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件(18页)2

上传人:岁*** 文档编号:240739424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课件(18页)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陋室铭》课件(18页)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陋室铭》课件(18页)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刘禹锡制作:金塔县第四中学肖忠制作:金塔县第四中学肖忠教学目标及过程教学目标及过程1、通读课文,进入幽雅意境。、通读课文,进入幽雅意境。2、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3、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感。、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感。4、展读课文,比较类文异同。、展读课文,比较类文异同。1 1、朗读时要注意句尾的字押韵。2、朗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平仄、节奏。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音节要适当拉长。一、通读课文,进入文章意境一、通读课文,进入文章意境朗读本文的注意点朗读本文的注意点名名ing 灵灵ing 馨馨in 青青ing 丁丁ing琴琴qin经经ing形形ing亭亭ing山山|不在高,不在高,有仙有仙|则名。则名。水水|不在深,不在深,有龙有龙|则灵。则灵。斯是斯是|陋室,陋室,惟吾惟吾|德馨。德馨。苔痕苔痕|上阶上阶|绿,绿,草色草色|入帘入帘|青。青。谈笑谈笑|有有|鸿儒,鸿儒,往来往来|无无|白丁。白丁。可以可以|调调|素琴,素琴,阅阅|金经。金经。无无|丝竹之丝竹之/乱耳,乱耳,无无|案牍之案牍之/劳形。劳形。南阳南阳|诸葛庐,诸葛庐,西蜀西蜀|子云亭。子云亭。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何陋|之有?之有?山山|不在高,有仙不在高,有仙|则名。则名。水水|不在深,有龙不在深,有龙|则灵。则灵。斯是斯是|陋室,惟吾陋室,惟吾|德馨。德馨。苔痕苔痕|上阶上阶|绿,草色绿,草色|入帘入帘|青。青。谈笑谈笑|有有|鸿儒,往来鸿儒,往来|无无|白丁。白丁。可以可以|调调|素琴,阅素琴,阅|金经。金经。无无|丝竹之丝竹之/乱耳,无乱耳,无|案牍之案牍之/劳形。劳形。南阳南阳|诸葛庐,西蜀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子云亭。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何陋|之有?之有?陋室铭陋室铭刘禹锡刘禹锡 4 4 4 4、朗读交流朗读交流朗读交流朗读交流有仙则有仙则名名:有龙则有龙则灵灵:斯斯是陋室:是陋室:惟吾惟吾德馨德馨:苔痕苔痕上上阶绿:阶绿:草色草色入入帘帘青青: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著名著名灵异灵异这这品德高尚品德高尚蔓延蔓延透过透过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浓绿,蔓延登上门前台阶;草色青翠,透过竹帘扑入苔藓浓绿,蔓延登上门前台阶;草色青翠,透过竹帘扑入视野。视野。2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 5、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劳累身心。身心。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孔子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有什么简陋的呢?”6、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二、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二、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下列句子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下列句子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则灵。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禹锡(刘禹锡(772772842842),字梦得,贞元九),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作品有作品有刘宾客刘宾客集集、刘梦得文集刘梦得文集。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安徽和州通判。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宾客。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笔写了陋室铭陋室铭一文。一文。“面对大江观白帆,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人在历阳心在京。”“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来铿锵有力。是古代散文的一种。关于关于“铭铭”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陋室”的?文中哪句话统领全的?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文大意?2、作者写陋室,为何从山水写起?结尾为何又提及诸葛、作者写陋室,为何从山水写起?结尾为何又提及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的话有何深意?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的话有何深意?三、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感。三、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感。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这种写作手法叫、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什么?4、你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的、你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的?你认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高尚哪个更?你认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高尚哪个更重要?重要?本文怎样描写陋室?本文从三个方面写陋室:(用原文回答)本文从三个方面写陋室:(用原文回答)1、居住环境、居住环境2、交往朋友、交往朋友3、日常活动、日常活动起兴与类比“起兴起兴”就是用他事物引出所歌咏之辞,避就是用他事物引出所歌咏之辞,避免直截了当。例如免直截了当。例如“羊群走路靠头羊,干革羊群走路靠头羊,干革命靠的是共产党。命靠的是共产党。”本文用本文用“有仙之山有仙之山”和和“有龙之水有龙之水”引出引出“品德高尚的人住在陋室。品德高尚的人住在陋室。”“类比类比”就是用就是用同类而且同类而且具有相似点的事物具有相似点的事物作作对比对比,来来突出所歌咏之物的特征。本文突出所歌咏之物的特征。本文中借诸葛亮隐居南阳草庐作梁父吟,中借诸葛亮隐居南阳草庐作梁父吟,杨杨子云住在西蜀茅亭写太玄经,来子云住在西蜀茅亭写太玄经,来类类比比刘禹锡居刘禹锡居安徽和州陋室安徽和州陋室而作陋室铭而作陋室铭,从而突出从而突出“陋室不陋陋室不陋”。孔子云:“何陋之有?”论语论语:子欲居九夷。或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陋,如之何?何?”子曰: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文:译文:孔子想要搬到孔子想要搬到东方九个少数民族东方九个少数民族那里那里去居住。有人说: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孔子说:“有君子去有君子去住住,就不闭塞落后,就不闭塞落后了。了。”本文引用这句话画龙点睛:只要品德高本文引用这句话画龙点睛:只要品德高尚的人住进去,陋室也会熠熠生辉。尚的人住进去,陋室也会熠熠生辉。借物抒情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通过对客观景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是通过描写特定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志是通过描写特定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借景抒情的人生的态度。借景抒情的“景景”指的是自指的是自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物物”指的是客观事指的是客观事物,此物,此“物物”非非“景景”,咏物不是写景。,咏物不是写景。由此看来,陋室铭用的是托物言志手由此看来,陋室铭用的是托物言志手法,表达作者孤高傲岸、安贫乐道的志趣。法,表达作者孤高傲岸、安贫乐道的志趣。四、展读课文,比较类文异同爱莲说(周敦颐)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宜乎众矣!问题探究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的写作手法,但二者寄)的写作手法,但二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不同。陋室铭表达托的思想感情不同。陋室铭表达刘禹锡刘禹锡的志趣;爱莲说的志趣;爱莲说表达周敦颐表达周敦颐的品格。的品格。问题探究2、写作手法方面,两文虽然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方面,两文虽然都托物言志,但又各具特色,陋室铭开头用有仙之但又各具特色,陋室铭开头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山、有龙之水(),突出陋室不陋。结突出陋室不陋。结尾用诸葛庐和子云亭(尾用诸葛庐和子云亭(),并引用孔),并引用孔子的话,再次强调陋室不陋。爱莲说子的话,再次强调陋室不陋。爱莲说则采用对比衬托手法,先用陶渊明爱菊与则采用对比衬托手法,先用陶渊明爱菊与自己爱莲作(自己爱莲作(),又用世人爱牡丹与自),又用世人爱牡丹与自己爱莲作(己爱莲作()。)。问题探究3、语言运用方面,陋室铭体现了骈体、语言运用方面,陋室铭体现了骈体文押韵、对仗、铿锵有力的特点;爱莲文押韵、对仗、铿锵有力的特点;爱莲说则体现了散文句式长短结合,回环往说则体现了散文句式长短结合,回环往复的特色。请举例具体说明。复的特色。请举例具体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