性的土地。建剥削性的土地。政策过激,打击面政策过激,打击面过宽过宽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和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和富农多余的土地,但也给富农多余的土地,但也给他们分配土地,给他们出他们分配土地,给他们出路;建国初期采取保存富路;建国初期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保护中农农经济的政策,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和小土地出租者实施实施条件条件和根据地开辟几乎和根据地开辟几乎同步进行,各方面同步进行,各方面准备不足,实行的准备不足,实行的比较仓促,成果难比较仓促,成果难以巩固以巩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一般都解放战争时期土改一般都经过充分酝酿,作好各方经过充分酝酿,作好各方面准备,实施时比较稳健;面准备,实施时比较稳健;建国初期,无产阶级掌握建国初期,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政府保护农了国家政权,政府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民的土地所有权形成认识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一、概念一、概念1、民主革命任务:二大纲领规定:打倒军阀,、民主革命任务:二大纲领规定: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即三个任务:反封建、反帝、统一中国。共和国,即三个任务:反封建、反帝、统一中国。1927年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由此民主革命年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由此民主革命的任务变成四个了。的任务变成四个了。2、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应该是在四方面的截止、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应该是在四方面的截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尚未完成而应该完成的任务。年新中国成立时尚未完成而应该完成的任务。知识归类知识归类知识归类知识归类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二、时间:二、时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年新中国成立后三、分类三、分类1、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1)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2)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四大家族的统治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四大家族的统治基础(3)追歼国民党残军、剿匪、镇压反革命,是)追歼国民党残军、剿匪、镇压反革命,是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解放战争的继续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解放战争的继续(4)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5)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三、分类三、分类2、不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不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1)抗美援朝:时在建国后,地在中国外,抗)抗美援朝:时在建国后,地在中国外,抗美固然是反帝,但并非凡是反帝就是完成民主革命美固然是反帝,但并非凡是反帝就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今天也常会有反帝之事。它是新中国成遗留任务。今天也常会有反帝之事。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的斗争任务,并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立后出现的新的斗争任务,并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遗留下来的任务。中国遗留下来的任务。关于抗美援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既不属关于抗美援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既不属于民主革命的斗争,也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于民主革命的斗争,也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三、分类三、分类2、不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不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2)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贩毒吸毒、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贩毒吸毒、聚众赌博:教材表述为聚众赌博:教材表述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但,但这些现象并非封建主义社会所特有,这是人性的阴这些现象并非封建主义社会所特有,这是人性的阴暗面,人类社会的丑恶现象,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暗面,人类社会的丑恶现象,是超时代超阶级的。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三、分类三、分类3、属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属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1)含义)含义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制,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2)内容)内容没收官僚资本;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开展开展“三反三反”“五反五反”运动;运动;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三、分类三、分类4、具有双重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没收国民政府财产、没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没收国民政府财产、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具有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因为它既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因为它既是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的过程,同时也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过程。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过程。三反、五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 (1951-1952)(1951-1952)原因原因目的目的范围范围内容内容意义意义三三反反五五反反国家干国家干部贪污部贪污腐败腐败资义工资义工商业者商业者非法经非法经济活动济活动纯洁干纯洁干部队伍部队伍规范经规范经济秩序济秩序国家机国家机关、企关、企业业私营工私营工商业者商业者反贪污、反浪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费、反官僚主义义反行贿、反偷税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家经济情报巩固政巩固政权,为权,为抗美援抗美援朝提供朝提供保障保障联系比较联系比较第二节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和初步发展分析难点分析难点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原因:建国初,国家财政困难,商人投机倒把,原因:建国初,国家财政困难,商人投机倒把,市场物价暴涨市场物价暴涨 斗争: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斗争: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目的:根本目的:取信于民,巩固政权目的:根本目的:取信于民,巩固政权 直接目的:平抑物价,缓和财政直接目的:平抑物价,缓和财政手段:银元之战:采取行政、军事手段手段:银元之战:采取行政、军事手段 米棉之战:采取经济、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取经济、行政手段 实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领导权实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领导权 意义:投机资本活动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意义:投机资本活动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国家掌握了市场的领导权国家掌握了市场的领导权 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的物价暴涨的局面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的物价暴涨的局面 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理解难点理解难点为什么要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什么要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必要性一、必要性 1 1、面对长期受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人民政府的、面对长期受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人民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形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形态,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可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可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3 3、建国初它是国计民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建国初它是国计民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税款是国营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其税款是国营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4 4、平抑物价斗争后,私营工商业正常活动受影响,、平抑物价斗争后,私营工商业正常活动受影响,社会上有不满情绪,合理调整势在必行社会上有不满情绪,合理调整势在必行 二、可能性二、可能性 1 1、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要求,长期与中共合作或、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要求,长期与中共合作或中立中立 2 2、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拥护人民政府,采取反帝反、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拥护人民政府,采取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封建的立场长期战乱局面的结束长期战乱局面的结束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党对经济秩序的整顿管理党对经济秩序的整顿管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国民经济恢复的原因国民经济恢复的原因分析难点分析难点建国初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建国初期经济政策的特点特点:特点: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并采用行政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并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始终围绕经济的恢复和财政始终围绕经济的恢复和财政状况的好转;状况的好转;都采取了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的积极性。原因:原因: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的;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的;是由党的是由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的表现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的表现(联系三个代表)(联系三个代表)稳妥地有步骤地变革经济关系,减少社会震动;稳妥地有步骤地变革经济关系,减少社会震动;坚持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讲究策略;坚持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讲究策略;以恢复经济为工作重心,政治运动服务于经济恢复;以恢复经济为工作重心,政治运动服务于经济恢复;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吏治清明,联系群众,讲求效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吏治清明,联系群众,讲求效率;率;经济理论上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各项政策比较正经济理论上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各项政策比较正确;确;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有力领导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有力领导第三节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1)原因(客观)原因(客观)实实行行工工业业化化,只只有有依依靠靠国国家家力力量量,进进行行投投资、组织实施和进行管理;资、组织实施和进行管理;有有计计划划地地进进行行经经济济建建设设,势势必必与与依依赖赖市市场场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发生矛盾;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发生矛盾;实实现现工工业业化化要要求求农农业业有有较较快快的的发发展展,土土改改后的农民还缺少独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后的农民还缺少独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2)原因(主观)原因(主观)夸夸大大了了“五五反反”运运动动中中暴暴露露出出来来的的私私人人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的的消消极极面面,把把市市场场发发育育不不健健全全产产生生的的消消极极面也归之于资本主义面也归之于资本主义把把当当时时国国营营企企业业的的生生机机与与私私营营企企业业的的困困难难绝绝对对化化,认认为为这这是是社社会会主主义义较较之之资资本本主主义义优优越越性性的本质反映的本质反映误误认认为为贫贫农农的的互互助助要要求求是是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积积极极性性的的表表现现,把把劳劳动动互互助助在在一一定定条条件件下下有有利利于于生生产产力力发展绝对化发展绝对化把把实实行行计计划划经经济济体体制制看看成成是是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的的本本质质要要求求,认认为为只只有有实实现现公公有有制制和和计计划划经经济济,才才能能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3)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关系:一体两翼,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同时进行关系:一体两翼,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同时进行目的:解决所有制,发展生产力目的:解决所有制,发展生产力实质: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4)特点:特点: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规定必须在相对长的时间里逐步进行和实现规定必须在相对长的时间里逐步进行和实现作用:促进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作用:促进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实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实施 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导致遗留了不少问题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导致遗留了不少问题 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建国初为什么要在东北建立重工业基地建国初为什么要在东北建立重工业基地1 1、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非常资源丰富、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非常资源丰富2 2、日本的殖民开发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日本的殖民开发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 3、地理位置优越,有稳定的周边环境、地理位置优越,有稳定的周边环境4 4、是最早解放的地区,社会安定,群众热情高、是最早解放的地区,社会安定,群众热情高5 5、交通便利,可以方便地运输原料和产品、交通便利,可以方便地运输原料和产品6 6、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7 7、苏联帮助设计了、苏联帮助设计了156156个项目,有个项目,有5858个在东北个在东北理解问题理解问题过渡时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积极过渡时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作用必要性:建国初,我国工农业发展萎缩,全国交通堵塞,物必要性:建国初,我国工农业发展萎缩,全国交通堵塞,物资奇缺,通货膨胀,人民困苦,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进行经资奇缺,通货膨胀,人民困苦,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恢复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济封锁、军事包围。恢复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巩固人民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党和政府的巩固人民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为达此目的,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中心任务。为达此目的,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济体制。积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对恢复国民经济和对生产资积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对恢复国民经济和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起了积极作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使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起了积极作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一五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的基础理解问题理解问题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时间和表现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时间和表现。时间、表现:从时间、表现:从“一五一五”计划后期(一说从计划后期(一说从“大跃进大跃进”)开始,)开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的绝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的绝对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失去活力等。对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失去活力等。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在坚持社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农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村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逐渐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在城市逐渐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经济。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联系比较联系比较 中苏农业改造比较中苏农业改造比较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于停滞状态。影响影响自愿互利,但后期自愿互利,但后期改造过快改造过快 强制推行强制推行方式方式变成合作社农民变成合作社农民消灭富农消灭富农富农政策富农政策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背景背景1953-19561953-19561929-19371929-1937时间时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义改造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动认识难点认识难点为什么对资产阶级采取为什么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赎买”政策政策?原因:原因:历史上,马克思和列宁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历史上,马克思和列宁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是革命导师对命有可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是革命导师对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基本思路。基本思路。现实中,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现实中,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理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一定的革命性,建国后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时期有一定的革命性,建国后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实行这一政策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缓解矛盾。实行这一政策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缓解矛盾。作用:作用:在社会主义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在社会主义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效地实行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效地实行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创造了不由国家创造了不由国家付出大笔赎金,而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让资本家继续从付出大笔赎金,而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让资本家继续从企业内分得一部分股息和红利的办法,创造了一系列由企业内分得一部分股息和红利的办法,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业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比较异同比较异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措施(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措施(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既团结又斗争既团结又斗争使资本家在经济上有利可图,调动积极性,减少阻力使资本家在经济上有利可图,调动积极性,减少阻力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采用和平方式和经济手段,处理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采用和平方式和经济手段,处理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比较异同比较异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措施(异)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措施(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政政策策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商业;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存在和发展和发展采取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采取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采用偿付定息的和平赎式;采用偿付定息的和平赎买政策买政策作作用用稳定了物价,把盲目生产的稳定了物价,把盲目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受社会主计划经济的轨道,受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为国家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为国家财政好转创造了条件财政好转创造了条件把把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改造为国有,完成对工商业的造为国有,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性性质质以以限制、利用为主,没有改限制、利用为主,没有改变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变以变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私有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改制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改造为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造为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任务联系比较联系比较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时间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纪六七十年代1927年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以后年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以后条件条件欧风美欧风美雨的影响、自然经雨的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诱导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和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制剥夺,操纵经济封建势力,强制剥夺,操纵经济命脉命脉特点特点革命性、妥协性革命性、妥协性是是极其反动的阶级极其反动的阶级地位地位 政治上无权,深受三座大政治上无权,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山的压迫把持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把持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脉主张主张 政治:学西方,兴民权,政治: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实行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政治: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甲制度经济:实行经济垄断经济:实行经济垄断中共中共态度态度政治:合作,建立民主协政治:合作,建立民主协商制度商制度经济:利用、限制、改造经济:利用、限制、改造政治:武装推翻其反动统治,追政治:武装推翻其反动统治,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1)时间:时间:19531956年年(这一时期实际上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这一时期实际上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过渡的时期,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原因: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原因: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对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搞社会主义经验的共识对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搞社会主义经验的共识实质:解决所有制问题实质:解决所有制问题(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2)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意义: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级阶段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无产阶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生变化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3)问题:问题:盲目追求改造速度,滋生了盲目追求改造速度,滋生了“左左”倾冒进情绪倾冒进情绪改造中的不良举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改造中的不良举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无视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单一无视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单一使我国在总体上走入了苏联模式,并受长期影响使我国在总体上走入了苏联模式,并受长期影响原因: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苏联走过的道路,就是过急过快的道路苏联模式的影响:苏联走过的道路,就是过急过快的道路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决策上具有主观随意性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决策上具有主观随意性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的影响:个人意志,忽视经济规律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的影响:个人意志,忽视经济规律理解难点理解难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历史条件:历史条件:党和毛泽东提出过渡的设想和理论基础党和毛泽东提出过渡的设想和理论基础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其方针政策可在施政中贯彻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其方针政策可在施政中贯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具备了转变的物质条件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具备了转变的物质条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起点低,基础差,时间短,成就巨大,也有不足起点低,基础差,时间短,成就巨大,也有不足改造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步进行改造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步进行具有明显的和平性质,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具有明显的和平性质,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变革生产关系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变革生产关系没有象西方经过资本主义充分而自由的发展阶段没有象西方经过资本主义充分而自由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问题争鸣问题争鸣三大改造是否太早太快,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三大改造是否太早太快,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力的发展水平(1 1)第一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新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新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当时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多种路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当时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是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是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三大改造完成后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则超三大改造完成后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则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强化了当时高度集中的政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强化了当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从长远看,这种体制不断僵化,不利于生治经济体制,从长远看,这种体制不断僵化,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才要进行改革开放,并再次出现了正因为如此,才要进行改革开放,并再次出现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极大地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之,三大改造是必要的,但进行得太早太快了,总之,三大改造是必要的,但进行得太早太快了,实质上是一种实质上是一种“左左”倾冒进错误。倾冒进错误。问题争鸣问题争鸣三大改造是否太早太快,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三大改造是否太早太快,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力的发展水平(2 2)第二种看法:第二种看法:到到19531953年,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年,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同时以农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同时以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已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民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已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急待解决,因此在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急待解决,因此在1953-19561953-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是必要的。年进行三大改造是必要的。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一五一五”计划超额完计划超额完成就是证明。成就是证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尽管再次出现了多种环节,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尽管再次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和过渡时期相比决不是历史的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和过渡时期相比决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并不能说明三大改造是错误的。简单重复,并不能说明三大改造是错误的。归纳概括归纳概括过渡时期的过渡性表现过渡时期的过渡性表现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阶级结构:阶级结构:由多种成分并存到都成为社会由多种成分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主题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由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平之间的矛盾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大会制度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初级阶段综合归纳综合归纳宪法性质的文件(宪法性质的文件(1)中华民中华民国临时约国临时约法法目的: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目的: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内容:按三权分立的原则制订,实行内阁制内容:按三权分立的原则制订,实行内阁制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评价: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评价: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中华民中华民国约法国约法目的:要建立封建军阀专政的目的:要建立封建军阀专政的“中华帝国中华帝国”内容:扩大总统权力,实行总统制内容:扩大总统权力,实行总统制性质: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性质: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综合归纳综合归纳宪法性质的文件(宪法性质的文件(2)共同共同纲领纲领目的: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目的: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内容:规定各族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团结起来通过政治内容:规定各族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团结起来通过政治协商的形式,产生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协商的形式,产生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中华中华人民共人民共和国宪和国宪法法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任务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任务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颁布的意义:195419541954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性质性质性质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认识问题认识问题19541954年宪法的局限性年宪法的局限性1 1、具有过渡性、具有过渡性 2 2、没有突出宪法的法律性,过分强调政治需要、没有突出宪法的法律性,过分强调政治需要 3 3、未能考虑到国家侵犯人权的可能性、未能考虑到国家侵犯人权的可能性认识问题认识问题建国初期人民政协的作用建国初期人民政协的作用在实现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担负起建立全在实现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担负起建立全国人民政权的繁重任务国人民政权的繁重任务在各革命阶级、民族、民主党派、人民团在各革命阶级、民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华侨和其他爱国力量中起团结、组织和协体、华侨和其他爱国力量中起团结、组织和协调关系作用调关系作用协助政府动员各界人士参加国家建设工作,协助政府动员各界人士参加国家建设工作,发展国民经济,推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改造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改造和思想改造工作思想改造工作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活动,发挥了政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活动,发挥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联系比较联系比较1954年前后的人民政协会议年前后的人民政协会议1954年前年前1954年后年后在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代特定的历史阶段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有行全国人大职权,有立法权;共同纲领立法权;共同纲领有宪法性质有宪法性质为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成为各阶层参政式,成为各阶层参政议政的机构,不再具议政的机构,不再具有立法权有立法权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阶段结构阶段结构一、概况一、概况1、时间:、时间:19561966年年2、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内容二、内容1、政治:开始探索中国建设道路、政治:开始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右派扩大化和反右派扩大化和“反右倾反右倾”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七千人大会和局部纠七千人大会和局部纠“左左”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2、外交:既反美又反苏、外交:既反美又反苏“两只拳头打人两只拳头打人”阶段结构阶段结构二、内容二、内容3、经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经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八字方针和经济领域的纠八字方针和经济领域的纠“左左”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4、思想: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思想: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论十大关系标志探索的开始论十大关系标志探索的开始八大对国内形势和矛盾变化的判断八大对国内形势和矛盾变化的判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和党风建设整风运动和党风建设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偏差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偏差深化认识深化认识中共中共“八大八大”的有关问题(的有关问题(1)论断依据论断依据理论依据: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理论依据: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实依据:对敌斗争任务基本完成现实依据:对敌斗争任务基本完成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深化认识深化认识中共中共“八大八大”的有关问题(的有关问题(2)正确表述:正确表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矛盾的。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矛盾的。八大提法的着眼点,在于突出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八大提法的着眼点,在于突出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强调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后这一基本国情,强调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个着眼点是正确的。这个着眼点是正确的。深化认识深化认识中共中共“八大八大”的有关问题(的有关问题(3)取得成果:取得成果:科学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主科学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的转变要矛盾及主要任务的转变坚持了稳妥的切实可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有计划坚持了稳妥的切实可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小分散、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以苏共和斯大林的错误为借鉴,强调加强执政党以苏共和斯大林的错误为借鉴,强调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的建设、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扩大人民民主,健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