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上传人:Tomo****.明天 文档编号:240741957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此次PPT,就是2012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鼻科学组制定的诊治建议定义及分类急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0D以上,12周内完全缓解。慢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以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甚至加重。诊断一、症状主要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头痛。伴随症状:嗅觉障碍、听力下降、行为异常。注:儿童鼻塞可表现为张口呼吸、气粗或夜间睡眠打鼾等;行为异常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烦躁、易激惹等。诊断体征主要体征:下鼻甲充血、肿大,鼻腔、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伴随症状: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增生肥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分泌物中耳炎的体征。诊断辅助检查内镜检查:下鼻甲充血、肿大,鼻底、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也可以见到来源于中鼻道的息肉。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密度增高。诊断时应依据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结合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进行鼻部CT检查。治疗原则一、药物治疗抗菌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抗组胺药黏液溶解促排剂鼻用减充血剂中药二、手术治疗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一、抗菌药物急性鼻-鼻窦炎:可以选用:1、青霉素类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头孢类首选二代头孢菌素;3、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推荐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用药疗程: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治疗1周。治疗原则一、抗菌药物慢性鼻-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呈脓性,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耐药菌株增多,推荐选择耐酶类药物;用药时间至少2周。也可根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包括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原则二、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作用,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鼻-鼻窦炎,都是一线治疗药物。1、急性鼻-鼻窦炎:使用时间2-4周,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2周。2、慢性鼻-鼻窦炎:建议使用8-12周,症状完全控制后进行临床评估,可继续使用2-4周。对需要较长时间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手术后)的患儿,建议选择生物利用度低的制剂。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原则三、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雾化、滴注或冲洗,可改善症状、刺激鼻黏膜黏液纤毛活性和增加清除速率、改善鼻腔局部微循环,应作为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四、抗组胺药对伴有变态反应者可全身或局部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五、黏液溶解促排剂具有稀释黏液并改善纤毛运动的功能,疗程至少2周治疗原则六、鼻用减充血剂伴有持续性严重鼻塞的急性鼻-鼻窦炎患儿可以短时间(7D)、低浓度用药。推荐使用赛洛唑啉、羟甲唑啉,禁止使用萘甲唑啉。七中药目前仍缺少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手术治疗由于儿童鼻腔和鼻窦均处于发育阶段,黏膜在手术后的炎性反应重,术腔护理患儿不易合作,鼻腔狭窄易发生粘连,为此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原则上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定期随访,但要避免对术腔过度干预。术后鼻腔冲洗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至少持续12周以上。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指征1、影响鼻腔通气和引流的腺样体肥大和(或)扁桃体肥大2、鼻息肉和(或)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造成阻塞3、出现颅内、眶内或眶周等并发症。手术原则是小范围、精细和微创,手术后也不宜频繁进行鼻内镜检查和外科干预疗效评估药物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估时间不少于3个月,远期疗效评定不少于1年。疗效分为病情完全控制、病情基本控制和病情未控制。分为:1、主观症状评估2、鼻内镜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