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0741039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龙书芹 longshuqi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society and social structure)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第二节 社会结构第三节 社会的类型第四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第五节 关于社会的理论视角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概念二、社会的特征三、社会的功能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一、社会的概念社会: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单纯的名称。社会唯实论:社会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功能论者: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活的有机体。冲突论者:社会是一个不停地为权力而角逐的竞技场。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二、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来源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是特殊的自然。(1)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系统,有其特有的结构 (2)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和制度制约 (3)人的生活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 (5)社会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三、社会的基本功能整合(integration):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交流: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交往成为可能。导向:社会有一整套的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继承和发展: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二节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一、什么是社会结构二、社会结构的功能三、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一、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社会要素或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具体而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广义的社会结构: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即社会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狭义的社会结构:指阶级、阶层、民族、初级群体、职业群体等主要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孔德、斯宾塞把社会结构看作有机体的类比,认为它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迪尔凯姆的社会结构指社会结合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齐美尔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关系的形式。韦伯则把文化现象作为结构的中心,认为社会结构主要是指各种要素形成的不同社会形态。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结构定义为一个社会中诸因素稳定的布局。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二、社会结构的功能正功能: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负功能:限制个人的自由。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三、社会结构的要素地位角色社会群体和组织社会制度(设置)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地位(status)地位: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大多与年龄、婚姻状况、性别、教育、种族、职业有关)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所拥有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如民族、种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角色(role)角色: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拉尔夫林顿(1936):“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与个人的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就是角色人们在某一地位上的一套行为模式地位是基础,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社会对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某人实际扮演某一角色的方式。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每个人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于这些角色和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了一种角色冲突状态。角色紧张(role strain):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之中,由这种情形而导致的个人压力被称之为角色紧张。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社会群体和组织社会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规模较小、非专业化的群体。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成员之间以一种有限的、非个人的方式交往的规模更大、更具专业化的群体(即组织)。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社会设置: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例如教育、生育、宗教等。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三节 社会的类型1、按生存方式2、按社会整体结构3、按性质划分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一)按生存方式(一)按生存方式1 1、马克思的划分:、马克思的划分: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提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并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的出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为其初级阶段)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2 2、罗伯逊的划分:、罗伯逊的划分:狩猎和采集社会游牧社会/畜牧社会。大约距今10000年前后,在一些不宜于耕作而适于放牧、饲养牲畜的地区。园艺社会。与游牧社会同时,在适于耕作的地区,出现了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生存方式 农业社会,又称前工业社会。大约在6000年以前 工业社会,又称现代社会。它是伴随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后工业社会,又后工业社会,又称信息社会。称信息社会。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 (丹尼尔(丹尼尔贝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二)按社会整体结构划分(社会学家用得最多的社会分类)滕尼斯的滕尼斯的“礼俗社会礼俗社会”(communal society,公社社会、传统社会)“法理社会法理社会”(associational society,社团社会、现代社会)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礼俗社会、传统社会,习惯上指前资本主义社会。特征:规模小,社会分工和角色分化较少,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单元,个人之间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占统治地位,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以及传统所控制,社会的同质性很强,变化缓慢等。法理社会,又叫社团社会、现代社会,一般指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来的社会。特征:规模大,有大量而复杂的劳动分工和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教育的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在人际交往中占统治地位的是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法律及正式规章控制,社会的异质性很强,变化迅速等。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之特点比较社会类型社会分工社会设置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公社社会劳动分工程度和角色的专门化程度不高家庭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设置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人格化的持久的社会行为主要由习俗和传统加以规范社团社会广泛的社会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角色分类家庭的影响力降低,一些活动被经济、宗教、政治等其他社会设置替代大多社会关系是非人格化的、短暂的社会行为由法律而非习俗来约束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社会实在论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地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虽然人们并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社会(因为它是社会关系的体系),但是人们却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存在,这反映为生活于其中的成员要受到来自于外部社会的、客观的约束。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实在论的代表,迪尔凯姆、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二)按性质划分: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其观点与社会实在论相反,它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亡,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观点,即要研究社会就必须要研究个人。在社会学中,比较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如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调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那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四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自然环境 人口 三要素文化 心理地理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赖以自下而上与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物和自然力的总和自然界生态平衡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影响人们生产活动的内容及职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内部构成;对人们的风俗习惯也产生影响;影响到人的素质。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二)人口(二)人口一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一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1、人口的生命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下进行的2、人口的繁育在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中完成3、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人口构成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 性别构成人口社会构成(民族、职业等)人口地域构成(人口密度)人口过程人口过程人口规模变化(数量、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素质变化(人口体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1 1、人口构成、人口构成人口构成:是一定地域、一定时点人口的有意义的生物和社会特征(1)(1)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即不同年龄组人口的组合情况。性别构成指一定社会的总人口中或各年龄组中男女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的男性数)来表示。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年龄构成年龄构成中国人口年龄构成(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年龄年份014155960岁以上岁以上195336.356.57.3196440.452.66.9198233.658.87.6199027.763.78.6200022.8970.156.96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性别构成性别构成性别构成性别构成:19401940194019402000200020002000年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性别比与总人口年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性别比与总人口年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性别比与总人口年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性别比与总人口时间 平均出生性别比 年份性别比总人口40年代 109.750年代109.21953107.65.8260年代107.11964105.56.9570年代107.880年代109.81982106.310.081989111.91990106.611.342000116.82000106.712.66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人口的性别比对人类整个生活和全部社会活动都有重要影响。性别比平衡或者失调,对一个社会的结婚率、生育有直接影响;同时会影响到一定社会人口的生理、社会需要的满足,甚至社会的安定,拐卖女婴和妇女、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将增加。因此,在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里,性别比失衡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造成性比例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中的男孩偏好;B超技术的滥用;养老保障不健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性别歧视。战争与人口流动等也可以引起性别比失调。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2)人口社会构成:是人口的社会属性的反映,主要包括人口的职业、阶级、民族、家庭、宗教构成等(3)人口地域构成(人口密度):指人口的地区分布状况。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居住多少人来衡量。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胡焕庸教授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提出:在东北的瑷辉(爱辉)到西南的腾冲之间划一条虚拟的地理分界线,把全国分成两个部分,结果发现,东南部面积只占全国的36%,而人口却占96%;西北部面积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当时蒙古尚未独立,列入我国北方,而台湾处于日本统治下,未计入)。到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教授在黑龙江北端的漠河到云南的瑞丽之间划一条直线,所得结果与胡大致相同。90年代后,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而且更显著。同时,城乡人口分布差别亦很大。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2 2、人口过程人口过程 人口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的。第一,自然变动。人口出生率:通常指一年内出生的活婴儿与总人口的比人口出生率:通常指一年内出生的活婴儿与总人口的比例,用千分率表示。例,用千分率表示。出生率高于30,通常被视为高出生率,反之则被视为低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指一年内的死亡人数与该年平均人口或年人口死亡率:指一年内的死亡人数与该年平均人口或年中人口的比例,用千分率表示。中人口的比例,用千分率表示。正常情况下,死亡率在635之间变化。死亡率高于20,通常被视为高死亡率,反之则被视为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指一处中出生的活婴儿人数减去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指一处中出生的活婴儿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差与总人口的比例。死亡人数差与总人口的比例。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沿着三种不同的类型有规律地演变: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组成的“高高低”类型,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组成的“高低高”类型,接着再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组成的“三低”类型。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中国中国中国中国19491949194919492002200220022002年部分年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年部分年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年部分年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年部分年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然增长率(然增长率(然增长率()年份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年份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194936.020.016.0198521.046.7814.26195237.017.020.0199021.066.6714.39195734.010.823.2199517.126.5710.55196538.19.628.5200010.505.385.12197818.36.312.0200212.866.416.45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二,机械变动:主要表现为人口迁移。第二,机械变动:主要表现为人口迁移。(1)规模的变化(2)人口素质变化:体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人的体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可以用婴儿死亡率、儿童青少年发育成长水平、人口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其高低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等指标来衡量。1990年四普时平均预期寿命为69.2岁,2000年五普时平均预期寿命为71.40岁,其中男性为6963岁,女性为7333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马尔萨斯人口论-人口的增长将快于可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马寅初新人口论-提出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解决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三三)文化文化-下一章将专门介绍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第五节 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论视角一、功能主义论的视角二、冲突论的视角三、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一、功能主义论的理论视角社会是由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奥古斯特孔德与赫伯特斯宾塞: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AGIL模式罗伯特默顿:对传统功能主义理论的修正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基本原则的论述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到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类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许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作。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帕森斯对社会的分析功能性必需的四个基本需求:一个社会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功能,也就是说才能维持其秩序和稳定。1.目标的获得2.对环境的适应3.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4.对越轨行为的控制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认为这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他认为是这些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如果过多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价值观,社会稳定将会崩溃。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AGIL适应(A)经济资源目标达成(G)政治目标维持模式(L)价值观整合(I)规范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AGIL的特点Adaption:代表社会中最与物质世界接近的力量,即强制的、条件的力量,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它,都必须面对并适应它。Goal attainment:代表这样的力量,由于这种力量深受物质的适应关系的影响,更受制于思想的控制,组织是通向这种子系统的关键,它企图控制外部力量的冲击以达到精心确定的目标。Integration:代表由导向团结的内推力形成的力量。Latence:代表社会中纯粹主观的力量,是普遍性价值的领域。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罗伯特默顿对功能主义理论的改进主张从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定单位入手,便于经验研究。正功能和反功能(dysfunction)显功能(manifest function)潜功能(latent function)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二、冲突论的理论视角社会总是处于对稀缺资源的争夺状态之中,是一个持续展开着权力之争的竞技场。主要假设:社会、社会设置和社会秩序主要通过强力来维持,并非通过共享价值观。因此冲突论者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是确定处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群体,探求他们是如何维持其统治的,以及它们在最初实际上是怎么样获得这些权力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关注的是微观层次的人类社会行为,通常不被用来分析大的系统和整个社会。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 1.社会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2.运用人口构成理论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性 3.运用人口构成理论说明我国的老龄化、性别比问题 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大学社会学社会和社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