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09强度理论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240744678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09强度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材料力学》09强度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材料力学》09强度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第九章 强度理论强度理论5/4/20241(拉压)(拉压)(弯曲)(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弯曲)(扭转)(扭转)(切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1.1.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9-19-1、概、概 述述5/4/20242满足满足是否强度就没有问题了?是否强度就没有问题了?9-19-1、概、概 述述5/4/20243强度理论:强度理论: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上升为理论。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上升为理论。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的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及计算方法。的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及计算方法。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4构件由于强度不足将引发两种失效形式构件由于强度不足将引发两种失效形式 (1)(1)脆性断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脆性断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断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断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关于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屈服的强度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2)(2)塑性屈服(流动):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塑性屈服(流动):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变形,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上,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上,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关于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断裂的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51.1.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材料发生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应力达到极限值材料发生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应力达到极限值 构件危险点的最大拉应力构件危险点的最大拉应力 极限拉应力,由单拉实验测得极限拉应力,由单拉实验测得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6断裂条件断裂条件强度条件强度条件1.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铸铁拉伸铸铁拉伸铸铁扭转铸铁扭转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72.2.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变(线变形)达到简单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变(线变形)达到简单拉伸时的破坏伸长应变数值。拉伸时的破坏伸长应变数值。构件危险点的最大伸长线应变构件危险点的最大伸长线应变 极限伸长线应变,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极限伸长线应变,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8实验表明: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更接近实际情况。更接近实际情况。强度条件强度条件2.2.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断裂条件断裂条件即即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9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只要发生屈服,都是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值。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值。3.3.最大切应力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第三强度理论)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切应力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切应力 极限切应力,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极限切应力,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10屈服条件屈服条件强度条件强度条件3.3.最大切应力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第三强度理论)低碳钢拉伸低碳钢拉伸低碳钢扭转低碳钢扭转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11实验表明: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解释。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较为满意的解释。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局限性:局限性:2 2、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1 1、未考虑、未考虑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15%。3.3.最大切应力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第三强度理论)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12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只要发生屈服,都是都是由于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由于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4.4.形状改变比形状改变比能理论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构件危险点的形状改变比能构件危险点的形状改变比能 形状改变比能的极限值,由单拉实验测得形状改变比能的极限值,由单拉实验测得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13屈服条件屈服条件强度条件强度条件4.4.形状改变比形状改变比能理论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实验表明:实验表明: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论更符合试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更符合试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14强度理论的统一表达式:强度理论的统一表达式:相当应力相当应力9-2、经典强度理论、经典强度理论5/4/202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