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习观念与有效教学1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24073429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学习观念与有效教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现代学习观念与有效教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现代学习观念与有效教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学习观念与有效教学现代学习观念与有效教学基于科学理论,促进教学变革基于科学理论,促进教学变革贵州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余红 有效教学的目标有效教学的目标提高(提高(improving):):体能体能训练(训练(training):):技能技能教授(教授(teaching):):知识知识发展(发展(developing):):能力,品德能力,品德培养(培养(cultivating):):人格,社会性人格,社会性激发(激发(motivating):):创造性创造性回顾行为行为行为行为主义主义主义主义 -认知认知认知认知主义主义主义主义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人本人本人本人本主义主义主义主义 -建构建构建构建构主义主义主义主义(一)行为学习观(一)行为学习观:刺激:刺激-反应反应-结果结果n1 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n2 2、学习的过程是条件反射(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是条件反射(尝试错误)n3 3、学习的核心条件是强化、学习的核心条件是强化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死学巧学(策略)死学巧学(策略)学海无涯?学海无涯?苦学乐学(动机)苦学乐学(动机)行为习惯和技能的训练行为习惯和技能的训练 机械学习机械学习(二)认知学习观(二)认知学习观:教材结构(新)认知结:教材结构(新)认知结构(旧)理解加工认知结构(新构(旧)理解加工认知结构(新/旧)旧)逻辑意义(新)逻辑意义(新)潜在意义潜在意义 心理意义意义学习心理意义意义学习 认知结构(旧)认知结构(旧)相互作用(动机相互作用(动机)材料内部的联系(逻辑意义)材料内部的联系(逻辑意义)新旧知识的联系(潜在意义)新旧知识的联系(潜在意义)非人为的非人为的(内在(内在/固有)和固有)和实质性实质性(非字面)的(非字面)的联系联系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教授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教授 理解学习理解学习(三)人本学习观(三)人本学习观:个人经验(生活视:个人经验(生活视野、兴趣爱好等)野、兴趣爱好等)学习内容与个人经验的联系学习内容与个人经验的联系 自由(体验)自由(体验)学习学习 健康人格与个性的培养健康人格与个性的培养真实一致:真实一致:真诚真诚教师表现教师表现“真我真我”,表现自,表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己的生命活力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尊重尊重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接纳和信任爱、接纳和信任移情性理解:移情性理解:共情共情从当事人的眼睛来看待世从当事人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界(四)建构学习观(四)建构学习观n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主体性、情境性、互动性主体性、情境性、互动性n创造性培养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作意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n知识并非说明世界的客观真理,而是人们对知识并非说明世界的客观真理,而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世界的一种解释。n知识有其发展性、时空性,并非一成不变。知识有其发展性、时空性,并非一成不变。n学习的本质不是学习的本质不是“发现发现”,而是,而是“发明发明”:无中生有无中生有 7 77 77 77 77 77 73 37 76 63 3;7 77 74 4 9+5 9+59+1+49+1+4;5+5+45+5+4;9+9-49+9-4;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真实真实情境情境 先前先前经验经验 主动建构主动建构 经验系统变化经验系统变化 学习学习群体群体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图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图简单总结简单总结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行为改变行为改变 知识获得知识获得 人格成长人格成长 创意培养创意培养一年树谷一年树谷 十年树木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树人 千年千年社稷社稷现代学习理论框架现代学习理论框架n情境:注重基于情境的学习(有利于知识远迁移);n建构:注重心智模式的构建(同化、顺应新经验);n专注: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n能力:注重多元智能的发展(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n团体:注重学习团体的作用(合作学习、基于团体的学习)。n 合作学习与学生发展合作学习与学生发展n“合作学习会阻碍好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会阻碍好学生的发展”?/好、中、好、中、差三类学生,何者从合作学习收益最大?差三类学生,何者从合作学习收益最大?n竞争竞争/平均主义平均主义n个体个体/部分先富部分先富n合作合作/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n现代学习方式主要特征是现代学习方式主要特征是n主动性(我要学)主动性(我要学)n自主性(我能学)自主性(我能学)n差异性(按个性化的方式学)差异性(按个性化的方式学)n体验性(在亲历和体验中学)体验性(在亲历和体验中学)n探究性(在解决问题中学)探究性(在解决问题中学)n合作性(在交流与分享中学)合作性(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不同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不同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果陆怡如,积极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n教学方式记住率n教师讲授n学生阅读n视听并用n教师演示n学生讨论n学生实践n学生教别人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n教学方式采用率n教师讲授n学生阅读n视听并用n教师演示n学生讨论n学生实践n学生教别人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n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和激发,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能力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原有知识状况、学习动机、兴趣和态度,对教学信息经历了有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从而产生了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有效教学具体表现为学生经历了高认知水平的思维活动,并从行为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概括地说,有效教学的结果表现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积极思维活动的发生,知识的增进,技能的提升,主动参与的愿望、兴趣的增加,认同感的获得以及价值观的发展。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学习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时间?n在学习时间一定的前提下,加大课堂知识的总量n在知识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n要求“堂堂清”,要求学习效果立竿见影(“十个包子只想吃最后一个管饱”)n进行“高效管理”n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将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将教学的速度、量量和和质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n有些课堂的问题就在于只考虑了效有些课堂的问题就在于只考虑了效率(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效益率(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效益(质量)。(质量)。叶澜的叶澜的“五实五实”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五实”:1.有意义的课扎实2.有效率的课充实3.生成性的课丰实4.常态性的课平实5.有待完善的课真实朱永新的朱永新的“六度六度”n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朱永新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六度”n 参与度: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n 亲和度:主客体之间、教学环节之间。n 自由度:时空上、学习面貌、训练中。n 整合度:三维目标整合,教学方法、手段与目 n 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n 练习度:有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训练、n 体现学以致用意识、练习题。n 延展度:时间上、内容上、教学生成上、学生n 发展上。思考一个问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传统课堂不如一对一的补习学校更有优势?为什么传统课堂不如一对一的补习学校更有优势?n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n学习动机和兴趣至关重要!学习动机和兴趣至关重要!通常为学生补课,45分钟课堂教学内容,因为在一对一的补课中学生学习态度特别诚恳受环境干扰最少,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是这是“一对一教学一对一教学”效率特别高的主要原因效率特别高的主要原因这对有效教学有何启示?这对有效教学有何启示?教学目标:要教学目标:要 牢记学科特点牢记学科特点n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教学“应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n问题:是否教师应该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教学内容应是无所不包,教出的学生也应是无所不通?有效教学的两个维度和三对基本有效教学的两个维度和三对基本概念概念有效教学的两个维度有效教学的两个维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知识传授高认知水平、高质量关注学生发展高参与度、公平、能力和个性差异高认知和高参与缺一不可高认知和高参与缺一不可n误区:缺乏高认知的高参与对话变成问答有活动却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课堂有温度而无深度有探究之形,无探究之实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精神价值引领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与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走出认识的误区走出认识的误区n课堂气氛表面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内部思维活动的缺乏,而表面的热闹也不代表内心思维的活跃。n(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特点?)为理解而教(教什么?)为理解而教(教什么?)n所谓理解,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的实际含义,达到理性认识。深层次理解的标准: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n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n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n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n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使用使用“积极认知干预积极认知干预”加强高认知水加强高认知水平平n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应从质量的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而不是打个勾或表示一下就了事。n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n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选用学习材料。n教师应多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n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和作出解答,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课堂问题的分类课堂问题的分类问题类型问题类型特征特征知识性问题知识性问题学生通过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即可获得问题的答案,答案往往能够在教材上现成地找到,学生无须多加思考。如“你能说出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原因吗?”理解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转换、解释、推测方可获得答案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能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过的知识。如“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三角形吗?”应用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解决新问题的问题。如“你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吗?”分析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学生把材料分解成几个要素,弄清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它组织和结构的问题。如“你能说说质数、合数、偶数与奇数之间的关系吗?”评价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学生运用准则和标准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做出价值判断,或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问题。如“你认为XX这么做对吗?为什么?”创造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归纳中得到新知识,对复杂的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进行知识迁移,根据实践和已有知识信息预测可能的结果。如“根据你的认识续写本章”。高认知和高参与缺一不可高认知和高参与缺一不可误区:缺乏高参与的高认知n知识和技能出现“缺位”n过程和方法出现“游离”n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现“标签化”n设置情境缺乏统摄性,陷入为情境而情境的误区n联系实际变成装饰n收集和处理信息变成形式主义同化与顺应同化与顺应n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图示”)吸纳外界输入的新信息,使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充实的过程(即举一反三,如从“房屋”的概念吸纳“窑洞”);n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当个体的原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的新信息时,主体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于是采取和同化相对的过程来适应环境变化(即举三反一,如“整数”概念无法同化“分数”,学生需要归纳和分析来建立“分数”概念)同化与顺应对于课堂教学的启发同化与顺应对于课堂教学的启发n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姆关心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认为课堂教学应按照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多安排刺激物,设疑置难。以促进学生思考;n皮亚杰认为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及情感三大领域内的均衡发展。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英美等国中小学科学教材多按此思想设计。预设与生成预设与生成n讲解与设问:预设(高认知)n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n演绎的能力(主要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n评价与理答:生成(高参与)n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n归纳的能力(基于经验预测结果,基于结果探究原因)n教学预设对于教学生成,应像海绵一样虽具有定型,却富有弹性;教学生成对于教学预设,应像风筝一样虽随风飘扬,却心有牵挂。n教学机智:“同一个物体,形状发生变化,体积不变。”n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鉴别透明的石灰水和纯净水?”维持高阶思维水平的七个要素维持高阶思维水平的七个要素n给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n为学生提供元认知方法;n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为;n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的强调;n任务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n在概念间建立联系;n适当的探索时间为什么研究课堂观察与诊断为什么研究课堂观察与诊断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堂教学评价表(自评自评/互评互评)项项项项 目目目目要要要要 素素素素等等等等 级级级级 得分得分得分得分主主主主 要要要要 优优优优 点点点点 与与与与 问问问问 题题题题 A AB BC CDD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关系处理关系处理关系处理关系处理注:注:注:注:核心要素:实效、理念;核心要素:实效、理念;核心要素:实效、理念;核心要素:实效、理念;教学特色可加教学特色可加教学特色可加教学特色可加0.10.10.50.5 分。分。分。分。评价等级分为评价等级分为评价等级分为评价等级分为A A5 5,B B4 4,C C3 3,DD1 1。内容组织内容组织内容组织内容组织过程设计过程设计过程设计过程设计价价价价值值值值选选选选择择择择重重重重难难难难点点点点/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情情情情境境境境创创创创设设设设程程程程序序序序/结结结结构构构构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有兴趣有兴趣有兴趣有兴趣 有探究有探究有探究有探究学学学学习习习习活活活活动动动动(作作作作业业业业)设计设计设计设计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知知知知识识识识技技技技能能能能学学学学习习习习能能能能力力力力情感水平情感水平情感水平情感水平 教师素养教师素养教师素养教师素养师师师师生生生生关关关关系系系系介介介介入入入入/引引引引导导导导应应应应变变变变能能能能力力力力学学学学科科科科专专专专业业业业知识知识知识知识 特色创新特色创新特色创新特色创新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媒体运用媒体运用媒体运用媒体运用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总体评价一、为什么要研究课堂观察诊断技术一、为什么要研究课堂观察诊断技术n1.聚焦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教学n 课程改革实施课程改革实施-课例研究可以引导教师一步步走进新课例研究可以引导教师一步步走进新课程课程n 提高质量落实提高质量落实-实现轻负担、高质量、重实效的抓手实现轻负担、高质量、重实效的抓手n 专业成长历练专业成长历练-解决当前骨干教师教研员青黄不接矛解决当前骨干教师教研员青黄不接矛盾盾n 2.亟须中介技术亟须中介技术n 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实践反思的镜子,操作性的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实践反思的镜子,操作性的理论。论。n 3.教师学习特点教师学习特点n 教学艺术是实践智慧,教师知识是情境知识教学艺术是实践智慧,教师知识是情境知识,教师经教师经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n 4.改进教研活动改进教研活动n 如何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的研究,使教研活动更如何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的研究,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深刻、民主,充满创造的活力。加丰富、深刻、民主,充满创造的活力。(3 3)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n提问与答问水平频次统计表提问与答问水平频次统计表如何评估教和学的有效性如何评估教和学的有效性 评估教师评估教师 (教什么,怎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评估学生评估学生(怎么学)(怎么学)评估作业评估作业 (学得如何)(学得如何)n 较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较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n 制定有效的计划,有清楚的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有清楚的学习目标和适当的教学策略和适当的教学策略n 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参与n 向学生提出挑战并期盼学生取得最好向学生提出挑战并期盼学生取得最好成绩成绩n 使用各种方法和资源,使所有学生学使用各种方法和资源,使所有学生学好好n 有效利用时间,坚持用高标准约束行有效利用时间,坚持用高标准约束行为为n 有效利用助教和其它方面的支持有效利用助教和其它方面的支持n 有效利用作业扩展并巩固课堂知识有效利用作业扩展并巩固课堂知识n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机会均等n 获得新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巧,识和新技巧,发展思维,发展思维,加强理解力加强理解力n 积极参与,积极参与,学会应用,学会应用,专注于学习,专注于学习,并学有成效并学有成效n 发展独立发展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技能技巧技巧n 教师全面而有教师全面而有建设性的评估了建设性的评估了学生的作业学生的作业n 根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既满设计作业,既满足个体发展,也足个体发展,也满足不同层次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生的需要n 评估学生在多评估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知道自大程度上知道自己作业完成情况,己作业完成情况,是如何改进的是如何改进的课堂教学设计、观察、反思的主要视点课堂教学设计、观察、反思的主要视点n一、教什么一、教什么n1.有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n2.在概念间建立联系在概念间建立联系n(新与旧、跨学科、上位和下(新与旧、跨学科、上位和下位,知识与经验)位,知识与经验)n3.注意体现学科特点与本质注意体现学科特点与本质n4.重点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重点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n5.易懂问题少讲,易混问题仔易懂问题少讲,易混问题仔细辨析细辨析n6.适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适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n7.仔细聆听,灵活应对,动态仔细聆听,灵活应对,动态生成新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二、怎么教二、怎么教1.以学定教,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以学定教,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与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与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2.2.先学后教,发动学生倾情投入先学后教,发动学生倾情投入预学习预学习3.3.启发式提问,给思维和问题搭启发式提问,给思维和问题搭“脚手架脚手架”4.4.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对学生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对学生寄予高期望值寄予高期望值5.5.分层指导,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分层指导,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法与练习不同教法与练习6.6.示范高水平的操作,恰当运用示范高水平的操作,恰当运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7.7.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进行有意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进行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义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设计、观察、反思的主要视课堂教学设计、观察、反思的主要视点点n三、怎么学三、怎么学n1.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学n2.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生生互教生生互教n3.学思结合,深入与文本学思结合,深入与文本对话对话n4.根据学生个别差异,设根据学生个别差异,设计跟进式练习计跟进式练习n5.发展独立学习与合作学发展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技能技巧习技能技巧n6.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反思,主动质疑问难会反思,主动质疑问难n7.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抓要领,做小结四、学的如何四、学的如何1.课前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基课前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基础,个别差异础,个别差异2.2.课堂提问,了解发现学生思课堂提问,了解发现学生思维差异,疑难问题维差异,疑难问题3.3.设计分层练习,针对易混问设计分层练习,针对易混问题,仔细辨析题,仔细辨析4.4.设计变式训练,加深理解,设计变式训练,加深理解,学会迁移学会迁移5.5.当堂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当堂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反馈回授反馈回授6.6.设计开放题,鼓励创造想象,设计开放题,鼓励创造想象,多元思考多元思考7.7.给学生足够时间,独立思考给学生足够时间,独立思考与练习与练习课堂观察和诊断的基本流程课堂观察和诊断的基本流程n(一)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一)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n (二)目的与背景(二)目的与背景n (三)教学任务认知水平观察与分析(三)教学任务认知水平观察与分析n (四)学生参与度及成效分析(四)学生参与度及成效分析n (五)执教者与观察者的反思(五)执教者与观察者的反思教师的提问分析教师的提问分析n提问的数量n提问的认知层次n提问的方式n问题的指向n学生回答的方式n教师理答的方式n设计核心问题时考虑的因素设计核心问题时考虑的因素n问题的设计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n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n问题之间是否有内在关联(逻辑性)?n问题的思考是否有递进和提升(层次性)?n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趣味性?n问题的设计是否兼顾封闭性与开放性?n核心在于体现高认知水平。提出问题时考虑的因素提出问题时考虑的因素n如何形成生生、师生的互动?n如何收放合理、自如、有效?n提问的技巧是否多样?n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n核心在于体现高参与水平。学生应答方式学生应答方式学生回答方式频次百分率集体齐答910.6%讨论后汇报22.4%个别回答6981.1%自由答55.9%学生回答的类型学生回答的类型学生回答类型频次百分比无回答22.4%机械判断是否55.9%认知记忆性回答1315.3%推理性回答3136.5%创造评价性回答3440.0%教师理答的方式教师理答的方式教师理答方式教师理答方式频次频次百分比百分比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46.3%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00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914.3%追问812.7%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4063.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3.17%教师的反馈分析教师的反馈分析n反馈的数量反馈的数量n反馈的数量可以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n反馈的类型反馈的类型n复述:用教师自己的语言复述;n修正:概念化来修正学生的意见;n推演:把学生的观点加以应用、推演或引发下一个讨论问题;n评论:把学生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作分析、比较、归纳或评价。n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二分法划为“鼓励”和“批评”或是“肯定性”反馈与“否定性”反馈。n辨别有效的反馈(定性分析)辨别有效的反馈(定性分析)一要看得见二要看得懂三要赶得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