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教案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0739416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类活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词类活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词类活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语 法法 实实 词词 部部 分分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两大类。实词实词主要有名词、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虚词主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什么是词类活用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在古古代代汉汉语语里里,某某些些词词在在一一定定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可可以以按按照照一一定定的的语语言言习习惯惯灵灵活活运运用用,在在句句子子中中临临时时改改变变它它们们的的词词性性和和基基本本功功能能,具具有有另另一一类类词词的的语语法法功功能能。词词的的这这种种临临时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荀荀子子劝劝学学:“假假舟舟楫楫者者,非非能能水水也也,而绝江河。而绝江河。”文言文中为什么经常词类活用?文言文中为什么经常词类活用?A、早期没有为一些行为动作专造动词。早期没有为一些行为动作专造动词。如:如:衣衣(“穿穿”早期是穿透的意思)。早期是穿透的意思)。B、为了表达的丰富与新颖。为了表达的丰富与新颖。如:如:“春风又春风又绿绿江南岸江南岸”。“绿绿”本是形容词,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手法。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绿”在此活用动在此活用动词。词。宋洪迈宋洪迈容斋随笔容斋随笔卷八载有作者的原稿:初卷八载有作者的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到”字,注曰字,注曰“不好不好”。改。改为为“过过”,复圈去而改为,复圈去而改为“入入”,旋改为,旋改为“满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绿”。三、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三、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活用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活用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活用是临时的偶临时的偶然的用法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兼类兼类,指一个词,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固定的,经常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偶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如:如:“疾疾”作为一个作为一个兼类词兼类词,在,在“时操军时操军众已有众已有疾疾疫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汉纪五十七赤壁赤壁之战之战)里是)里是名名词,当疾病讲;在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庞涓恐其贤于己,于己,疾疾之之”(史记史记孙膑列传孙膑列传)里是)里是动动词,词,当妒忌讲;在当妒忌讲;在“疾疾雷不及掩耳雷不及掩耳”(三国志三国志魏魏书牙帝纪书牙帝纪)中是)中是形容词形容词,作急速讲。,作急速讲。“疾疾”同同时兼有时兼有名、动、形名、动、形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果,是“疾疾”本身本身固有固有的的经常存在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的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兼类。“公赐之公赐之食食,食食舍肉。舍肉。”前前“食食”为为名词,食物名词,食物。后后“食食”为动词,吃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此选自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此选自郑伯郑伯,公即,公即郑伯郑庄公,之代指颍考叔。郑伯郑庄公,之代指颍考叔。“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食之。之。”“食食”为动词,为动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给,给吃吃,活用活用。现代表。现代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已经写做示这个意思的词已经写做“饲养饲养”的的“饲饲”了。了。“食食”兼有名词和动词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词兼类。现代汉语也具有这两种词类:现代汉语也具有这两种词类:“废寝废寝忘食忘食”;“多食蔬菜少多食蔬菜少食食肉肉”。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如:如:“从左右,皆从左右,皆肘肘之。之。”这句的这句的“肘肘”本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临时性的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肘”的经常性的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又如上例的形容词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绿”在诗句中由于在诗句中由于修辞修辞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绿绿”的经常性的功能,所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属于活用。以也属于活用。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或或“使宾语干什么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的意思。左传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晋侯晋侯饮饮赵盾酒。赵盾酒。”使动用法是用动宾关系表达了现代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是用动宾关系表达了现代兼语式的内容:史记史记孙膑孙膑:“齐威王欲齐威王欲将将孙膑。孙膑。”“齐齐使使田忌田忌将将而往。而往。”使主主 谓谓宾宾1 1、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上了宾语,一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上了宾语,一般是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某个动作。般是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某个动作。庄公寤生,庄公寤生,惊惊姜氏。姜氏。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项伯杀人,臣项伯杀人,臣活活之。之。鸿门宴鸿门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病。荀子荀子天论天论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來之論語之論語季氏季氏 不战而不战而屈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忿恚尉,令辱之,尉,令辱之,以以激怒激怒其众。其众。故天下皆以扁鹊能故天下皆以扁鹊能生生死人。死人。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以省略省略,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宾,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宾语。语。论语论语季氏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人不服而不能来来也。也。”荀子荀子天论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首尾相接,可烧而走走也。也。”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少少见。及物动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完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完全相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同。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左传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秋九月,晋侯秋九月,晋侯饮饮赵盾酒。赵盾酒。”汉书汉书苏武传苏武传:“单于愈益欲单于愈益欲降降武。武。”左传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将战,华元杀羊食食士。士。”论语论语微子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食之,之,见见其二子焉。其二子焉。”有些使动用法通过有些使动用法通过改变读音改变读音和本义加以区别。和本义加以区别。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欲辟土地,朝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墨子墨子公输公输:“子墨子曰:子墨子曰:胡不胡不见见我于王我于王?”贾谊贾谊过秦论过秦论:“外连衡而外连衡而斗斗诸侯。诸侯。”“序八州而序八州而朝朝同列。同列。”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宾语宾语也有也有省略省略的情况。的情况。例如:例如: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左右以君贱之也,食食以草具。以草具。”(草,粗恶;具,馔具,指饭食草,粗恶;具,馔具,指饭食)“食食以草具以草具”即即“食之食之以草具以草具”,意为,意为“用粗恶的用粗恶的饭食让他饭食让他(冯谖冯谖)吃吃”。(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具有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的意思。在古汉语中,形容词经常用作使动。在古汉语中,形容词经常用作使动。战国策战国策赵策赵策:“今媪今媪尊尊长安君之位,而封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之以膏腴之地。”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是以君子是以君子远远庖厨也。庖厨也。”贾谊贾谊过秦论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弱秦。秦。”荀子荀子天论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贫。”荀子荀子劝学劝学:“君子之学也,以君子之学也,以美美其身。其身。”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劳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空乏其身。其身。”贾谊贾谊过秦论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焚百家之言,以愚愚黔首。黔首。”王安石王安石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春风又春风又绿绿江南岸,明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何时照我还。”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促织促织:“昂昂其值,居为奇货。其值,居为奇货。”形容词用作使动时,它的形容词用作使动时,它的宾语宾语有时也有时也可以省略可以省略。荀子荀子天论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使之富。”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下说林下:“桓赫曰:桓赫曰:刻削之道,刻削之道,鼻莫如鼻莫如大大,目莫如,目莫如小小。鼻大可。鼻大可小小,小不可,小不可大大也;也;目小可目小可大大,大不可,大不可小小也。也。”(三)(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名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就是表示的人或事物,就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尔欲尔欲吴王吴王我乎?我乎?“吴王我吴王我”是说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是说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臣之,故不劳而王。之,故不劳而王。“臣子臣子”是说使伊尹为臣。是说使伊尹为臣。君王之于越也,君王之于越也,繄繄起死人而起死人而肉肉白骨也。白骨也。“肉白骨肉白骨”是说使白骨生肉。是说使白骨生肉。齐威王欲齐威王欲将将孙膑。(孙膑。(史记史记孙子列传孙子列传)“将孙膑将孙膑”是说使孙膑为将。是说使孙膑为将。1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纵江东父老怜而王王我,我,我何面目见之我何面目见之?”2韩非子韩非子难一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相之。之。”3胡铨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臣妾我也,我也,”4战国策战国策楚策四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下鸟。鸟。”5史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列传:“王不如王不如东东苏子,秦必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疑齐而不信苏子矣。”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刘向刘向新序新序节大节大:“天子不得而天子不得而臣臣也,诸也,诸侯不得而侯不得而友友也。也。”现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现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美美你发廊你发廊 迷迷你裙你裙 舒舒肝片肝片 快快胃片胃片 清清脑丸脑丸 独独善善其身其身 祸祸国国殃殃民民 沉沉鱼鱼落落雁雁 这件事真这件事真笑笑人。人。这孩子真这孩子真气气人。人。活跃活跃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丰富丰富词汇。词汇。留学留学开阔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了我们的眼界。主语主语益益 奇奇 之之以以为为主主 意意 动动 用用 法法 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简称“意动词意动词”)具有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儿所讲的的意思。这儿所讲的“用作用作谓语的动词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名词和和形容词形容词。一般来说,一般来说,常规常规动词不用作意动动词不用作意动。谓谓宾宾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意动,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义上。表现在含义上。使动用法是使动用法是“使动词使动词”具具有有“使宾语怎么样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它表示一种客观结果客观结果,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改变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改变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或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使宾使宾语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语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而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是“意动词意动词”具有具有“认为宾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主观看法,强调,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语所代表的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观认识同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主观认识同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许不相符;但不论相符与否,都许相符,也许不相符;但不论相符与否,都没有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这是。这是意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因此,在确定一个词。因此,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工工师得大师得大木,则王木,则王喜喜匠人斫而匠人斫而小小之之,则王怒。则王怒。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 孔子登东山而孔子登东山而小小鲁,鲁,登泰山而登泰山而小小天下。天下。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人的人的认识认识人的人的行动行动变化者:变化者:主语主语变化者:变化者:宾语宾语意意动动用用法法使使动动用用法法 形形 容容 词词 的的 意意 动动 用用 法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具有状态,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状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的意思。1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左右以君左右以君贱贱之也,食以之也,食以草具。草具。”2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吾妻之吾妻之美美我者,私我也;我者,私我也;妾之妾之美美我者,畏我也;客之我者,畏我也;客之美美我者,欲有求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我也。”3老子老子:“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甘其食,其食,美美其服,其服,安安其居,其居,乐乐其俗。其俗。”4汉书汉书赵充国传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老之。之。”5论贵粟疏论贵粟疏:“是故明君是故明君贵贵五谷而五谷而贱贱金玉。金玉。”6史记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滕公滕公奇奇其言,其言,壮壮其貌,释而不斩。其貌,释而不斩。”7庄子庄子秋水秋水:“且夫我尝闻且夫我尝闻少少仲尼之闻而仲尼之闻而轻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8荀子荀子天论天论:“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怪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之可也,而畏之非也。”9韩非子韩非子难三难三:“夫差夫差智智太宰嚭而太宰嚭而愚愚子胥,子胥,故灭于越。故灭于越。”名名 词词 的的 意意 动动 用用 法法 名词名词和和形容词形容词都都有意动用法有意动用法。名词名词的意动用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活用为意法,是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活用为意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认为宾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或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的意思。1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过其友曰:孟尝君孟尝君客客我。我。”2史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扁鹊过齐,齐桓侯侯客客之。之。”3谷梁传谷梁传僖公八年僖公八年:“夫人夫人之,我可以不之,我可以不夫人夫人之乎之乎?”4史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今我在也,而人皆藉人皆藉(践踏、蹂躏践踏、蹂躏)吾弟;令我百年后,皆吾弟;令我百年后,皆鱼鱼肉肉之矣。之矣。”5韩愈韩愈师说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乎吾,吾从而师师之。之。”6苏轼苏轼前赤壁赋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上,侣侣鱼虾而鱼虾而友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以相属。”7王安石王安石伤仲永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宾客其其父。父。”8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宝宝珠玉者,殃必及身。珠玉者,殃必及身。”9 9封建论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天下乖戾,无君君君之心。君之心。”名词意动用法中的名词意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宾语省略 用作意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用作意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淮南子淮南子汜论训汜论训:“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友,人君弗,人君弗臣臣。”现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现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不不远远千里千里 自自惭惭形秽形秽 不不耻耻下问下问老王是一个老王是一个重重农业农业轻轻工业的领导干部。工业的领导干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比较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比较相同处:相同处:结构相同,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结构相同,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均可均可用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来表达。用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来表达。不同处:不同处:意念不同:使动用法的含义是意念不同: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使宾语使宾语怎么样怎么样”;意动用法的含义是;意动用法的含义是“认为宾语怎么认为宾语怎么样样”。动词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动词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登东山而登东山而小小鲁,登太山而鲁,登太山而小小天下。天下。”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得大木,则王喜;匠人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斫而小小之,则王怒。之,则王怒。”荀子荀子劝学劝学:“君子之学也以君子之学也以美美其身。其身。”战国策战国策齐策一齐策一“吾妻之吾妻之美美我者,私我也。我者,私我也。”名名 词词 用用 作作 一一 般般 动动 词词 古代汉语中,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的情况比较较多多见。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见。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作、行为、发展变化。例如:例如:左传左传成公二年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厥曰:请寓乘。请寓乘。从左右,皆从左右,皆肘肘之,使立于之,使立于后。后。”肘,用肘关节捣。肘,用肘关节捣。荀子荀子劝学劝学:“假舟楫者,非能假舟楫者,非能水水也,也,而绝江河。而绝江河。”水,游水。水,游水。左传左传成公三年成公三年:“王曰:王曰:然则然则德德我乎我乎?”德,感谢德,感谢的恩德。的恩德。左传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晋灵公不晋灵公不君君。”君,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公羊传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庄公十三年:“曹子曹子手手剑而从之。剑而从之。”手,用手提着。手,用手提着。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衣冠而见之。而见之。”衣冠,穿衣戴帽。衣冠,穿衣戴帽。礼记礼记檀弓下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式(通通“轼轼”,本义是车前,本义是车前横木横木)而听之。而听之。”式,凭轼。式,凭轼。战国策战国策赵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入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疾,故脯脯鄂侯。鄂侯。”醢,把醢,把剁成肉酱;脯,把剁成肉酱;脯,把做成肉干。做成肉干。史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左右欲刃刃相相如。如。”刃,用刀刃杀。刃,用刀刃杀。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范增数范增数目目项王。项王。”目,以目示意。目,以目示意。“赵赵之之子子孙孙侯侯者者,其其继继有有在在者者乎乎?”(赵赵氏氏的的子子孙孙做做诸诸侯侯的的人人,他他们们的的继继承承侯侯位位的的子子孙孙还还有有存在的吗?)存在的吗?)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东,向东进发。东,向东进发。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而西西。”西,向西前进。西,向西前进。史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汉王方食,曰:子子房房前前!”前,到前面来。前,到前面来。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不不毛毛之地之地 鱼肉鱼肉百姓百姓 衣冠衣冠禽兽禽兽 在电脑上在电脑上键键入一行字。入一行字。不甘不甘后后人人这回他可这回他可铁铁了心啦。了心啦。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 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它一般从时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它一般从时间、处所、程度、方式、手段、肯定、否间、处所、程度、方式、手段、肯定、否定、状态、数量、范围、情态、对象等等定、状态、数量、范围、情态、对象等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和限制。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和限制。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如果要充当状语,必须靠介词的帮助,当,如果要充当状语,必须靠介词的帮助,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我们我们在在教室上课。教室上课。名词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教材说是。教材说是“为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里来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里来谈。谈。”不同意有些语法著作把这种现象算作名词不同意有些语法著作把这种现象算作名词用如动词。用如动词。原因为:原因为:(1)能处于状语位置的并非只有副词,形容词)能处于状语位置的并非只有副词,形容词也经常用作状语。也经常用作状语。(2)就古代汉语而言,)就古代汉语而言,作状语是名词的基作状语是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本语法功能,不能算临时性的活用。,不能算临时性的活用。(1)时间时间名词和名词和方位方位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在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经常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经常用作状语,这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用作状语,这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A: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趋向或方位,译表示趋向或方位,译为(往、到、在)为(往、到、在);1李斯李斯谏逐客书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川之地,西西并巴蜀,并巴蜀,北北收上郡,收上郡,南南取汉中,包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九夷,制鄢郢,东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2河渭不足,河渭不足,北北饮大泽。饮大泽。山海经山海经夸父逐日夸父逐日3顺流而顺流而东东行,至于北海。行,至于北海。东东面而望,不见水端。面而望,不见水端。4二十年,始皇二十年,始皇东东游。游。史记史记始皇本纪始皇本纪5南取汉中,南取汉中,西西举巴蜀。举巴蜀。过秦论过秦论6操军破,必操军破,必北北还。还。赤壁之战赤壁之战7及寡人之身,及寡人之身,东东败于齐。败于齐。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B: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古今用法一致。变化的时间。古今用法一致。例:今天我休息;例:今天我休息;朝朝辞白帝彩云间。辞白帝彩云间。左传左传成公二年成公二年:“癸酉癸酉,师陈于鞌。,师陈于鞌。”#时间名词用作状语,用时间名词用作状语,用“而而”或或“以以”连起来,连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长驱至齐,长驱至齐,晨而晨而求见。求见。战国策战国策冯客孟尝君冯客孟尝君 但古代汉语中但古代汉语中“日、月、岁日、月、岁”作状语与作状语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1)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 ,在具体,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翻译成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翻译成“歲歲歲歲”(每每年年)“月月月月”(每月每月)“日日日日”(每天每天);1吾吾日日三省(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论语论语学而学而 2良庖良庖歲歲更刀,割也;族庖更刀,割也;族庖月月更刀,折也。更刀,折也。莊子莊子養生主養生主3今有人今有人日日攘其鄰之雞者。孟子攘其鄰之雞者。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2 2)日字作状语,表示情况)日字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逐渐发展,日、月,日、月形容词、性质变化动词形容词、性质变化动词 ,译成,译成“一天天地、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1 1田單兵田單兵日日益多,乘勝,燕益多,乘勝,燕日日敗亡。敗亡。史記史記田單列傳田單列傳 2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邻之生日日蹙(蹙(c c)。)。”(自从我家三代人住在空上地方,到现在一共六(自从我家三代人住在空上地方,到现在一共六十年了,但是乡亲们的生活十年了,但是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地一天天地窘迫。)窘迫。)柳宗元柳宗元捕蛇者说捕蛇者说(3)用在)用在句首句首,表示对,表示对往事的回溯往事的回溯,日主,日主语语 可译成可译成“往日往日”或或“从前从前”;1“日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往日君王把骊姬作为夫人,(往日君王把骊姬作为夫人,废了原太子申生废了原太子申生而欲立骊姬之子奚齐而欲立骊姬之子奚齐 百姓的憎恨之心本来就都百姓的憎恨之心本来就都产生出来了。)产生出来了。)国语国语晋语晋语 2日日起請夫環,執政弗義,弗敢複也。起請夫環,執政弗義,弗敢複也。(左傳昭公十六年)(起:韓起)(左傳昭公十六年)(起:韓起)(4)时时用在主语前,表示用在主语前,表示及时及时、按时按时、当时;、当时;1秋水秋水时时至,百川灌河。至,百川灌河。庄子庄子秋水秋水2谨食之,谨食之,时时而献焉。而献焉。捕蛇者说捕蛇者说(2)普通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 除了时间名词和地点名词,在古汉语中,除了时间名词和地点名词,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活用为状语,这是不同于普通名词也可以活用为状语,这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现代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普通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四四种情况:种情况:表示表示比喻比喻。即以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即以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的特征作比方,来描绘谓语动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的特征作比方,来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状态。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状态。1左传左传庄公八年庄公八年:“豕豕人人立而啼。立而啼。”2史记史记循吏列传循吏列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儿啼。啼。”3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以身翼翼蔽沛公。蔽沛公。”4史记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列传:“其后,秦稍其后,秦稍蚕蚕食魏。食魏。”5战国策战国策秦策秦策:“嫂嫂蛇蛇行匍伏。行匍伏。”(苏秦的嫂子(苏秦的嫂子象蛇一样爬行象蛇一样爬行不敢仰视拜六国之不敢仰视拜六国之相后富贵而归的苏秦。)相后富贵而归的苏秦。)6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狼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犬坐于前。坐于前。”另一只狼另一只狼象狗一样象狗一样坐在屠夫前坐在屠夫前面。面。7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土崩。崩。史记史记张释之列传张释之列传 表示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对待人的态度。即以对待作状语的那即以对待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来对待宾语所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来对待宾语所代表的人。代表的人。1战国策战国策赵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虏使其民。使其民。”2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君为我呼入,吾得兄兄事之。事之。”兄事:用对待哥哥的礼仪接待。兄事:用对待哥哥的礼仪接待。3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齐将田忌善而齐将田忌善而客客待之。待之。”对待宾客的态度去对待他。对待宾客的态度去对待他。4汉书汉书鲍宣传鲍宣传:“陛下陛下父父事天,事天,母母事地,事地,子子养黎民。养黎民。”表示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动作行为的处所。国语国语鲁语鲁语:“舜勤于民事而舜勤于民事而野野死。死。”礼记礼记檀弓上檀弓上:“童子童子隅隅坐而执烛。坐而执烛。”(隅,墙角隅,墙角)史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而相如廷廷斥之。斥之。”战国策战国策秦策三秦策三:“范雎至秦,秦王范雎至秦,秦王庭庭迎。迎。”韩非子韩非子五蠹五蠹:“夫夫山山居而居而谷谷汲者,膢汲者,膢腊相遗以水。腊相遗以水。”文天祥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草草行行露露宿,日与北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骑出没于长淮间。”表示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凭行为的工具或依凭。“工具工具”指指具体具体的东西。的东西。1列子列子汤问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石垦壤,箕畚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运于渤海之尾。”2战国策战国策秦策三秦策三:“伍子胥伍子胥橐橐载而出昭关。载而出昭关。”3史记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列传:“秦王秦王车车裂商君以徇。裂商君以徇。”(徇,示众徇,示众)4汉书汉书霍光传霍光传:“群臣后应者,臣请群臣后应者,臣请剑剑斩斩之。之。”5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活版活版:“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盛为之。”6柳宗元柳宗元黔之驴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船载载以入。以入。”7“狼速去!不然,将狼速去!不然,将杖杖杀汝!杀汝!”“杖杖”为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你。8“乃乃丹丹书帛曰: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丹丹”为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写帛上写“陈胜王陈胜王”三个字)。三个字)。“依凭依凭”指指抽象抽象的东西。的东西。1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度已失期。失期,法法皆斩。皆斩。”2墨子墨子公输公输:“吾吾义义固不杀人。固不杀人。”3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功宜为王。宜为王。”4史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世家:“陛下轻士善骂,臣等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不受辱,故恐而亡匿。”5“人不可人不可貌貌(表根据)(表根据)相,海水不可相,海水不可斗斗(工具)(工具)量量”。6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列传:“出入王卧内,出入王卧内,力力能窃之。能窃之。”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此外,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此外,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有时会省略主语,但是可有名词作主语(有时会省略主语,但是可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例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例蚕蚕食食鲸鲸吞吞 口口诛诛笔笔伐伐 风风餐餐露露宿宿 土土崩崩瓦瓦解解 星星罗罗棋布棋布 街街谈谈巷巷议议 野野战军战军 空空降兵降兵 刀刀削面削面 小笼小笼蒸包蒸包 油油炸糕炸糕 函函授授 面面谈谈敌人只好敌人只好龟龟缩在战壕里。缩在战壕里。改革开放的浪潮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席卷全国。卷全国。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电电贺我奥运健儿。贺我奥运健儿。形容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 形形容容词词表表示示人人和和事事物物的的性性质质或或状状态态的的词词,如如贤贤、愚愚、善善、恶恶、艰艰、险险、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方方圆、远、近、窈窕、慷慨、从容、憔悴等等。圆、远、近、窈窕、慷慨、从容、憔悴等等。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有的也能作主语和宾语,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有的也能作主语和宾语,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的特点。但在古代汉语里,按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的特点。但在古代汉语里,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形容词也可以灵活运用,如形容词也可以灵活运用,如用作动词。用作动词。1傾奪鄰國,而傾奪鄰國,而雄雄諸侯。(賈思勰諸侯。(賈思勰齊民要術序齊民要術序)“雄雄”本是強有力的,傑出的意思,這裏本是強有力的,傑出的意思,這裏解作稱雄,解作稱雄,“雄諸侯雄諸侯”就是在諸侯間稱雄就是在諸侯間稱雄。2諸侯以公子賢,諸侯以公子賢,多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史記史記信陵君列傳信陵君列傳)“多客多客”就是有許就是有許多食客。多食客。3親賢臣,親賢臣,遠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亮前出師表前出師表)“遠小人遠小人”就是遠離小人就是遠離小人。4“嫂曰: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以季子之位尊而多多金。金。”“多多”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金金”意思是意思是拥有很多拥有很多。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5“楚左尹项伯者,素楚左尹项伯者,素善善留侯张良。留侯张良。”“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张良张良”,意思是与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已经活用为一般友善(友好)。也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一一般般情情况况下下如如形形容容词词后后连连带带了了宾宾语语,这这个个形形容容词词就就用用如如动动词词。如如果果形形容容词词用用如如动动词词在在译译成成现现代代汉汉语语时时,有有的的可可以以在在后后边边加加时时态态助助词词“了了”、“着着”或或“起来起来”、“下去下去”等等。等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就是说形容词在句中具有形容词用作名词,就是说形容词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从表示某从表示某种性质转指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具体事物种性质转指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具体事物。”将军身将军身被被坚坚执执锐锐。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后作后作“披披”。穿着。穿着)吾与汝戮力平吾与汝戮力平险险。列子列子汤问汤问小小学而学而大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师说为为肥甘肥甘不足于口与?不足于口与?轻暖轻暖不足于体与?不足于体与?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动动 词词 活活 用用 作作 名名 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在句子中,本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在句子中,本来只有动作意义,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来只有动作意义,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的意义,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事的意义,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殚其地之殚其地之出出,竭其庐之,竭其庐之入入。捕蛇者说捕蛇者说 “出出”和和“入入”都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有都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有“生生产出来的粮食产出来的粮食”和和“家里的收入家里的收入”的意思。的意思。盖其又深,则其盖其又深,则其至至又加少矣。又加少矣。游褒蝉山记游褒蝉山记“至至”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有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有“到达的人到达的人”的意的意思。思。數詞活用為一般動詞數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文言文中,數詞一般活用為動詞。文言文中,數詞一般活用為動詞。六王畢,四海六王畢,四海一一。(杜牧。(杜牧阿房宮賦阿房宮賦)如可贖兮,人如可贖兮,人百百其身。其身。詩詩秦風秦風黃鳥黃鳥“人百其身人百其身”,意思是意思是 “說一身百死猶為之說一身百死猶為之”楚人惡君之楚人惡君之二三二三其德也。其德也。呂相絕秦呂相絕秦“二三其德二三其德”是說其人心反復無常是說其人心反復無常。“孰能孰能一一之?之?”對曰: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不嗜殺人者能一一之。之。”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词类活用的条件)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词类活用的条件)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句法功能和和搭配功能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两个方面考虑:1 1、句法功能: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在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词了。2 2、搭配功能: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如连词如连词“而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用“而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出现在“所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代词不受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以下是具体识别的几种情况以下是具体识别的几种情况1 1、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用如、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用如动词。动词。2、名词、形容词在辅助性代词、名词、形容词在辅助性代词所所的前后,的前后,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如动词。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5、名词、形容词放在、名词、形容词放在“之之”、“我我”的前的前面面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名词后有介词词组 7、名词用、名词用“而而”连接连接 1 1、两个名词连用在、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用如有一个用如动词。动词。连用的名词有联合(并列)、偏正、同连用的名词有联合(并列)、偏正、同位三种关系,如果不是这三种关系,构成位三种关系,如果不是这三种关系,构成支配支配关关系(系(动宾动宾)、陈述陈述关系(关系(主谓主谓)、或、或补充补充关系关系(动补动补)。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两个名词构成这两个名词构成主谓关系主谓关系,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起叙述作用。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起叙述作用。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大楚兴,陈胜大楚兴,陈胜王王。”史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汉王方食,曰:子房子房前前!”这两个名词构成这两个名词构成动宾动宾关系,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动词谓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1列子列子说符说符“杨朱之弟曰布,杨朱之弟曰布,衣衣素衣而出。素衣而出。”2柳宗元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天下乖戾,无君君君之心。君之心。”3韓非子韓非子五蠧五蠧遂遂王王天下。天下。4因因面面峰腋寺,作爲草堂。白居易峰腋寺,作爲草堂。白居易廬山草堂記廬山草堂記 这两个名词形成这两个名词形成动补动补关系,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动词谓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补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补语。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沛公欲沛公欲王王关中。关中。”2 2、名名词词、形形容容词词在在辅辅助助性性代代词词所所的的前前后后,名名词用如动词。词用如动词。“所所”字结构:字结构:1“世之世之所所高高,莫若黄帝。,莫若黄帝。”形容词形容词“高高”出现在代词出现在代词“所所”的后面,说的后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以为高”(尊崇尊崇)。)。2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非博士官所所职职,天,天下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卫杂烧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卫杂烧之。”3乃丹書帛曰乃丹書帛曰“陳勝王陳勝王”,置人,置人所所罾罾魚腹中。魚腹中。史記史記陳涉世家陳涉世家4妾請母子俱遷江南,無爲秦妾請母子俱遷江南,無爲秦所所魚肉魚肉也。也。史記史記張儀列傳張儀列傳3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 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词放在“能能”、“可可”、“足足”、“欲欲”等能愿等能愿动词动词后后面时,活用为动词。面时,活用为动词。1“1“子谓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可妻妻也。也。”可妻可妻:可以:可以娶妻。娶妻。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 2“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不能穷穷也。也。”不能穷不能穷:不能走到头。王安石:不能走到头。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4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名词不受副词修饰,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不受副词修饰,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前面的副词为其状语。要活用为动词。前面的副词为其状语。1 1晁错晁错论贵粟疏论贵粟疏:“不足生于不不足生于不农农。”2 2晋灵公不晋灵公不君君。左传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 3 3小信未孚,神弗小信未孚,神弗福福也。也。左传左传庄公十年庄公十年 4 4从弟子女十人所,皆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衣缯单衣。缯单衣。史记史记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治邺 但副词但副词“非非”后面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后面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非非”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5 5、名词、形容词放在、名词、形容词放在“之之”、“我我”的的前面前面 “之之”、“我我”这两个代词的用法特点鲜明,即这两个代词的用法特点鲜明,即一般常做宾语,也就是在它们前面的多是动词,一般常做宾语,也就是在它们前面的多是动词,所以它们前面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所以它们前面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1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见白书,乃钻火烛烛之。之。”2推食推食食食我,解衣我,解衣衣衣我。我。史記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列傳3驴不胜怒,驴不胜怒,蹄蹄之。之。(柳宗元(柳宗元黔之驢黔之驢4吾妾之吾妾之美美我者,畏我也。我者,畏我也。戰國策戰國策齊策齊策5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小之。之。史記史記管晏列傳管晏列傳6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名词后有介词词组。介词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做补语来修饰它前介词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做补语来修饰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一般置于动词谓语面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所以名词后有介词词组,这个名词要活用之后,所以名词后有介词词组,这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为动词。1 1晋师晋师军军于庐柳于庐柳。军于庐柳军于庐柳:驻扎在庐柳。:驻扎在庐柳。左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僖公二十四年2 2后妃率九嫔后妃率九嫔蚕蚕于郊于郊。蚕于郊蚕于郊:在郊外养蚕。:在郊外养蚕。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农上农 3請句踐女請句踐女女女於王於王,大夫女,大夫女女女於大夫於大夫,士女,士女女女於於士士。國語國語越語越語7 7、名词用、名词用“而而”连接连接 连词连词“而而”经常用来连接的是动词、动词性经常用来连接的是动词、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但一般不连接名词组和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但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所以用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所以用“而而”连接的名词活连接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用为动词。1不耕而食,不织而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衣。盐铁论盐铁论相刺相刺 不织而不织而衣衣:不织布却穿衣服。:不织布却穿衣服。2孟尝君怪其疾也,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衣冠而见之。而见之。战国策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 穿上穿上衣服衣服戴上戴上帽子见他。帽子见他。3君人者隆禮尊賢而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王。荀子荀子天論天論8、形容詞和名詞連接,並不修飾名詞,則該形、形容詞和名詞連接,並不修飾名詞,則該形容詞多活用為動詞。容詞多活用為動詞。诸侯恐惧,会盟而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弱秦秦。賈誼。賈誼過秦論過秦論 使上官大夫使上官大夫短短屈原屈原於頃襄王。於頃襄王。史記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賈生列傳9、如果形容詞和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如果形容詞和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1 1君子君子正正其衣冠其衣冠。論語論語堯曰堯曰2 2其家其家甚甚智智其子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韓非子說難說難3 3甘甘其食其食,美美其服其服,安安其居其居,樂樂其俗其俗。老子老子第八十章第八十章10、如果同一個名詞連續使用,則其中一、如果同一個名詞連續使用,則其中一個活用為動詞。個活用為動詞。1 1天下乖戾,無天下乖戾,無君君君君之心。之心。柳宗元柳宗元封建論封建論2 2親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孟子盡心上盡心上 如果兩個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則前如果兩個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則前者活用為動詞。者活用為動詞。3 3老老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老,幼幼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4 4人人人人親親其親其親,長長其長其長,而天下平。,而天下平。孟子孟子離婁上離婁上5 5使人不獨使人不獨親親其親其親,不獨,不獨子子其子其子。禮記禮記禮運禮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